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4)摩擦力

课时作业(4) 两种摩擦力的分析

1、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运动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但静止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B .静止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但运动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C .正压力越大,摩擦力可能越大,也可能不变

D .摩擦力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也可能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2、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图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 ,A 中F 垂直于斜面向上,B 中F 垂直于斜面向下,C 中F 竖直向上,D 中F 竖直向下,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木块A 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上面放

置一铁块B. 现用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 推动A 、B 向上匀速运动,在运动过程

中A 、B 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 .A 与竖直墙面间一定存在水平弹力

C .A 与竖直墙面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D .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 一定大于A 、B 的重力之和

4、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的物体A 、B 用细绳连接后跨过滑轮,

A 静止在倾角为45°的斜面上.已知m A =2m B ,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

面倾角由45°增大到50°,系统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绳对A 的拉力将增大 B .A 对斜面的压力将减小

C .A 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 D .A 受到的合力将增大

5、如图甲所示,一物块在粗糙斜面上,平行斜面向上的外力F 作用在

物块上,斜面和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当F 按图D2-8乙所示规律

变化时,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f 大小变化规律可能是图中的(

)

A B C D

6、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的方向与倾斜的天花板垂直,一带正电的物体在天花

板上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天花板与物体间的弹力一定不为零

B .天花板对物体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 .物体受到天花板的摩擦力随电场强度E 的增大而增大

D .在逐渐增大电场强度E 的过程中,物体将始终保持静止

7、物块M 静止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若给物块一个平行于斜面的

水平力F 的作用,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物块所受到

的( )

A .支持力变大

B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C .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D .摩擦力变小

8、如图所示,一滑块以速度v 0从置于粗糙地面上的斜面体的底端A 开始

冲上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返回A ,斜面与滑块之间有摩擦且斜面体始终

静止.图的图象分别表示滑块运动过程中的速度v 、加速度a 和斜面体受

地面支持力F 、摩擦力f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物块M 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 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 ,则传送带启动后( )

A .M 静止在传送带上

B .M 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

C .M 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 .M 下滑的速度不变

10、如图所示,斜面体M 的底面粗糙,斜面光滑,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面上,另一端与放在斜面上的物块m 相连,弹簧的轴线与斜面平行.若物块在斜面上做上下往返运动,斜面体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f 与时间t 的关系图象是图中的

(

)

A B C D

1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传送带上有质量均为m 的三个木块1、2、3,中间均用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中木块1被与传送带平行的细线拉住,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行,三个木块处于平衡状态.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μmgcos αA .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L k

(sin α+μcos α)mg B .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L k

C .1、2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

D .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相邻两木块之间的距离都将增大

12、在建筑工地上有时需要将一些建筑材料由高处送到低处,为此工

人们设计了一种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轨:两根圆柱形木杆AB 和CD 相

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把一摞弧形瓦放在两木杆构成的滑轨上,

瓦将沿滑轨滑到低处.在实验操作中发现瓦滑到底端时速度较大,有

可能摔碎,为了防止瓦被损坏,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 .增多每次运送瓦的块数

B .减少每次运送瓦的块数

C .增大两杆之间的距离

D .减小两杆之间的距离

13、物体A 、B 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与

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 、μB ,用水平拉力F 拉物体A 、B ,所得

加速度a 与拉力F 关系图线如图中A 、B 所示,则( )

A .μA =μB ,m A >mB B .μA >μB ,m A

C .μA >μB ,m A =m B D .μA mB

14、如图所示. 弹簧左端固定, 右端自由伸长到o 点并系住物体m 。现

将弹簧压缩到A 点, 然后释放, 物体一直可以运动到B 点. 如果物体受到

的阻力恒定, 则 ( )

A .物体从A 到O 先加速后减速 B.物体从A 到O 加速运动,从O 到B 减速运动

C .物体运动到O 点时所受合力不为零 D.物体从A 到O 的过程加速度逐渐减小

1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而向右匀速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 +M )g

C. 当F >μ2(m +M )g 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 无论怎样改变F 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16、如图所示,在水平板的左端有一固定挡板,挡板上连接一轻质

弹簧.紧贴弹簧放一质量为m 的滑块,此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已3知滑块与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3

力.现将板的右端缓慢抬起(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 ,直到板竖直,

此过程中弹簧弹力的大小F 随夹角θ的变化关系可能是( )

