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新
综合英国《泰晤士报》等媒体报道,泰国军方于5月22日宣布发动政变,接管国家政权。在这次政变中,陆军司令帕拉育冲在最前沿,被认为是政变的领导者。但熟知泰国政局内幕的媒体指出,帕拉育很可能只是表面上的领导者,在他背后应该是泰国枢密院,一个由军方元老构成的国王咨询机构。在2006年推翻他信的军事政变中,枢密院就是幕后策划者。看来,枢密院的元老存心要在政治上置他信家族于死地。
军方一把手是他信死敌
5月22日,一向不喜欢与媒体打交道的泰国陆军司令帕拉育突然与军方其他高级将领一道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宣布泰国军方接管国家政权。此后,这位军方一把手非常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一会儿出面找各方政治领袖谈话,并拘禁了包括英拉在内的政客;一会儿邀请各国媒体开会,寻求对军事政变的理解;一会儿试图面见国王,在被拒绝后又写信给普密蓬国王。
出生于1954年的帕拉育从军校毕业后就一直在第21步兵团服役。该步兵团被誉为“王后近卫军”,效忠于泰国王后诗丽吉。帕拉育一直是泰国王室的支持者,也是他信家族的死对头。2006年9月,泰国发生军事政变,前总理他信被推翻,帕拉育就是那次政变的积极参与者。政变成功后出任陆军总司令的阿努蓬任命帕拉育为自己的副手,帕拉育帮助阿努蓬稳定局势,成为确保军方控制局面的重要人物。
2010年5月,支持他信的“红衫军”大闹曼谷,要求民主党总理阿披实下台。帕拉育坚决主张对“红衫军”采取强硬手段,并亲自制定了武力镇压“红衫军”的计划,在随后进行的“清场行动”中,93名“红衫军”成员被杀,而帕拉育则登上了军权的最高峰。就在当年9月,陆军总司令阿努蓬退休,帕拉育成为继任者。他上台后进一步在军队内部清洗同情他信的势力。2011年,他信的妹妹英拉通过选举上台,帕拉育同意与之合作。但在2013年“黄衫军”再度走上街头闹事后,帕拉育拒绝如同当初镇压“红衫军”那样,对“黄衫军”采取强硬行动。因此,外界认为,此次军事政变是帕拉育打击他信势力,甚至一举将其根除的重要举措。
枢密院:军方的真正主人
熟悉泰国政治及其运转模式的人认为,帕拉育只是一个台前人物,在他背后是一个权力很大的政治机构--枢密院。
泰国枢密院其实是泰国国王的智囊团,共有18位大臣,由泰国总理和退役的军方将领组成。这个“智囊团”的权力非常大,根据泰国相关法律,如果国王暂时无法行使职权,枢密院可以代理国王职权。尽管宪法规定枢密院成员不能担任国家公职,但这些人原本就是“前朝重臣”,手中又掌握着至高的权力,他们本身就是泰国高层政坛的组成部分。其中有些人还会从枢密院再次回到政治前台。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认为,“在泰国,枢密院才是真正做出决策的机构”。
尽管泰国总理也是枢密院成员,但实际上枢密院是一个被军方元老把持的机构。现任枢密院主席是炳·廷素拉暖上将,此人在1980年到1988年期间出任泰国军政府总理,被认为是泰国由军政府时代走向民主化时代的重要推动人物。他本来可以在1988年后继续担任总理,但他自动退出,将权力让给民选政府,自己转入枢密院担任大臣。这使其在泰国政治界享有崇高威望,也获得了泰国国王普密蓬的信任。
廷素拉暖对军队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近年来,包括阿努蓬、帕拉育在内,泰国陆军总司令换了好几任,而廷素拉暖一直稳坐枢密院主席的宝座。
廷素拉暖对泰国经济界也有巨大的影响力。据说他是泰国正大集团的顾问,2012-年年底,正大集团收购中国平安的股权时,其旗下四家BVI子公司的注册资本总额仅为20万美元,要想吞下总价93亿美元的中国平安并非易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12年12月31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正大四家BVI子公司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注册资本总额迅速增至105亿美元,完成交易绰绰有余。外界普遍认为,是廷素拉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正大集团完成了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在泰国军、政、财界拥有较大影响力的廷素拉暖,对他信家族素无好感。2006年,泰军发动政变推翻他信政权,据信炳·廷素拉暖是幕后策划者之一,不过他本人对此予以否认。无论如何,在他信被推翻后出任过渡时期代总理的是枢密院大臣,前陆军总司令素拉育·朱拉暖。而当时的枢密院院长布勒姆被认为是政变的另一个主谋。因此,2009年亲他信的“红衫军”大闹曼谷时,将矛头直指枢密院,要求廷素拉暖下台。
总体来看,他信家族在泰国经济界的影响力较大,但不被军队和政治精英看好。他信本人很难获得以枢密院为代表的泰国军政精英的信赖。2006年军事政变后,泰国修改宪法,对他信势力进行了制约。这一次相信帕拉育等人也会主导进行修宪,进一步挤压他信的活动空间。但泰国东北部农民对他信的支持不会消失,泰国政局仍将在农村阶层与城市精英的对抗中震荡。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648期,摘自2014年5月29日—6月4日《上海译报》)
