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意境的感知与创造

  作者简介:李蓉蓉(1983.12―),女,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摘 要:中国建筑历史悠久,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意境的感知和创造等内容,浅析中国建筑之意境,分析建筑的内涵。   关键词:中国建筑,意境,感知,景物   意境,即是意与境的结合,情与景的统一,是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景物、生活现实相互交融所形成的一种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氛围。“意”,是指艺术家经过审美熔铸的思想、情感、意志、理想、趣尚等,它来自主观内心。“境”,是指经过加工、提炼的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情景,它来自客观现实。中国建筑的意境蕴含了建筑师的人生态度,并通过建筑实体打动人们,感悟建筑师所赋予建筑的思想内涵。建筑师的思想情感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都凝聚在建筑中。这就是中国建筑的精髓所在。   一、 意境的感知   建筑意境的感知,是由建筑景物所体现的思想境界,进而感化人的器官、打动人的心灵而产生的结果。首先这种能感化和打动人的建筑景物,应该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也就是说,建筑艺术水平要达到一定层次,才能产生超出景物以外所表达的精神境界。其次,对这种境界的理解、感知要由有一定文化水平、文化修养的人来体现。   1、物与境   物与境是建筑中不同的两个空间范畴。而境是物所带来的思想空间,是无形的、无限的,无比例、无尺度的。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条件变化很大,各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各有不同,因而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但是,不同风格的建筑其精神是相同的,那就是符合人民的生活和审美需求,符合“坚固、美观、实用”的原则。长期以来,我们国家都以木构架的建筑为主。在建筑的布局上,多是对称或不对称地布置一连串形状与大小不同的院落与建筑物。如北京故宫,在中轴线上自南而北由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组成。这种对称的美,就是一种意境,这在当时体现的是一种秩序,一种王权至上的观念。由此,我们可知,在当时,建筑的意境就是在于这种等级森严的、强调礼法和宗制的秩序的建筑。而在建筑构件方面,屋顶以及斗拱成为当时最关注的。斗拱,几乎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名词;而屋顶,则是中国古代建筑等级的标志,象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重檐顶,种种都有自己的规格,任何人都不可逾越。中国古代的建筑强调的是宗法、礼制、秩序和大统一的思想。   2、情与意   情是由景物作用于人,人感悟到境,由此而引起人的心情思绪的变化。精彩的建筑,构成景物外之境,而通过这种境,对人的感知而产生情。情的产生除了建筑景物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即景物感化人、感知人,即“情景交融”。因此我们说,建筑是人性化的空间,是人赋予这个空间以完全的实在性。而人的活动不是纯理性的,往往带有感情色彩。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思想情感,创造出不同的建筑空间,以满足不同场所、不同层次、不同人的需要,反过来,建筑空间又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活动,如庄严、雄伟、幽雅、激昂等一系列不同的感受和情趣。如中国的建筑体现了儒家思想,正统而有气魄。体现着浓厚的天人合一的时空观念和和谐精神,而在建筑布局上则有着浓厚的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伦理观念。   二、意境的创造   意境的创造依附于景物的创造。而景物的创造又直接反映建筑师人生的经历、世界观、人生观等的思想感情。我国建筑留给我们思考的,不仅仅是建筑空间本身,更是伴随建筑的意境所包含的建筑师的文化层次、思想情感及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值得后人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意境的形成有两个方面:第一,“境”是形成意境的基础,是“意”的载体。第二,“意(情)”在意境的形成中起主导作用。下面从这两个方面来谈意境如何创造。   1、意境寓于物   建筑给人营造一个外部生活的活动空间,若把建筑比作人的话,建筑的景物便是人的一个躯体,景物的外形精彩程度,是人的外部形态。而建筑背后所蕴藏的意境则是人的思想境界、文化修养。因此,建筑意境依托于景物,意境的表达不能缺少景物所构成的外部空间。建筑之美在于其根植于自然环境,又服从于自然环境。多样的建筑形式,各异的建筑风格适宜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与风景、林木、地形溶为一体,形成了各种建筑文化自己的美的语言。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作为人与自然总结的建筑,向植物一样落地生根。合天时,合地利,适宜于各种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不同的建筑,属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它的存在,有着其时代和文化的背景。同样的,我们进行建筑设计时,要遵循其环境、其文化,要做出与环境相融合但又不乏特色的优秀建筑。   2、意境来于人   建筑的意境完全是因人的存在而存在。意境是精神境界之所在,是人类特有的东西,离开了人,意境也就无从谈起。在这一意义上讲,建筑意境自建筑建造开始便赋予了建筑的动机、目的,直至建筑建成结束。建筑能给人们感知,而由此产生共鸣,皆由建筑意境的特定效果所致。首先,建筑师的思想情绪、世界观、社会背景、生活经历等,对建筑有着直接的影响。建筑意境的生成,必须具备“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即艺术的想象空间,用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召唤结构”的“意义空白”。建筑师的意境构思就是要把作品创造成优化的“召唤结构”,提供极富诱惑力的“意义空白”,以激人们的想象力,从而使人们获得某种高层次的感悟。其次,不同的思想感情反映在不同的建筑中。如纪念性建筑,目的在于唤起人们庄严、雄伟、肃穆的感受,以表达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追忆和对先辈们的崇敬之情,以教育后人,因而其外部空间形象往往就显得简洁、稳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结论   由以上论述可看出,建筑意境产生在建筑前,也存在于建筑的创造过程中,指导着建筑的构筑。虽然意境和建筑是两个不同方面,但建筑的构筑,是以建筑景点景物所要表达的意境为指导的。因此,建筑意境存在于建筑创造的全过程中。而在建筑建成之后,它所带给人们的感受,是要人们通过身临其境的感悟,深刻体会建筑本身之外所包含的内容。