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对农村实施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摘 要:目前,我国的农村人口仍然占我国人口的大部分,在当前形势下,农村的人口也迎来了人口老龄化,同时农村人口的流动率也比较高,这也造成我国农村的儿童健康教育水平比较低。本文就结合农村的人口特点,农村人口健康教育在我国总体形势下的地位、以及健康教育的一些内容分析对农村实施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农村 人口 健康教育 必要性

健康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也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关注健康与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同的趋势。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发展目标, 并将“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 我国的经济、社会、人口和健康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同时城乡在各个方面发展的差异也日益凸现。目前, 农村的人口和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投资于农村人口健康、改善农村的卫生条件已经成为 21世纪我国政府的重大决策。

健康教育就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保健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9]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来,农村人口仍然占半数以上,还可以知道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加快,所以农村健康素

质的提高对提高我国城镇居民整体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农村的老龄化问题加剧

现阶段我国农村既面临原来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又面临着新增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同时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庞大,加上青壮年从农村外迁,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成为一个进一步发展趋势。纵观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形势十分严峻:我国农村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农村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并具有累进性。我国农村人口未富先老,对经济压力很大,农村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

在农村,一直有着“养儿防老”的观念,但是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老人的养老就成为一个重大的问题。所以就有必要对农村的老人群体进行健康教育。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做好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通过完善健康教育体系,使农村的老年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预防保健意识,消除不良心态,稳定情绪,改变不良的行为。防范于未然,把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人到老了之后心态很重要,所以健康教育的内容必须包括对老年心理疾病的防御。

只有对农村的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才能稳定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普遍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防范意识,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在家的老人安恙无事,在外拼搏的年轻人才能更加努力地工作。

二、对农村外出流动人口进行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人口流动对居民健康造成的影响程度及性质取决于社会环境、自然条件及人口特点。农村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城市,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是也给城市的医疗卫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社会医学角度看,农村流动人口涌入城市除了对城市及其居民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外,也可能出现新的健康问题,如传染病的控制、计划生育工作等。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但他们在城市的居住环境差,卫生条件简陋,医疗保健得不到保障,不仅自身的健康问题多而且经常与传染病的流行有密切的关系。

农村外出流动人口既关系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又联系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所以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医疗保健意识。同时这部分人身体素质的提高对提高整体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留守儿童的健康教育

据报道,我国农村留守而动接近2500万,而且仍逐年增加。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并不是单纯由父母长期在外所引起的孩子情感缺失和心态异常的问题,而是学校、社会、父母、监护人及留守儿童自身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

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有:营养不良、心理健康问题、意外伤害、传染性疾病的威胁等。所以针对这一部分特殊的人群制定特殊的健康教育方式。以学校为基地普及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儿童的疾病防御能力,使这一部分儿童活到必要的卫生科学知识,转变态度,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养成健康行为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为终身健康奠定基础。

总之,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医疗保健意识比较薄弱,加之经济条件也很差,得了病之后能抗就抗,实在抗不了才去就医,这是一种错误的健康观。这种错误的健康观间接地阻碍了社会的正常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就必须对农村人口实施健康教育,调高其医疗保健意识,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对农村实施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摘 要:目前,我国的农村人口仍然占我国人口的大部分,在当前形势下,农村的人口也迎来了人口老龄化,同时农村人口的流动率也比较高,这也造成我国农村的儿童健康教育水平比较低。本文就结合农村的人口特点,农村人口健康教育在我国总体形势下的地位、以及健康教育的一些内容分析对农村实施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农村 人口 健康教育 必要性

健康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也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关注健康与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同的趋势。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发展目标, 并将“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 我国的经济、社会、人口和健康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同时城乡在各个方面发展的差异也日益凸现。目前, 农村的人口和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投资于农村人口健康、改善农村的卫生条件已经成为 21世纪我国政府的重大决策。

健康教育就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保健意识、促使人们改变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9]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来,农村人口仍然占半数以上,还可以知道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加快,所以农村健康素

质的提高对提高我国城镇居民整体素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农村的老龄化问题加剧

现阶段我国农村既面临原来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又面临着新增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同时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庞大,加上青壮年从农村外迁,农村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成为一个进一步发展趋势。纵观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形势十分严峻:我国农村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农村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并具有累进性。我国农村人口未富先老,对经济压力很大,农村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

