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

织金县八步镇青龙煤矿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

二0一七年三月二十日

织金县八步镇青龙煤矿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

为保证青龙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工作的有序、有效进行,确保达到预期效果,根据《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的通知(煤安监函〔2016〕5号)文件要求,结合我矿安全监控系统现状、监测监控的技术发展和青龙煤矿安全生产的客观需求,制定本方案。

一、煤矿简介

1、隶属关系、地理位置

织金县八步镇青龙煤矿位于织金县八步镇,属织金县八步镇管辖,行业主管隶属织金县煤炭工业管理局管辖,企业性质为私营企业,现属于贵州绿宝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下属煤矿;青龙煤矿距织金县县城距离约20公里,距八步镇政府约8.0km 。 矿区地理坐标: 东经105°50′05″~105°50′30″,北纬26°47′10″~26°47′40″。区内交通以公路为主,矿山主井口距省道307(织金~毕节)仅4km, 交通较为方便。

2、井田范围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9月17日下发的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黔国土资矿管函[2008]1469号)《关于调整织金县八步镇青龙煤矿矿区范围的批复》,青龙煤矿矿区范围得到扩大。矿区井田范围由6个拐点坐标圈定,井田面积0.6179Km2, 矿井开采标高+1500m ~+975m。

3、矿井投产时间,设计生产能力、核定能力

青龙煤矿扩建为15万吨/年后于2012年6月通过安全生产许可证验收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2016年重新按照276个工作日核定能力为13.2万吨/年。

二、煤矿瓦斯等级

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生产字〔2012〕512号《对毕节地区煤矿2012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青龙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1.2m 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16.46m 3/ 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9m 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12.34m 3/t,矿井为高瓦斯矿井。

2016年经毕节市地方煤矿勘测设计队出具的瓦斯数据测定报告,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3.41m 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11.37m 3/ t;矿井为高瓦斯矿井(有关部门批复未出具)。

三、在用安全监控系统简述

矿井安装有KJ90N 煤矿综合监控系统一套,监控主机2台,对井下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地点的瓦斯、一氧化碳、温度、风门开闭、设备开停等参数及状态进行地面集中监测监控。系统各种状态下的监测、报警、显示、储存、报表功能齐全,系统具有软件故障闭锁功能,配备有不间断电源,系统运行正常,煤矿配备的安全监测仪器、仪表,满足生产要求。(设备装备表附后)

表3-4-1 矿井安全监控装备表

1. 促进安全监测监控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性能和安全可靠性,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

2. 促进安全监测监控多元融合和信息共享,提高煤矿安全预测预警水平,实现安全监测监控信息的深度分析和综合利用。

3. 支持安全监管监察,合理有效使用安全监控系统,充分发挥安全监控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水平。

六、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基本原则

1 .统筹规划、试点先行、有序推进。 制定国家层面的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总体方案、技术方案,明确总体技术要求,及时完成标准换版; 在分类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2 .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协同配合。突出煤矿企业在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引导安全监控系统生产企业积 极进行产品升级,督促检测检验机构和安标中心积极配合开展相关工作。

3 .立足现状、着眼需求、确保有效。 在充分利用现有安全监测监控技术装备的基础上,根据安全生产的实际需求,进行安全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 确保通过升级改造,提高安全监控系统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适应煤矿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

4 .新安装系统与煤矿在用系统分类处理。 新安装的系统满足全部新要求,煤矿在用系统应满足基本要求,其余要求可分步实施。

1 .全数字化

在分站至中心站数字化传输的技术上,将各类传感器、执行器至分站升级为数字传输,实现安全监控系统的全数字化。

2 .增强抗电磁干扰能力

安全监控系统及组成设备采用抗干扰(EMC)技术设计,通过以下试验:地面设备3级静电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2级电磁辐射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3级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 交流电源端口3级、直流电源与信号端口1级浪涌(冲击) 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B 。

试验条件:形成完整的系统架构,组成设备的类型齐全; 至少一台分站达到满载要求; 交换机及接口的每个电口至少带载一台设备。 试验加载方法:系统中不同类型组成设备均分别进行试验; 试验在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进行,即系统传感、传输、显示、控制、执行的功能正常。

