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创新设计的探讨

  摘 要:语文统一了人文性与工具性,是一门学习并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性、综合性课程,其中,作业承担着运用语文规律的角色,其创新设计是减负的基础所在。本文以减负增效为背景,阐述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创新设计对策,旨在为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减负目标的达成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减负 课后作业 作业设计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160-01

  小学语文课后作业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为学生安排的练习,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能促使学生初步运用课程知识。因此,小学语文课后作业难易失当、量大质差等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学习效率低下,严重阻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和发展,急需找寻有效的课后作业创新设计对策加以解决。

  1 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作业设计脱离学生生活,实践性较差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课后作业都是以考试为轴线、以课本为中心进行设计的,被教材局限,导致需要学生通过课后作业来解决的问题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同时,学生在完成这些课后作业时不需要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学生也无法冲破教材内容、考点内容的限制,因而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升。

  1.2作业设计一刀切,缺乏层次性

  当前,虽然有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分层设计课后作业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他们对于课后作业分层设计的了解并不全面,因而对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还停留在作业量的分层上[1]。这种课后作业难度一刀切、分层随意的做法虽然能在短时间内约束学生、激励学生,但从长远来看,该分层方法缺乏科学性。

  1.3作业设计随意性较大,课内外脱节

  由于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量较繁重,加上缺乏对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认识、对减负的重视等,随着市面上商业化的配套试题、作业练习、随堂练等资源越来越多,很多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课后作业时没有对学生的认知需要进行认真的分析,没能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入手,且缺乏对市面上各种辅导资料、习题等的归类和分析,没能合理挖掘、整合、重组这些练习题目等,最终导致一些教师只花费几分钟时间为学生设计课后作业,很依赖现成的作业习题,大多都是机械照搬教辅资料里的习题。

  2 减负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创新设计对策

  2.1贴近生活,提高作业实践性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家庭、社区、社会处处都蕴含着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2]。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巧妙运用这些源自生活的语文资源,充分设计跟学生实际生活贴近的课后作业,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促使学生能独立完成跟自身水平相符的、跟自身生活环境贴近的课后作业。

  例如,小学二年级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讲述的是沿着小溪、小路寻找雷锋足迹的故事。结合当下我们生活中频繁发生的小悦悦事件、老人跌倒无人扶等现象,教师可以这篇课文为契机,为学生设计好人好事的实践性课后作业,以期让小学生们结合实际运用课文中学习过的知识。

  2.2统一目标,作业难度要分层

  在减负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后作业量分层已失去科学性,教师应注重统一创造目标、发展目标和基础目标,设计出难度分层的语文课后作业[3]。针对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能力方面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设计时,一定要合理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层次不同的学生应有相应难度的课后作业。

  例如,当三年级学生学完苏轼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课后作业:第一项是创造性课后作业,要求基础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课后搜集几首跟水相关的古诗,并简单总结出搜集到的写景古诗的特点,提醒学生要重视日常积累,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鼓励学生活用知识,创造性地把问题解决掉;第二项是发展性课后作业,是写话练习,要求中等生把这首古诗翻译、改写成一小段描写景色的文字,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学会简单地运用知识,理解诗句含义;第三项是基础性课后作业,要求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背诵古诗、默写古诗,这是较简单的巩固性课后作业,练习的目的在于巩固课堂基础,积累语言。

  2.3拓展设计,重视联系课内外

  虽然小学语文课本内的知识丰富多彩,但内容有限,所以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不能只完成课本上的作业练习题目,还要重视拓展设计,注重课外知识跟课内知识之间的结合[4]。

  例如,对于四年级上册的《秦兵马俑》一课,虽然这是标记*的选读课文,但却是教师开展课后拓展练习的好机会,能为学生快乐作业奠定基础。当学习课文描写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内容后,教师可设计创新性的课后作业,适当引入一些课外的资料,并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兵马俑图片,为学生讲解兵马俑坑里马俑的种类、数量等,当学生大致了解兵马俑的总体情况后,教师顺势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课外拓展练习,让学生认真观察兵马俑的各种神态、形态,以此判断兵马俑的地位、年龄、性格、心理活动等。

