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能源和城市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煤炭产量已居世界首位,煤炭在一次能源中上有很大的比重。近年来我国在能源结构调整上花了很的力量,采取了很措施,能源结构得到改善,由依赖煤炭的单一的结构逐步形成了以煤为主,多源互补的能源生产体系。
虽然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由原来的96%已经下降到目前的71.0%,甚至在2015年可望调整到60.9%,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不会有根本性和改变。
我国城市燃气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发展人工煤气为主,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液化石油气得到极快的发展,到90年代末期以后,天然气有了更大的发展。
可以看出:人工煤气的发展的势头在减弱,比例减少,液化石油气目前仍占主要位置,而城市燃气中天然气的比重,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2 全国城市利用天然气规划情况
2.1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从广义上讲,是将我国西部的大气田,即陕甘宁、四川、青海、新疆气田蕴量丰富的天然气,经长输管线输送到需要天然气能源的东部市场。到1999年底,西部地区累计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已超过1.57亿m ,其中:川渝气区5787m ,陕甘宁气区3415亿m ;青海气区1472亿m ;新疆气区5043亿m 。) 并且随着天然勘探开发的进一步投入,天然气探明资源逐年将会有较大的增长。
1997年建成投产了陕京输气管线,管线全长860km ,1999年的输气量为6.8亿m ,经过在榆林增建加气站,提高输气压力后,2000年底达到30亿m 的输气能力。近期内,计划再建设三条“西乞东输”输气管线:
(1)青海涩北至甘肃兰州的输气管线,向西宁、兰州地区供气。全长953km ,输气能力20亿m ,总投资约25亿元,3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01年10月建成。
(2)重庆忠县至湖北武汉的输气管线,向湖北、湖南地区供气,全长783km ,管径Φ711mm,设计压力6.4Mpa ,输气能力30亿m ,总投资约30亿元。国家计委于2000年8月正式批准“忠-汉”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建议书。中外合作建设,预计2001年开工,要求在2002年建成。除忠-汉主干管之外,另外规划了三条支线:武昌-黄石;枝江-荆门-襄樊;潜江-长沙。管道走向见。
(3)新疆塔里木至上海的输气管线,途经九省一市,向走华东地区供气,全长约4000km ,输气能力120亿m 。长输管线投资约400亿元以上,包括上、下游其它相关项目的建设,整个工程的投资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
目前,国务院部署的“西气东输”工程,是特指由新疆塔里要到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的输气项目。2001年4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签订照付不议合同及对外招商引资。2003年建成陕西靖边到上海的天然管线,开始送气。2004年全线贯通。
长输管线的起点为新疆轮台南部的轮南首站,终点为上海西郊青浦县的白鹤镇,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九省一市。轮南-武威全长1993km ;武威-靖边全长592km ,;靖边-郑州全长692km ,;郑州-上海全890km ,。另外在郑州-上海段规划了三条支管线,即安徽定远至合肥支线、常州至浙江杭州支线、南京至芜湖支线。
长江跨越将是本工程中关键项目,经过安徽芜湖、南京西侧板桥及南京东侧三江口三个过江方案的充分比选,初步确定三江口为首选的长江跨越地点。“西气东输”主输气干管的管径确定为Φ1016mm,全线同径,输气压力为10.0Mpa ,材质X70,管道有内涂层。
为了充分确保“西气东输”的可靠性及满足我国东部地区天然气的需求增长,计划在2007-2008年从陕西靖边到上海再建设一长复线,输气量为80亿m /a,管径DN800。
此外,在已建成的陕京管线上增建加压站提高输气压后,供应河北、山东两省,并保证对北京的供气量,管道走向见,计划在2002年建成。陕京管线并向宁夏和内蒙古延伸供气。
最近从重庆利用川渝天然气向贵州遵义及贵阳输气项目正计划实施。 [1**********]
2.2俄气南供
引进俄罗斯天然气项目即将启动,规划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300亿m /a,中国境内利用200亿m3/a(其中东北地区100亿m /a,环渤海地区100亿m /a),输送到韩国100亿m3/a。2001年3月中俄天然气合作项目可靠性研究报两国政府批准,2005-2007年建成投产送气,2010年满荷运行。