3 .应用先进传感技术及装备

采掘工作面及总回风,瓦斯传感器必须使用激光传感器等全量程传感器; 回风上隅角,采用无线传感器。

使用低功耗传感器、自诊断型传感器,鼓励使用多参数传感器。 4 .提升传感器的防护等级

将传感器的防护等级由IP54提升到IP65。

5 .完善报警、断电等控制功能

实现分级报警,根据瓦斯浓度大小、瓦斯超限持续时间、瓦斯超限范围等,设置不同的报警级别(响度或频度) ,实施分级响应。 推行逻辑报警,根据巷道布置及瓦斯涌出等的内在逻辑关系,实施逻辑报警,促进各类传感器的正确安装、设置、维护,监控系统的正常使用,防止违法行为。

完善就地断电功能,提高断电的可靠性,并加强馈电状态监测。 推行区域断电,根据井下供电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6 .支持多网、多系统融合

实现井下有线和无线传输网络的有机融合、监测监控与GIS 技术的有机融合。

多系统的融合可以采用地面方式,也可以井下方式。

在地面统一平台上必须融合的系统:环境监测、人员定位、应急广播,如有供电监控系统,也应融入。其它可考虑融合的系统:视频监测、无线通信、设备监测、车辆监测等。

7 .格式规范化

规范传感器、执行器至分站,分站至中心站的信息传输格式,逐步实现安全监控系统信息传输格式的统一。

传感器、执行器至分站的有线传输采用现场总线方式,包括RS4

85、CAN; 无线传输采用无线传感网络,包括WaveMesh 、Zigbee 、Wi-Fi 、RFID>、蓝牙4.0。

分站至中心站传输采用工业以太网、RS485、CAN 。

8 .增加自诊断、自评估功能

实现系统定期的自诊断、自评估,能够预先发现系统在安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自诊断的内容包括:

(1)传感器、控制器的设置及定义;

(2)传感器、控制器、电源箱等设备及通信网络的工作状态;

(3)传感器维护、定期未标校提醒;

(4)中心站软件自诊断,包括双机热备、数据库存储、软件模块通信。

9 .加强数据应用分析

安全监控系统应具有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功能,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伪数据滤除及异常数据分析;

(2)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等的预测预警;

(3)大数据分析,如多系统融合条件下的综合数据分析等。 10 .应急联动

在瓦斯超限、断电等需立即撤人的紧急情况下时,可自动与应急广播、通信、人员定位等系统的应急联动。

11 .提升系统性能指标

(1)系统巡检周期不超过25s ,并具备对瓦斯涌出异常区域监控设备加速巡检功能,在瓦斯超限时瓦斯超限区域监控设备的巡检时间不超过10s;

(2)异地断电时间不超过40s;

(3)备用电源能维持断电后正常供电时间由2h 提升到3h ,更换电池要求由仅能维持1h 时必须更换,提高到仅能维护1.5h 时必须更换;

(4)突出、高瓦斯矿井的采掘工作面甲烷传感的免调校周期不低于6个月。

(5)具有双机热备自动切换,切换时间不得超过5s 。

(6)模拟量传输处理误差不超过0.5%。

(7)分站的最大远程本安供电距离(在设计工况条件下) 实行分级管理,分别为2km 、3km 、6km 。

12 .增加加密存储要求

为有利于安全监管监察和企业安全管理,对采掘工作面等重点区域的瓦斯超限、报警、断电信息应进行加密存储,采用如著名的加密算法MD5、RSA 对数据进行加密。由国家局指定加密密钥,确保数据无法被破解篡改。

13 .方便用户使用、维护、培训

软件界面友好,方便调用,强化帮助功能。

以上升级改造内容,我矿可采取逐步推进、逐渐完善的方式,保证改造后的安全监控系统满足升级改造的基本要求。

八、改造计划时间安排

我矿按照在用安全监控实际情况,结合新标准计划在“十三五”末完成安全监控系统改造改造工作。

九、技术实施方案

1. 新标准发布后,严格按照新要求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并取得安全标志。煤矿新安装的安全监控系统,必须满足新要求。

2. 在用安全监控系统,依据相关标准规定,应在相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生产厂家的协助下,制定升级改造方案,并实施改造,升级改造方案报煤矿企业报属地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于经评估后没有改造价值的,应安装新的安全监控系统。

3. 在用安全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可选择采取以下方式:

