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列传》(节选)
1、本文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作者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共130篇。
2、掌握李广性格的主要特征:
李广有着骁勇善战,机智勇敢,武艺超群,胆识过人,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英雄本色,同时又有廉洁轻财,爱护士卒,忠实诚信,口讷少言,负能使性等性格特征, "飞将军"的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3、说明作者通过李广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者对一代名将李广衷心倾慕,对其不幸遭遇结局深切同情。同时对汉代统治者妒贤忌能,任人唯亲等表示强烈的不满,在对李广命运的同情悲愤中也寄寓了对自己身世的无尽慨叹。
4、掌握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本文从李广一生经历的大小七十余战中,选取了最能表现人物特征,具有典型意义的几个站立作为主干,详细描述。剪裁精当。
5、理解本文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在刻画人物性格中的作用:
本文不少细节描写展示了李广的性格特征,如通过李广杀霸陵尉,中石没镞,射阔狭以饮,家无余财,待士卒宽缓不苛等细节描写,表现了李广负能使气,爱射善射,轻财爱士的性格特征。
对比手法:写上郡遭遇战中,李广在以百骑对匈奴数千骑这一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危急情况下,从容镇定,临危不惧,终于转危为安平安返回军中,表现了李广机智勇敢,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对比手法,衬托李广善于骑射)
通过与程不识治军方法的对比,写出李广的治军特点和所以得到士卒拥戴的原因 (对比手法,突出李广胆略才气及威慑力)
以李广与"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的李蔡相比,突出李广所受到的不公平遭遇(对比手法,映照出李广的不公平遭遇,表达了愤慨,突出了李广形象的悲剧色彩)
6、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段落:
(1)自“匈奴大入上郡”至“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天子派来一名宦官跟随李广学习军事,抗击匈奴。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宦官,几乎杀光了他的那些骑兵。宦官逃回到李广那里,李广说:“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能手。”李广于是就带上一百名骑兵前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前行。走了几十里,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开,两路包抄。他亲自去射杀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把他捆绑上马之后,远远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他们看到李广,以为是诱敌之骑兵,都很吃惊,跑上山去摆好了阵势。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几十里,照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一百名骑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被杀光的。
现在我们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大军来诱敌的,必定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向骑兵下令:“前进!”骑兵向前进发,到了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下令说:“全体下马解下马鞍!”骑兵们说:“敌人那么多,并且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于是匈奴骑兵终于不敢来攻击。有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李广立即上马和十几名骑兵一起奔驰,射死了那骑白马的匈奴将领,之后又回到自己的骑兵队里,解下马鞍,让士兵们都放开马,随便躺卧。这时正值日幕黄昏,匈奴军队始终觉得奇怪,不敢进攻。到了半夜,匈奴兵又以为汉朝有伏兵在附近,想趁夜偷袭他们,因而匈奴就领兵撤离了。第二天早晨,李广才回到他的大军营中,大军不知道李广的去向,所以无法随后接应。
(2)自“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至“士以此爱乐为用”:
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饭也不尝。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士兵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
7、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敌人很多,离我们又近,假如有紧急情况,该怎么办?
(2)胡兵终怪(意动)之,不敢击:胡兵始终感到奇怪,不敢袭击
(3)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意动)程不识。:士卒也多半乐于跟从李广而以跟随程不识为苦。
(4)(程不识)为人廉,谨于文法:为人清廉,严守文书法度
(5)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名词作状语)得,当斩,赎为庶人:法吏判决说李广损失军队众多,又被敌人活捉,应当问斩。李广缴钱赎罪,得以免去死刑,降为平民
(6)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现任将军尚不能夜间行走,何况是前任将军呢?
(7)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难道是我的相貌注定我不应封侯吗?还是我的命运本该如此?
(8)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将军自己会像,难道曾经有什么引以为憾的事情吗?
