摘 要:果树叶落后至来年新芽萌发这段时间是果树的休眠期。此时,几乎所有果树都面临着病虫入侵的风险,病虫躲进果树内部,不食不动,进入了冬眠。很多果农往往忽视了冬季病虫的防治。但果树的冬眠期正是一年当中最佳的防治病虫时期。冬季病虫最为集中,因此防治省时省力,如果果农利用好冬季治虫的时机,就可以使治虫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果树为多年生植物,其生长发育具有连续性,冬季管理的好坏,和树体生长息息相关,不仅直接影响到次年果树的开花结果,还直接关系到一个生长期内产量高低甚至品质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越冬病害虫发生危害的程度。果园冬季管理,既是今年果园管理的开始,也是明年果园管理的开始。休眠期的果树,树体内部仍然在做各种生产工作,呼吸、蒸腾、合成以及芽的分化等,只是这些活动与平时相比较为柔弱。因此,果树的养护绝对不能忽视了果树的休眠期。对于处在休眠期的果树,东北丘陵山区主要目标是是避免果树冻害,保证枝条不失水、不抽条、不发生冻旱。为来年的养护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效地做好治虫工作,使果树能够健康生长。
1 果树休眠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东北地区冬季严寒,果树易发生冻害 东北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寒冷。对这一地区的果树防治主要目标是防止果树发生冻害。果树树体容易受到冻害,很多地方针对这一问题都采取了将树体涂白,使太阳光的直射热量可以折射一部分,增加热量。将树体涂白除了可以保持树体温度意外,还可以有效减少害虫细菌。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树体涂白的过程中,涂白的部分主要以树干为主,幼树、树冠不完整的大树或病树树干等都不要去不涂白,以免灼烧树芽,得不偿失。
果树越冬后很容易出现枝干失水干枯等现象,这是因为越冬准备不足。主要原因是随着天气回暖,地上部分的树体蒸腾量上升,而地底的根部仍处于0
℃以下,导致根部以上树干的供水不足,严重情况下将会导致果树死亡。为此,加强果树休眠期的管理,促使枝条充实,增强越冬的能力。保证枝条的正常生长,为春天果树新芽打好基础。
1.2 果农对冬季治虫的不重视 每年果实采收后,树体就慢慢进入到了休眠期,这时候是各种病虫害虫最容易在树体上落脚的时候。而很多果农容易忽视冬季治虫的重要性。其实,冬季是治病虫害虫的最佳季节。摘除僵果、修剪枯枝、病枝等操作,可以有效减少依附在树体上过冬的病菌与害虫。及时更新衰老果枝也可以减少病虫的潜伏场所,压低越冬病虫的数量。刮树皮是一些果农用作治虫的土方法。但是刮树皮是有一定方法的,俗话说的“露红不露白”的原则,主要意思是只刮去果树枯死的粗皮,最多刮至皮层露出黄绿色。果树的表皮粗糙,翘皮、裂缝是病害虫越冬的最佳场所,许多危害果树健康的病害虫在粗皮裂缝中越冬,通过刮树皮可以将这些病虫除掉。
2 果树休眠期管理的主要方法
2.1 清园 第一,东北地区冬季对果树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清扫园地。很多病虫是躲在枯枝落叶之中。所以,在果树采摘结束之后,必须及时对果园进行清理,先剪除树枝上的病枝、枯枝和虫苞等,其次,对树下的落叶进行清扫,最后,将果园周围的杂物废物进行分类处理,填埋或销毁,从根本上消灭病虫害虫生存的环境。第二,深翻园土。深翻土地可以铲除杂草; 同时,很多小虫子和它们的幼虫躲在土壤中越冬,当翌年春暖花开季节,害虫再迁飞到果树上为害。通过深翻园土,可以破坏害虫的越冬巢穴,将躲藏在地底之下的病害虫铲除。但要注意不要过度深翻土地,以免伤害到果树树根,在深翻土地之后,要及时浇水施肥,保证果树的营养充足。
2.2 剪枝 随着科技进步,果树剪枝不止是在春季,而是四季都可以修剪,但还是冬剪
最为重要。剪枝的目的是去弱留强。合理修剪既是果树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管理技术,也是防治病虫害的有力措施。剪枝遵循的原则是“轻剪长放多留枝”,主、侧枝轻剪缓放,利用方向适宜的侧生枝延长生长,被换的原头可拿平缓放,让果树结果。东北地区一般在春季果树萌芽前修剪,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特征需要,按形状要求,通过修剪理想中的树形,使枝条达到合理分工。还能形成一定比例的结果和发育率,这样有益于强壮树枝。还可以通过剪枝改善树枝的通风度,剪除交叉树枝、重叠枝,使树枝之间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增加营养物质的积累。
2.3 秋施积肥,树盘覆草 休眠期的果树管理,不但对壮树高产优质极为重要,还对土壤增温及积累更为有利,是防冻增效的关键措施之一,所以,应特别重视果园基肥的施用,并且早施、深施,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秋季没有施肥的果园,根据产量、树型,结合冬季深翻施足有机肥,保持高产、优质的良好效果。此外,树盘覆草也可以减少杂草生长,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果树的根部是树体最容易受冻的部位,应该特别注意保护。树盘覆草可以在春秋时提高地表温度,保持树根温度,防治树根被冻坏。
