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综述及其思考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布鲁纳,引领20世纪60年代教育改革,构建了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而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是布鲁纳学习理论的核心,对我们今天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学习有着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布鲁纳;奥苏贝尔;认知心理学派;发现学习;认知结构
一、布鲁纳教育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战以后,美苏进入“冷战”。1957年,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给美国人以强烈震撼。面对人才培养难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现实,美国教育界开始反思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此,美国于1958年颁布《国防教育法》,决定增加教育拨款,培养科技人才。不久又召开了伍兹霍尔会议,讨论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这一系列的事件,为结构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奠定了政治背景。此外,20世纪以来,以杜威“儿童中心主义”为指导的美国教育,已积结了许多弊端,也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因此,建立一种高质量的、重智育的教育新体系,已成当时美国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布鲁纳的教育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二、发现法学习的理论基础
认知—发现学习是布鲁纳学习理论的核心,几乎成了布鲁纳的代名词。为了创建该理论,布鲁纳研究了大量的相关课题,如知觉归类、概念形成、思维、动机等等。知觉归类理论和概念形成的假设考验说是认知—发现学习的理论基础。在知觉理论中,布鲁纳强调了三点:知觉的选择性、知觉是对课题的归类、个体的期待与需要决定类别的可接受性。从中可以看出,布鲁纳很重视知觉过程中主体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以人工概念为材料,布鲁纳深入研究了人类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总结出4种策略:同时性扫描、计时性扫描、保守性聚焦和博弈性聚焦。在上述理论指导下,布鲁纳提出:学习的实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学习即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再组织。知识的学习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各学科的知识结构。
三、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思想
1、发现学习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
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所谓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对于发现学习,布鲁纳的界说是十分宽泛的,他认为:“不论是在校儿童凭自己的力量所作的发现,还是科学家努力于日趋尖端的研究领域所作出的发现,按其实质来说,都不过是把现象重新组织和转化,使人能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而已。”
2、发现学习的特点
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具有如下特点:(1)发生较早。学龄前儿童获得初级概念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对具体事物归类而发现概念的一般属性。发现学习是概念形成的典型方式。(2)发现学习的内容是尚无定论的实际材料,而不是现成的结论,必须是独立地分析事物的各种属性和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原理。(3)学习的过程较为复杂。学生面临实际材料,并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以照套,而是需要学生自己对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加以重新组织、转换,使之与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联系,将新的发现纳入认知结构中或重构已有的认知结构。整个过程要经过复杂的独立思考、发现、整合内化等诸多环节,有时候可能还须反复实验,多次转换。然而,正是因为这种复杂性、探索性,发现学习能够更好地激发和培养个人主动探精神,使学习者成为自主独立的思考者、学习者与问题解决者,更快地适应社会要求。
基于上述特点,布鲁纳论证了发现学习的四个优点:(1)提高智慧前能。发现学习能够影响学生,使之成为一个知识建构主义者,能够按照一种促使信息迅速地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去获取信息。(2)培养内在动机。通过发现学习,培养了学生用自我奖赏,即以发现作为奖赏而自行进行学习的动机和自主掌握知识结构的优胜动机即自信心。(3)学会发现的试探法。学习者只有通过练习解决问题和努力于发现,方能学会发现的试探方法。(4)
有助于记忆的保持和提取。布鲁纳认为,学生储存的信息只有经过合理的组织,才能得到最准确的保持,有明确结构的材料便于检索,有利于提取。
另外,发现学习的基本程序一般为:创设发现问题的假说——对假说进行验证——做出符合科学的结论——转化为能力。
四、对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简单评价
布鲁纳对学习理论的研究重点放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内部认知过程和教师如何组织课堂以促进学生“发现”知识的问题上,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重视认知结构的形成,注重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内在动机、独立性与积极性在学习中的作用,对学习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认知—发现学习是当代认知派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