(1)按安标认可的配置进行部分更换。更换过程中涉及本安关联的,应按照实际连接情况进行本安关联评定,出具本安关联评定报告; 使用性能由生产单位保证。对已经进行本安关联评定的同类情况,在其他矿井升级改造时不再进行。

(2)在用传感器、分站升级过程中,如果仅涉及软件更新,不涉及防爆性能,由生产单位自行试验并保证。如果涉及防爆性能,改造后的设备需进行自身的防爆检验以及与所连接设备的本安关联检验,出具关联检验报告; 使用性能由生产单位保证。以后同类情况不再进行关联检验。

(3)升级改造过程中,通过增加数字转换器以满足全数字化要求的情况,并且应进行与所连接设备的关联检验; 使用性能由生产单位保证。

4.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试点结束后,应组织专家评估,以总结经验,发现共性、关键性问题,确保达到升级改造效果。

织金县八步镇青龙煤矿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

二0一七年三月二十日

织金县八步镇青龙煤矿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

为保证青龙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工作的有序、有效进行,确保达到预期效果,根据《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的通知(煤安监函〔2016〕5号)文件要求,结合我矿安全监控系统现状、监测监控的技术发展和青龙煤矿安全生产的客观需求,制定本方案。

一、煤矿简介

1、隶属关系、地理位置

织金县八步镇青龙煤矿位于织金县八步镇,属织金县八步镇管辖,行业主管隶属织金县煤炭工业管理局管辖,企业性质为私营企业,现属于贵州绿宝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下属煤矿;青龙煤矿距织金县县城距离约20公里,距八步镇政府约8.0km 。 矿区地理坐标: 东经105°50′05″~105°50′30″,北纬26°47′10″~26°47′40″。区内交通以公路为主,矿山主井口距省道307(织金~毕节)仅4km, 交通较为方便。

2、井田范围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08年9月17日下发的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黔国土资矿管函[2008]1469号)《关于调整织金县八步镇青龙煤矿矿区范围的批复》,青龙煤矿矿区范围得到扩大。矿区井田范围由6个拐点坐标圈定,井田面积0.6179Km2, 矿井开采标高+1500m ~+975m。

3、矿井投产时间,设计生产能力、核定能力

青龙煤矿扩建为15万吨/年后于2012年6月通过安全生产许可证验收正式投产,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2016年重新按照276个工作日核定能力为13.2万吨/年。

二、煤矿瓦斯等级

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生产字〔2012〕512号《对毕节地区煤矿2012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青龙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1.2m 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16.46m 3/ 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0.9m 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12.34m 3/t,矿井为高瓦斯矿井。

2016年经毕节市地方煤矿勘测设计队出具的瓦斯数据测定报告,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3.41m 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11.37m 3/ t;矿井为高瓦斯矿井(有关部门批复未出具)。

三、在用安全监控系统简述

矿井安装有KJ90N 煤矿综合监控系统一套,监控主机2台,对井下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地点的瓦斯、一氧化碳、温度、风门开闭、设备开停等参数及状态进行地面集中监测监控。系统各种状态下的监测、报警、显示、储存、报表功能齐全,系统具有软件故障闭锁功能,配备有不间断电源,系统运行正常,煤矿配备的安全监测仪器、仪表,满足生产要求。(设备装备表附后)

表3-4-1 矿井安全监控装备表

1. 促进安全监测监控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性能和安全可靠性,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

2. 促进安全监测监控多元融合和信息共享,提高煤矿安全预测预警水平,实现安全监测监控信息的深度分析和综合利用。

3. 支持安全监管监察,合理有效使用安全监控系统,充分发挥安全监控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安全监控系统的应用水平。

六、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基本原则

1 .统筹规划、试点先行、有序推进。 制定国家层面的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总体方案、技术方案,明确总体技术要求,及时完成标准换版; 在分类试点的基础上稳步推进。

2 .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协同配合。突出煤矿企业在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引导安全监控系统生产企业积 极进行产品升级,督促检测检验机构和安标中心积极配合开展相关工作。

3 .立足现状、着眼需求、确保有效。 在充分利用现有安全监测监控技术装备的基础上,根据安全生产的实际需求,进行安全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 确保通过升级改造,提高安全监控系统的技术水平和应用水平,适应煤矿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

