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突围有感

林语堂先生有一本《苏东坡传》我是早就知道的,一开始还觉得奇怪,在英语试卷上碰到一题,里面提到了有一本The Gay Genius,也是林语堂写的,查了一下才发现它们其实是同一本书,林先生是用英文写的The Gay Genius ,中国人翻译过来叫《苏东坡传》,又多查阅了一些信息,竟才发现连《京华烟云》都是由英文著成,后经翻译才在国内流传的。?

林先生笔下的苏东坡,其实从书名里都可以看出作者给予了一种怎样的态度。Genius,直译天才;Gay,在这里有高兴地,快乐地意思,所以苏东坡在林语堂眼里是一个快乐的天才。?

余秋雨在文中提到这本书,却“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其实这一点,林语堂在他的《武则天正传》序言里提过:“我不是把本书当作小说写的……书中的人物,事件,对白,无不是全根据唐书写的。不过解释说明之处,则以传记最客观的暗示含蓄为方法。事实虽然是历史上的,而传记作者则必须叙述上有所选择,有所强调,同时凭借头脑的想象力而重新创造,重新说明那活生生的往事。”又加上林语堂敬仰苏东坡,这一点文学创造上情感自然有出入。?

余秋雨虽为当代文坛泰斗,私却认为他的这篇《苏东坡突围》写得过于悲观了些。苏东坡是什么人?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文学奇才,或者说是一个全才。他善于散文书法,又醉心于绘画瑜伽,但苏东坡决不仅仅是上面几句就形容完了的。?

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对苏东坡的了解也仅限于原来背过的一些诗词,知道他有一个妹妹叫苏小妹,听说过他热爱美食,创造了几道菜,例如东坡肉,东坡鱼类似云云的。要是再往深的说,还真说不出什么了。要不是因为这次要写读后感,我可能也不会去买一本《苏东坡传》,也不会有再多的深入了解了。?

但在余秋雨的其他作品中也时常有对历史,文化的追溯和反思,想了解苏东坡,就不可避免地?

要结合时代背景来谈。?

苏东坡生活的时代可谓是英才辈出,司马光,王安石,范仲淹,再到曾巩,黄庭坚,米芾,晏殊北宋的文化繁极一时,也让苏东坡能够有机会施展他的才华。也难怪,当时大家都有一种“学优则仕”的态度。?

于是,在苏东坡父亲四十岁的时候,父子三人终于进京。?

但事情不会总是那么顺利的,苏东坡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被人寻了点毛病,当官当了一半,被人弹劾,用作者的话来说,是“下了大狱。”?

不过其实,苏东坡也没有做错什么,在我看来,宋代的弹劾机制才是问题的关键。弹劾制度现在仍然存在于很多国家,但用不好就会酿成大错,苏东坡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说实话,这样的情况不少见,古今中外,这样的人不是一只手可以数的过来的。王尔德,在英国尽受羞辱,被迫逃到了巴黎,死时只有一个朋友在身边,也是草草下葬;近代计算机先驱阿兰·图灵遭到政府迫害被珀自杀,留下了一个咬了一口的毒苹果;元朝诗人赵?被皇帝赐死……?

舆论从来都是历朝历代政府把控的关键,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在这一点上仍然没有改观。前些日子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但其实世界人权监察会申奥成功当天就在各大网站提出了强烈反对,而国外民众对此的态度其实是偏向负面的,为什么?早在2008年北京举办夏季奥运会时,政府就曾经承诺改善人权状况,但事后并没有履行承诺,还在继续监禁民权人士,这几年来又大肆搜捕维权律师,无证无权却监禁律师及其家属,并对内封锁消息,加大舆论施压,人权状况令人堪忧。这样的情况下,当朝又有多少个苏东坡是我们大众所不知道的呢?而像这样的统治机制,是不是能持续为这个国家带来经济的繁荣和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刘瑜有一本《民主的细节》,里面评价了美国的统治机制,我记不清原话了,但大意是这样的:美国的三权分立导致了人们必须时时刻刻刺激宪法的效用,并以宪法为基础,管理围绕国家的一切。不可否认的是,这比单单政府管理更有保障。宋朝赵家皇帝乃至明清几朝都有类似情况,后来发展成谈虎色变的文字狱。这就是和苏东坡一样的弹劾方法,那么多人喜欢,无非也就是低成本,耗时短,找个人原来写的一首诗词,深挖细查,找个合适的时间,就可以毁了别人的仕途乃至性命。?