A B C D

17、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物体A 和物体B ,物体A 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如图所示.已知物体A 的质量为m ,物体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

18、如图所示,小车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 动,放在小车上的两个物体A 、B 的质量分别为m A =1kg,m B =0.5kg.它们与小车表面的动 摩擦因数分别是μA =0.4,μB =0.2,连接两个物体的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k =10N/m.设最大静 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当小车的加速度a =2.5m/s2时,A 、B 所受的摩擦力和弹簧的形变 量.(g =10m/s2)

19、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 、B 的质量分别为m A =10 kg, m B =20kg ,A 、B 之间及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 一轻绳一端系住物体A ,另一端系于墙上,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 今欲用外力将物体B 匀速向右拉出,求所加水平力F 的大小,并画出A 、B 的受力分析图.(取g =10 m/s2,sin 37°=0.6,cos 37°=0.8)

课时作业(4) 两种摩擦力的分析

1、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运动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但静止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B .静止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但运动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作用

C .正压力越大,摩擦力可能越大,也可能不变

D .摩擦力方向可能与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也可能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2、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图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 ,A 中F 垂直于斜面向上,B 中F 垂直于斜面向下,C 中F 竖直向上,D 中F 竖直向下,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

)

A B C D

3、如图所示,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木块A 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上面放

置一铁块B. 现用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 推动A 、B 向上匀速运动,在运动过程

中A 、B 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 .A 与竖直墙面间一定存在水平弹力

C .A 与竖直墙面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D .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 一定大于A 、B 的重力之和

4、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的物体A 、B 用细绳连接后跨过滑轮,

A 静止在倾角为45°的斜面上.已知m A =2m B ,不计滑轮摩擦,现将斜

面倾角由45°增大到50°,系统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绳对A 的拉力将增大 B .A 对斜面的压力将减小

C .A 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 D .A 受到的合力将增大

5、如图甲所示,一物块在粗糙斜面上,平行斜面向上的外力F 作用在

物块上,斜面和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当F 按图D2-8乙所示规律

变化时,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f 大小变化规律可能是图中的(

)

A B C D

6、如图所示,匀强电场的方向与倾斜的天花板垂直,一带正电的物体在天花

板上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天花板与物体间的弹力一定不为零

B .天花板对物体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C .物体受到天花板的摩擦力随电场强度E 的增大而增大

D .在逐渐增大电场强度E 的过程中,物体将始终保持静止

7、物块M 静止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若给物块一个平行于斜面的

水平力F 的作用,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物块所受到

的( )

A .支持力变大

B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C .摩擦力大小保持不变 D .摩擦力变小

8、如图所示,一滑块以速度v 0从置于粗糙地面上的斜面体的底端A 开始

冲上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返回A ,斜面与滑块之间有摩擦且斜面体始终

静止.图的图象分别表示滑块运动过程中的速度v 、加速度a 和斜面体受

地面支持力F 、摩擦力f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9、如图所示,物块M 在静止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 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也为v ,则传送带启动后( )

A .M 静止在传送带上

B .M 可能沿斜面向上运动

C .M 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 .M 下滑的速度不变

10、如图所示,斜面体M 的底面粗糙,斜面光滑,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面上,另一端与放在斜面上的物块m 相连,弹簧的轴线与斜面平行.若物块在斜面上做上下往返运动,斜面体保持静止,则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f 与时间t 的关系图象是图中的

(

)

A B C D

1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传送带上有质量均为m 的三个木块1、2、3,中间均用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中木块1被与传送带平行的细线拉住,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行,三个木块处于平衡状态.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μmgcos αA .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L k

(sin α+μcos α)mg B .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L k

C .1、2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

D .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相邻两木块之间的距离都将增大

12、在建筑工地上有时需要将一些建筑材料由高处送到低处,为此工

人们设计了一种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轨:两根圆柱形木杆AB 和CD 相

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把一摞弧形瓦放在两木杆构成的滑轨上,

瓦将沿滑轨滑到低处.在实验操作中发现瓦滑到底端时速度较大,有

可能摔碎,为了防止瓦被损坏,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 .增多每次运送瓦的块数

B .减少每次运送瓦的块数

C .增大两杆之间的距离

D .减小两杆之间的距离

13、物体A 、B 都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与

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A 、μB ,用水平拉力F 拉物体A 、B ,所得

加速度a 与拉力F 关系图线如图中A 、B 所示,则( )