恰杨金气田和科维克金气田联合向中国和韩国供气,两气田天然气在新乌奥扬汇合,从满洲里进入中国。陆上管线加蓟县到淄博支线管道总长度4961km ,其中俄罗斯内1960km ,中国境内3001km 。
2.3进口LNG
为改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增长迅速,缺少能源的状况,拟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首先引进国外液化天然气资源进行LNC 项目的试点。一期规模:LNG300万t/a(约天然气37.4亿m3/a);二期规模:LNG200万t/a(约天然气24.9亿m3/a)。前期工作目前已全面启动,计划在2005前建成一期工程。管道全长506km ,管径DN600。
在中期(2010年前) ,有可能在闽东南或长江三角洲地区各进口LNG200~300万t/a。
2.4近海天然气登陆
(1)建设山东胶东半岛天然气管网渤海西部气田在1998年1月开始向天津供应1亿m /a(一期) 。近年又在渤海西部发现较大储量的油气田群,累计储量为503亿m ,计划向山东龙口供应天然气,规模为4亿m /a,估计可望在2005年前建成送气。管线全长190km ,管径400mm 。
(2)东海春晓气田向浙江供气
东海平湖气田已向上海供气4.5亿m /a。近年来勘探开发形成的东海春晓气田,已经国家评估的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72亿m3,可望增加至400~450亿m 。计划在宁波登陆,结合“西气东输”到杭州市的输气干线,东海天然气管线将由宁波向西和向南发展。预计在2005年建成,供气量16亿m /a。
(3)南海气田向海南和广西供气
我国南海蕴有大量天然气资源,除已在1996年向香港和海南省供气34亿m /a以外,目前在南海西部已探明天然气资源量有2565亿m ,可向海南省和广西供气。
3 全国城市利用天然气规划预测
经过天然气规划的实施,近期2005年内将有148个城市,7000多万人口,可望使用天然气,用气量约200亿m /a;到中期2010年,将有270个城市利用天然气,天然气量为414亿m /a。届时城市用气将占我国天然气利用总量的31%左右,接近或达到目前世界城市利用天然气的水平(23%~50%。世界平均26%),城市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将达到2.0~3.0%。
加快开发利用天然气,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近期内,我国城市利用天然气,即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将成为我国城市燃气发展上一个重要转折。 [1**********]33
1 我国能源和城市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煤炭产量已居世界首位,煤炭在一次能源中上有很大的比重。近年来我国在能源结构调整上花了很的力量,采取了很措施,能源结构得到改善,由依赖煤炭的单一的结构逐步形成了以煤为主,多源互补的能源生产体系。
虽然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由原来的96%已经下降到目前的71.0%,甚至在2015年可望调整到60.9%,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不会有根本性和改变。
我国城市燃气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以发展人工煤气为主,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液化石油气得到极快的发展,到90年代末期以后,天然气有了更大的发展。
可以看出:人工煤气的发展的势头在减弱,比例减少,液化石油气目前仍占主要位置,而城市燃气中天然气的比重,将会有较大的提高。
2 全国城市利用天然气规划情况
2.1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从广义上讲,是将我国西部的大气田,即陕甘宁、四川、青海、新疆气田蕴量丰富的天然气,经长输管线输送到需要天然气能源的东部市场。到1999年底,西部地区累计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已超过1.57亿m ,其中:川渝气区5787m ,陕甘宁气区3415亿m ;青海气区1472亿m ;新疆气区5043亿m 。) 并且随着天然勘探开发的进一步投入,天然气探明资源逐年将会有较大的增长。
1997年建成投产了陕京输气管线,管线全长860km ,1999年的输气量为6.8亿m ,经过在榆林增建加气站,提高输气压力后,2000年底达到30亿m 的输气能力。近期内,计划再建设三条“西乞东输”输气管线:
(1)青海涩北至甘肃兰州的输气管线,向西宁、兰州地区供气。全长953km ,输气能力20亿m ,总投资约25亿元,3月30日正式开工建设,计划2001年10月建成。
(2)重庆忠县至湖北武汉的输气管线,向湖北、湖南地区供气,全长783km ,管径Φ711mm,设计压力6.4Mpa ,输气能力30亿m ,总投资约30亿元。国家计委于2000年8月正式批准“忠-汉”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建议书。中外合作建设,预计2001年开工,要求在2002年建成。除忠-汉主干管之外,另外规划了三条支线:武昌-黄石;枝江-荆门-襄樊;潜江-长沙。管道走向见。
