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烈士赵崇德:曾率部夜袭阳明堡 炸毁敌机24架.

○人物简介

赵崇德,汉族,河南省商城人。1910年出生于河南商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据赵崇德家乡的说法,赵生于1914年),学名开奎,又名宗德。

他自幼秉性刚强,喜欢练武习艺。1929年5月商南起义爆发后,他参加三区少年先锋队,并任分队长。1930年秋,赵崇德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被正式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0师28团。1937年后任八路军129师769团三营营长。1937年秋天,769团开赴山西抗日前线时,忻口会战正激烈进行。10月中旬,师部决定炸掉日军设在阳明堡的飞机场。团长陈锡联把主攻任务交给了善于夜战近战,“以一胜百”的第三营。10月19日夜,在一、二营策应下,赵崇德率部渡过滹沱河,分兵急奔机场,战斗随即展开。经1小时激战,共炸毁敌机24架,歼敌100余人。完成任务撤退时,为掩护战友赵崇德不幸中弹,壮烈牺牲。1938年,赵崇德被追授“好干部”称号。彭德怀元帅曾在回忆录里赞道——崇德“忠肝赤胆,与日月争光”。

A 阳明堡机场忻口战役战略要地

阳明堡机场位于代县阳明堡镇西南3公里,滹沱河北畔1公里,距苏龙口(原平管辖)西北4公里,占地400多亩,东为泊水,西为下班政村(原平管辖),南为小寨,北为小茹解村,是阎锡山1935年开始筹建、1937年9月初步建成的。机场设备简陋,四周没有围墙,就地跑道,燃料和弹药贮存在下班政村的庙里。阎锡山的意图是构成太原与晋北的战略防线,成为晋北防线的战略后方基地和空运物资中转站。

但是,意图尚未实现,日本鬼子就来了。1937年10月1号,日军占领了这座机场,作为进犯山西,轰炸崞县、原平(当时是镇)和忻口的后方基地和空中中转站。日军为了发挥军用机场的作用,强迫大批老百姓进行了强修扩建,规模由400亩扩大到两千多亩,还筑有导航台、水塔、地洞、聚光灯、铁丝网等设施。

机场里停放着24架飞机(最多有过27架),忻口战役期间,日机每天3架一群、两架一组轮番到忻口、太原轰炸,晚上停放在这里。对防守忻口的中国军队造成严重威胁。当时机场内驻日军香月师团一个联队200多人,还有敌守卫队100多人,没有房屋,在地窖宿营。

半个月后,即1937年10月16日,八路军第129师先头部队769团到达代县阳明堡以南滹沱河东岸的苏龙口、刘家庄地区。战士们时不时地看到翅膀上贴着“膏药”招牌的鬼子飞机从头顶飞过,听到从忻口那边传来轰炸声,气得大骂:“小鬼子别光在天上逞凶,有本事下来较量较量!”赵崇德是三营营长,看着日本强盗在我国土地上肆无忌惮的暴行,也气得直跺脚,恨不得马上接到命令过河去打击日本强盗。于是联合其他各营长纷纷向团长陈锡联请战:“下命令吧,坚决干掉它!”

B 执行任务前交上最后一笔党费

第二天,团长陈锡联带领3营营长赵崇德及另两位营长化装成老百姓,带着电台,来到机场附近了解敌情。经过望远镜观察和向一位从机场跑出来的老乡了解,知道日军的飞机场在距阳明堡不远的班政铺和小茹解两个村庄之间,机场内共有24架飞机,白天分3批轮番出动轰炸,晚上停在那里。日军香月师团一个联队大部驻扎在阳明堡街上,飞机场里只有一股守卫部队,约200人。阳明堡机场的敌军趾高气扬,根本没想到八路军会来袭击,防备疏忽。

第769团决定出其不意,奇袭阳明堡机场。这个任务主要交给三营完成。亲历过这次奇袭任务的余述生将军后来专门写过一篇《夜袭阳明堡》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