只有当权利被人们妥善利用时,才能保证机制设立的合理性,不会肆意滥用,才是舆论监督的根本。?

一千年前苏东坡可以像这样突围,一千年后的我们呢?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林语堂先生有一本《苏东坡传》我是早就知道的,一开始还觉得奇怪,在英语试卷上碰到一题,里面提到了有一本The Gay Genius,也是林语堂写的,查了一下才发现它们其实是同一本书,林先生是用英文写的The Gay Genius ,中国人翻译过来叫《苏东坡传》,又多查阅了一些信息,竟才发现连《京华烟云》都是由英文著成,后经翻译才在国内流传的。?

林先生笔下的苏东坡,其实从书名里都可以看出作者给予了一种怎样的态度。Genius,直译天才;Gay,在这里有高兴地,快乐地意思,所以苏东坡在林语堂眼里是一个快乐的天才。?

余秋雨在文中提到这本书,却“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其实这一点,林语堂在他的《武则天正传》序言里提过:“我不是把本书当作小说写的……书中的人物,事件,对白,无不是全根据唐书写的。不过解释说明之处,则以传记最客观的暗示含蓄为方法。事实虽然是历史上的,而传记作者则必须叙述上有所选择,有所强调,同时凭借头脑的想象力而重新创造,重新说明那活生生的往事。”又加上林语堂敬仰苏东坡,这一点文学创造上情感自然有出入。?

余秋雨虽为当代文坛泰斗,私却认为他的这篇《苏东坡突围》写得过于悲观了些。苏东坡是什么人?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文学奇才,或者说是一个全才。他善于散文书法,又醉心于绘画瑜伽,但苏东坡决不仅仅是上面几句就形容完了的。?

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对苏东坡的了解也仅限于原来背过的一些诗词,知道他有一个妹妹叫苏小妹,听说过他热爱美食,创造了几道菜,例如东坡肉,东坡鱼类似云云的。要是再往深的说,还真说不出什么了。要不是因为这次要写读后感,我可能也不会去买一本《苏东坡传》,也不会有再多的深入了解了。?

但在余秋雨的其他作品中也时常有对历史,文化的追溯和反思,想了解苏东坡,就不可避免地?

要结合时代背景来谈。?

苏东坡生活的时代可谓是英才辈出,司马光,王安石,范仲淹,再到曾巩,黄庭坚,米芾,晏殊北宋的文化繁极一时,也让苏东坡能够有机会施展他的才华。也难怪,当时大家都有一种“学优则仕”的态度。?

于是,在苏东坡父亲四十岁的时候,父子三人终于进京。?

但事情不会总是那么顺利的,苏东坡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被人寻了点毛病,当官当了一半,被人弹劾,用作者的话来说,是“下了大狱。”?

不过其实,苏东坡也没有做错什么,在我看来,宋代的弹劾机制才是问题的关键。弹劾制度现在仍然存在于很多国家,但用不好就会酿成大错,苏东坡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说实话,这样的情况不少见,古今中外,这样的人不是一只手可以数的过来的。王尔德,在英国尽受羞辱,被迫逃到了巴黎,死时只有一个朋友在身边,也是草草下葬;近代计算机先驱阿兰·图灵遭到政府迫害被珀自杀,留下了一个咬了一口的毒苹果;元朝诗人赵?被皇帝赐死……?

