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斯洛需求层次观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
"人本心理学之父"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的需求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以此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5个层次,高级需求是一种较晚种系的或进化发展的产物,在低级需求获得满足之后会激发人们对层次较高需求的追求。若从1956年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器运算器和控制器问世为起点,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约为56年,共跨越了5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6年至1976年是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初始阶段,从电子计算器运算器和控制器的研制成功到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器的诞生,该阶段我们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仍是出于大型化和实验化阶段。
第二阶段是1977年-1988年是微型计算机诞生及实现与国外计算机联网,从1977年第一台微型计算机问世到1987年实现与国外计算机联网、及1988年长城286计算机诞生,该阶段的特点是开始步入微机时代,同时我国大型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也初步赶上世界领先水平。
第三阶段是1989年-2004年的互联网时代,该阶段标志性事件为1996年我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169网)开始全面启动,从此普通老百姓也踏上了网络的征程,及2004年联想收购IBMPC业务,标志我国PC业务开始征战国际,该阶段信息技术以多媒体、互联网为主。
第四阶段是2005年-2008年WEB2.0时代,随着微机的普及、WEB2.0概念的席卷,该阶段我国网络基础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网民总数跃居世界第一位,超过3亿人,同时也是博客、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及视频分享的集中爆发期;第五阶段为2009年至今,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开疆辟土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一些新兴概念,如云计算、三网融合等。通过对比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五阶段与马斯洛需求5层次,目前的阶段可认为是对应需求理论中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段,即自我实现和挥发潜能的阶段。
2002年-2010年期间,我国网民总数由5910万人上升至45730万人,年均复增长达29.14%,互联网普及率也由原来的4.6%上升至34.3%,提升了30个百分点。截止201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占全球总数的23.2%,亚洲网民总数的55.4%。虽然我国整体网民规模居世界首位,但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仍仅为美国的一半。因此对于未来几年信息技术的发展问题可分成两方面分析:一是因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未来信息发展的潜在空间巨大;二是目前正处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段,是信息技术广泛而全面应用的繁荣时期,同时信息技术安全也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上,因此产品技术升级及更新换代需求迫在眉睫。
战略需求风起,信息技术主题投资云涌
"2009年,美国注重各种智能系统和先进通信技术的发展,如"智慧地球"等,并在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中重点关注医疗电子和光伏、光电子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
"2009年,日本政府推出"I-JAPAN"战略,韩国政府出台韩国未来IT战略,英国提出"数字英国"计划,均将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的融合应用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在欧盟、日本出台的电子信息产业相关发展战略中,还特别将物联网在传统工业中的应用作为未来发展重点。"
随着互联网渗透至生产和消费的各环节,发达国家率先部署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划,积极抢占国家战略制高点。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定新一代信息产业为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同时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五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指出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在《决定》中指出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透过《决定》,新一代信息技术下阶段的发展重点可归纳为6大部分: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集成电路和新型平板显示。
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医疗、交通、物流、安防、政府、金融等众多领域。2011年11月28日工信部印发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预计到2015年,我国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其中涉及芯片制造、传感器设备、RFID、二维码及智能装置等设备制造的个股有远望谷、新大陆、厦门信达、东信和平、光迅科技等;涉及系统集成、信息处理、云计算、解析服务、WEB服务、网络管理等方面的上市公司有航天信息、恒宝股份、长电科技、北斗星通、超图软件、银江股份等。