  3 结语

  作为教育的中坚力量,学校承担着不可推卸的减负责任。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课后作业,进行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创新设计就成为减负的必备条件之一。要减负,只减少学生的课后作业量、缩短课后作业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及时转变传统课后作业设计观念,拓展语文课后作业内容,促使语文课后作业重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能更具层次性、拓展性和实践性,真正实现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创新设计。

  参考文献:

  [1]陈汉辉.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4):190.

  [2]刘维伟.浅析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现状与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244.

  [3]林莉莉.浅谈减负增效背景下,语文课后作业的科学设计[J]. 电子制作,2013(09):184+168.

  [4]王新军.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有效性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2):109-110.

  摘 要:语文统一了人文性与工具性,是一门学习并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性、综合性课程,其中,作业承担着运用语文规律的角色,其创新设计是减负的基础所在。本文以减负增效为背景,阐述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创新设计对策,旨在为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减负目标的达成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减负 课后作业 作业设计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160-01

  小学语文课后作业是指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为学生安排的练习,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能促使学生初步运用课程知识。因此,小学语文课后作业难易失当、量大质差等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学习效率低下,严重阻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和发展,急需找寻有效的课后作业创新设计对策加以解决。

  1 小学语文课后作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作业设计脱离学生生活,实践性较差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课后作业都是以考试为轴线、以课本为中心进行设计的,被教材局限,导致需要学生通过课后作业来解决的问题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同时,学生在完成这些课后作业时不需要观察生活、体会生活,学生也无法冲破教材内容、考点内容的限制,因而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升。

  1.2作业设计一刀切,缺乏层次性

  当前,虽然有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分层设计课后作业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他们对于课后作业分层设计的了解并不全面,因而对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还停留在作业量的分层上[1]。这种课后作业难度一刀切、分层随意的做法虽然能在短时间内约束学生、激励学生,但从长远来看,该分层方法缺乏科学性。

  1.3作业设计随意性较大,课内外脱节

  由于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量较繁重,加上缺乏对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认识、对减负的重视等,随着市面上商业化的配套试题、作业练习、随堂练等资源越来越多,很多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课后作业时没有对学生的认知需要进行认真的分析,没能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入手,且缺乏对市面上各种辅导资料、习题等的归类和分析,没能合理挖掘、整合、重组这些练习题目等,最终导致一些教师只花费几分钟时间为学生设计课后作业,很依赖现成的作业习题,大多都是机械照搬教辅资料里的习题。

  2 减负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创新设计对策

  2.1贴近生活,提高作业实践性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家庭、社区、社会处处都蕴含着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2]。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巧妙运用这些源自生活的语文资源,充分设计跟学生实际生活贴近的课后作业,开展语文综合性活动,促使学生能独立完成跟自身水平相符的、跟自身生活环境贴近的课后作业。

  例如,小学二年级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讲述的是沿着小溪、小路寻找雷锋足迹的故事。结合当下我们生活中频繁发生的小悦悦事件、老人跌倒无人扶等现象,教师可以这篇课文为契机,为学生设计好人好事的实践性课后作业,以期让小学生们结合实际运用课文中学习过的知识。

  2.2统一目标,作业难度要分层

  在减负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后作业量分层已失去科学性,教师应注重统一创造目标、发展目标和基础目标,设计出难度分层的语文课后作业[3]。针对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能力方面客观存在的差异性,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设计时,一定要合理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层次不同的学生应有相应难度的课后作业。