(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许祖华,建筑美学原理及应用,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李蓉蓉(1983.12―),女,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摘 要:中国建筑历史悠久,其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对意境的感知和创造等内容,浅析中国建筑之意境,分析建筑的内涵。   关键词:中国建筑,意境,感知,景物   意境,即是意与境的结合,情与景的统一,是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景物、生活现实相互交融所形成的一种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氛围。“意”,是指艺术家经过审美熔铸的思想、情感、意志、理想、趣尚等,它来自主观内心。“境”,是指经过加工、提炼的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情景,它来自客观现实。中国建筑的意境蕴含了建筑师的人生态度,并通过建筑实体打动人们,感悟建筑师所赋予建筑的思想内涵。建筑师的思想情感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都凝聚在建筑中。这就是中国建筑的精髓所在。   一、 意境的感知   建筑意境的感知,是由建筑景物所体现的思想境界,进而感化人的器官、打动人的心灵而产生的结果。首先这种能感化和打动人的建筑景物,应该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也就是说,建筑艺术水平要达到一定层次,才能产生超出景物以外所表达的精神境界。其次,对这种境界的理解、感知要由有一定文化水平、文化修养的人来体现。   1、物与境   物与境是建筑中不同的两个空间范畴。而境是物所带来的思想空间,是无形的、无限的,无比例、无尺度的。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条件变化很大,各民族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各有不同,因而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但是,不同风格的建筑其精神是相同的,那就是符合人民的生活和审美需求,符合“坚固、美观、实用”的原则。长期以来,我们国家都以木构架的建筑为主。在建筑的布局上,多是对称或不对称地布置一连串形状与大小不同的院落与建筑物。如北京故宫,在中轴线上自南而北由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组成。这种对称的美,就是一种意境,这在当时体现的是一种秩序,一种王权至上的观念。由此,我们可知,在当时,建筑的意境就是在于这种等级森严的、强调礼法和宗制的秩序的建筑。而在建筑构件方面,屋顶以及斗拱成为当时最关注的。斗拱,几乎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名词;而屋顶,则是中国古代建筑等级的标志,象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重檐顶,种种都有自己的规格,任何人都不可逾越。中国古代的建筑强调的是宗法、礼制、秩序和大统一的思想。   2、情与意   情是由景物作用于人,人感悟到境,由此而引起人的心情思绪的变化。精彩的建筑,构成景物外之境,而通过这种境,对人的感知而产生情。情的产生除了建筑景物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人。即景物感化人、感知人,即“情景交融”。因此我们说,建筑是人性化的空间,是人赋予这个空间以完全的实在性。而人的活动不是纯理性的,往往带有感情色彩。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思想情感,创造出不同的建筑空间,以满足不同场所、不同层次、不同人的需要,反过来,建筑空间又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活动,如庄严、雄伟、幽雅、激昂等一系列不同的感受和情趣。如中国的建筑体现了儒家思想,正统而有气魄。体现着浓厚的天人合一的时空观念和和谐精神,而在建筑布局上则有着浓厚的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伦理观念。   二、意境的创造   意境的创造依附于景物的创造。而景物的创造又直接反映建筑师人生的经历、世界观、人生观等的思想感情。我国建筑留给我们思考的,不仅仅是建筑空间本身,更是伴随建筑的意境所包含的建筑师的文化层次、思想情感及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值得后人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意境的形成有两个方面:第一,“境”是形成意境的基础,是“意”的载体。第二,“意(情)”在意境的形成中起主导作用。下面从这两个方面来谈意境如何创造。   1、意境寓于物   建筑给人营造一个外部生活的活动空间,若把建筑比作人的话,建筑的景物便是人的一个躯体,景物的外形精彩程度,是人的外部形态。而建筑背后所蕴藏的意境则是人的思想境界、文化修养。因此,建筑意境依托于景物,意境的表达不能缺少景物所构成的外部空间。建筑之美在于其根植于自然环境,又服从于自然环境。多样的建筑形式,各异的建筑风格适宜于不同的自然环境,与风景、林木、地形溶为一体,形成了各种建筑文化自己的美的语言。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自然环境,作为人与自然总结的建筑,向植物一样落地生根。合天时,合地利,适宜于各种地区自然环境的要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不同的建筑,属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它的存在,有着其时代和文化的背景。同样的,我们进行建筑设计时,要遵循其环境、其文化,要做出与环境相融合但又不乏特色的优秀建筑。   2、意境来于人   建筑的意境完全是因人的存在而存在。意境是精神境界之所在,是人类特有的东西,离开了人,意境也就无从谈起。在这一意义上讲,建筑意境自建筑建造开始便赋予了建筑的动机、目的,直至建筑建成结束。建筑能给人们感知,而由此产生共鸣,皆由建筑意境的特定效果所致。首先,建筑师的思想情绪、世界观、社会背景、生活经历等,对建筑有着直接的影响。建筑意境的生成,必须具备“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即艺术的想象空间,用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召唤结构”的“意义空白”。建筑师的意境构思就是要把作品创造成优化的“召唤结构”,提供极富诱惑力的“意义空白”,以激人们的想象力,从而使人们获得某种高层次的感悟。其次,不同的思想感情反映在不同的建筑中。如纪念性建筑,目的在于唤起人们庄严、雄伟、肃穆的感受,以表达人们对历史事件的追忆和对先辈们的崇敬之情,以教育后人,因而其外部空间形象往往就显得简洁、稳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结论   由以上论述可看出,建筑意境产生在建筑前,也存在于建筑的创造过程中,指导着建筑的构筑。虽然意境和建筑是两个不同方面,但建筑的构筑,是以建筑景点景物所要表达的意境为指导的。因此,建筑意境存在于建筑创造的全过程中。而在建筑建成之后,它所带给人们的感受,是要人们通过身临其境的感悟,深刻体会建筑本身之外所包含的内容。(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许祖华,建筑美学原理及应用,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吴庆洲,建筑哲理、意匠与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相关文章

