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读一读《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说说是谁写的?学生介绍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指名介绍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等。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幼时随父迁居四川,长期在各地漫游,他的诗想象丰富,本诗是他青年时代初离四川时所作。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板书:峨眉山月歌

齐读课题 歌是歌颂的意思 谁来说说歌颂什么呢?(峨眉山的月亮,老师追问,有人知道峨眉山吗?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读准生字。

3、反馈:(点名读)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诗歌都有韵律、节奏,你能读出诗的韵律、节奏吗。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5、圈画诗中地名。老师提示:这首诗一共28个字,可是却有五个地名。这在万首唐诗绝句中是少见的,谁能找到告诉大家。学生一般都能找出三处以上的地名,少数同学能找出四处,全班只有极个别同学找对了五处地名。 学生齐读古诗

老师再提示:除了地名,还剩下16个字,他们的意思是什么呢?

学生再读古诗根据注释自学,同桌交流理解诗句的意思。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走。

6、交流自学情况。

逐句理解。老师问:理解第一句诗,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能说出月亮是半圆的。老师再问:我们都说一轮明月,为什么说半轮呢?接着在课件上出示了课本上的插图。请学生看图想象秋天的月亮。

老师用语言描述了秋天月色特别皎洁明朗的景象。

然后引导学生体会第一句中一个难点:从意思上讲,应该是半轮月,怎么是半轮秋?最后老师采用讲解的办法告诉学生这是倒置。(古诗词因受到格律的严格限制,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常会突破正常的语序来表达。理解时需要将语序倒置的诗句恢复成正常语序来理解。)

老师接着问第二句话谁懂?学生回答的很美,说是月亮的影子倒映在羌江,仿佛随波流动。老师想在细处挖掘一下:月影在江水中流动,这是为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知道却原来是诗人站在流动的船上。

板书:江月相伴。

齐读一二两句

在三四句的理解中,老师给大家提示要注意三个字:“发”、“下”、“君”。这几个字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基本都能知道意思。

板书:思君不见。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7、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齐读)

8、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感情诵读。老师大段的抒情独白:看图体会意境,年轻的李白第一次离开家乡,同学们想象诗人行船于平羌江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当他面对这多情的月亮时,他将情不自禁地想念他的家乡、朋友,谁来读一下。一名女生读一二句

老师感情充沛地说:如果前面李白有江月相伴,还略可安慰的话,随着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或隐或现,此时的月亮已不再像故乡峨眉山月那么明那么亮 ,诗人将是多么惆怅迷惘?

再站起的这位女生读三四句(低缓)

(2)、齐读诗句。补充:李白有一句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李白的眼中,月亮就是朋友。初次离开家乡的李白因为有了月亮的相伴而不再寂寞,孤单,但是,当月亮落下西山,李白失去了最后的朋友,他思念着,想见着。李白思念

的是谁呢?

学生脱口而出:月亮。

老师说对。刚才的“君”如果指的是朋友、亲人的话,这里的“君”也可以说是月亮。

小结: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在游子远行时最易拨动心弦。李白也许没想到,他这一走,就再没能回来。李白至老还惦记着峨眉月,这不仅是对月的喜爱,更是对故乡的眷恋,对友人的思念。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9、练习背诵。

三、拓展阅读

关于写月亮的古诗很多,月亮是古诗常见的意象。你还知道那些描写月亮的诗吗?学生回答了《静夜思》《塞下曲》等古诗。

老师课件出示了两首诗。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总结: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月亮在古诗的意象中往往带着思念的情怀,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所以峨眉山月歌这首诗也是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四、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背诵眉山月歌》。

3、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读一读《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说说是谁写的?学生介绍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指名介绍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等。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幼时随父迁居四川,长期在各地漫游,他的诗想象丰富,本诗是他青年时代初离四川时所作。与杜甫并称“李杜”,是华夏史上最伟大的诗人。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板书:峨眉山月歌

齐读课题 歌是歌颂的意思 谁来说说歌颂什么呢?(峨眉山的月亮,老师追问,有人知道峨眉山吗?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读准生字。

3、反馈:(点名读)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

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诗歌都有韵律、节奏,你能读出诗的韵律、节奏吗。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洲。

5、圈画诗中地名。老师提示:这首诗一共28个字,可是却有五个地名。这在万首唐诗绝句中是少见的,谁能找到告诉大家。学生一般都能找出三处以上的地名,少数同学能找出四处,全班只有极个别同学找对了五处地名。 学生齐读古诗

老师再提示:除了地名,还剩下16个字,他们的意思是什么呢?