10月19日午饭后,团政治处派余述生去三营,协助支部作好战前和战斗中的政治动员和战场救护工作。赵崇德营长很详细地告诉了他当天夜袭阳明堡机场的兵力和部署。

太阳落山后,三营战士们在村西头的空地里整齐地排列着,作出击前的最后动员。战士们脸上的神情严肃,没有人说话,只有从亮光闪闪的眼睛里才看得出他们的内心激动。汪乃贵副团长和赵崇德营长都讲了话,特别是赵营长的话讲得更激昂慷慨。他说:“党和上级把上前线第一次战斗任务交给我们第三营,我们要坚决打好上前线的第一仗!”接着他当场把自己长期积存的五元钱双手交给了汪副团长,声音激动地说:“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了。这就作为我交的最后一次党费。这是我向党表示的决心!”

孔庆德将军当时是769团一营长,他对赵崇德的印象永生难忘,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个头不高,但很结实,古铜色的皮肤油光发亮,一打起仗来就不要命。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说我无能可以,别说我怕死!’”

C 夜袭阳明堡

19时一到,部队准时出发。

按照预定作战计划,9连警戒阳明堡方向,12连为预备队,10连和11连为突击队,从东西两侧剪开铁丝网进入机场。赵崇德率10连向机场西北角的日军运动,准备袭击敌守卫队。11连直奔机场中央的机群,专打飞机。

约莫20分钟后,11连已进到机场的正东面,机场死沉沉的,没有火光,也没有人声,鬼子都睡死了。他们前进到距离飞机大约只有五十公尺的地方时,敌人还在营房里做他们的好梦,一点没有发觉。

赵营长带着10连没有找到守备飞机场的鬼子住的地方,就从西北边突入了飞机场,不想和鬼子哨兵碰上了。于是10连、11连同时发起了攻击信号,两个连队一齐朝着飞机开了火。

虽然战士们过去经常遭受敌人飞机的轰炸扫射,但是,停在地面上的飞机谁也没见过。战士们一扑到飞机跟前,好些人都大声叫起来:“狗日的,好大家伙!”战士们端起步枪、机枪、冲锋枪对准飞机脑壳、肚子、屁股乱扫一通。

战士们这种迅雷不及掩耳的袭击,把日军打得蒙头转向,摸不清是哪里来的“神兵”。有一刻钟左右,日军竟像乌龟一样缩在营房和掩蔽部里,一枪都没有敢放。后来,从机场的西北一下子升起了几十发日军的照明弹和信号弹,鬼子窜出来用机枪、步枪猛扫。赵营长喊了一声“卧倒!”大家都迅速趴在地上,向日军还击。

日军第一次反扑失败了,紧接着又组织了第二次、第三次反扑。正在打击敌人第三次反扑的时候,一架飞机的油箱被手榴弹命中了,一股浓密的黑烟卷着红火冲了几丈高,火舌舐着机身,顷刻间,整个飞机都被熊熊烈火烧着了。“向飞机肚里甩手榴弹!”赵崇德向战士们高喊。这下可找到窍门了,连着第二架、第三架……敌机在一捆捆手榴弹的攻击和机枪扫射下发生爆炸,迅速燃烧起火,风助火势,火助风威,顿时成了一片火海。

在击退敌人第七次反扑的时候,飞机已经烧得差不多了,战士们胜利完成任务。正在这时候,从机场北面传来了隆隆的马达声,赵崇德判断是代县方面敌人的增援部队到了,立即命令部队迅速撤退。他亲自掩护最后一个排退出战斗。