  • [艺术概论]教学教案
  • <艺 术 概 论>教学教案 总 要 求 1.理解艺术概论学科的构成,包括艺术活动.艺术种类.艺术创造.艺术作品.艺术接受等. 2.了解艺术活动的性质.各门类艺术的主要特征,掌握艺术创造.艺术作品及艺术接受的基本理论. 3.以马克 ...查看


  • [艺术学概论]试题集锦
  •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1.艺术活动的构成 根据艺术活动的发展及其当代状况,可以将艺术活动视作一个系统,它由4个要素或环节构成. 1) 客体世界 即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造的主要 ...查看


  • 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
  • 一.名词解词 1.什么是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他们既要有明确的艺术主张,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2.什么是艺术作品的内容?艺术作品的 ...查看


  • 唐诗园林意境生成
  • 唐诗园林意境生成 文艺作品作为审美情感"表现性形式"(苏珊朗格),其中虽有"景",但这已是作者的意识中的景,作者情感色彩的景,这就是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情景名为二,实 ...查看


  • 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 1
  • 1.什么是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他们既要有明确的艺术主张,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 2.什么是艺术作品的内容? 艺术作品的内容,指的 ...查看


  • 从符号学的角度感知景观
  • 2008(6) 陕 西 农 业 科 学・521・ 从符号学的角度感知景观 郭崔华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 江苏无锡 214063) 提 要:通过引入符号学的概念来感知景观, 探索景观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关键词:符号学; 感知; ...查看


  • 再别康桥说课稿 1
  • <再别康桥>说课稿 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现代诗人徐志摩的一篇脍炙人口的诗歌--<再别康桥>.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向各位老师展示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查看


  • 学科专业知识(小学美术)
  • 2013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小学美术)教材 一.封面 二.图书基本信息 作者:<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编委会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编委会由华图教育一线教师招 ...查看


  • 艺术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 艺术学概论·复习资料 一.填空: 1说.主管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 2 3艺术主要包括:音乐艺术.舞蹈艺术和表演性艺术. 4 5方面或三个阶段. 6 7. 8.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美育"概念,由18育书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