(3)新疆塔里木至上海的输气管线,途经九省一市,向走华东地区供气,全长约4000km ,输气能力120亿m 。长输管线投资约400亿元以上,包括上、下游其它相关项目的建设,整个工程的投资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
目前,国务院部署的“西气东输”工程,是特指由新疆塔里要到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的输气项目。2001年4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签订照付不议合同及对外招商引资。2003年建成陕西靖边到上海的天然管线,开始送气。2004年全线贯通。
长输管线的起点为新疆轮台南部的轮南首站,终点为上海西郊青浦县的白鹤镇,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九省一市。轮南-武威全长1993km ;武威-靖边全长592km ,;靖边-郑州全长692km ,;郑州-上海全890km ,。另外在郑州-上海段规划了三条支管线,即安徽定远至合肥支线、常州至浙江杭州支线、南京至芜湖支线。
长江跨越将是本工程中关键项目,经过安徽芜湖、南京西侧板桥及南京东侧三江口三个过江方案的充分比选,初步确定三江口为首选的长江跨越地点。“西气东输”主输气干管的管径确定为Φ1016mm,全线同径,输气压力为10.0Mpa ,材质X70,管道有内涂层。
为了充分确保“西气东输”的可靠性及满足我国东部地区天然气的需求增长,计划在2007-2008年从陕西靖边到上海再建设一长复线,输气量为80亿m /a,管径DN800。
此外,在已建成的陕京管线上增建加压站提高输气压后,供应河北、山东两省,并保证对北京的供气量,管道走向见,计划在2002年建成。陕京管线并向宁夏和内蒙古延伸供气。
最近从重庆利用川渝天然气向贵州遵义及贵阳输气项目正计划实施。 [1**********]
2.2俄气南供
引进俄罗斯天然气项目即将启动,规划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300亿m /a,中国境内利用200亿m3/a(其中东北地区100亿m /a,环渤海地区100亿m /a),输送到韩国100亿m3/a。2001年3月中俄天然气合作项目可靠性研究报两国政府批准,2005-2007年建成投产送气,2010年满荷运行。
恰杨金气田和科维克金气田联合向中国和韩国供气,两气田天然气在新乌奥扬汇合,从满洲里进入中国。陆上管线加蓟县到淄博支线管道总长度4961km ,其中俄罗斯内1960km ,中国境内3001km 。
2.3进口LNG
为改善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增长迅速,缺少能源的状况,拟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首先引进国外液化天然气资源进行LNC 项目的试点。一期规模:LNG300万t/a(约天然气37.4亿m3/a);二期规模:LNG200万t/a(约天然气24.9亿m3/a)。前期工作目前已全面启动,计划在2005前建成一期工程。管道全长506km ,管径DN600。
在中期(2010年前) ,有可能在闽东南或长江三角洲地区各进口LNG200~300万t/a。
2.4近海天然气登陆
(1)建设山东胶东半岛天然气管网渤海西部气田在1998年1月开始向天津供应1亿m /a(一期) 。近年又在渤海西部发现较大储量的油气田群,累计储量为503亿m ,计划向山东龙口供应天然气,规模为4亿m /a,估计可望在2005年前建成送气。管线全长190km ,管径400mm 。
(2)东海春晓气田向浙江供气
东海平湖气田已向上海供气4.5亿m /a。近年来勘探开发形成的东海春晓气田,已经国家评估的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72亿m3,可望增加至400~450亿m 。计划在宁波登陆,结合“西气东输”到杭州市的输气干线,东海天然气管线将由宁波向西和向南发展。预计在2005年建成,供气量16亿m /a。
(3)南海气田向海南和广西供气
我国南海蕴有大量天然气资源,除已在1996年向香港和海南省供气34亿m /a以外,目前在南海西部已探明天然气资源量有2565亿m ,可向海南省和广西供气。
3 全国城市利用天然气规划预测
经过天然气规划的实施,近期2005年内将有148个城市,7000多万人口,可望使用天然气,用气量约200亿m /a;到中期2010年,将有270个城市利用天然气,天然气量为414亿m /a。届时城市用气将占我国天然气利用总量的31%左右,接近或达到目前世界城市利用天然气的水平(23%~50%。世界平均26%),城市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比例将达到2.0~3.0%。
加快开发利用天然气,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近期内,我国城市利用天然气,即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将成为我国城市燃气发展上一个重要转折。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