三网融合,是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在同一的IP网上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流,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阶段;2013年至2015年为全面实现上网融合阶段。2011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三网融合第二阶段试点名单,天津、重庆、宁波市,以及22个省会城市和其他17城市共42个城市入选,预计自2012年起,三网融合将进入加速推进阶段。主题投资个股方面,可关注上游机顶盒及网络设备提供商数码视讯;有线网络运营商歌华有线、天威视讯、电广传媒、广电网络、国脉科技及百视通;内容提供商如奥飞动漫、中视传媒、华谊兄弟等。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因云计算具备安全、方便、数据共享及为我们使用网络提供了无限多的可能等优势,使得云计算成为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极为重要的领域之一,知名IT公司如微软、IBM、亚马逊及谷歌等相续为云计算研究投入重金。未来云计算将应用政府、电信、教育、医疗、金融、石油石化和电力等重要领域。上游方面,主要致力于云计算实现的软硬件平台厂商,如浪潮信息、华胜天成、华东电脑、烽火通信等,中游主要是系统集成商、云服务提供商等,涉及上市公司有神州泰岳、浪潮软件、东软集团、鹏博士、网宿科技、中国软件等。
下一代通信网络(NGN)指一个建立在IP技术基础上的新型公共电信网络,它能够容纳各种形式的信息,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下,实现音频、视频、数据信号的传输和管理,提供各种宽带应用和传统电信业务,是一个真正实现宽带窄带一体化、有线无线一体化、有源无源一体化、传输接入一体化的综合业务网络。它的上游是芯片制造、网络测试商业,涉及上市公司有光迅科技、化工科技及永鼎股份等;中游是网络设备制造、终端制造、系统集成服务、内容提供、服务提供、应用软件等,如中兴通讯、烽火通信、新海宜、日海通信、中天科技等;下游为运营商。
集成电路(IC)是采用半导体制作工艺,在一块较小的单晶硅片上制作许多晶体管及电阻器、电容器等元器件,并按照多层布线或隧道布线的方法将元器件组合成完整的电子电路。目前我国IC产品普遍较为低端,高端集成电路产业仍然处于成长期,未来随着对专用高集成度IC的需求越来越大、大功率型IC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性能集成电路产业将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上游主要是负责单晶片、多晶硅、感光树脂材料等制造与研制,到中游的芯片制造、高性能集成电路制造设备研制及芯片封装测试设备研制等,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如计算机制造、消费电子、通信设备、工业控制、智能卡等。主要涉及的上市公司有:国民技术(国内数字芯片设计的龙头企业)、国腾电子(北斗一代终端设备的龙头企业)、士兰微(集成IC产品偏向于功率芯片领域,产品针对性强、性价比突出)、华微电子(分立功率型器件的龙头企业)、欧比特(航天航空的专用嵌入式芯片领域的市场份额在民营企业中排名第一).
新型平板显示技术包含多个方面,不仅仅局限于显示技术本身,同时还包括与显示设备关系密切的其他技术。目前的关注热点主要有微型显示(MD)(包括DMD、LCOS和OLED)、立体显示(体视显示技术、体三维显示技术、全息立体显示技术)、电子纸(柔性FPD)、LED背光、高端触摸屏和平板显示上游材料等,其中液晶显示是未来10年内显示领域的主流技术和产品。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观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
"人本心理学之父"亚伯拉罕·马斯洛将人的需求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以此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5个层次,高级需求是一种较晚种系的或进化发展的产物,在低级需求获得满足之后会激发人们对层次较高需求的追求。若从1956年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器运算器和控制器问世为起点,我国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历程约为56年,共跨越了5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6年至1976年是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初始阶段,从电子计算器运算器和控制器的研制成功到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器的诞生,该阶段我们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仍是出于大型化和实验化阶段。
第二阶段是1977年-1988年是微型计算机诞生及实现与国外计算机联网,从1977年第一台微型计算机问世到1987年实现与国外计算机联网、及1988年长城286计算机诞生,该阶段的特点是开始步入微机时代,同时我国大型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也初步赶上世界领先水平。
第三阶段是1989年-2004年的互联网时代,该阶段标志性事件为1996年我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网(169网)开始全面启动,从此普通老百姓也踏上了网络的征程,及2004年联想收购IBMPC业务,标志我国PC业务开始征战国际,该阶段信息技术以多媒体、互联网为主。
第四阶段是2005年-2008年WEB2.0时代,随着微机的普及、WEB2.0概念的席卷,该阶段我国网络基础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网民总数跃居世界第一位,超过3亿人,同时也是博客、电子商务、社交网络及视频分享的集中爆发期;第五阶段为2009年至今,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开疆辟土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一些新兴概念,如云计算、三网融合等。通过对比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五阶段与马斯洛需求5层次,目前的阶段可认为是对应需求理论中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段,即自我实现和挥发潜能的阶段。