4 .新安装系统与煤矿在用系统分类处理。 新安装的系统满足全部新要求,煤矿在用系统应满足基本要求,其余要求可分步实施。

1 .全数字化

在分站至中心站数字化传输的技术上,将各类传感器、执行器至分站升级为数字传输,实现安全监控系统的全数字化。

2 .增强抗电磁干扰能力

安全监控系统及组成设备采用抗干扰(EMC)技术设计,通过以下试验:地面设备3级静电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2级电磁辐射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3级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 交流电源端口3级、直流电源与信号端口1级浪涌(冲击) 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B 。

试验条件:形成完整的系统架构,组成设备的类型齐全; 至少一台分站达到满载要求; 交换机及接口的每个电口至少带载一台设备。 试验加载方法:系统中不同类型组成设备均分别进行试验; 试验在系统正常工作状态下进行,即系统传感、传输、显示、控制、执行的功能正常。

3 .应用先进传感技术及装备

采掘工作面及总回风,瓦斯传感器必须使用激光传感器等全量程传感器; 回风上隅角,采用无线传感器。

使用低功耗传感器、自诊断型传感器,鼓励使用多参数传感器。 4 .提升传感器的防护等级

将传感器的防护等级由IP54提升到IP65。

5 .完善报警、断电等控制功能

实现分级报警,根据瓦斯浓度大小、瓦斯超限持续时间、瓦斯超限范围等,设置不同的报警级别(响度或频度) ,实施分级响应。 推行逻辑报警,根据巷道布置及瓦斯涌出等的内在逻辑关系,实施逻辑报警,促进各类传感器的正确安装、设置、维护,监控系统的正常使用,防止违法行为。

完善就地断电功能,提高断电的可靠性,并加强馈电状态监测。 推行区域断电,根据井下供电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6 .支持多网、多系统融合

实现井下有线和无线传输网络的有机融合、监测监控与GIS 技术的有机融合。

多系统的融合可以采用地面方式,也可以井下方式。

在地面统一平台上必须融合的系统:环境监测、人员定位、应急广播,如有供电监控系统,也应融入。其它可考虑融合的系统:视频监测、无线通信、设备监测、车辆监测等。

7 .格式规范化

规范传感器、执行器至分站,分站至中心站的信息传输格式,逐步实现安全监控系统信息传输格式的统一。

传感器、执行器至分站的有线传输采用现场总线方式,包括RS4

85、CAN; 无线传输采用无线传感网络,包括WaveMesh 、Zigbee 、Wi-Fi 、RFID>、蓝牙4.0。

分站至中心站传输采用工业以太网、RS485、CAN 。

8 .增加自诊断、自评估功能

实现系统定期的自诊断、自评估,能够预先发现系统在安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自诊断的内容包括:

(1)传感器、控制器的设置及定义;

(2)传感器、控制器、电源箱等设备及通信网络的工作状态;

(3)传感器维护、定期未标校提醒;

(4)中心站软件自诊断,包括双机热备、数据库存储、软件模块通信。

9 .加强数据应用分析

安全监控系统应具有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功能,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伪数据滤除及异常数据分析;

(2)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等的预测预警;

(3)大数据分析,如多系统融合条件下的综合数据分析等。 10 .应急联动

在瓦斯超限、断电等需立即撤人的紧急情况下时,可自动与应急广播、通信、人员定位等系统的应急联动。

11 .提升系统性能指标

(1)系统巡检周期不超过25s ,并具备对瓦斯涌出异常区域监控设备加速巡检功能,在瓦斯超限时瓦斯超限区域监控设备的巡检时间不超过10s;

(2)异地断电时间不超过40s;

(3)备用电源能维持断电后正常供电时间由2h 提升到3h ,更换电池要求由仅能维持1h 时必须更换,提高到仅能维护1.5h 时必须更换;

(4)突出、高瓦斯矿井的采掘工作面甲烷传感的免调校周期不低于6个月。

(5)具有双机热备自动切换,切换时间不得超过5s 。

(6)模拟量传输处理误差不超过0.5%。

(7)分站的最大远程本安供电距离(在设计工况条件下) 实行分级管理,分别为2km 、3km 、6km 。

12 .增加加密存储要求

为有利于安全监管监察和企业安全管理,对采掘工作面等重点区域的瓦斯超限、报警、断电信息应进行加密存储,采用如著名的加密算法MD5、RSA 对数据进行加密。由国家局指定加密密钥,确保数据无法被破解篡改。