李元新
综合英国《泰晤士报》等媒体报道,泰国军方于5月22日宣布发动政变,接管国家政权。在这次政变中,陆军司令帕拉育冲在最前沿,被认为是政变的领导者。但熟知泰国政局内幕的媒体指出,帕拉育很可能只是表面上的领导者,在他背后应该是泰国枢密院,一个由军方元老构成的国王咨询机构。在2006年推翻他信的军事政变中,枢密院就是幕后策划者。看来,枢密院的元老存心要在政治上置他信家族于死地。
军方一把手是他信死敌
5月22日,一向不喜欢与媒体打交道的泰国陆军司令帕拉育突然与军方其他高级将领一道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宣布泰国军方接管国家政权。此后,这位军方一把手非常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一会儿出面找各方政治领袖谈话,并拘禁了包括英拉在内的政客;一会儿邀请各国媒体开会,寻求对军事政变的理解;一会儿试图面见国王,在被拒绝后又写信给普密蓬国王。
出生于1954年的帕拉育从军校毕业后就一直在第21步兵团服役。该步兵团被誉为“王后近卫军”,效忠于泰国王后诗丽吉。帕拉育一直是泰国王室的支持者,也是他信家族的死对头。2006年9月,泰国发生军事政变,前总理他信被推翻,帕拉育就是那次政变的积极参与者。政变成功后出任陆军总司令的阿努蓬任命帕拉育为自己的副手,帕拉育帮助阿努蓬稳定局势,成为确保军方控制局面的重要人物。
2010年5月,支持他信的“红衫军”大闹曼谷,要求民主党总理阿披实下台。帕拉育坚决主张对“红衫军”采取强硬手段,并亲自制定了武力镇压“红衫军”的计划,在随后进行的“清场行动”中,93名“红衫军”成员被杀,而帕拉育则登上了军权的最高峰。就在当年9月,陆军总司令阿努蓬退休,帕拉育成为继任者。他上台后进一步在军队内部清洗同情他信的势力。2011年,他信的妹妹英拉通过选举上台,帕拉育同意与之合作。但在2013年“黄衫军”再度走上街头闹事后,帕拉育拒绝如同当初镇压“红衫军”那样,对“黄衫军”采取强硬行动。因此,外界认为,此次军事政变是帕拉育打击他信势力,甚至一举将其根除的重要举措。
枢密院:军方的真正主人
熟悉泰国政治及其运转模式的人认为,帕拉育只是一个台前人物,在他背后是一个权力很大的政治机构--枢密院。
泰国枢密院其实是泰国国王的智囊团,共有18位大臣,由泰国总理和退役的军方将领组成。这个“智囊团”的权力非常大,根据泰国相关法律,如果国王暂时无法行使职权,枢密院可以代理国王职权。尽管宪法规定枢密院成员不能担任国家公职,但这些人原本就是“前朝重臣”,手中又掌握着至高的权力,他们本身就是泰国高层政坛的组成部分。其中有些人还会从枢密院再次回到政治前台。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认为,“在泰国,枢密院才是真正做出决策的机构”。
尽管泰国总理也是枢密院成员,但实际上枢密院是一个被军方元老把持的机构。现任枢密院主席是炳·廷素拉暖上将,此人在1980年到1988年期间出任泰国军政府总理,被认为是泰国由军政府时代走向民主化时代的重要推动人物。他本来可以在1988年后继续担任总理,但他自动退出,将权力让给民选政府,自己转入枢密院担任大臣。这使其在泰国政治界享有崇高威望,也获得了泰国国王普密蓬的信任。
廷素拉暖对军队仍然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近年来,包括阿努蓬、帕拉育在内,泰国陆军总司令换了好几任,而廷素拉暖一直稳坐枢密院主席的宝座。
廷素拉暖对泰国经济界也有巨大的影响力。据说他是泰国正大集团的顾问,2012-年年底,正大集团收购中国平安的股权时,其旗下四家BVI子公司的注册资本总额仅为20万美元,要想吞下总价93亿美元的中国平安并非易事。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12年12月31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正大四家BVI子公司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注册资本总额迅速增至105亿美元,完成交易绰绰有余。外界普遍认为,是廷素拉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助正大集团完成了融资。
值得注意的是,在泰国军、政、财界拥有较大影响力的廷素拉暖,对他信家族素无好感。2006年,泰军发动政变推翻他信政权,据信炳·廷素拉暖是幕后策划者之一,不过他本人对此予以否认。无论如何,在他信被推翻后出任过渡时期代总理的是枢密院大臣,前陆军总司令素拉育·朱拉暖。而当时的枢密院院长布勒姆被认为是政变的另一个主谋。因此,2009年亲他信的“红衫军”大闹曼谷时,将矛头直指枢密院,要求廷素拉暖下台。
总体来看,他信家族在泰国经济界的影响力较大,但不被军队和政治精英看好。他信本人很难获得以枢密院为代表的泰国军政精英的信赖。2006年军事政变后,泰国修改宪法,对他信势力进行了制约。这一次相信帕拉育等人也会主导进行修宪,进一步挤压他信的活动空间。但泰国东北部农民对他信的支持不会消失,泰国政局仍将在农村阶层与城市精英的对抗中震荡。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648期,摘自2014年5月29日—6月4日《上海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