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健康教育(春季传染病)教案
春 季 传 染 病
教学时间:2014年3月24日
教学地点:幼儿园一、二分园
教学内容:春季传染病
教学目的:正确认识春季传染病,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心理,同时采取有
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春季传染病。
授 课 人:郭玉萍
参 加 人:各班班主任
教学课时:30分钟
教学流程:
一、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感染人体后所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可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
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有三个条件,它们相互联系,同时存在,被称为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 径和易感人群。同时传染病的流行过程还受外界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
三、春季传染病包括哪些?
1、呼吸道传染病包括: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2、肠道传染病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中的霍乱,乙类传染病中的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病疾和阿巴病
疾、脊髓灰质炎、甲、戊型病毒性肝炎,丙类传染病中的除霍乱、 菌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以及其他通过肠道传播的传染病。
四、预防措施:
1、预防呼吸道传染病防护措施: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 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 多喝水:特别在秋冬季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 要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但雾天不要晨练,因为浓雾中不仅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而且水汽较多,会影响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
☆ 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 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时捂住口鼻,防止污染空气;
☆ 生活有规律、保证睡眠、不吸烟、少饮酒,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 进行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 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
2、肠道传染病控制要点:
由于传染病的传播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宿主),即所谓的传染链,因此,控制传染病的蔓延也必须针对这几个条件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
☆ 隔离治疗病人和带菌者 当肠道病原体感染者(包括病人和带菌者)出现腹泻症状时,病原体在感染者体内大量增殖并排出体外,极
易污染环境而造成新的感染与传播。隔离治疗病人和带菌者是控制传染源的有效措施。
幼儿园要特别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包括水源管理人员)的管理,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包括病原携带者)等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食堂从业人员及集体餐分餐人员在出现腹泻、发热、呕吐等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一旦发现或者怀疑有传染病疫情发生时,幼儿园要及时报告当地疾病控制部门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并在疾病控制部门的指导下,迅速采取果断措施,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确定疫点和疫区。根据监测信息,确定暴发流行的影响范围和波及人群,有利于发现感染来源,使疫情调查处理工作目标更加明确。 ☆消毒环境和灭蝇。肠道传染病可通过感染的人或动物污染环境造成扩散;蝇类对于污染的扩散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尽快控制疫情,应结合对可能污染来源、污染范围的流行病学判断和对环境标本实验室检测结果,指导开展有目的的灭蝇工作和对疫区水井、自来水 进行严格消毒。
☆加强人畜粪便管理与消毒。对厕所粪便进行消毒或利用其他方法进行无 害化处理,防止污染饮水水源和其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水体。 ☆食品卫生管理。加强食品卫生知识宣传;加强集市贸易、集市饮食卫生、集体食堂的监督管理;禁止大型的聚餐活动。
☆健康教育。 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教育, 搞好环境卫生,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品。在幼儿园开展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宣传,防病从口入;指导消杀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告知教职工、幼儿及家长出现腹泻症状时及时就诊、自觉隔离;鼓励教职工积极配合疫情调查以及消杀工作。
卫生健康教育(春季传染病)教案
春 季 传 染 病
教学时间:2014年3月24日
教学地点:幼儿园一、二分园
教学内容:春季传染病
教学目的:正确认识春季传染病,消除不必要的恐慌心理,同时采取有
效措施,预防和控制春季传染病。
授 课 人:郭玉萍
参 加 人:各班班主任
教学课时:30分钟
教学流程:
一、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真菌、寄生虫等)感染人体后所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可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
二、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有三个条件,它们相互联系,同时存在,被称为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 径和易感人群。同时传染病的流行过程还受外界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
三、春季传染病包括哪些?
1、呼吸道传染病包括: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2、肠道传染病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中的霍乱,乙类传染病中的伤寒和副伤寒、细菌性病疾和阿巴病
疾、脊髓灰质炎、甲、戊型病毒性肝炎,丙类传染病中的除霍乱、 菌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以及其他通过肠道传播的传染病。
四、预防措施:
1、预防呼吸道传染病防护措施: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 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 多喝水:特别在秋冬季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 要坚持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适当增加户外活动(但雾天不要晨练,因为浓雾中不仅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而且水汽较多,会影响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
☆ 补充营养,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
☆ 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时捂住口鼻,防止污染空气;
☆ 生活有规律、保证睡眠、不吸烟、少饮酒,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 进行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 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
2、肠道传染病控制要点:
由于传染病的传播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宿主),即所谓的传染链,因此,控制传染病的蔓延也必须针对这几个条件采取相对应的预防措施。
☆ 隔离治疗病人和带菌者 当肠道病原体感染者(包括病人和带菌者)出现腹泻症状时,病原体在感染者体内大量增殖并排出体外,极
易污染环境而造成新的感染与传播。隔离治疗病人和带菌者是控制传染源的有效措施。
幼儿园要特别加强对食堂从业人员(包括水源管理人员)的管理,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包括病原携带者)等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食堂从业人员及集体餐分餐人员在出现腹泻、发热、呕吐等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一旦发现或者怀疑有传染病疫情发生时,幼儿园要及时报告当地疾病控制部门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并在疾病控制部门的指导下,迅速采取果断措施,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确定疫点和疫区。根据监测信息,确定暴发流行的影响范围和波及人群,有利于发现感染来源,使疫情调查处理工作目标更加明确。 ☆消毒环境和灭蝇。肠道传染病可通过感染的人或动物污染环境造成扩散;蝇类对于污染的扩散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尽快控制疫情,应结合对可能污染来源、污染范围的流行病学判断和对环境标本实验室检测结果,指导开展有目的的灭蝇工作和对疫区水井、自来水 进行严格消毒。
☆加强人畜粪便管理与消毒。对厕所粪便进行消毒或利用其他方法进行无 害化处理,防止污染饮水水源和其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水体。 ☆食品卫生管理。加强食品卫生知识宣传;加强集市贸易、集市饮食卫生、集体食堂的监督管理;禁止大型的聚餐活动。
☆健康教育。 加强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卫生教育, 搞好环境卫生,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品。在幼儿园开展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宣传,防病从口入;指导消杀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告知教职工、幼儿及家长出现腹泻症状时及时就诊、自觉隔离;鼓励教职工积极配合疫情调查以及消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