A .μA =μB ,m A >mB B .μA >μB ,m A

C .μA >μB ,m A =m B D .μA mB

14、如图所示. 弹簧左端固定, 右端自由伸长到o 点并系住物体m 。现

将弹簧压缩到A 点, 然后释放, 物体一直可以运动到B 点. 如果物体受到

的阻力恒定, 则 ( )

A .物体从A 到O 先加速后减速 B.物体从A 到O 加速运动,从O 到B 减速运动

C .物体运动到O 点时所受合力不为零 D.物体从A 到O 的过程加速度逐渐减小

15、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而向右匀速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 +M )g

C. 当F >μ2(m +M )g 时,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 无论怎样改变F 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16、如图所示,在水平板的左端有一固定挡板,挡板上连接一轻质

弹簧.紧贴弹簧放一质量为m 的滑块,此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已3知滑块与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3

力.现将板的右端缓慢抬起(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 ,直到板竖直,

此过程中弹簧弹力的大小F 随夹角θ的变化关系可能是( )

A B C D

17、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物体A 和物体B ,物体A 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如图所示.已知物体A 的质量为m ,物体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

18、如图所示,小车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外力的作用下沿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 动,放在小车上的两个物体A 、B 的质量分别为m A =1kg,m B =0.5kg.它们与小车表面的动 摩擦因数分别是μA =0.4,μB =0.2,连接两个物体的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k =10N/m.设最大静 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当小车的加速度a =2.5m/s2时,A 、B 所受的摩擦力和弹簧的形变 量.(g =10m/s2)

19、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A 、B 的质量分别为m A =10 kg, m B =20kg ,A 、B 之间及B 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 一轻绳一端系住物体A ,另一端系于墙上,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 今欲用外力将物体B 匀速向右拉出,求所加水平力F 的大小,并画出A 、B 的受力分析图.(取g =10 m/s2,sin 37°=0.6,cos 37°=0.8)


相关文章

  • 温丽颖物理 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创新作业设计
  • 附件1: 初中物理学科八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作业设计 设计教师(教研组) 温丽颖 报送单位:秦皇岛市海港区杜庄学区初级中学 报送时间: 2017.6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作业设计 一.单元主题:认识力.感知力.探究力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 ...查看


  • 2016[名师伴你行]一轮课时作业4
  • 四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1.(多选) 对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和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弹力必有摩擦力 B .有摩擦力必有弹力 C .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弹力成正比 D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弹力的方向垂直 ...查看


  • 第八课__床头上的标签
  • 第八课 床头上的标签 词语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词语的字音.字形 ,词义和用法. 2.过程与方法:掌握词语的用法,能灵活运用在练习与生活实践当中.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科学家的精神:树立对科学的信念与追求. 教 ...查看


  • 高一物理必修一导学案
  • 课时1:功 [学习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要素. 2.通过例题学会利用公式进行有关运算.理解正.负功的含义,能解释相关现象. 3.通过联系实际学会应用功的概念解释相关的实际问题. [自主学习] 1. 功 一个物体受到 的作用,如 ...查看


  • 两种电荷(教案)
  •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本章内容概述 声.光.热.力.电.磁现象是自然界中的基本现象,本章是在"声现象"."光现象"."力现象"."热现象"学习的基础上,开始让学 ...查看


  • 高一物理备课组下学期教学计划
  • [高一物理备课组下学期教学计划]文章山课件 www.unjs.com中国大学网  一.指导思想  新的学年我们要积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认识物理课程的性质,领会物理课程基本理念,了解物 ...查看


  • 高中物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六节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规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 高中物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六节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规律课时作 业 新人教版必修1 一.选择题 1.在探究力对物体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每次橡皮筋的拉伸长度都保持不变,这样每次橡皮筋( ) A .做的功一样 B .每条橡皮筋产生的弹 ...查看


  • 汽车修理工培训计划 1
  • 汽车修理工培训计划 一.课程的目标 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于维修专业的专业课,在本课程设置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个重要环节.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与原理:汽车的维护作业与检测:汽车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能力,为将来就业 ...查看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 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沪科版) 泗张初级中学 2016.9 八年级物理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教学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纳入课程,而且还应重视对学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