在农村,一直有着“养儿防老”的观念,但是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老人的养老就成为一个重大的问题。所以就有必要对农村的老人群体进行健康教育。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做好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通过完善健康教育体系,使农村的老年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预防保健意识,消除不良心态,稳定情绪,改变不良的行为。防范于未然,把疾病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人到老了之后心态很重要,所以健康教育的内容必须包括对老年心理疾病的防御。

只有对农村的老年人进行健康教育,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才能稳定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普遍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防范意识,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在家的老人安恙无事,在外拼搏的年轻人才能更加努力地工作。

二、对农村外出流动人口进行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人口流动对居民健康造成的影响程度及性质取决于社会环境、自然条件及人口特点。农村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城市,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是也给城市的医疗卫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社会医学角度看,农村流动人口涌入城市除了对城市及其居民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外,也可能出现新的健康问题,如传染病的控制、计划生育工作等。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但他们在城市的居住环境差,卫生条件简陋,医疗保健得不到保障,不仅自身的健康问题多而且经常与传染病的流行有密切的关系。

农村外出流动人口既关系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又联系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所以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医疗保健意识。同时这部分人身体素质的提高对提高整体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留守儿童的健康教育

据报道,我国农村留守而动接近2500万,而且仍逐年增加。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并不是单纯由父母长期在外所引起的孩子情感缺失和心态异常的问题,而是学校、社会、父母、监护人及留守儿童自身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

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有:营养不良、心理健康问题、意外伤害、传染性疾病的威胁等。所以针对这一部分特殊的人群制定特殊的健康教育方式。以学校为基地普及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儿童的疾病防御能力,使这一部分儿童活到必要的卫生科学知识,转变态度,树立正确的健康价值观,养成健康行为和良好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疾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为终身健康奠定基础。

总之,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医疗保健意识比较薄弱,加之经济条件也很差,得了病之后能抗就抗,实在抗不了才去就医,这是一种错误的健康观。这种错误的健康观间接地阻碍了社会的正常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就必须对农村人口实施健康教育,调高其医疗保健意识,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关文章

  • 浅谈重视农村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 浅谈重视农村家庭教育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仍不容乐观.以" 主要表现形式"" 诱发原因" 及" 具体策略" 三个方面为切入 ...查看


  • 试论在农村老年人中推广太极拳的必要性
  • 科技信息 音体美 试一It"在农栖老年人巾推广太极孽酗必要牲 菏泽学院体育系 赵付霞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论述了我国农村老年群体的特点,进而提出在农村老年人中推广太极拳的必要性,从而为我国建设新农村体育事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查看


  • 关于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的思考
  • 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的思考 一.建立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预算是农村中小学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包括教育事业费(即各级各类的学校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和教育基本建投资(建 ...查看


  • 农村环保自治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中的重要性
  • 农村环保自治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中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市场经济得到了确立和完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地推进和深入,城市中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其环境得到了不断地改善,但与城市的发展现状相比,农村的环 ...查看


  • 关于对社区财务人员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建议
  • 关于对社区(村)财务人员存在问题的 分析及建议 随着新农村建设重大战略措施的全面实施和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社区(村)的集体存量资产特别是货币资产日益增长,社区(村)财务管理成为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而作为社区(村)财务 ...查看


  • 艺术教育论文
  • 艺术教育论文 题目:浅谈农村小学艺术教育教学开展的必要性 作者:杨小文 单位:清水县黄门学区 职别:教师 完成时间:2012 年 5 月 25 日 目录 题目......................................... ...查看


  •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 摘要: 农村 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 经济 发展 ,确保农村改革和发展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和保障,也是 社 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党风廉政:建设:新 ...查看


  • 浇谈农村幼儿园的家长工作
  • 浅谈农村幼儿教育与家长工作 摘要 随着教育的重要性逐步被人们推广,教育要从基层做起已不再是人们陌生的话题.可是教育的理念却日益更新,转变原有的教育理念,让幼儿自由全面的发展已经成为农村幼儿教育的首要任务.本文就农村幼儿教育中家长的两种不同观 ...查看


  • 浅谈西部边远山区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西部边远山区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乌仁高娃 来源:<科教创新>2013年第08期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