学生再读古诗根据注释自学,同桌交流理解诗句的意思。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走。

6、交流自学情况。

逐句理解。老师问:理解第一句诗,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能说出月亮是半圆的。老师再问:我们都说一轮明月,为什么说半轮呢?接着在课件上出示了课本上的插图。请学生看图想象秋天的月亮。

老师用语言描述了秋天月色特别皎洁明朗的景象。

然后引导学生体会第一句中一个难点:从意思上讲,应该是半轮月,怎么是半轮秋?最后老师采用讲解的办法告诉学生这是倒置。(古诗词因受到格律的严格限制,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常会突破正常的语序来表达。理解时需要将语序倒置的诗句恢复成正常语序来理解。)

老师接着问第二句话谁懂?学生回答的很美,说是月亮的影子倒映在羌江,仿佛随波流动。老师想在细处挖掘一下:月影在江水中流动,这是为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知道却原来是诗人站在流动的船上。

板书:江月相伴。

齐读一二两句

在三四句的理解中,老师给大家提示要注意三个字:“发”、“下”、“君”。这几个字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基本都能知道意思。

板书:思君不见。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7、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齐读)

8、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感情诵读。老师大段的抒情独白:看图体会意境,年轻的李白第一次离开家乡,同学们想象诗人行船于平羌江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当他面对这多情的月亮时,他将情不自禁地想念他的家乡、朋友,谁来读一下。一名女生读一二句

老师感情充沛地说:如果前面李白有江月相伴,还略可安慰的话,随着诗人渐渐远去,沿岸山重水复,月亮或隐或现,此时的月亮已不再像故乡峨眉山月那么明那么亮 ,诗人将是多么惆怅迷惘?

再站起的这位女生读三四句(低缓)

(2)、齐读诗句。补充:李白有一句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李白的眼中,月亮就是朋友。初次离开家乡的李白因为有了月亮的相伴而不再寂寞,孤单,但是,当月亮落下西山,李白失去了最后的朋友,他思念着,想见着。李白思念

的是谁呢?

学生脱口而出:月亮。

老师说对。刚才的“君”如果指的是朋友、亲人的话,这里的“君”也可以说是月亮。

小结:峨眉山月,是家乡的月,在游子远行时最易拨动心弦。李白也许没想到,他这一走,就再没能回来。李白至老还惦记着峨眉月,这不仅是对月的喜爱,更是对故乡的眷恋,对友人的思念。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9、练习背诵。

三、拓展阅读

关于写月亮的古诗很多,月亮是古诗常见的意象。你还知道那些描写月亮的诗吗?学生回答了《静夜思》《塞下曲》等古诗。

老师课件出示了两首诗。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总结: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月亮在古诗的意象中往往带着思念的情怀,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所以峨眉山月歌这首诗也是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四、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背诵眉山月歌》。

3、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相关文章

  •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 反思一: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峨眉山月歌>与<望洞庭>写的都是秋夜景色,但又有不同,<望洞庭>侧重于写景<峨眉山月歌>侧重于抒情. 学习<峨眉山月歌>这首诗时,我重点抓住" ...查看


  •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 1
  •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具准备: ...查看


  • 707[山中杂诗][竹里馆][峨眉山月歌]教案
  • 科目 语文 课 题 山中杂诗 竹里馆 峨眉山月歌 课型 新授课 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 主 备 人 学科组 长签字 刘军华 教案 编号 707 年 月 日 教学目标 1.会背诵.默写三首古诗,尤其要牢固掌握三首古诗 里的名句. 2.培 ...查看


  • 峨眉山月歌
  • 峨眉山月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5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磨": 3.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通过自我诊断与矫治,感受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两 ...查看


  • 李白的诗:峨眉山月歌
  • [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月光. 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查看


  • 清明节的诗句:峨眉山月歌
  •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释]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 2.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 3.发:出发.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qián) ...查看


  • 咏物诗:峨眉山月歌
  • <峨眉山月歌>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赏析 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全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查看


  • 思念的诗句:峨眉山月歌
  • <峨眉山月歌>原文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赏析 这首诗出自<李太白全集>卷八,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全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查看


  • 展望未来的诗句: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原文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