正在这时,日军又打出几十发照明弹,接着几挺机枪扫射过来,只听一个通信员向余述生喊道:“营长负重伤了!”当时余述生离赵崇德只有十几步远,又扶着一个伤员后撤,身边没有担架,只好大声叫通信员扶着营长赶快往后撤。通信员是个身强力壮的大个子,背起营长就跑。可他刚直起腰跑出几步远,敌人又是数十发照明弹射向天空,接着又是十几挺机枪火力追击,两个人一下子都沉重地跌倒了。余述生急忙跑过去一看,营长和通信员都牺牲了。在赵崇德奄奄一息之际,有战友问他家在哪里,他告诉战友,“我在金刚台脚下住”。“我和赵营长认识并不久,平时接触也不多,但是在短促的战斗中,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品质,他的英雄形象,我却永远不能忘记。他实现了对党的诺言,冲锋在前,退却在后,为中华民族流尽最后一滴血。”余述生在回忆录中写道。

这次夜袭,经过一小时的激战,炸毁敌机24架,毙伤日军100多人,消灭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切断了日军的空中交通运输线,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阳明堡战斗在抗战中产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忻口会战正面作战的中国军队突然发现日军的飞机几天都不来轰炸,觉得很奇怪,后来才知道是八路军把敌人的机场给炸掉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周恩来:“阳明堡烧了敌人24架飞机,是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我代表忻口正面作战的将士对八路军表示感谢!”蒋介石颁发了特别“嘉奖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还发了两万元奖金奖励参加阳明堡战斗的八路军部队。

太原各界救亡团体、爱国人士、青年学生纷纷到八路军驻晋办事处表示祝贺,全国各地祝捷函电如雪片飞来。北平、天津及全国妇女慰问团云集太原,上海《大公报》《战时画报》及全国媒体记者、外国记者纷纷前来采访报道,将该团誉为“抗战四大名团”之一,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日救国的信心和勇气。

如今,当年的日军机场已经成为农田,在原地立起20多米高的纪念碑纪念那场战斗。

D 山西电影厂《夜袭》再现战斗场面

2007年,由山西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抗战片《夜袭》就是以“夜袭阳明堡”事件为背景拍摄的。影片中三营长赵大力的人物原型,就是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赵崇德。70多年过去了,在赵崇德的家乡商城县伏山乡七里山村,仍有他的故事在传颂。

据《东方今报》记者实地采访,上世纪50年代,赵家人一直牵念战死沙场的兄弟赵崇德,听从当地人的建议,将一个写有“赵开奎”名字的纸片放入一个骨灰盒当中,葬在赵家新塘湾旧宅附近的半山腰当中。

现在,作为河南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公园的金刚台,是当地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每当放长假,来这里旅游的人数不胜数。赵家后人希望县里能够为赵崇德盖一个纪念馆,让更多的人知道商城出了这样一名为国捐躯的好战士。

--------------

○人物简介

赵崇德,汉族,河南省商城人。1910年出生于河南商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据赵崇德家乡的说法,赵生于1914年),学名开奎,又名宗德。

他自幼秉性刚强,喜欢练武习艺。1929年5月商南起义爆发后,他参加三区少年先锋队,并任分队长。1930年秋,赵崇德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被正式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0师28团。1937年后任八路军129师769团三营营长。1937年秋天,769团开赴山西抗日前线时,忻口会战正激烈进行。10月中旬,师部决定炸掉日军设在阳明堡的飞机场。团长陈锡联把主攻任务交给了善于夜战近战,“以一胜百”的第三营。10月19日夜,在一、二营策应下,赵崇德率部渡过滹沱河,分兵急奔机场,战斗随即展开。经1小时激战,共炸毁敌机24架,歼敌100余人。完成任务撤退时,为掩护战友赵崇德不幸中弹,壮烈牺牲。1938年,赵崇德被追授“好干部”称号。彭德怀元帅曾在回忆录里赞道——崇德“忠肝赤胆,与日月争光”。

A 阳明堡机场忻口战役战略要地

阳明堡机场位于代县阳明堡镇西南3公里,滹沱河北畔1公里,距苏龙口(原平管辖)西北4公里,占地400多亩,东为泊水,西为下班政村(原平管辖),南为小寨,北为小茹解村,是阎锡山1935年开始筹建、1937年9月初步建成的。机场设备简陋,四周没有围墙,就地跑道,燃料和弹药贮存在下班政村的庙里。阎锡山的意图是构成太原与晋北的战略防线,成为晋北防线的战略后方基地和空运物资中转站。