  例如,当三年级学生学完苏轼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三个层次的课后作业:第一项是创造性课后作业,要求基础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课后搜集几首跟水相关的古诗,并简单总结出搜集到的写景古诗的特点,提醒学生要重视日常积累,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鼓励学生活用知识,创造性地把问题解决掉;第二项是发展性课后作业,是写话练习,要求中等生把这首古诗翻译、改写成一小段描写景色的文字,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学会简单地运用知识,理解诗句含义;第三项是基础性课后作业,要求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背诵古诗、默写古诗,这是较简单的巩固性课后作业,练习的目的在于巩固课堂基础,积累语言。

  2.3拓展设计,重视联系课内外

  虽然小学语文课本内的知识丰富多彩,但内容有限,所以语文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不能只完成课本上的作业练习题目,还要重视拓展设计,注重课外知识跟课内知识之间的结合[4]。

  例如,对于四年级上册的《秦兵马俑》一课,虽然这是标记*的选读课文,但却是教师开展课后拓展练习的好机会,能为学生快乐作业奠定基础。当学习课文描写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内容后,教师可设计创新性的课后作业,适当引入一些课外的资料,并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兵马俑图片,为学生讲解兵马俑坑里马俑的种类、数量等,当学生大致了解兵马俑的总体情况后,教师顺势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作业――课外拓展练习,让学生认真观察兵马俑的各种神态、形态,以此判断兵马俑的地位、年龄、性格、心理活动等。

  3 结语

  作为教育的中坚力量,学校承担着不可推卸的减负责任。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课后作业,进行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创新设计就成为减负的必备条件之一。要减负,只减少学生的课后作业量、缩短课后作业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及时转变传统课后作业设计观念,拓展语文课后作业内容,促使语文课后作业重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能更具层次性、拓展性和实践性,真正实现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创新设计。

  参考文献:

  [1]陈汉辉.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4):190.

  [2]刘维伟.浅析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现状与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244.

  [3]林莉莉.浅谈减负增效背景下,语文课后作业的科学设计[J]. 电子制作,2013(09):184+168.

  [4]王新军.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有效性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02):109-110.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教研组学期教学计划
  • 一.指导思想: 坚持"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积极探索"服务型"课堂的基本模式:注重以人为本,全面提升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既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积累,还要 ...查看


  • 减负工作措施与制度1
  • 减负工作措施与制度 铁力市第一小学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精神,就本校学生的课业负担.实际情况现状,按照"全面推动新课程改革,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突破口,以提高40分钟课堂效益 ...查看


  • 中学减负工作实施方案
  • 减负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莫旗教育局<关于莫旗中小学减负工作的规定>的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减负"工作,建立"减负"工作长效机制,实现我校"减负增效"目标,特制定 ...查看


  • 小学一年级语文减负工作总结
  • 小学一年级语文减负工作总结 当前,"减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焦点问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固然有其复杂的社会因素,但从教育内部来看,课堂效率不高,也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一个主要原因.当然,减负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 ...查看


  • 四年级语文减负增效计划 1
  • 四年级语文提质减负计划 白云一小:龚晓鸿 一.三年级下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总体情况分析 本次质量分析是三年级下册语文,出题范围为8单元.试题包括"积累运用"."快乐阅读"."写作" ...查看


  • 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之我见
  • [摘要]有的小学生对学习反感,缺乏创造精神.究其原因,大多由于课业负担过重所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思想观念的转变,课堂教学的优化,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的改变等是彻底减负的关键. [关键词]高效课堂优化设计培养习惯 把课余时 ...查看


  • 第八小学关于"减负增效提质"的工作方案
  • 第八小学关于"减负增效提质"的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实施关于"减负增效提质"的各项意见和建议.在2013课堂教学效益年内,努力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良好氛围, ...查看


  • 武乡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 武乡小学教学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围绕学区"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这一总体发展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重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扎扎实实地落实好教学的各项工作.深化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强化师资,提高教师教 ...查看


  • 让作业变得可爱让负担变成期待
  • 面对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日见明显,也越来越显示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现在不少地方学生的课外时间几乎被大量的作业所占,作业似沉重的大山压在学生身上,严重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