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沉吟相亲的历史,应该是从17岁开始。
17岁的沉吟是代替姐姐沉思去的。沉思从小就有大把的追求者,高中时有个男孩子为她站在楼顶往下跳,结果摔断了腿。从此,爸爸每日都接送沉思上下学,就连考大学都硬逼着考了家门口的。
后来,沉思便赌气,对任何男生都爱理不理,大学毕业留校当了老师,连恋爱的苗头都看不到。
爸妈这才又着了急,开始四处张罗着给沉思介绍男友,李子衿就是其中之一。
2 沉思临相亲的前一天晚上偏偏和同事登上了去海南的飞机。沉吟就是这样被抓了壮丁,顶替姐姐去见了李子衿。
她紧张得手心直冒汗。妈妈在一旁说不要紧啦,反正只看过照片,认不出来的。
李子衿就是这样踏着五月的阳光走了进来。他有一双漂亮的眼睛,黑漆漆的,像深不可测的古井,散发着莫测的神韵,眉毛好看得像是用铅笔一根根描绘出来的。
妈妈在一旁说,这是沉思,我的大女儿。来来来,你们握个手吧。沉吟站起来,腿都没有立直就惊慌失措地把手伸了出去。
3 妈妈对李子衿很满意,她欢快地对爸爸讲,很不错的男孩子,长相漂亮,有家教,虽然刚工作工资不高,但重要的是有前途……
晚上正在做作业的时候,李子衿打来电话。她听见妈妈说沉思已经睡觉了,对呀,我们家的女儿从来不超过晚上十点睡觉的。
挂了电话妈妈又给沉思打了过去,拔高了好几个音阶,说你什么时候回来,要是这么好的男人你也错过了,那我就当没你这个女儿。
4 几天后姐姐回来了,看上去神采奕奕。她仰躺在床上,对沉吟说,我恋爱了。
沉吟吓了一跳,是谁?
沉思眯着眼睛,飞机上认识的,我们在海南一直住在一起。
住在一起?沉吟在心里慢慢咀嚼着这四个字。
我要和他结婚。沉思很幸福。
吃晚饭的时候妈妈一直在说李子衿有多好,直到说“我已经帮你们约了见面时间”的时候,沉思突然开口,说,我不会去的。我有自己喜欢的人了。
那是沉吟第一次佩服沉思。她渴望自己也像沉思一样,勇敢地说,李子衿,我是沉吟,我喜欢你。而不是以别人的角色出现在他的身边。
5 沉吟再一次去见李子衿,是两个星期之后。
沉思搬进了学校宿舍。妈妈说,不管怎样都要对人家有个交代,你去把他拒绝掉吧。
沉吟欲言又止,压在肩上的书包带提醒她不要胡思乱想。
李子衿温和礼貌地看着沉吟。沉吟的话哽在嗓子里,只能拼命地喝水。笑说,你真像个小孩儿。
吃完饭,过马路时他自然而然地牵住她的手。她像是被电到,往旁边缩了一下。李子衿叫道:“当心!”然后胳膊环绕过来。
一辆轿车从她面前疾驰而去。沉吟吓了一身的汗,她低着头说了再见后转身就走,只听见他在身后说:“我喜欢你。”
她欣喜了一下,随后听见他唤的是沉思,心又直直地坠了下去。
回家后妈妈问情况如何。她说我说不出口。过了一会儿,妈妈给李子衿打电话的声音从门缝里挤进来,她说,对不起,我女儿说她对你没感觉,不好意思啊。
6 几年后,当沉吟重回故乡时,沉思问她有没有谈恋爱,她摇摇头。沉思好奇地问为什么,我就不信没有人追你。
其实这么多年来,追求沉吟的男生并不比当初追求沉思的男生少,可是能让她记在心里的,过来过去也只有那一个,李子衿。
有一次她跑去他们公司,远远地看到他从办公大楼里出来,一身的浅灰色西装,又帅气又倜傥。
她想靠近一点点,从马路的护栏上翻过去,结果裙子被栏杆剐住,整个人从护栏上倒栽下去,摔得满嘴是血。
她在他面前,总是这么狼狈。
7 沉吟二十七岁的时候,终于成了李子衿的同事。
沉吟早晨四点多就起来化妆挑衣服。转眼十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当年那个傻兮兮的小女生都已经开始用眼霜了,生怕还未等到自己望眼欲穿的人就已经开始苍老。
沉吟纠结在各种情绪中好容易挨到了上班的时间,可偏偏又在路上遇到堵车。
出租车司机不停地刹车、踩油门、刹车、踩油门,喇叭按得天响,却还有精力和她说笑话。他说给你讲个郭德纲的段子吧,从前有个人花二百元钱买一小猪儿,吱儿吱儿喝水,嘎巴嘎巴吃豆,解墙头扔过去,吱儿的一声,你猜怎么着――死了!
