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设《网络舆情》专栏的有关问题
一、重要性
在互联网影响力日益增大的今天,网络舆论越来越受到重视。互联网已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新平台。
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二、现状
目前,市政府系统汇集网络舆情、回复网民留言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市政府门户网站的“市长信箱”
2、人民网的“地方领导频道”-“地方领导留言板”
3、市信访局主办的“网上信访”
4、各政府部门网站的“网民留言”栏目
三、建设方案
“网络舆情”专栏拟开通两大板块:舆情速递、网民留言。
1、舆情速递
内容:监测、收集、整理主流网站上的热点舆情,特别是与本市有关的热点舆情,在政务外网上进行客观呈现。
作用:建立网络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帮助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务人员了解民情,拓展视野。
收集方式:通过人工录入、舆情自动监测系统和购买专业服务三种方式,对热点问题和重点领域比较集中的网站信息,如:网页、新闻评论、论坛、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等,进行监测。
监测范围:各大主流网站。
栏目设置:今日舆情、关键词监测、媒体监测、论坛聚焦、博文推荐、全国热点事件等。
2、网民留言(领导留言板)
内容:收集、整理、回复主流网站上与本市有关的网民留言。
作用: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汇集民智,解决公众切身利益和需求。
收集方式:通过人工录入、网站链接等方式,集中展示主流网站上与我市有关的网民留言。
办理:收集需办理的事项,按流程办理。
回复:将办理结果在“网络舆情”专栏和留言来源的网站同时回复,有具体联系方式的应回复联系人。
四、建立重大网络舆情预警和报告制度
1、网络舆情分级
按照互联网舆论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互联网舆论事件分为重大、较大和一般三个等级。
重大舆论事件:主要指涉及全市性的,对本市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和影响,受到众多媒体和网站关注的互联网突发负面舆情,需要统一指挥、协调全市有关部门和力量进行紧急处置的互联网舆论事件。
较大舆论事件:主要指涉及本市性的,对本市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危害和影响,受到较多媒体和网站关注的互联网突发负面舆情,需要有关部门和力量进行处置的互联网舆论事件。
一般舆论事件:主要指涉及本市性的一般性互联网舆论事件,一般不需要进行处置。
2、编写《网络舆情专报》
加强舆情预警,建立舆情预警机制,针对特殊时期、特殊事件,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可能引起热点,以及事关我市的重大网络突发事件发生后,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社会舆情汇集工作,编写《网络舆情专报》,以纸质形式报送相关领导,为领导第一时间掌握民情、果断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发生重大、特大舆论事件时,根据需要,随时编写《网络舆情专报》;发生一般舆论事件旱,一般不编写《网络舆情专报》。
3、批示办理
领导针对《网络舆情专报》的批示,由各相关政务处室分别督办。
4、结果反馈
由各相关政务处室负责督办的批示进展情况,由各相关政务处室负责上报批示领导,同时送《网络舆情专报》编写的处室。不涉及保密的批示及其办理情况,在“网络舆情”专栏上设置专门栏目予以反馈。
关于开设《网络舆情》专栏的有关问题
一、重要性
在互联网影响力日益增大的今天,网络舆论越来越受到重视。互联网已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新平台。
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二、现状
目前,市政府系统汇集网络舆情、回复网民留言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市政府门户网站的“市长信箱”
2、人民网的“地方领导频道”-“地方领导留言板”
3、市信访局主办的“网上信访”
4、各政府部门网站的“网民留言”栏目
三、建设方案
“网络舆情”专栏拟开通两大板块:舆情速递、网民留言。
1、舆情速递
内容:监测、收集、整理主流网站上的热点舆情,特别是与本市有关的热点舆情,在政务外网上进行客观呈现。
作用:建立网络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帮助领导干部和广大公务人员了解民情,拓展视野。
收集方式:通过人工录入、舆情自动监测系统和购买专业服务三种方式,对热点问题和重点领域比较集中的网站信息,如:网页、新闻评论、论坛、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等,进行监测。
监测范围:各大主流网站。
栏目设置:今日舆情、关键词监测、媒体监测、论坛聚焦、博文推荐、全国热点事件等。
2、网民留言(领导留言板)
内容:收集、整理、回复主流网站上与本市有关的网民留言。
作用: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汇集民智,解决公众切身利益和需求。
收集方式:通过人工录入、网站链接等方式,集中展示主流网站上与我市有关的网民留言。
办理:收集需办理的事项,按流程办理。
回复:将办理结果在“网络舆情”专栏和留言来源的网站同时回复,有具体联系方式的应回复联系人。
四、建立重大网络舆情预警和报告制度
1、网络舆情分级
按照互联网舆论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互联网舆论事件分为重大、较大和一般三个等级。
重大舆论事件:主要指涉及全市性的,对本市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危害和影响,受到众多媒体和网站关注的互联网突发负面舆情,需要统一指挥、协调全市有关部门和力量进行紧急处置的互联网舆论事件。
较大舆论事件:主要指涉及本市性的,对本市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危害和影响,受到较多媒体和网站关注的互联网突发负面舆情,需要有关部门和力量进行处置的互联网舆论事件。
一般舆论事件:主要指涉及本市性的一般性互联网舆论事件,一般不需要进行处置。
2、编写《网络舆情专报》
加强舆情预警,建立舆情预警机制,针对特殊时期、特殊事件,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可能引起热点,以及事关我市的重大网络突发事件发生后,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社会舆情汇集工作,编写《网络舆情专报》,以纸质形式报送相关领导,为领导第一时间掌握民情、果断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发生重大、特大舆论事件时,根据需要,随时编写《网络舆情专报》;发生一般舆论事件旱,一般不编写《网络舆情专报》。
3、批示办理
领导针对《网络舆情专报》的批示,由各相关政务处室分别督办。
4、结果反馈
由各相关政务处室负责督办的批示进展情况,由各相关政务处室负责上报批示领导,同时送《网络舆情专报》编写的处室。不涉及保密的批示及其办理情况,在“网络舆情”专栏上设置专门栏目予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