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

A.俄国割占台湾 B.英国割占台湾 C.法国侵入台湾 D.日本割占台湾

13、“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洋务运动内容的是

A.创办新式学堂 B.派遣留学生 C.创建京师大学堂 D.创建近代海军 15、下列对洋务运动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使中国从此富强起来 B.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 C.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6、“公车上书”里提出要“变法”,这里的“变法”是要建立资产阶级

A.君主专制政体 B.君主立宪制度 c.民主共和政体 D.三权分立制度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亥革命 17、“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八个字是少年瞿秋白对一事件历史功绩的概括。此事件是

2、“国家危难,救国意坚,广东禁毒,虎门销烟”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A.张学良 B.李秀成 C.叶挺

D.林则徐

18、“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副对联歌颂的3、西方列强的枪炮声震醒了清王朝部分官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发起一场自救运是

动。其主要影响是

A.毛泽东 B.康有为 C.邓小平 D.孙中山

A.实现了富国强兵 B.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19、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最早提出开发三峡

C.挽救了民族危亡 D.阻止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下列哪一思想

4、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国共合作 B.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

A.中国闭关自守封建落后 B.虎门销烟使英国损失惨重 20、古代有“投笔从戎”报效国家的班超,近代有中过状元后来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

C.英国要进一步走私鸦片 D.英国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A.张謇 B.孙中山 C.周学熙 D.荣宗敬 5、《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5个通商口岸,其中福建省占了

21、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核心内容是 6、下列不属于《海国图志》一书内容的是

A.反对尊孔和复古 B.提倡民主和科学 A.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 B.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

C.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

C.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科技的发展状况 D.主张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22、学校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有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

7、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京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可以解渎到的历史是

①《孙中山》 ②《鸦片战争》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A.③④②① B.④②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C.洋务运动的破产 D.《马关条约》的签订

23、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

8、“力排终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杨靖宇 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9、中国近代,确定把香港岛和台湾割让给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 A.广州 B.台湾 C.香港岛 D.辽东半岛

A.《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24、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北京条约》 《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10、与右图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A.鸦片战争

25、日本在《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都得到的侵略权益是

B.第二次鸦片战争 A.割地 B.赔款 C.驻军 D.开埠通商 C.甲午日中战争 26、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是指

D.八国联军侵华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改变了中国命运 11、小明参加电视台“开心一刻”网上答题,他

C.打倒了帝国主义 D.成立了中华民国

回答的题目是“近代史上侵略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他应选择

27、如果把“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俄国 是

12、1895年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屈辱年,这一年发生了

A.走进近代社会 B.揭开殖民帷幕 C.开启民主进程 D.构建文化殿堂

28、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李辛说:“我

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A.张义 B.李辛 C.王平 D.赵洋 29、清末民初,在国际上被视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是

A.丝绸服饰 B.唐装 C.满族服装 D.中山装 30、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B.1909年,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 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D.1912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二、材料解析题:(第31题8分,第32题18分,第33题14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爆发的时间。(2分)

材料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2)材料二这副挽联悼念的民族英雄是谁?他牺牲于哪一场战争中?(4分)

材料三:右图 (3)材料三深刻揭示了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后的中国社会状况?(2分)

3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指出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三个条约的内容?各与什么战争有关?(12分)

(2)发动材料一所引起的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最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条款是什么?(4分)

(3)写出材料三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2分)

33、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放

眼世界,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图片,回答问题:(14分)

甲 乙 丙 丁

(1)甲图的作者是谁?(1分)他在书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分) (2)指出乙图和丙图反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2分)分别体现了哪两个派别的救国方案?(2分)

(3)以丁图为主要阵地发起了什么运动?(1分)代表人物有哪些?(3分)对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2分)

(4)概括指出以上图片所反映思想的共同点。(1分)从甲图到丁图可以看出救国救民的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

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31、(1)1840年(2分)。 (2)邓世昌(2分);黄海海战(2分)。 (3)《辛丑条约》(2分)。 32、(1)《南京条约》;鸦片战争(4分);《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4分);《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分)。

(2)打开中国市场;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分)。 (3)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33、(1)魏源(1分);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1分)。

(2)乙图:维新变法思想或君主立宪;丙图: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2分)。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2分)。 (3)新文化运动(1分);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任意3个3分)。

影响: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2分)。 (4)共同点:向西方学习(1分)变化:学习技术—学习制度—学习思想文化(1分)。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

A.俄国割占台湾 B.英国割占台湾 C.法国侵入台湾 D.日本割占台湾

13、“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洋务运动内容的是

A.创办新式学堂 B.派遣留学生 C.创建京师大学堂 D.创建近代海军 15、下列对洋务运动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使中国从此富强起来 B.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 C.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6、“公车上书”里提出要“变法”,这里的“变法”是要建立资产阶级

A.君主专制政体 B.君主立宪制度 c.民主共和政体 D.三权分立制度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亥革命 17、“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八个字是少年瞿秋白对一事件历史功绩的概括。此事件是

2、“国家危难,救国意坚,广东禁毒,虎门销烟”描述的历史人物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A.张学良 B.李秀成 C.叶挺

D.林则徐

18、“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这副对联歌颂的3、西方列强的枪炮声震醒了清王朝部分官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发起一场自救运是

动。其主要影响是

A.毛泽东 B.康有为 C.邓小平 D.孙中山

A.实现了富国强兵 B.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19、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最早提出开发三峡

C.挽救了民族危亡 D.阻止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 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下列哪一思想

4、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国共合作 B.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