他说得哈哈大笑,沉吟咬着唇,犹豫着笑还是不笑。
8 沉吟进公司好几天也没有看见李子衿。她又不像别的女孩自来熟。不过,她一点儿也不担心,她觉得,一个人如果一直坚持下去,总会有奇迹的。
休息的时候,她在资料室翻到一本公司内部的通信名单。原来,他已经做到了公司管理阶层,正如妈妈当年说的,他是有前途的人。
她拿出手机按下那串数字,保存的时候心里忽然一阵慌乱。不好不好,万一让同事看到,一定会疑心为什么单单记了李子衿的号码。
她把那三个字删掉,然后换上了“您”。中学时有个男生说过,“您”表示“放你在心上”。呵,真幼稚。
从资料室出来的时候,一个打扮时尚的女孩走过来说,你好,希望你周六赏光参加我的婚礼,大红色的请柬伸到面前。
路过茶水间的时候她听见里面有人说话,瞧她那得意样,恨不得诏告全天下她即将成为李太太。
旁边有人搭腔,什么李太太,不过是个填房。
沉吟翻开请柬,是一对新人的结婚照片。她只觉得眼睛发烫,用手揉了又揉,睁开看还是那张脸。在她脑海里刻了十年的脸。
她往下找寻名字,果然看见三个大字――李子衿。
他结婚了。
他又结婚了。
沉吟苦笑,是啊,他怎么可能不结婚呢?
9 李子衿的第一任妻子沉吟是见过的。那年她高三,一天她去省图书馆借阅资料,回来的路上拐进一家小超市去买吃的。
刚准备出门就看见李子衿,她转身就往回跑。跑了半截停下来,又折了回去,藏在超市的食品架后,从一排排塑料包装的零食后面偷望他。
李子衿身边是一个大眼睛的女孩。女孩拿起了一块德芙巧克力,然后得意洋洋地回头看着李子衿,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李子衿笑笑,巧克力呗。
女孩猫一样地皱着鼻子,错,这是Do you love me?
李子衿一把搂住了她的肩膀。
后来,便从妈妈那里知道了李子衿的婚讯,他最终还是娶了一名老师。按妈妈的话说,说穿了他心里还是放不下沉思。
10 沉吟不顾爸妈的反对选择了外地的大学。坐上火车的时候她对自己说,离开吧,离开就可以忘记了。
沉吟大二那一年,沉思和那个海南人分手了,后来又突然打电话来说要结婚了。她说小妹你一定想不到我嫁的人是谁。
那一刻沉吟心里慌慌的,她紧张地握着听筒听沉思说,没错,就是那个当初为我跳楼的傻瓜!
沉吟松了口气,突然就想起了第一次和李子衿见面的场景――
那天,他从玻璃窗前经过,五月的阳光洒满一地……
11 沉思的蜜月有一站是沉吟所在的城市。大早晨她去车站接他们,远远就见沉思一脸幸福地挽着爱人的手臂跑过来。
沉思唠唠叨叨地讲述着这几年发生的事儿。她说你还记得李子衿吗?就是你替我去相亲的那个男的,听说也离了……
大概就是从那一天起,她决定要以江沉吟的身份重新回到李子衿的身边。她放弃了升迁的机会跳槽去了李子衿他们公司。
12 此刻,沉吟站在远处,看细碎的花纸从天空缓缓飘落下来,混杂着毛毛细雨,落在地面上。新娘的高跟鞋踏在一小处水洼里,溅起了小朵的水花。
那些是幸福的水花,从来就不曾属于她。
那究竟什么是曾经属于她的呢?是那些为之等待过、执著过、坚持过、死守过的爱恋,还是那些念念不忘的旧时光,或者是那声叫错名字的“我喜欢你”?
沉吟突然觉得很讽刺,原来,就像是那个出租车司机讲过的笑话,从前有个人花二百元钱买一小猪儿,吱儿吱儿喝水,嘎吧嘎吧吃豆,解墙头扔过去,吱儿的一声,你猜怎么着――死了!