2002年-2010年期间,我国网民总数由5910万人上升至45730万人,年均复增长达29.14%,互联网普及率也由原来的4.6%上升至34.3%,提升了30个百分点。截止201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占全球总数的23.2%,亚洲网民总数的55.4%。虽然我国整体网民规模居世界首位,但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仍仅为美国的一半。因此对于未来几年信息技术的发展问题可分成两方面分析:一是因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未来信息发展的潜在空间巨大;二是目前正处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段,是信息技术广泛而全面应用的繁荣时期,同时信息技术安全也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上,因此产品技术升级及更新换代需求迫在眉睫。
战略需求风起,信息技术主题投资云涌
"2009年,美国注重各种智能系统和先进通信技术的发展,如"智慧地球"等,并在出台的经济刺激计划中重点关注医疗电子和光伏、光电子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
"2009年,日本政府推出"I-JAPAN"战略,韩国政府出台韩国未来IT战略,英国提出"数字英国"计划,均将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的融合应用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在欧盟、日本出台的电子信息产业相关发展战略中,还特别将物联网在传统工业中的应用作为未来发展重点。"
随着互联网渗透至生产和消费的各环节,发达国家率先部署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规划,积极抢占国家战略制高点。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确定新一代信息产业为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同时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五个五年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指出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在《决定》中指出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等核心基础产业。透过《决定》,新一代信息技术下阶段的发展重点可归纳为6大部分: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集成电路和新型平板显示。
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广泛应用于电力、工业、医疗、交通、物流、安防、政府、金融等众多领域。2011年11月28日工信部印发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预计到2015年,我国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其中涉及芯片制造、传感器设备、RFID、二维码及智能装置等设备制造的个股有远望谷、新大陆、厦门信达、东信和平、光迅科技等;涉及系统集成、信息处理、云计算、解析服务、WEB服务、网络管理等方面的上市公司有航天信息、恒宝股份、长电科技、北斗星通、超图软件、银江股份等。
三网融合,是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在同一的IP网上进行信息的传输与交流,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阶段;2013年至2015年为全面实现上网融合阶段。2011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三网融合第二阶段试点名单,天津、重庆、宁波市,以及22个省会城市和其他17城市共42个城市入选,预计自2012年起,三网融合将进入加速推进阶段。主题投资个股方面,可关注上游机顶盒及网络设备提供商数码视讯;有线网络运营商歌华有线、天威视讯、电广传媒、广电网络、国脉科技及百视通;内容提供商如奥飞动漫、中视传媒、华谊兄弟等。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因云计算具备安全、方便、数据共享及为我们使用网络提供了无限多的可能等优势,使得云计算成为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极为重要的领域之一,知名IT公司如微软、IBM、亚马逊及谷歌等相续为云计算研究投入重金。未来云计算将应用政府、电信、教育、医疗、金融、石油石化和电力等重要领域。上游方面,主要致力于云计算实现的软硬件平台厂商,如浪潮信息、华胜天成、华东电脑、烽火通信等,中游主要是系统集成商、云服务提供商等,涉及上市公司有神州泰岳、浪潮软件、东软集团、鹏博士、网宿科技、中国软件等。
下一代通信网络(NGN)指一个建立在IP技术基础上的新型公共电信网络,它能够容纳各种形式的信息,在统一的管理平台下,实现音频、视频、数据信号的传输和管理,提供各种宽带应用和传统电信业务,是一个真正实现宽带窄带一体化、有线无线一体化、有源无源一体化、传输接入一体化的综合业务网络。它的上游是芯片制造、网络测试商业,涉及上市公司有光迅科技、化工科技及永鼎股份等;中游是网络设备制造、终端制造、系统集成服务、内容提供、服务提供、应用软件等,如中兴通讯、烽火通信、新海宜、日海通信、中天科技等;下游为运营商。
集成电路(IC)是采用半导体制作工艺,在一块较小的单晶硅片上制作许多晶体管及电阻器、电容器等元器件,并按照多层布线或隧道布线的方法将元器件组合成完整的电子电路。目前我国IC产品普遍较为低端,高端集成电路产业仍然处于成长期,未来随着对专用高集成度IC的需求越来越大、大功率型IC在节能减排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性能集成电路产业将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上游主要是负责单晶片、多晶硅、感光树脂材料等制造与研制,到中游的芯片制造、高性能集成电路制造设备研制及芯片封装测试设备研制等,产品应用领域广泛,如计算机制造、消费电子、通信设备、工业控制、智能卡等。主要涉及的上市公司有:国民技术(国内数字芯片设计的龙头企业)、国腾电子(北斗一代终端设备的龙头企业)、士兰微(集成IC产品偏向于功率芯片领域,产品针对性强、性价比突出)、华微电子(分立功率型器件的龙头企业)、欧比特(航天航空的专用嵌入式芯片领域的市场份额在民营企业中排名第一).
新型平板显示技术包含多个方面,不仅仅局限于显示技术本身,同时还包括与显示设备关系密切的其他技术。目前的关注热点主要有微型显示(MD)(包括DMD、LCOS和OLED)、立体显示(体视显示技术、体三维显示技术、全息立体显示技术)、电子纸(柔性FPD)、LED背光、高端触摸屏和平板显示上游材料等,其中液晶显示是未来10年内显示领域的主流技术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