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室管理标准与措施.

血液净化室管理标准与措施

一、血液净化室建立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透析液及透析用水质量检测制度、相关诊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设备运行记录与检修制度等制度。

二、血液净化室保持空气清新,光线充足,环境安静,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

(一)清洁区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Ⅲ类环境的要求;

(二)清洁区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

(三)每次透析结束更换床单、被单,对透析间内所有的物品表面及地面进行消毒擦拭。

三、血液净化室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监测制度,包括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感染病例监测,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如存在严重隐患,应当立即停止收治患者,并将在院患者转出。

四、血液净化室设立隔离治疗间或隔离区域,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进行隔离透析,工作人员人员相对固定。

五、医护人员和患者更衣区分开设置,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医护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医护人员进入清洁区应当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对患者进行治疗或者护理操作时应当遵循医疗护理常规和诊疗规范。

六、根据设备的要求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冲洗、消毒,定期进行水质监测,确保符合治疗要求。每次消毒和冲洗后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确定在安全范围。

七、血液净化室建立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一)透析用水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采样部位为反渗水输水管路的末端,细菌数不能超过100cfu/ml;

(二)透析液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在透析液进入透析器的位置收集标本,细菌数不能超过100cfu/ml;

(三)透析液、透析用水每三个月进行1次内毒素检测,留取标本方法同细菌培养,内毒素不能超过1EU/ml;

(四)定期进行自行配置透析液溶质浓度的监测,留取标本方法同细菌培养,结果应当符合规定;

(五)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情况每年测定一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监测每周进行1次,结果应当符合规定。

八、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4小时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隔日使用需要重新消毒。肝素盐水、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现用现配。

九、血液净化室建立规范合理的透析诊疗流程,制定严格的接诊制度,实行患者实名制管理。

十、血液净化室为透析设备建立档案,对透析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证透析机及其他相关设备正常运行。

十一、血液净化室使用的医疗设备、医疗耗材、医疗用品等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使用和管理。

十二、血液净化室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渠道,按照规定对患者履行告知手续,维护患者权益。

十三、血液净化室建立血液透析患者登记及病历管理制度。透析病历包括首次病历、透析记录、化验记录、用药记录等。

十四、血液净化室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血液净化室管理标准与措施

一、血液净化室建立并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透析液及透析用水质量检测制度、相关诊疗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设备运行记录与检修制度等制度。

二、血液净化室保持空气清新,光线充足,环境安静,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

(一)清洁区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中规定Ⅲ类环境的要求;

(二)清洁区每日进行有效的空气消毒;

(三)每次透析结束更换床单、被单,对透析间内所有的物品表面及地面进行消毒擦拭。

三、血液净化室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监测制度,包括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感染病例监测,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如存在严重隐患,应当立即停止收治患者,并将在院患者转出。

四、血液净化室设立隔离治疗间或隔离区域,配备专门的透析操作用品车,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进行隔离透析,工作人员人员相对固定。

五、医护人员和患者更衣区分开设置,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医护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医护人员进入清洁区应当穿工作服、换工作鞋,对患者进行治疗或者护理操作时应当遵循医疗护理常规和诊疗规范。

六、根据设备的要求定期对水处理系统进行冲洗、消毒,定期进行水质监测,确保符合治疗要求。每次消毒和冲洗后测定管路中消毒液残留量,确定在安全范围。

七、血液净化室建立透析液和透析用水质量监测制度。

(一)透析用水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采样部位为反渗水输水管路的末端,细菌数不能超过100cfu/ml;

(二)透析液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在透析液进入透析器的位置收集标本,细菌数不能超过100cfu/ml;

(三)透析液、透析用水每三个月进行1次内毒素检测,留取标本方法同细菌培养,内毒素不能超过1EU/ml;

(四)定期进行自行配置透析液溶质浓度的监测,留取标本方法同细菌培养,结果应当符合规定;

(五)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情况每年测定一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监测每周进行1次,结果应当符合规定。

八、透析管路预冲后必须4小时内使用,否则要重新预冲,隔日使用需要重新消毒。肝素盐水、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现用现配。

九、血液净化室建立规范合理的透析诊疗流程,制定严格的接诊制度,实行患者实名制管理。

十、血液净化室为透析设备建立档案,对透析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证透析机及其他相关设备正常运行。

十一、血液净化室使用的医疗设备、医疗耗材、医疗用品等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并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使用和管理。

十二、血液净化室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渠道,按照规定对患者履行告知手续,维护患者权益。

十三、血液净化室建立血液透析患者登记及病历管理制度。透析病历包括首次病历、透析记录、化验记录、用药记录等。

十四、血液净化室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相关文章

  • XX人民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管理办法
  • XX人民医院 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管理办法 为一进步提高院我院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安全疗,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制定本管理法办. 一.医疗质量关键环节.重点部门范围 (一)医疗质量关键环节 1.急危重患者管理 2 ...查看


  •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实施细则输血科
  • 十八.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 评审标准 评 价 要 点 责任部门 协助部门 工作组 4.18.1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 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规范,完善临 ...查看


  • 北京市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
  • 北京市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基本标准(2008版) 一.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 ...查看


  •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
  • 2004年06月15日 11:21 南方网综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医院.其它医疗机构,参照执行. 第 ...查看


  • 2011三级儿童医院评审标准解读
  • 三级儿童医院评审标准(2011版) 为全面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逐步建立我国医院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和义务,提高医疗行业 ...查看


  • 血透室管理规范
  •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的管理工作,提高血液透析治疗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透析导致的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 ...查看


  • 医院感染管理手册
  • 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实施方案------------..3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职责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奖惩方案 医院感染消毒隔离 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检测登记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 消 ...查看


  • 河北省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 河北省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5号), 切实加强全省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 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 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医疗质量, 结合我省实际, ...查看


  • 医院感染知识[1]
  • 院感相关知识目录 一.相关定义: 1.医院感染 2.医院感染暴发 3.多重耐药菌 4.标准预防 5.医疗废物分类 6.手卫生指征及六步洗手法 二.相关防控措施及处置流程: 1.医院感染暴发处置流程 2.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及处置流程 3.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