但是,意图尚未实现,日本鬼子就来了。1937年10月1号,日军占领了这座机场,作为进犯山西,轰炸崞县、原平(当时是镇)和忻口的后方基地和空中中转站。日军为了发挥军用机场的作用,强迫大批老百姓进行了强修扩建,规模由400亩扩大到两千多亩,还筑有导航台、水塔、地洞、聚光灯、铁丝网等设施。

机场里停放着24架飞机(最多有过27架),忻口战役期间,日机每天3架一群、两架一组轮番到忻口、太原轰炸,晚上停放在这里。对防守忻口的中国军队造成严重威胁。当时机场内驻日军香月师团一个联队200多人,还有敌守卫队100多人,没有房屋,在地窖宿营。

半个月后,即1937年10月16日,八路军第129师先头部队769团到达代县阳明堡以南滹沱河东岸的苏龙口、刘家庄地区。战士们时不时地看到翅膀上贴着“膏药”招牌的鬼子飞机从头顶飞过,听到从忻口那边传来轰炸声,气得大骂:“小鬼子别光在天上逞凶,有本事下来较量较量!”赵崇德是三营营长,看着日本强盗在我国土地上肆无忌惮的暴行,也气得直跺脚,恨不得马上接到命令过河去打击日本强盗。于是联合其他各营长纷纷向团长陈锡联请战:“下命令吧,坚决干掉它!”

B 执行任务前交上最后一笔党费

第二天,团长陈锡联带领3营营长赵崇德及另两位营长化装成老百姓,带着电台,来到机场附近了解敌情。经过望远镜观察和向一位从机场跑出来的老乡了解,知道日军的飞机场在距阳明堡不远的班政铺和小茹解两个村庄之间,机场内共有24架飞机,白天分3批轮番出动轰炸,晚上停在那里。日军香月师团一个联队大部驻扎在阳明堡街上,飞机场里只有一股守卫部队,约200人。阳明堡机场的敌军趾高气扬,根本没想到八路军会来袭击,防备疏忽。

第769团决定出其不意,奇袭阳明堡机场。这个任务主要交给三营完成。亲历过这次奇袭任务的余述生将军后来专门写过一篇《夜袭阳明堡》放在自己的回忆录中。

10月19日午饭后,团政治处派余述生去三营,协助支部作好战前和战斗中的政治动员和战场救护工作。赵崇德营长很详细地告诉了他当天夜袭阳明堡机场的兵力和部署。

太阳落山后,三营战士们在村西头的空地里整齐地排列着,作出击前的最后动员。战士们脸上的神情严肃,没有人说话,只有从亮光闪闪的眼睛里才看得出他们的内心激动。汪乃贵副团长和赵崇德营长都讲了话,特别是赵营长的话讲得更激昂慷慨。他说:“党和上级把上前线第一次战斗任务交给我们第三营,我们要坚决打好上前线的第一仗!”接着他当场把自己长期积存的五元钱双手交给了汪副团长,声音激动地说:“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了。这就作为我交的最后一次党费。这是我向党表示的决心!”

孔庆德将军当时是769团一营长,他对赵崇德的印象永生难忘,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个头不高,但很结实,古铜色的皮肤油光发亮,一打起仗来就不要命。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说我无能可以,别说我怕死!’”