她曾经是多么多么想对他说,李子衿,我是沉吟,江沉吟。我喜欢你。
而她能做的只是端起他递过来的那杯白酒,一饮而尽,然后笑着说――“祝你幸福”。
而他也只是笑着说,江沉吟?呵,好熟悉的名字。
吕迎清//摘自《南风》2010年第8期,
本刊有删改,晁慧/图
1 江沉吟相亲的历史,应该是从17岁开始。
17岁的沉吟是代替姐姐沉思去的。沉思从小就有大把的追求者,高中时有个男孩子为她站在楼顶往下跳,结果摔断了腿。从此,爸爸每日都接送沉思上下学,就连考大学都硬逼着考了家门口的。
后来,沉思便赌气,对任何男生都爱理不理,大学毕业留校当了老师,连恋爱的苗头都看不到。
爸妈这才又着了急,开始四处张罗着给沉思介绍男友,李子衿就是其中之一。
2 沉思临相亲的前一天晚上偏偏和同事登上了去海南的飞机。沉吟就是这样被抓了壮丁,顶替姐姐去见了李子衿。
她紧张得手心直冒汗。妈妈在一旁说不要紧啦,反正只看过照片,认不出来的。
李子衿就是这样踏着五月的阳光走了进来。他有一双漂亮的眼睛,黑漆漆的,像深不可测的古井,散发着莫测的神韵,眉毛好看得像是用铅笔一根根描绘出来的。
妈妈在一旁说,这是沉思,我的大女儿。来来来,你们握个手吧。沉吟站起来,腿都没有立直就惊慌失措地把手伸了出去。
3 妈妈对李子衿很满意,她欢快地对爸爸讲,很不错的男孩子,长相漂亮,有家教,虽然刚工作工资不高,但重要的是有前途……
晚上正在做作业的时候,李子衿打来电话。她听见妈妈说沉思已经睡觉了,对呀,我们家的女儿从来不超过晚上十点睡觉的。
挂了电话妈妈又给沉思打了过去,拔高了好几个音阶,说你什么时候回来,要是这么好的男人你也错过了,那我就当没你这个女儿。
4 几天后姐姐回来了,看上去神采奕奕。她仰躺在床上,对沉吟说,我恋爱了。
沉吟吓了一跳,是谁?
沉思眯着眼睛,飞机上认识的,我们在海南一直住在一起。
住在一起?沉吟在心里慢慢咀嚼着这四个字。
我要和他结婚。沉思很幸福。
吃晚饭的时候妈妈一直在说李子衿有多好,直到说“我已经帮你们约了见面时间”的时候,沉思突然开口,说,我不会去的。我有自己喜欢的人了。
那是沉吟第一次佩服沉思。她渴望自己也像沉思一样,勇敢地说,李子衿,我是沉吟,我喜欢你。而不是以别人的角色出现在他的身边。
5 沉吟再一次去见李子衿,是两个星期之后。
沉思搬进了学校宿舍。妈妈说,不管怎样都要对人家有个交代,你去把他拒绝掉吧。
沉吟欲言又止,压在肩上的书包带提醒她不要胡思乱想。
李子衿温和礼貌地看着沉吟。沉吟的话哽在嗓子里,只能拼命地喝水。笑说,你真像个小孩儿。
吃完饭,过马路时他自然而然地牵住她的手。她像是被电到,往旁边缩了一下。李子衿叫道:“当心!”然后胳膊环绕过来。
一辆轿车从她面前疾驰而去。沉吟吓了一身的汗,她低着头说了再见后转身就走,只听见他在身后说:“我喜欢你。”
她欣喜了一下,随后听见他唤的是沉思,心又直直地坠了下去。
回家后妈妈问情况如何。她说我说不出口。过了一会儿,妈妈给李子衿打电话的声音从门缝里挤进来,她说,对不起,我女儿说她对你没感觉,不好意思啊。
6 几年后,当沉吟重回故乡时,沉思问她有没有谈恋爱,她摇摇头。沉思好奇地问为什么,我就不信没有人追你。
其实这么多年来,追求沉吟的男生并不比当初追求沉思的男生少,可是能让她记在心里的,过来过去也只有那一个,李子衿。
有一次她跑去他们公司,远远地看到他从办公大楼里出来,一身的浅灰色西装,又帅气又倜傥。
她想靠近一点点,从马路的护栏上翻过去,结果裙子被栏杆剐住,整个人从护栏上倒栽下去,摔得满嘴是血。
她在他面前,总是这么狼狈。
7 沉吟二十七岁的时候,终于成了李子衿的同事。
沉吟早晨四点多就起来化妆挑衣服。转眼十年了,时间过得真快,当年那个傻兮兮的小女生都已经开始用眼霜了,生怕还未等到自己望眼欲穿的人就已经开始苍老。
沉吟纠结在各种情绪中好容易挨到了上班的时间,可偏偏又在路上遇到堵车。
出租车司机不停地刹车、踩油门、刹车、踩油门,喇叭按得天响,却还有精力和她说笑话。他说给你讲个郭德纲的段子吧,从前有个人花二百元钱买一小猪儿,吱儿吱儿喝水,嘎巴嘎巴吃豆,解墙头扔过去,吱儿的一声,你猜怎么着――死了!