A.中国闭关自守封建落后 B.虎门销烟使英国损失惨重 20、古代有“投笔从戎”报效国家的班超,近代有中过状元后来走上实业救国道路的

C.英国要进一步走私鸦片 D.英国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A.张謇 B.孙中山 C.周学熙 D.荣宗敬 5、《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5个通商口岸,其中福建省占了

21、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核心内容是 6、下列不属于《海国图志》一书内容的是

A.反对尊孔和复古 B.提倡民主和科学 A.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地理 B.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

C.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

C.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科技的发展状况 D.主张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 22、学校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有以下四部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的影视作品,请你按

7、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京照历史发展进程向同学推荐观看的先后顺序

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可以解渎到的历史是

①《孙中山》 ②《鸦片战争》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A.③④②① B.④②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C.洋务运动的破产 D.《马关条约》的签订

23、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

8、“力排终难收新疆,忠心为国留史册”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杨靖宇 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9、中国近代,确定把香港岛和台湾割让给列强的不平等条约分别是 A.广州 B.台湾 C.香港岛 D.辽东半岛

A.《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24、下列各项内容,按相关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北京条约》 《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割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10、与右图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A.鸦片战争

25、日本在《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都得到的侵略权益是

B.第二次鸦片战争 A.割地 B.赔款 C.驻军 D.开埠通商 C.甲午日中战争 26、辛亥革命是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是指

D.八国联军侵华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改变了中国命运 11、小明参加电视台“开心一刻”网上答题,他

C.打倒了帝国主义 D.成立了中华民国

回答的题目是“近代史上侵略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他应选择

27、如果把“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俄国 是

12、1895年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屈辱年,这一年发生了

A.走进近代社会 B.揭开殖民帷幕 C.开启民主进程 D.构建文化殿堂

28、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张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李辛说:“我

参加过义和团运动。”王平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

A.张义 B.李辛 C.王平 D.赵洋 29、清末民初,在国际上被视为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服装是

A.丝绸服饰 B.唐装 C.满族服装 D.中山装 30、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B.1909年,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 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D.1912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二、材料解析题:(第31题8分,第32题18分,第33题14分。共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这场“战争”爆发的时间。(2分)

材料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2)材料二这副挽联悼念的民族英雄是谁?他牺牲于哪一场战争中?(4分)

材料三:右图 (3)材料三深刻揭示了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后的中国社会状况?(2分)

3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请回答:

(1)指出三则材料分别是哪三个条约的内容?各与什么战争有关?(12分)

(2)发动材料一所引起的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最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条款是什么?(4分)

(3)写出材料三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2分)

33、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放

眼世界,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图片,回答问题:(14分)

甲 乙 丙 丁

(1)甲图的作者是谁?(1分)他在书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分) (2)指出乙图和丙图反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2分)分别体现了哪两个派别的救国方案?(2分)

(3)以丁图为主要阵地发起了什么运动?(1分)代表人物有哪些?(3分)对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2分)

(4)概括指出以上图片所反映思想的共同点。(1分)从甲图到丁图可以看出救国救民的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

八年级历史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31、(1)1840年(2分)。 (2)邓世昌(2分);黄海海战(2分)。 (3)《辛丑条约》(2分)。 32、(1)《南京条约》;鸦片战争(4分);《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4分);《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分)。

(2)打开中国市场;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分)。 (3)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33、(1)魏源(1分);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1分)。

(2)乙图:维新变法思想或君主立宪;丙图:三民主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2分)。

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2分)。 (3)新文化运动(1分);陈独秀、鲁迅、胡适、李大钊(任意3个3分)。

影响: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2分)。 (4)共同点:向西方学习(1分)变化:学习技术—学习制度—学习思想文化(1分)。


相关文章

  • 五年级语文试题库[6]
  •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WORD版 http://www.docin.com/p-534894762.html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期末试题(试卷) http://www.docin.com/p-534894689.html 苏教版 ...查看


  • 九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 九年级(5.6.7.8)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张国良 一.试题评价 (一).试卷命题 试卷分选择和非选择两部分,考试范围是九年级第一期的教学内容即<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12课的内容.闭卷笔试,在试题难度控制方面,难度值大概 ...查看


  • 人教版高一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
  •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期中检测试题 班次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1.以发源地来看,亚非文明古国的共 ...查看


  •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题3
  • 苏州市景范中学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考场号_____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 ...查看


  •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 八年级地理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麦积区石佛中学:潘灵仙 每次的考试都是全面灵活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正确分析判断地球上所存在和发生的事物,也是检测学生最近学生情况的方式:通过试题的引导,使学生正确对待地理教学.现将本次考试情况做出分析,以便发现 ...查看


  • 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一.积累·运用(28分) 1. 下列词语中, 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装弶(ji àng ) 妖娆(n áo ) 襁褓(qi ǎng ) 重蹈覆辙(d ǎo ) B. 亵渎(xi ...查看


  • 八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2
  • 初二生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题前的答题卡内,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动物中,都属于鱼的一组是:( ) ①中华鲟 ②鳙鱼 ③海马 ④章鱼 ⑤乌贼 A.①②③ B.③ ...查看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
  • 楚源小学2011年下学期期中考试3.角的两边是( ). ①直线 ②线段 ③射线 4.从一点出发,可以画( )条直线. 卷 (四 年 级 数 学) 一.填空.(23分) 1.从个位起,第( )位是万位,第( )位是亿位. 2.[1****** ...查看


  • 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
  •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七年级上册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答案填在表格中(共45分) 1 ) 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