C 夜袭阳明堡

19时一到,部队准时出发。

按照预定作战计划,9连警戒阳明堡方向,12连为预备队,10连和11连为突击队,从东西两侧剪开铁丝网进入机场。赵崇德率10连向机场西北角的日军运动,准备袭击敌守卫队。11连直奔机场中央的机群,专打飞机。

约莫20分钟后,11连已进到机场的正东面,机场死沉沉的,没有火光,也没有人声,鬼子都睡死了。他们前进到距离飞机大约只有五十公尺的地方时,敌人还在营房里做他们的好梦,一点没有发觉。

赵营长带着10连没有找到守备飞机场的鬼子住的地方,就从西北边突入了飞机场,不想和鬼子哨兵碰上了。于是10连、11连同时发起了攻击信号,两个连队一齐朝着飞机开了火。

虽然战士们过去经常遭受敌人飞机的轰炸扫射,但是,停在地面上的飞机谁也没见过。战士们一扑到飞机跟前,好些人都大声叫起来:“狗日的,好大家伙!”战士们端起步枪、机枪、冲锋枪对准飞机脑壳、肚子、屁股乱扫一通。

战士们这种迅雷不及掩耳的袭击,把日军打得蒙头转向,摸不清是哪里来的“神兵”。有一刻钟左右,日军竟像乌龟一样缩在营房和掩蔽部里,一枪都没有敢放。后来,从机场的西北一下子升起了几十发日军的照明弹和信号弹,鬼子窜出来用机枪、步枪猛扫。赵营长喊了一声“卧倒!”大家都迅速趴在地上,向日军还击。

日军第一次反扑失败了,紧接着又组织了第二次、第三次反扑。正在打击敌人第三次反扑的时候,一架飞机的油箱被手榴弹命中了,一股浓密的黑烟卷着红火冲了几丈高,火舌舐着机身,顷刻间,整个飞机都被熊熊烈火烧着了。“向飞机肚里甩手榴弹!”赵崇德向战士们高喊。这下可找到窍门了,连着第二架、第三架……敌机在一捆捆手榴弹的攻击和机枪扫射下发生爆炸,迅速燃烧起火,风助火势,火助风威,顿时成了一片火海。

在击退敌人第七次反扑的时候,飞机已经烧得差不多了,战士们胜利完成任务。正在这时候,从机场北面传来了隆隆的马达声,赵崇德判断是代县方面敌人的增援部队到了,立即命令部队迅速撤退。他亲自掩护最后一个排退出战斗。

正在这时,日军又打出几十发照明弹,接着几挺机枪扫射过来,只听一个通信员向余述生喊道:“营长负重伤了!”当时余述生离赵崇德只有十几步远,又扶着一个伤员后撤,身边没有担架,只好大声叫通信员扶着营长赶快往后撤。通信员是个身强力壮的大个子,背起营长就跑。可他刚直起腰跑出几步远,敌人又是数十发照明弹射向天空,接着又是十几挺机枪火力追击,两个人一下子都沉重地跌倒了。余述生急忙跑过去一看,营长和通信员都牺牲了。在赵崇德奄奄一息之际,有战友问他家在哪里,他告诉战友,“我在金刚台脚下住”。“我和赵营长认识并不久,平时接触也不多,但是在短促的战斗中,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品质,他的英雄形象,我却永远不能忘记。他实现了对党的诺言,冲锋在前,退却在后,为中华民族流尽最后一滴血。”余述生在回忆录中写道。

这次夜袭,经过一小时的激战,炸毁敌机24架,毙伤日军100多人,消灭了日军的有生力量,切断了日军的空中交通运输线,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阳明堡战斗在抗战中产生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忻口会战正面作战的中国军队突然发现日军的飞机几天都不来轰炸,觉得很奇怪,后来才知道是八路军把敌人的机场给炸掉了。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周恩来:“阳明堡烧了敌人24架飞机,是战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我代表忻口正面作战的将士对八路军表示感谢!”蒋介石颁发了特别“嘉奖令”,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还发了两万元奖金奖励参加阳明堡战斗的八路军部队。

太原各界救亡团体、爱国人士、青年学生纷纷到八路军驻晋办事处表示祝贺,全国各地祝捷函电如雪片飞来。北平、天津及全国妇女慰问团云集太原,上海《大公报》《战时画报》及全国媒体记者、外国记者纷纷前来采访报道,将该团誉为“抗战四大名团”之一,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日救国的信心和勇气。