然后,有不少人对该理论也提出异议和批评。同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奥苏贝尔指出发现学习有其自身的限制:(1)发现学习就其内容而言,不都是有意义的,有时可能是机械的。学生解决问题时,有时不用所涉及的原理、原则,他们只按记住的问题类型和操作符号指示的程序来完成操作任务,这纯属机械发现学习。(2)一切真知未必都需要自我发现。一个人完全靠自我发现学习一切东西,既无此必要,也是不可能的。(3)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非教育的首要目标。学生如不花足够的时间去掌握一门学科内容的话,他们不论怎样“善于”解决问题,仍将解决不了涉及运用这些知识内容的重要课题。(4)发现法并非传授学科内容的首要方法。发现法的缺点在于过于太费时间,因此,它不应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首要方法。只是在学习任务困难,学习者处于认知发展的具体阶段,或虽处在认知发展的抽象阶段,但缺乏有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基础时,可以考虑“安排”和“设计”这种发现式学习方法。
人们对发现理论也提出下列几方面的意见:第一,过于强调学生的“发现”,夸大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弃了教师的系统讲授,忽视了知识学习的特殊性,忽视了知识的学习即知识的再生产过程与知识的生产过程的差异。第二,人们指出,发现法运用范围有限,从学生主体来看,真正能够用发现法学习的只有极少数学生;从科学领域来看,发现法只适合自然科学的某些知识的教学,对于文学、艺术等以情感为基础的学科是不适合用的;第三,发现法耗时过多,不经济,不宜于需要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一定数量的知识和技能的集体教学活动;第四,发现学习适合小学和中学低年纪学生,因为他们主要以概念形成方式获得概念。对于中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获得概念的方式主要是概念的同化,因此他们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也不是发现学习,而是接受学习。最后,布鲁纳的学习理论非常重视概念和原理的学习,但只对人工概念的形成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而对原理方面的研究至今还是一片空白。
五、现实意义及启示
尽管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存在不足,但却在诸多方面引发了思考。布鲁纳的理论提示人们:教育过程是一个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并重的过程,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技能和智力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提倡发现学习的方法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认为在发现学习中应使用一定的策略。这样,布鲁纳就把知识、技能和智力统一起来,为探索三者的关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发现学习理论将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1、布鲁纳著.发现的行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2、莫雷、张卫等.学习心理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第二版)
4、刘奇志,谢军.布鲁纳教育心理学思想及其启示.教学研究.2004.5
5、丁丹.现代认知派的教学论.外国教育动态.1985.1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综述及其思考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布鲁纳,引领20世纪60年代教育改革,构建了认知结构学习理论,而认知—发现学习理论是布鲁纳学习理论的核心,对我们今天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学习有着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 布鲁纳;奥苏贝尔;认知心理学派;发现学习;认知结构
一、布鲁纳教育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战以后,美苏进入“冷战”。1957年,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给美国人以强烈震撼。面对人才培养难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现实,美国教育界开始反思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此,美国于1958年颁布《国防教育法》,决定增加教育拨款,培养科技人才。不久又召开了伍兹霍尔会议,讨论中小学课程改革问题。这一系列的事件,为结构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奠定了政治背景。此外,20世纪以来,以杜威“儿童中心主义”为指导的美国教育,已积结了许多弊端,也导致了教育质量的下降。因此,建立一种高质量的、重智育的教育新体系,已成当时美国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布鲁纳的教育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二、发现法学习的理论基础
认知—发现学习是布鲁纳学习理论的核心,几乎成了布鲁纳的代名词。为了创建该理论,布鲁纳研究了大量的相关课题,如知觉归类、概念形成、思维、动机等等。知觉归类理论和概念形成的假设考验说是认知—发现学习的理论基础。在知觉理论中,布鲁纳强调了三点:知觉的选择性、知觉是对课题的归类、个体的期待与需要决定类别的可接受性。从中可以看出,布鲁纳很重视知觉过程中主体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以人工概念为材料,布鲁纳深入研究了人类概念形成的一般过程,总结出4种策略:同时性扫描、计时性扫描、保守性聚焦和博弈性聚焦。在上述理论指导下,布鲁纳提出:学习的实质是一个人把同类事物联系起来,并把它们组织成赋予它们意义的结构。学习即认知结构的组织和再组织。知识的学习就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各学科的知识结构。
三、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思想
1、发现学习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
