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影像会诊现状的感性分析

作者:程流泉教授,解放军总医院影像科(已获作者授权)

这一段时间有些怪怪的,一些朋友先后打电话或者邀约我谈谈远程影像会诊的前景,我又不是专业搞这个的,若说相干也只是我可以作为医生终端可以帮助提供会诊意见。对于这个问题,我确实没有什么深入调查,但是因为说的听的多了,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我接触远程会诊的概念大约是在1998年硕士毕业,一个老大哥朋友带着我到卫生部建立的一个远程会诊中心参观(在哪里、谁办的、现在是否存在都不晓得了),那时候还是使用Windows 95系统,显示器被嵌在一个斜面的操作台上,很高大上的样子。那时候的网络接入还是电话专线。凭直觉觉得这个东西在中国应该有市场。

从中国各地的医疗水平不平衡、继续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状看,这种远程会诊在理论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现在,各地医疗机构都不缺钱,买设备轻而易举,但是用设备的人培养周期很长,多数设备都是“高职低配”状态。这几年,前后有很多的朋友都希望往这个方向投资,但是到目前,收获大约可以用“雷声大雨点小”来概括,即使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远程会诊,虽然技术都不是问题了,没有见哪个远程会诊公司形成规模。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医生执业的相关法律问题。

以前,没有明确的多点执业制度,远程会诊一直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现在,有了明确的多点执业制度,支持医生多点执业,可是别忘了,远程会诊公司不属于医疗机构,组织会诊仍旧属于法律上的灰色地带。因此,远程会诊机构,不上规模小敲小打则已,一旦有规模就应该纳入申请医疗机构资质。因为,很多提供会诊咨询的医生是与远程会诊机构签约,而不是直接与会诊需求方签约,这样的会诊行为是不符合多点执业注册要求的。

2远程会诊的利益分配问题。

目前的远程会诊利益流程大概是这样:会诊需求方提出(前提是病人同意),将资料送到远程会诊中心(实质就是中介),远程会诊中心再将资料送到合适的专家手中,形成诊断报告后,由会诊中心再回传给需求方。以一个病人支付200元会诊费为例,一般当地医院需要截留约50元,到远程会诊中心,一般截留100元,到会诊医生手里,大约剩下50元。这50元的会诊费,如果不是这个医生有足够的业余时间的话,一般是不愿意折腾半天去挣这50元钱的,因为现在很多医院的计件奖金中,在这个时间内多签几份报告就有了。

有这两点,前几年的远程会诊基本都在黑暗中挣扎。其实,能发现的问题不是问题,问题是不容易发现、也不容易解决的。法律问题嘛,把会诊公司注册成医疗机构就行了,北京上海审核严格,放在一个小县城一点都不是问题。针对利益分配的情况,就像很多互联网冲击传统的中介一样,什么O2O、C2C模式,都可以成为选择。我有几个商业界的朋友,合伙成立了一个远程会诊机构。设想相当美好!有这么多医院,尤其是民营医院,都买来很好的磁共振,可是没有人出报告。她就组织这样一个类似托管的远程会诊机构,钱投进去了,架构搭起来了,可是最关键的是坐镇专家哪里去找?这年月,有时间走出医院的,都不是大专家,大专家都走不出医院(退休的除外)。再说了,一个医生,离开设备,离开医疗环境,技术生命能延续多久呢?这恐怕是每个在职医生做决定之前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还有几次,和几个同行大咖一起聊起远程会诊,他们接受过很多这样的要约邀请。有些是医院提出的,有些事放射科提出的,希望建立长期合作支持关系。其中一个合作关系是由放射科提出的,连续会诊了一个月大约7例以后,到按月支付的时候,对方从医院财务部门提不出钱,因为医院里没有这个收入和支出项目,最后这个哥们很仗义,自己掏包支付了这笔费用。而更多的远程会诊邀约,基本都是有一搭没一搭,会诊的形式多数是通过email把JPG文件发送过来看看,然后把会诊意见发送回去,没有任何正规的途径,或者就是同行之间的互相支持而已。

那这么说来,是否是对远程会诊市场判断有错误,实际的需求没有这么大?非也!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了2点:

1组织提出远程会诊,对于医院方来说,是亏钱又丢面子的问题。好不容易把钱挣回来了,还要割肉送给别人,而且送的是纯利润部分,这对民营医院尤其不愿意。疑难病例一次两次可以,或者组织会诊出个新闻稿赚点眼球可以,每个都送出去会诊估计这个放射科主任是不想干了。而且,一般的医生也觉得,诊断搞不定是一个很丢面子的问题,也不会主动向病人推荐,所以,远程会诊从需求方就没有很好的接受度。

