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那么,孟姜女到底是如何获得拆毁城墙的超能力的?又为什么一定要哭倒长城? 这些问题看似无稽,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回答。要知道,孟姜女不是天生就具备哭倒长城的超能力,她的修炼之路,足有千年之久,其中历尽曲折。 让咱们拨转时钟,回到春秋时代,看看孟姜女的原始形态,到底是怎生模样。 孟姜女故事的最早雏形,是一个和她八竿子打不着的春秋往事。《左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齐国有一位大将叫杞梁,在讨伐莒国时战死。齐庄公在回师途中,遇见杞梁的妻子,要下车吊祭。结果杞梁的妻子拒绝了,她说有先人留下的屋舍在,却于荒郊野外吊祭,不合礼法。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杞梁之妻,不过情节上和孟姜女故事毫无相似之处。两者唯一的共同之处,就是都有“吊祭亡魂”这么一个主题。 而等到了战国时代,礼崩乐废,这个故事终于隆隆地启动了进化的车轮。《礼记・檀弓》记载曾子之言:“杞梁死,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这就有了更多细节,齐庄公原来是带着杞梁灵柩回来的,所以他老婆才会在半路遇见――而且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哭而哀之”――因为丈夫身亡而哀恸大哭,不再是那个谨守礼法的性子。孟姜女的影子,在这时悄悄地显露了出来。 《孟子》里也记载了淳于�的一句话:“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这就更厉害了,杞梁之妻非但自己大哭,而且还影响了整个齐国的风俗。 随后这个故事噗通一声沉下去,一沉就沉到了西汉末年。著名的书籍伪造家刘向,写了两本书:《说苑》和《列女传》。在这两部书里,他讲了同样一个故事:“杞梁战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弛。”从这一刻开始,孟姜女终于第一次获得了超能力:弄塌建筑。 据刘向自己说,这是采集自民间的传说,还补充了一个细节:杞梁之妻哭塌了城以后,主动投水自尽,表扬她“贞而知礼”,给归类到贞顺女子一类。这两个细节的加入,恰好顺应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在董仲舒的倡导下,西汉人讲究天人感应。皇上做错了事做对了事,会有天象对应。杞梁之妻哭夫而导致城崩,正是这一观点的具现化。 整个汉代乃至魏晋时代,大家津津乐道的,只有一件事:“我靠,她是怎么把城墙哭塌的?”从此以后,“哭倒城墙”便正式成为杞妻故事里最为坚韧的文化基因,一路流传下去。 可“哭倒城墙”这事,终究还是不够大气,于是到了唐代,这故事又变了。唐代《同异记》里记载:燕国人记良躲避秦始皇修筑长城的劳役,逃到孟家花园,看到孟家小姐仲姿在洗澡。孟仲姿说你看见我身体了,必须得娶我,于是两人成婚。然后记良又被抓回去修长城,活活累死。孟仲姿寻夫到了长城脚下,哭崩了城墙,看到里面尸骨累累,滴血在骨上,这才认出记良遗体。 这回好了,不是哭倒城墙,而是哭倒长城,视觉上更有冲击力了。 在敦煌卷子里,记载有一首短歌:“孟姜女,犯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造得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这首短歌在孟姜女的进化史中很重要。第一,它明确了孟姜女的名字。据说“孟姜”二字,本是称颂齐国美女的通称,又有“姜女”的说法。很有可能是民间把这两个名字合二为一,变成了“孟姜女”这么一个名字。第二,短歌里加入了千里送寒衣这么一个桥段――至此孟姜女故事里的三大元素“送衣”“哭城”“认骨”终于得以齐备。 寻夫千里送寒衣这个桥段,也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它作为一个流行话题,贯穿了从南北朝到隋唐乃至五代。对此唐末诗人贯休做过一个总结:“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所以敦煌的这一首短歌,在文学上是与此前的诸多大家一脉相承的,是孟姜女进化的必然一环。 由此可见,这故事在经历了六朝隋唐的洗礼,吸收了更多文化基因,终于在唐代变得焕然一新,和我们如今熟知的孟姜女故事很接近了。