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所谓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对于发现学习,布鲁纳的界说是十分宽泛的,他认为:“不论是在校儿童凭自己的力量所作的发现,还是科学家努力于日趋尖端的研究领域所作出的发现,按其实质来说,都不过是把现象重新组织和转化,使人能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而已。”
2、发现学习的特点
布鲁纳认为发现学习具有如下特点:(1)发生较早。学龄前儿童获得初级概念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对具体事物归类而发现概念的一般属性。发现学习是概念形成的典型方式。(2)发现学习的内容是尚无定论的实际材料,而不是现成的结论,必须是独立地分析事物的各种属性和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原理。(3)学习的过程较为复杂。学生面临实际材料,并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以照套,而是需要学生自己对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加以重新组织、转换,使之与已有的认知结构发生联系,将新的发现纳入认知结构中或重构已有的认知结构。整个过程要经过复杂的独立思考、发现、整合内化等诸多环节,有时候可能还须反复实验,多次转换。然而,正是因为这种复杂性、探索性,发现学习能够更好地激发和培养个人主动探精神,使学习者成为自主独立的思考者、学习者与问题解决者,更快地适应社会要求。
基于上述特点,布鲁纳论证了发现学习的四个优点:(1)提高智慧前能。发现学习能够影响学生,使之成为一个知识建构主义者,能够按照一种促使信息迅速地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去获取信息。(2)培养内在动机。通过发现学习,培养了学生用自我奖赏,即以发现作为奖赏而自行进行学习的动机和自主掌握知识结构的优胜动机即自信心。(3)学会发现的试探法。学习者只有通过练习解决问题和努力于发现,方能学会发现的试探方法。(4)
有助于记忆的保持和提取。布鲁纳认为,学生储存的信息只有经过合理的组织,才能得到最准确的保持,有明确结构的材料便于检索,有利于提取。
另外,发现学习的基本程序一般为:创设发现问题的假说——对假说进行验证——做出符合科学的结论——转化为能力。
四、对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简单评价
布鲁纳对学习理论的研究重点放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内部认知过程和教师如何组织课堂以促进学生“发现”知识的问题上,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重视认知结构的形成,注重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内在动机、独立性与积极性在学习中的作用,对学习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认知—发现学习是当代认知派学习理论的主要流派之一。
然后,有不少人对该理论也提出异议和批评。同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奥苏贝尔指出发现学习有其自身的限制:(1)发现学习就其内容而言,不都是有意义的,有时可能是机械的。学生解决问题时,有时不用所涉及的原理、原则,他们只按记住的问题类型和操作符号指示的程序来完成操作任务,这纯属机械发现学习。(2)一切真知未必都需要自我发现。一个人完全靠自我发现学习一切东西,既无此必要,也是不可能的。(3)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非教育的首要目标。学生如不花足够的时间去掌握一门学科内容的话,他们不论怎样“善于”解决问题,仍将解决不了涉及运用这些知识内容的重要课题。(4)发现法并非传授学科内容的首要方法。发现法的缺点在于过于太费时间,因此,它不应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首要方法。只是在学习任务困难,学习者处于认知发展的具体阶段,或虽处在认知发展的抽象阶段,但缺乏有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基础时,可以考虑“安排”和“设计”这种发现式学习方法。
人们对发现理论也提出下列几方面的意见:第一,过于强调学生的“发现”,夸大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弃了教师的系统讲授,忽视了知识学习的特殊性,忽视了知识的学习即知识的再生产过程与知识的生产过程的差异。第二,人们指出,发现法运用范围有限,从学生主体来看,真正能够用发现法学习的只有极少数学生;从科学领域来看,发现法只适合自然科学的某些知识的教学,对于文学、艺术等以情感为基础的学科是不适合用的;第三,发现法耗时过多,不经济,不宜于需要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一定数量的知识和技能的集体教学活动;第四,发现学习适合小学和中学低年纪学生,因为他们主要以概念形成方式获得概念。对于中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获得概念的方式主要是概念的同化,因此他们学习知识的主要方式也不是发现学习,而是接受学习。最后,布鲁纳的学习理论非常重视概念和原理的学习,但只对人工概念的形成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而对原理方面的研究至今还是一片空白。
五、现实意义及启示
尽管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存在不足,但却在诸多方面引发了思考。布鲁纳的理论提示人们:教育过程是一个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并重的过程,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知识、技能和智力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提倡发现学习的方法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认为在发现学习中应使用一定的策略。这样,布鲁纳就把知识、技能和智力统一起来,为探索三者的关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发现学习理论将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1、布鲁纳著.发现的行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2、莫雷、张卫等.学习心理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第二版)
4、刘奇志,谢军.布鲁纳教育心理学思想及其启示.教学研究.2004.5
5、丁丹.现代认知派的教学论.外国教育动态.19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