2真正有会诊需求的是病人。那些拿着大包小兜的片子四处求诊的人有多少,远程会诊需求就有多少。看看那些通过微信等媒体手段传送的图像凑合会诊就知道,这样的会诊有多急切。可是,关键之处是病人能拿到片子,拿不到图像,这些胶片上的图像几经处理,已经不够诊断质量了,数量也更不够。即使有些病人,拿着胶片和我面对面,那寥寥数张胶片上体现的信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准确诊断的需求。

扯蛋到此,我似乎找到了远程影像诊断存在的症结-病人拿不到自己应该拿到的影像数据。如果病人自己能拿到数字化的资料,病人自己就有主动权利,他通过远程途径找谁会诊理论上都是可以的,上述的利益分配问题也就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大家的网络医院等想法也就是解决一个法律认可问题。

可是,病人就是拿不到自己的影像资料数据。理论上,拿到这些数据并不难,刻录一张光盘(台湾香港以及国外归来的病人找我会诊都是拿光盘),拷贝到U盘或者手机,甚至发送到email邮箱,都行!病人拿不到这些数据是有很多原因的:

1)病人的资料是属于医院所有还是病人所有,没有确定的说法;多数医院拒绝病人拷贝图像数据的要求。

2)即使医院允许拷贝,医院收费系统内没有这个收费项目,不收费哪有服务,收费又违法。

3)技术上不安全,包括病人隐私的保护、计算机病毒扩散等细节问题(这些都不是问题)。

4)利益驱使:胶片数量的背后还是有利润的,牙缝里的肉也是肉啊!去胶片化的呼声已经很多年了,可是很多医院的胶片是越用越多,因为医学影像数据越来越多,为了遏制卖胶片的现象,卫计委多年前就做了种种限制,这种限制在技术层面接近荒唐,可是在政策层面也是不得已啊。

我曾经和一个厂商的技术总监深刻讨论过这个问题,且建议他们通过自己的商业行为发出呼吁,呼吁病人能合理得到属于自己的影像数据资料,这样做的直接好处包括:

1缓解看病贵的解决途径之一。

可怜的病人,到这个医院做一个检查,到另一个医院还得重复做,影像检查互不认可,不是态度问题,而是技术问题,仅仅凭几张胶片资料怎么认可?减少重复检查了,就节省了一大笔费用,也就减少排队候诊等间接支出。

2缓解看病难的解决途径之一。

病人自然会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诊断途径,不必拥挤在大医院重复检查和排队预约。很多疾病,如果诊断正确了,处理措施都有临床路径,包括是否应该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有诊断依据也就操作有据了。

3真正地推进自由执业。

目前多点执业和医疗机构检查检验互认,也是只听脚步声,未见人下楼,说到底,这些不是政策层面的问题,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指望卫计委的官员来解决这些技术层面的问题,比他们制定那么多口号性的政策要来得现实的多。

4减少环境污染。

胶片制作和使用过程环境污染大、病人保存时间很短。且记住,目前国内能够生产胶片的厂商很少,多数都是进口的,日本进口的(确切地说是中国制造中国消耗,污染都留在了国内,利润都赚走了)。柯达这种胶片厂商都被数字化冲击倒闭了,唯有中国还在用大量的胶片消耗支撑着日本企业的存活,真不值当。

我对那个厂商的朋友说了,我是一个普通医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游说和呼吁。于是,把这点想法说出来,供有识之士参考去吧。

作者:程流泉教授,解放军总医院影像科(已获作者授权)

这一段时间有些怪怪的,一些朋友先后打电话或者邀约我谈谈远程影像会诊的前景,我又不是专业搞这个的,若说相干也只是我可以作为医生终端可以帮助提供会诊意见。对于这个问题,我确实没有什么深入调查,但是因为说的听的多了,有一些感性的认识。

我接触远程会诊的概念大约是在1998年硕士毕业,一个老大哥朋友带着我到卫生部建立的一个远程会诊中心参观(在哪里、谁办的、现在是否存在都不晓得了),那时候还是使用Windows 95系统,显示器被嵌在一个斜面的操作台上,很高大上的样子。那时候的网络接入还是电话专线。凭直觉觉得这个东西在中国应该有市场。

从中国各地的医疗水平不平衡、继续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状看,这种远程会诊在理论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现在,各地医疗机构都不缺钱,买设备轻而易举,但是用设备的人培养周期很长,多数设备都是“高职低配”状态。这几年,前后有很多的朋友都希望往这个方向投资,但是到目前,收获大约可以用“雷声大雨点小”来概括,即使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远程会诊,虽然技术都不是问题了,没有见哪个远程会诊公司形成规模。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医生执业的相关法律问题。