如今,当年的日军机场已经成为农田,在原地立起20多米高的纪念碑纪念那场战斗。

D 山西电影厂《夜袭》再现战斗场面

2007年,由山西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抗战片《夜袭》就是以“夜袭阳明堡”事件为背景拍摄的。影片中三营长赵大力的人物原型,就是在这次战斗中牺牲的赵崇德。70多年过去了,在赵崇德的家乡商城县伏山乡七里山村,仍有他的故事在传颂。

据《东方今报》记者实地采访,上世纪50年代,赵家人一直牵念战死沙场的兄弟赵崇德,听从当地人的建议,将一个写有“赵开奎”名字的纸片放入一个骨灰盒当中,葬在赵家新塘湾旧宅附近的半山腰当中。

现在,作为河南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公园的金刚台,是当地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每当放长假,来这里旅游的人数不胜数。赵家后人希望县里能够为赵崇德盖一个纪念馆,让更多的人知道商城出了这样一名为国捐躯的好战士。

--------------


相关文章

  • 重庆大轰炸在红岩精神形成中的作用
  • u 哲学.政治学 重庆大轰炸 在红岩精神形成中的作用 t 王进 [重庆社会科学院, 重庆400020] * 摘 要:中共中央南方局抗战时期在重庆培育的红岩精神, 与日本军国主义这一时期对重庆的大轰炸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重庆大轰炸从反面教育了重 ...查看


  • 嘉善保卫战 四千湘西子弟用生命谱写的抗战
  • 原文来自:在抗日战争的历史画卷中,嘉善保卫战不如平型关.台儿庄等战役那般辉煌耀眼.但这丝毫不影响它被湘西人民引以为傲,因为它是4000多名湘西儿郎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首气壮山河的抗战之歌. 夜袭枫泾镇 1937年8月13日,侵华日军对上海发 ...查看


  •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夜袭]观后感
  •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夜袭>观后感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夜袭>观后感 <夜袭>是一部战争片,描写了八路军129师769团偷袭阳明堡机场的战斗经过. 1937年10月129师769团奉命前往雁门关打响,可 ...查看


  • [读后感]观[夜袭]有感
  • 今天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去看抗日战争系类的电影--"夜袭",这部电影十分好看.十分的感人.这部电影虽然不是很长,仅仅只有88分钟,可是它却比以前我看的抗日战争更感人!它所表现的意思在这88分钟之间表现得淋漓尽致,十分完美,令 ...查看


  • 国军抗战烈士之家书
  • 六十多年前,数以千万计的爱国志士在国家存亡的危急关头,告别父母妻儿,毅然奔赴前线,抗击日本侵略者.烽火连天,国军抗日将士的家书极难保存,更何况49年之后,他们都成了"反革命",他们的家书更难寻觅.本人从网上偶得几篇,供大 ...查看


  • 宋美龄与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空军
  • 2005年10期 No.10,2005 历史教学 HistoryTeaching 总第503期 SumNo.503 宋美龄与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空军 罗宝轩 (历史教学编辑部,天津300051) [关键词]宋美龄,中国空军,抗日时期[中图分类 ...查看


  • 抗战时期武汉会战等战役纪实
  • 编者的话: 作战地域最广.1938年6月至10月间的武汉会战,是整个抗战时期规模最大. 持续时间最长.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战役.中国军民经过4个半月的浴血奋战,彻底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此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粉碎了日本&q ...查看


  • 缅怀先烈,自强不息_1200字
  • "生逢乱世历风霜,铁马冰河为救亡."站在烈士陵园前,远远地就看见了一座巨大的石碑,上面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不知为何,看着看着,便染上了这里严肃的气氛.那座石碑上刻满了岁月的沧桑 ...查看


  • 国民党军队对抗战的贡献
  • --蒋介石动用70万国民党军队,发动了淞沪会战.在会战中,国民党空军炸毁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炸沉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旗舰,国民党陆军为补充战损,而五次发布动员令,超过半数团职以上高级将领以身殉国. 淞沪会战未能阻止日军占领上海,却改变了日军在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