13 .方便用户使用、维护、培训

软件界面友好,方便调用,强化帮助功能。

以上升级改造内容,我矿可采取逐步推进、逐渐完善的方式,保证改造后的安全监控系统满足升级改造的基本要求。

八、改造计划时间安排

我矿按照在用安全监控实际情况,结合新标准计划在“十三五”末完成安全监控系统改造改造工作。

九、技术实施方案

1. 新标准发布后,严格按照新要求进行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并取得安全标志。煤矿新安装的安全监控系统,必须满足新要求。

2. 在用安全监控系统,依据相关标准规定,应在相关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生产厂家的协助下,制定升级改造方案,并实施改造,升级改造方案报煤矿企业报属地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于经评估后没有改造价值的,应安装新的安全监控系统。

3. 在用安全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可选择采取以下方式:

(1)按安标认可的配置进行部分更换。更换过程中涉及本安关联的,应按照实际连接情况进行本安关联评定,出具本安关联评定报告; 使用性能由生产单位保证。对已经进行本安关联评定的同类情况,在其他矿井升级改造时不再进行。

(2)在用传感器、分站升级过程中,如果仅涉及软件更新,不涉及防爆性能,由生产单位自行试验并保证。如果涉及防爆性能,改造后的设备需进行自身的防爆检验以及与所连接设备的本安关联检验,出具关联检验报告; 使用性能由生产单位保证。以后同类情况不再进行关联检验。

(3)升级改造过程中,通过增加数字转换器以满足全数字化要求的情况,并且应进行与所连接设备的关联检验; 使用性能由生产单位保证。

4.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试点结束后,应组织专家评估,以总结经验,发现共性、关键性问题,确保达到升级改造效果。


相关文章

  • 煤矿安全生产攻坚战实施方案
  • XX煤炭分局 关于开展煤矿安全攻坚战工作的实施方案 根据<曲靖市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曲靖市遏制重特大事故攻坚战工作方案>曲煤安[2014]11号.<中共富源县委办公室.富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富源县地方煤矿安全攻坚战实施 ...查看


  • 甘肃省工业领域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实施方案
  • 甘肃省工业领域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实施方案 甘政办发[2016]25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省属有关企业,中央在甘有关单位: <甘肃省工业领域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 ...查看


  • 煤矿机电科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
  • 机电科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1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15年上半年,根据生产衔接安排,围绕机电设备安全.高效运行,落实设备管理及机电质量标准化工作,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设备应用,展开老旧设备改造,较好地完成了机电设备 ...查看


  • 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方案
  • XXX煤业公司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安委办<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安委办„2016‟3号).<XX市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方案>( ...查看


  • 建设智慧矿山的现实与基础
  • 建设智慧矿山的现实与基础 (一)智慧矿山技术的发展现状 1. 国内智慧矿山技术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智慧矿山概念从2010年从发达国家传入国内,一经传入,既在我国矿业届引起了极大震动,许多矿山.设备研发制造厂家和科研单位.大学纷纷推出了自己 ...查看


  • 黄沙矿安全验收评价报告:安全生产合法性评价
  • 5 安全生产合法性评价 5.1安全设施.设备检测检验合法性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黄沙矿技术改造产业升级项目严格执行了基本建设程序,技改设计由具有煤矿乙级设计资质的邯郸市瑞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承担.施工单位:河北纵横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 ...查看


  • 煤矿_一通三防_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江 西 煤 炭 科 技 JIAN GXI COA L SCIENCE &TECH NOLOGY 2008年第4期NO 4 2008 煤矿 一通三防 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黄敏辉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淮南232001) 摘 要:结合 ...查看


  • 空压机组的监控系统设计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空压机组的监控系统设计 作者:顾阳 来源:<科技传播>2014年第06期 摘要 基于某国有煤矿企业空压机的监控系统进行改造升级,通过保证压缩机组恒压供风,采用由工控组态 ...查看


  • 2014-2016年公司安全技术发展规划
  • 2014-2016年安全技术发展规划 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运行的重要保障,是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