以前,没有明确的多点执业制度,远程会诊一直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现在,有了明确的多点执业制度,支持医生多点执业,可是别忘了,远程会诊公司不属于医疗机构,组织会诊仍旧属于法律上的灰色地带。因此,远程会诊机构,不上规模小敲小打则已,一旦有规模就应该纳入申请医疗机构资质。因为,很多提供会诊咨询的医生是与远程会诊机构签约,而不是直接与会诊需求方签约,这样的会诊行为是不符合多点执业注册要求的。

2远程会诊的利益分配问题。

目前的远程会诊利益流程大概是这样:会诊需求方提出(前提是病人同意),将资料送到远程会诊中心(实质就是中介),远程会诊中心再将资料送到合适的专家手中,形成诊断报告后,由会诊中心再回传给需求方。以一个病人支付200元会诊费为例,一般当地医院需要截留约50元,到远程会诊中心,一般截留100元,到会诊医生手里,大约剩下50元。这50元的会诊费,如果不是这个医生有足够的业余时间的话,一般是不愿意折腾半天去挣这50元钱的,因为现在很多医院的计件奖金中,在这个时间内多签几份报告就有了。

有这两点,前几年的远程会诊基本都在黑暗中挣扎。其实,能发现的问题不是问题,问题是不容易发现、也不容易解决的。法律问题嘛,把会诊公司注册成医疗机构就行了,北京上海审核严格,放在一个小县城一点都不是问题。针对利益分配的情况,就像很多互联网冲击传统的中介一样,什么O2O、C2C模式,都可以成为选择。我有几个商业界的朋友,合伙成立了一个远程会诊机构。设想相当美好!有这么多医院,尤其是民营医院,都买来很好的磁共振,可是没有人出报告。她就组织这样一个类似托管的远程会诊机构,钱投进去了,架构搭起来了,可是最关键的是坐镇专家哪里去找?这年月,有时间走出医院的,都不是大专家,大专家都走不出医院(退休的除外)。再说了,一个医生,离开设备,离开医疗环境,技术生命能延续多久呢?这恐怕是每个在职医生做决定之前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还有几次,和几个同行大咖一起聊起远程会诊,他们接受过很多这样的要约邀请。有些是医院提出的,有些事放射科提出的,希望建立长期合作支持关系。其中一个合作关系是由放射科提出的,连续会诊了一个月大约7例以后,到按月支付的时候,对方从医院财务部门提不出钱,因为医院里没有这个收入和支出项目,最后这个哥们很仗义,自己掏包支付了这笔费用。而更多的远程会诊邀约,基本都是有一搭没一搭,会诊的形式多数是通过email把JPG文件发送过来看看,然后把会诊意见发送回去,没有任何正规的途径,或者就是同行之间的互相支持而已。

那这么说来,是否是对远程会诊市场判断有错误,实际的需求没有这么大?非也!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了2点:

1组织提出远程会诊,对于医院方来说,是亏钱又丢面子的问题。好不容易把钱挣回来了,还要割肉送给别人,而且送的是纯利润部分,这对民营医院尤其不愿意。疑难病例一次两次可以,或者组织会诊出个新闻稿赚点眼球可以,每个都送出去会诊估计这个放射科主任是不想干了。而且,一般的医生也觉得,诊断搞不定是一个很丢面子的问题,也不会主动向病人推荐,所以,远程会诊从需求方就没有很好的接受度。

2真正有会诊需求的是病人。那些拿着大包小兜的片子四处求诊的人有多少,远程会诊需求就有多少。看看那些通过微信等媒体手段传送的图像凑合会诊就知道,这样的会诊有多急切。可是,关键之处是病人能拿到片子,拿不到图像,这些胶片上的图像几经处理,已经不够诊断质量了,数量也更不够。即使有些病人,拿着胶片和我面对面,那寥寥数张胶片上体现的信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准确诊断的需求。

扯蛋到此,我似乎找到了远程影像诊断存在的症结-病人拿不到自己应该拿到的影像数据。如果病人自己能拿到数字化的资料,病人自己就有主动权利,他通过远程途径找谁会诊理论上都是可以的,上述的利益分配问题也就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大家的网络医院等想法也就是解决一个法律认可问题。

可是,病人就是拿不到自己的影像资料数据。理论上,拿到这些数据并不难,刻录一张光盘(台湾香港以及国外归来的病人找我会诊都是拿光盘),拷贝到U盘或者手机,甚至发送到email邮箱,都行!病人拿不到这些数据是有很多原因的:

1)病人的资料是属于医院所有还是病人所有,没有确定的说法;多数医院拒绝病人拷贝图像数据的要求。

2)即使医院允许拷贝,医院收费系统内没有这个收费项目,不收费哪有服务,收费又违法。

3)技术上不安全,包括病人隐私的保护、计算机病毒扩散等细节问题(这些都不是问题)。

4)利益驱使:胶片数量的背后还是有利润的,牙缝里的肉也是肉啊!去胶片化的呼声已经很多年了,可是很多医院的胶片是越用越多,因为医学影像数据越来越多,为了遏制卖胶片的现象,卫计委多年前就做了种种限制,这种限制在技术层面接近荒唐,可是在政策层面也是不得已啊。

我曾经和一个厂商的技术总监深刻讨论过这个问题,且建议他们通过自己的商业行为发出呼吁,呼吁病人能合理得到属于自己的影像数据资料,这样做的直接好处包括:

1缓解看病贵的解决途径之一。

可怜的病人,到这个医院做一个检查,到另一个医院还得重复做,影像检查互不认可,不是态度问题,而是技术问题,仅仅凭几张胶片资料怎么认可?减少重复检查了,就节省了一大笔费用,也就减少排队候诊等间接支出。

2缓解看病难的解决途径之一。

病人自然会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诊断途径,不必拥挤在大医院重复检查和排队预约。很多疾病,如果诊断正确了,处理措施都有临床路径,包括是否应该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有诊断依据也就操作有据了。

3真正地推进自由执业。

目前多点执业和医疗机构检查检验互认,也是只听脚步声,未见人下楼,说到底,这些不是政策层面的问题,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指望卫计委的官员来解决这些技术层面的问题,比他们制定那么多口号性的政策要来得现实的多。

4减少环境污染。

胶片制作和使用过程环境污染大、病人保存时间很短。且记住,目前国内能够生产胶片的厂商很少,多数都是进口的,日本进口的(确切地说是中国制造中国消耗,污染都留在了国内,利润都赚走了)。柯达这种胶片厂商都被数字化冲击倒闭了,唯有中国还在用大量的胶片消耗支撑着日本企业的存活,真不值当。

我对那个厂商的朋友说了,我是一个普通医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游说和呼吁。于是,把这点想法说出来,供有识之士参考去吧。


相关文章

  • 风险投资计划书
  • 区域超声远程影像会诊中心 风险投资计划书 第一部分:项目概要 一.项目简单描述(目的.意义.内容.运作方式) 远程影像会诊中心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将医学图像进行数字化重建,实现远距离的图像采集.存储.传输.分析和处理,达 ...查看


  • 社区医院看病 大医院专家诊断·杭州日报
  • 社区医院看病 大医院专家诊断 9月底前,杭州多家市属医院和社区医院将构建远程会诊系统 2013-05-15 本报讯(通讯员 詹雅 记者 陈玲)49岁的李女士因咳嗽多日,近日到下城区长庆潮鸣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接诊医生开出胸部放射检查单 ...查看


  • 视频系统远程医疗解决方案
  • 远程医疗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同医疗技术相结合,旨在提高诊断与医疗水平.降低医疗开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保健需求的一项全新的医疗服务.目前,远程医疗技术已经从最初的电视监护.电话远程诊断发展到利用高速网络进行数字.图像.语 ...查看


  • 医改实施方案
  • 坊子区人民医院预约诊疗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各科室.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一.目的意义 方便患者就医咨询,减少候诊时间,解决"三长一短"问题,有利于医院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降低医疗安全风险. 二.预约形式 ...查看


  • 限制远程医疗发展的因素分析
  • 摘 要 .................................................................................................................... ...查看


  • 远程会诊系统
  • 技术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3年 第9卷 第1期 Vol.9 o.1 Feb. 2003N 流交 文章编号:1006-6586(2003)01-0031-03 远程会诊系统 "李冬果 张 建 郭德成 刘学宗 刘 红 阎 岩 内容提要 远程 ...查看


  • 医疗资源下沉:创业投资机会几何?
  • 作者:赵娜 "中国整体医疗资源并不缺,缺的是优质医疗资源."多位受访者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消费升级带来的医疗需求增加与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是待解的难题之一. 在此契机下,伴随远程医疗体系的建立.移动医疗技术 ...查看


  • 多媒体技术研究
  • 沈 阳 理 工 大 学 研 究 生 课 程 考 试 卷 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 年 级:研一 专 业: 信号与信息处理 考 号: 学 号: 1382020025 姓 名: 赵阳 阅 卷 人: 多媒体技术研究 摘 要: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社会和工 ...查看


  • 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 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一.多媒体技术 1.什么是多媒体 80年代多媒体技术的崛起和飞速发展,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广泛兴趣,成为90年代计算机研究.开发与应用的一个热点.有人把它称之为继纸张印刷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计算机之后,人类处理信息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