舆论从来都是历朝历代政府把控的关键,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在这一点上仍然没有改观。前些日子北京申办冬奥会成功,但其实世界人权监察会申奥成功当天就在各大网站提出了强烈反对,而国外民众对此的态度其实是偏向负面的,为什么?早在2008年北京举办夏季奥运会时,政府就曾经承诺改善人权状况,但事后并没有履行承诺,还在继续监禁民权人士,这几年来又大肆搜捕维权律师,无证无权却监禁律师及其家属,并对内封锁消息,加大舆论施压,人权状况令人堪忧。这样的情况下,当朝又有多少个苏东坡是我们大众所不知道的呢?而像这样的统治机制,是不是能持续为这个国家带来经济的繁荣和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刘瑜有一本《民主的细节》,里面评价了美国的统治机制,我记不清原话了,但大意是这样的:美国的三权分立导致了人们必须时时刻刻刺激宪法的效用,并以宪法为基础,管理围绕国家的一切。不可否认的是,这比单单政府管理更有保障。宋朝赵家皇帝乃至明清几朝都有类似情况,后来发展成谈虎色变的文字狱。这就是和苏东坡一样的弹劾方法,那么多人喜欢,无非也就是低成本,耗时短,找个人原来写的一首诗词,深挖细查,找个合适的时间,就可以毁了别人的仕途乃至性命。?

只有当权利被人们妥善利用时,才能保证机制设立的合理性,不会肆意滥用,才是舆论监督的根本。?

一千年前苏东坡可以像这样突围,一千年后的我们呢?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2009-07-14 22:40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 ...查看


  •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简评
  • 一 一日,有个朋友与我聊起余秋雨,说余如何有才华,文章写得如何好,我不以为然.因为我刚读过西方朔先生评余秋雨所写的<泰州望海楼新记>一文.余文短短三四百字,不文不白,狗屁不通,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如文章开头云:"泰州望 ...查看


  • [游沙湖]
  • <游沙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品味"文无定法.贵在鲜活"的随笔小品特色: 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知情趣.探究理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心路历程,学习他豁达.乐观 ...查看


  • [转载]山东省优质课???赤壁赋课堂实录
  • [转载]山东省优质课   赤壁赋课堂实录 (2012-10-20 11:53:37) 转载▼ 标签: 转载 分类: 名师课堂 原文地址:山东省优质课   赤壁赋课堂实录作者:东方的大卫 赤壁赋课堂实录 通过对课文内容深刻细致的分析,让学生领 ...查看


  • [山居笔记]读书笔记1500字
  • 以前爱读余秋雨的书,尤其是<文化苦旅>,读的时候觉得美得无可言说,至今这本书仍然是我最爱读的书目之一.余秋雨的文字,美妙,又让人感觉深邃,他常常把历史与文学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番厚重的文化之感.因此,读他的文章,除了是文学的 ...查看


  • [从苏轼到苏东坡]
  • 从苏轼到苏东坡 --浅谈苏轼在黄州的蜕变与坚守 虞城县春来高中 代昆鹏 摘要:乌台诗案是苏轼平生第一次最大的挫折,但他却在晚年诗作中这样肯定被贬之地黄州: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他在黄州完成了身份上最重要的 ...查看


  • 断剑锷未残
  • 断剑锷未残 于腾跃 历史的轻波缓缓流过,两岸的鲜花芬芳四溢,光怪陆离的波影中荡漾着他们的不平与不屈,让人时而扼腕叹息,时而拍案称奇.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他的身体已死,但他却用精神书写 ...查看


  • 雨洗东坡月色清
  • 雨洗东坡月色清 --苏轼作文素材集锦 现在中学生多很喜苏轼,爱苏轼,因此也常常写苏轼.去年参加高考阅卷时,笔者随机作了个统计,发现使用苏轼这一材料的文章所占比例达到了百分之十六.由此可见,苏轼在高考舞台上的"出镜率"是很 ...查看


  • 赤壁赋优秀说课稿及教案
  • 赤壁赋说课稿 一.导语: 欣赏了这段视频,您是否也感受到了美得享受和情理的熏陶呢?古代散文意境悠远.文字优美,以他独特的魅力,穿越时空,向我我们展示了美丽的场景和深刻的哲理.但是由于时空的距离,我们的学生"谈古色变".如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