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文言句式

《鸿门宴》是一篇文言语法现象非常丰富的选文,不仅有着大量的古今异义词、常见多义词,大量的字词活用现象,文言特殊句式也较多。下面,对该文中的文言特殊句式作简要的归纳说明。

一、省略句。如:

(1)沛公军霸上,(沛公)未得与项羽相见

(2)(沛公)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蒙后省

(3)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4)君为我呼(之)入,吾得兄事之

(5)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6)为(吾)击破沛公军

(7)毋从(之)俱死也

(8)竖子不足与(之)谋

(9)沛公军(于)霸上

(10)沛公欲王(于)关中

(11)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中是很多的,常见的有省略主语,如例(1)承前省主语“沛公”,例(2)蒙后省主语“沛公”;有时文言句中省略了谓语或谓语动词,如例(3),就省略了动词“恐”;有时句中省略了宾语,如例(4)(5),这种省略宾语(或中心语)的情况较常见,所省多是代词“之”;在文言句中省略介词后面的宾语也较常见,如例(6)(7)(8),省略的也一般是代词“之”;此外,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如例(9)(10)(11)。

二、判断句。如:

(12)亚父者,范增也

(13)此天子气也

(14)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1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16)此亡秦之续耳

(1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作出判断的句子。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表示的。文言最常见的判断句形式是“„„者,„„也”,如例(12),主语后面用助词“者”表示提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煞尾,表示判断语气;这种形式还有几种变式:“„„,„„也”,“„„者,„„”,“„„,„„者也”,如例(13)(14)是用“也”表示判断(例(14)中的“者”是代词“的人”),例(15)用“者也”表示判断;也有些判断句,“者”、“也”全不用,或者用较虚化的动词“为”或副词“乃”、“即”、“则”等表示判断,如,例(17);此外,有时句尾用语气词“耳”表肯定兼判断语气,如例(16);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中也有,如“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不过是很少的。

三、被动句。如:

(1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9)吾属今为之虏矣!

在古代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常见的是用介词“于”表示被动,如“不拘于时”(《师说》);也有用“见”、“见„„于„„”、“受„„于„„”表示被动,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还有的用“为”、“为„„所„„”、“„„为所„„”表示被动,如例(18)(19);文言中用“被”字直接表示被动的很少。

四、宾语前置句。如:

(20)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操何?)

(21)沛公安在?(沛公在安?)

宾语前置是指在文言中将宾语提到了动词的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置于动词前,如“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弗之怠”即“弗怠之”;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前置,如例(20)(21);3、用助词“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和成语“唯利是图”。

五、介宾短语(状语)后置句。如:

(22)具告以事(以事具告)

(23)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曹无伤使人于项羽言曰)

(24)良曰:“长于臣。”(于臣长)

(25)得复见将军于此(得于此复见将军)

在文言中,介词结构常放在谓语动词后面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的习惯,一般要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就应该把后置的介词结构调到前面来。上面的例(22)-例(25)都是这种情况。

《鸿门宴》一文中的特殊句式主要就是以上的五种,认真归纳分析,可以让我们掌握不少关于文言特殊句式的知识。

《鸿门宴》是一篇文言语法现象非常丰富的选文,不仅有着大量的古今异义词、常见多义词,大量的字词活用现象,文言特殊句式也较多。下面,对该文中的文言特殊句式作简要的归纳说明。

一、省略句。如:

(1)沛公军霸上,(沛公)未得与项羽相见

(2)(沛公)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蒙后省

(3)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4)君为我呼(之)入,吾得兄事之

(5)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6)为(吾)击破沛公军

(7)毋从(之)俱死也

(8)竖子不足与(之)谋

(9)沛公军(于)霸上

(10)沛公欲王(于)关中

(11)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中是很多的,常见的有省略主语,如例(1)承前省主语“沛公”,例(2)蒙后省主语“沛公”;有时文言句中省略了谓语或谓语动词,如例(3),就省略了动词“恐”;有时句中省略了宾语,如例(4)(5),这种省略宾语(或中心语)的情况较常见,所省多是代词“之”;在文言句中省略介词后面的宾语也较常见,如例(6)(7)(8),省略的也一般是代词“之”;此外,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如例(9)(10)(11)。

二、判断句。如:

(12)亚父者,范增也

(13)此天子气也

(14)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1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16)此亡秦之续耳

(1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判断句是谓语对主语作出判断的句子。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表示的。文言最常见的判断句形式是“„„者,„„也”,如例(12),主语后面用助词“者”表示提顿,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煞尾,表示判断语气;这种形式还有几种变式:“„„,„„也”,“„„者,„„”,“„„,„„者也”,如例(13)(14)是用“也”表示判断(例(14)中的“者”是代词“的人”),例(15)用“者也”表示判断;也有些判断句,“者”、“也”全不用,或者用较虚化的动词“为”或副词“乃”、“即”、“则”等表示判断,如,例(17);此外,有时句尾用语气词“耳”表肯定兼判断语气,如例(16);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中也有,如“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不过是很少的。

三、被动句。如:

(18)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9)吾属今为之虏矣!

在古代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常见的是用介词“于”表示被动,如“不拘于时”(《师说》);也有用“见”、“见„„于„„”、“受„„于„„”表示被动,如“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还有的用“为”、“为„„所„„”、“„„为所„„”表示被动,如例(18)(19);文言中用“被”字直接表示被动的很少。

四、宾语前置句。如:

(20)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操何?)

(21)沛公安在?(沛公在安?)

宾语前置是指在文言中将宾语提到了动词的前面,大致有三种情况: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置于动词前,如“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弗之怠”即“弗怠之”;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前置,如例(20)(21);3、用助词“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和成语“唯利是图”。

五、介宾短语(状语)后置句。如:

(22)具告以事(以事具告)

(23)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曹无伤使人于项羽言曰)

(24)良曰:“长于臣。”(于臣长)

(25)得复见将军于此(得于此复见将军)

在文言中,介词结构常放在谓语动词后面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的习惯,一般要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就应该把后置的介词结构调到前面来。上面的例(22)-例(25)都是这种情况。

《鸿门宴》一文中的特殊句式主要就是以上的五种,认真归纳分析,可以让我们掌握不少关于文言特殊句式的知识。


相关文章

  • 高中常见的文言文固定句式梳理
  • 高中常见的文言文固定句式梳理 <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浅显文言文"一条说"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 ...查看


  • 高考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类型
  • 文言文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等几种类型.现作如下介绍: 一.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汉语里,&quo ...查看


  • 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总结
  • 高中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总结 第一部分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 文言文中也有用 ...查看


  •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讲解 文言特殊句式
  • 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法讲解 文言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 ...查看


  •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动词"是"字.因此文言文判断句的形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常 ...查看


  • 文言文常见的句式
  • 1.判断句式 2.宾语前置 3.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查看


  • 文言文句式及用法
  • 文言文句式及用法 [知识梳理]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 ...查看


  • 文言文翻译技巧(高中)
  • 4.认真核对,查漏补缺.翻译结束后,还应回过头来根据"忠实于原文.语句通顺和文辞优美"三个角度进行调整修改,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追问:那个句式的我不会,如什么是倒装?还有就是语文中的定语补语之类的概念是什么?谢谢了 ...查看


  •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qu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