摘 要:果树叶落后至来年新芽萌发这段时间是果树的休眠期。此时,几乎所有果树都面临着病虫入侵的风险,病虫躲进果树内部,不食不动,进入了冬眠。很多果农往往忽视了冬季病虫的防治。但果树的冬眠期正是一年当中最佳的防治病虫时期。冬季病虫最为集中,因此防治省时省力,如果果农利用好冬季治虫的时机,就可以使治虫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果树为多年生植物,其生长发育具有连续性,冬季管理的好坏,和树体生长息息相关,不仅直接影响到次年果树的开花结果,还直接关系到一个生长期内产量高低甚至品质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越冬病害虫发生危害的程度。果园冬季管理,既是今年果园管理的开始,也是明年果园管理的开始。休眠期的果树,树体内部仍然在做各种生产工作,呼吸、蒸腾、合成以及芽的分化等,只是这些活动与平时相比较为柔弱。因此,果树的养护绝对不能忽视了果树的休眠期。对于处在休眠期的果树,东北丘陵山区主要目标是是避免果树冻害,保证枝条不失水、不抽条、不发生冻旱。为来年的养护打下良好的基础。有效地做好治虫工作,使果树能够健康生长。
1 果树休眠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东北地区冬季严寒,果树易发生冻害 东北地处高纬度地区,冬季寒冷。对这一地区的果树防治主要目标是防止果树发生冻害。果树树体容易受到冻害,很多地方针对这一问题都采取了将树体涂白,使太阳光的直射热量可以折射一部分,增加热量。将树体涂白除了可以保持树体温度意外,还可以有效减少害虫细菌。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树体涂白的过程中,涂白的部分主要以树干为主,幼树、树冠不完整的大树或病树树干等都不要去不涂白,以免灼烧树芽,得不偿失。
果树越冬后很容易出现枝干失水干枯等现象,这是因为越冬准备不足。主要原因是随着天气回暖,地上部分的树体蒸腾量上升,而地底的根部仍处于0
℃以下,导致根部以上树干的供水不足,严重情况下将会导致果树死亡。为此,加强果树休眠期的管理,促使枝条充实,增强越冬的能力。保证枝条的正常生长,为春天果树新芽打好基础。
1.2 果农对冬季治虫的不重视 每年果实采收后,树体就慢慢进入到了休眠期,这时候是各种病虫害虫最容易在树体上落脚的时候。而很多果农容易忽视冬季治虫的重要性。其实,冬季是治病虫害虫的最佳季节。摘除僵果、修剪枯枝、病枝等操作,可以有效减少依附在树体上过冬的病菌与害虫。及时更新衰老果枝也可以减少病虫的潜伏场所,压低越冬病虫的数量。刮树皮是一些果农用作治虫的土方法。但是刮树皮是有一定方法的,俗话说的“露红不露白”的原则,主要意思是只刮去果树枯死的粗皮,最多刮至皮层露出黄绿色。果树的表皮粗糙,翘皮、裂缝是病害虫越冬的最佳场所,许多危害果树健康的病害虫在粗皮裂缝中越冬,通过刮树皮可以将这些病虫除掉。
2 果树休眠期管理的主要方法
2.1 清园 第一,东北地区冬季对果树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清扫园地。很多病虫是躲在枯枝落叶之中。所以,在果树采摘结束之后,必须及时对果园进行清理,先剪除树枝上的病枝、枯枝和虫苞等,其次,对树下的落叶进行清扫,最后,将果园周围的杂物废物进行分类处理,填埋或销毁,从根本上消灭病虫害虫生存的环境。第二,深翻园土。深翻土地可以铲除杂草; 同时,很多小虫子和它们的幼虫躲在土壤中越冬,当翌年春暖花开季节,害虫再迁飞到果树上为害。通过深翻园土,可以破坏害虫的越冬巢穴,将躲藏在地底之下的病害虫铲除。但要注意不要过度深翻土地,以免伤害到果树树根,在深翻土地之后,要及时浇水施肥,保证果树的营养充足。
2.2 剪枝 随着科技进步,果树剪枝不止是在春季,而是四季都可以修剪,但还是冬剪
最为重要。剪枝的目的是去弱留强。合理修剪既是果树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管理技术,也是防治病虫害的有力措施。剪枝遵循的原则是“轻剪长放多留枝”,主、侧枝轻剪缓放,利用方向适宜的侧生枝延长生长,被换的原头可拿平缓放,让果树结果。东北地区一般在春季果树萌芽前修剪,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特征需要,按形状要求,通过修剪理想中的树形,使枝条达到合理分工。还能形成一定比例的结果和发育率,这样有益于强壮树枝。还可以通过剪枝改善树枝的通风度,剪除交叉树枝、重叠枝,使树枝之间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增加营养物质的积累。
2.3 秋施积肥,树盘覆草 休眠期的果树管理,不但对壮树高产优质极为重要,还对土壤增温及积累更为有利,是防冻增效的关键措施之一,所以,应特别重视果园基肥的施用,并且早施、深施,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秋季没有施肥的果园,根据产量、树型,结合冬季深翻施足有机肥,保持高产、优质的良好效果。此外,树盘覆草也可以减少杂草生长,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果树的根部是树体最容易受冻的部位,应该特别注意保护。树盘覆草可以在春秋时提高地表温度,保持树根温度,防治树根被冻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