(9)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灾祸没有比杀掉已经投降的人更大的了。这就是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啊。
(9)其(表揣测语气)李将军之谓也: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吧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因为;做了
(2)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倚恃;屡次
(3)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活着
(4)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同“阵”
(5)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许,大约
(6)胡虏易与耳:对付
(7)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往、到
(8)。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缺乏断绝;全部喝完水
(9)急诣部,如书:往、到
(10)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穿越、渡过
《李将军列传》(节选)
1、本文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作者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共130篇。
2、掌握李广性格的主要特征:
李广有着骁勇善战,机智勇敢,武艺超群,胆识过人,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英雄本色,同时又有廉洁轻财,爱护士卒,忠实诚信,口讷少言,负能使性等性格特征, "飞将军"的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3、说明作者通过李广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者对一代名将李广衷心倾慕,对其不幸遭遇结局深切同情。同时对汉代统治者妒贤忌能,任人唯亲等表示强烈的不满,在对李广命运的同情悲愤中也寄寓了对自己身世的无尽慨叹。
4、掌握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
本文从李广一生经历的大小七十余战中,选取了最能表现人物特征,具有典型意义的几个站立作为主干,详细描述。剪裁精当。
5、理解本文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在刻画人物性格中的作用:
本文不少细节描写展示了李广的性格特征,如通过李广杀霸陵尉,中石没镞,射阔狭以饮,家无余财,待士卒宽缓不苛等细节描写,表现了李广负能使气,爱射善射,轻财爱士的性格特征。
对比手法:写上郡遭遇战中,李广在以百骑对匈奴数千骑这一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危急情况下,从容镇定,临危不惧,终于转危为安平安返回军中,表现了李广机智勇敢,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对比手法,衬托李广善于骑射)
通过与程不识治军方法的对比,写出李广的治军特点和所以得到士卒拥戴的原因 (对比手法,突出李广胆略才气及威慑力)
以李广与"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的李蔡相比,突出李广所受到的不公平遭遇(对比手法,映照出李广的不公平遭遇,表达了愤慨,突出了李广形象的悲剧色彩)
6、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段落:
(1)自“匈奴大入上郡”至“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天子派来一名宦官跟随李广学习军事,抗击匈奴。这位宦官带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就与他们交战,三个匈奴人回身放箭,射伤了宦官,几乎杀光了他的那些骑兵。宦官逃回到李广那里,李广说:“这一定是匈奴的射雕能手。”李广于是就带上一百名骑兵前去追赶那三个匈奴人。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前行。走了几十里,李广命令他的骑兵左右散开,两路包抄。他亲自去射杀那三个人,射死了两个,活捉了一个,果然是匈奴的射雕手。把他捆绑上马之后,远远望见几千名匈奴骑兵。他们看到李广,以为是诱敌之骑兵,都很吃惊,跑上山去摆好了阵势。李广的百名骑兵也都大为惊恐,想回马飞奔逃跑。李广说:“我们离开大军几十里,照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们这一百名骑兵只要一跑,匈奴就要来追击射杀,我们会立刻被杀光的。
现在我们停留不走,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大军来诱敌的,必定不敢攻击我们。”李广向骑兵下令:“前进!”骑兵向前进发,到了离匈奴阵地还有大约二里的地方,停下来,下令说:“全体下马解下马鞍!”骑兵们说:“敌人那么多,并且又离得近,如果有了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原以为我们会逃跑,现在我们都解下马鞍表示不逃,这样就能使他们更坚定地相信我们是诱敌之兵。”于是匈奴骑兵终于不敢来攻击。有一名骑白马的匈奴将领出阵来监护他的士兵,李广立即上马和十几名骑兵一起奔驰,射死了那骑白马的匈奴将领,之后又回到自己的骑兵队里,解下马鞍,让士兵们都放开马,随便躺卧。这时正值日幕黄昏,匈奴军队始终觉得奇怪,不敢进攻。到了半夜,匈奴兵又以为汉朝有伏兵在附近,想趁夜偷袭他们,因而匈奴就领兵撤离了。第二天早晨,李广才回到他的大军营中,大军不知道李广的去向,所以无法随后接应。
(2)自“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至“士以此爱乐为用”:
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饭也不尝。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士兵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
7、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敌人很多,离我们又近,假如有紧急情况,该怎么办?
(2)胡兵终怪(意动)之,不敢击:胡兵始终感到奇怪,不敢袭击
(3)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意动)程不识。:士卒也多半乐于跟从李广而以跟随程不识为苦。
(4)(程不识)为人廉,谨于文法:为人清廉,严守文书法度
(5)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名词作状语)得,当斩,赎为庶人:法吏判决说李广损失军队众多,又被敌人活捉,应当问斩。李广缴钱赎罪,得以免去死刑,降为平民
(6)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现任将军尚不能夜间行走,何况是前任将军呢?
(7)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难道是我的相貌注定我不应封侯吗?还是我的命运本该如此?
(8)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将军自己会像,难道曾经有什么引以为憾的事情吗?
(9)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灾祸没有比杀掉已经投降的人更大的了。这就是将军不能封侯的原因啊。
(9)其(表揣测语气)李将军之谓也: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吧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因为;做了
(2)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倚恃;屡次
(3)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活着
(4)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同“阵”
(5)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许,大约
(6)胡虏易与耳:对付
(7)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往、到
(8)。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缺乏断绝;全部喝完水
(9)急诣部,如书:往、到
(10)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穿越、渡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