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那么,孟姜女到底是如何获得拆毁城墙的超能力的?又为什么一定要哭倒长城? 这些问题看似无稽,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回答。要知道,孟姜女不是天生就具备哭倒长城的超能力,她的修炼之路,足有千年之久,其中历尽曲折。 让咱们拨转时钟,回到春秋时代,看看孟姜女的原始形态,到底是怎生模样。 孟姜女故事的最早雏形,是一个和她八竿子打不着的春秋往事。《左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齐国有一位大将叫杞梁,在讨伐莒国时战死。齐庄公在回师途中,遇见杞梁的妻子,要下车吊祭。结果杞梁的妻子拒绝了,她说有先人留下的屋舍在,却于荒郊野外吊祭,不合礼法。 这个故事的主角,是杞梁之妻,不过情节上和孟姜女故事毫无相似之处。两者唯一的共同之处,就是都有“吊祭亡魂”这么一个主题。 而等到了战国时代,礼崩乐废,这个故事终于隆隆地启动了进化的车轮。《礼记・檀弓》记载曾子之言:“杞梁死,其妻迎其柩于路而哭之哀。”这就有了更多细节,齐庄公原来是带着杞梁灵柩回来的,所以他老婆才会在半路遇见――而且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哭而哀之”――因为丈夫身亡而哀恸大哭,不再是那个谨守礼法的性子。孟姜女的影子,在这时悄悄地显露了出来。 《孟子》里也记载了淳于�的一句话:“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这就更厉害了,杞梁之妻非但自己大哭,而且还影响了整个齐国的风俗。 随后这个故事噗通一声沉下去,一沉就沉到了西汉末年。著名的书籍伪造家刘向,写了两本书:《说苑》和《列女传》。在这两部书里,他讲了同样一个故事:“杞梁战死,其妻悲之,向城而哭,隅为之崩,城为之弛。”从这一刻开始,孟姜女终于第一次获得了超能力:弄塌建筑。 据刘向自己说,这是采集自民间的传说,还补充了一个细节:杞梁之妻哭塌了城以后,主动投水自尽,表扬她“贞而知礼”,给归类到贞顺女子一类。这两个细节的加入,恰好顺应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在董仲舒的倡导下,西汉人讲究天人感应。皇上做错了事做对了事,会有天象对应。杞梁之妻哭夫而导致城崩,正是这一观点的具现化。 整个汉代乃至魏晋时代,大家津津乐道的,只有一件事:“我靠,她是怎么把城墙哭塌的?”从此以后,“哭倒城墙”便正式成为杞妻故事里最为坚韧的文化基因,一路流传下去。 可“哭倒城墙”这事,终究还是不够大气,于是到了唐代,这故事又变了。唐代《同异记》里记载:燕国人记良躲避秦始皇修筑长城的劳役,逃到孟家花园,看到孟家小姐仲姿在洗澡。孟仲姿说你看见我身体了,必须得娶我,于是两人成婚。然后记良又被抓回去修长城,活活累死。孟仲姿寻夫到了长城脚下,哭崩了城墙,看到里面尸骨累累,滴血在骨上,这才认出记良遗体。 这回好了,不是哭倒城墙,而是哭倒长城,视觉上更有冲击力了。 在敦煌卷子里,记载有一首短歌:“孟姜女,犯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造得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这首短歌在孟姜女的进化史中很重要。第一,它明确了孟姜女的名字。据说“孟姜”二字,本是称颂齐国美女的通称,又有“姜女”的说法。很有可能是民间把这两个名字合二为一,变成了“孟姜女”这么一个名字。第二,短歌里加入了千里送寒衣这么一个桥段――至此孟姜女故事里的三大元素“送衣”“哭城”“认骨”终于得以齐备。 寻夫千里送寒衣这个桥段,也有着很深的文化渊源,它作为一个流行话题,贯穿了从南北朝到隋唐乃至五代。对此唐末诗人贯休做过一个总结:“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所以敦煌的这一首短歌,在文学上是与此前的诸多大家一脉相承的,是孟姜女进化的必然一环。 由此可见,这故事在经历了六朝隋唐的洗礼,吸收了更多文化基因,终于在唐代变得焕然一新,和我们如今熟知的孟姜女故事很接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