他说得哈哈大笑,沉吟咬着唇,犹豫着笑还是不笑。
8 沉吟进公司好几天也没有看见李子衿。她又不像别的女孩自来熟。不过,她一点儿也不担心,她觉得,一个人如果一直坚持下去,总会有奇迹的。
休息的时候,她在资料室翻到一本公司内部的通信名单。原来,他已经做到了公司管理阶层,正如妈妈当年说的,他是有前途的人。
她拿出手机按下那串数字,保存的时候心里忽然一阵慌乱。不好不好,万一让同事看到,一定会疑心为什么单单记了李子衿的号码。
她把那三个字删掉,然后换上了“您”。中学时有个男生说过,“您”表示“放你在心上”。呵,真幼稚。
从资料室出来的时候,一个打扮时尚的女孩走过来说,你好,希望你周六赏光参加我的婚礼,大红色的请柬伸到面前。
路过茶水间的时候她听见里面有人说话,瞧她那得意样,恨不得诏告全天下她即将成为李太太。
旁边有人搭腔,什么李太太,不过是个填房。
沉吟翻开请柬,是一对新人的结婚照片。她只觉得眼睛发烫,用手揉了又揉,睁开看还是那张脸。在她脑海里刻了十年的脸。
她往下找寻名字,果然看见三个大字――李子衿。
他结婚了。
他又结婚了。
沉吟苦笑,是啊,他怎么可能不结婚呢?
9 李子衿的第一任妻子沉吟是见过的。那年她高三,一天她去省图书馆借阅资料,回来的路上拐进一家小超市去买吃的。
刚准备出门就看见李子衿,她转身就往回跑。跑了半截停下来,又折了回去,藏在超市的食品架后,从一排排塑料包装的零食后面偷望他。
李子衿身边是一个大眼睛的女孩。女孩拿起了一块德芙巧克力,然后得意洋洋地回头看着李子衿,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李子衿笑笑,巧克力呗。
女孩猫一样地皱着鼻子,错,这是Do you love me?
李子衿一把搂住了她的肩膀。
后来,便从妈妈那里知道了李子衿的婚讯,他最终还是娶了一名老师。按妈妈的话说,说穿了他心里还是放不下沉思。
10 沉吟不顾爸妈的反对选择了外地的大学。坐上火车的时候她对自己说,离开吧,离开就可以忘记了。
沉吟大二那一年,沉思和那个海南人分手了,后来又突然打电话来说要结婚了。她说小妹你一定想不到我嫁的人是谁。
那一刻沉吟心里慌慌的,她紧张地握着听筒听沉思说,没错,就是那个当初为我跳楼的傻瓜!
沉吟松了口气,突然就想起了第一次和李子衿见面的场景――
那天,他从玻璃窗前经过,五月的阳光洒满一地……
11 沉思的蜜月有一站是沉吟所在的城市。大早晨她去车站接他们,远远就见沉思一脸幸福地挽着爱人的手臂跑过来。
沉思唠唠叨叨地讲述着这几年发生的事儿。她说你还记得李子衿吗?就是你替我去相亲的那个男的,听说也离了……
大概就是从那一天起,她决定要以江沉吟的身份重新回到李子衿的身边。她放弃了升迁的机会跳槽去了李子衿他们公司。
12 此刻,沉吟站在远处,看细碎的花纸从天空缓缓飘落下来,混杂着毛毛细雨,落在地面上。新娘的高跟鞋踏在一小处水洼里,溅起了小朵的水花。
那些是幸福的水花,从来就不曾属于她。
那究竟什么是曾经属于她的呢?是那些为之等待过、执著过、坚持过、死守过的爱恋,还是那些念念不忘的旧时光,或者是那声叫错名字的“我喜欢你”?
沉吟突然觉得很讽刺,原来,就像是那个出租车司机讲过的笑话,从前有个人花二百元钱买一小猪儿,吱儿吱儿喝水,嘎吧嘎吧吃豆,解墙头扔过去,吱儿的一声,你猜怎么着――死了!
她曾经是多么多么想对他说,李子衿,我是沉吟,江沉吟。我喜欢你。
而她能做的只是端起他递过来的那杯白酒,一饮而尽,然后笑着说――“祝你幸福”。
而他也只是笑着说,江沉吟?呵,好熟悉的名字。
吕迎清//摘自《南风》2010年第8期,
本刊有删改,晁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