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2016年第52周|汤显祖著[牡丹亭](中华经典名剧)

2016年完美收官,送福利!

本期福利规则:

请你选取一种自己喜欢的中华书局出版图书,做个简短的评论(200字内),并将其发到微信后台,我们将从读者中抽取两位,馈赠中华经典名剧《牡丹亭》各一册,并将这两位读者的评论在下周五【福利】中发布出来。(2016年第51周获福利读者评论见文末)

活动截止时间为:2017年1月3日上午12点,获奖名单将在2017年1月3日的头条微信中公布!

牡丹亭

[明]汤显祖 著

评注者:蔺文锐

书号:978-7-101-12131-5

定价:28.00元

定价68.00元

本书特色

2004年的“青春版”《牡丹亭》问世后,《牡丹亭》这部古典名剧又焕发了青春,“中华经典名剧”本《牡丹亭》一方面评论其文学之美,一方面讲解其表演之美,体现出将传统戏剧文本与舞台演出结合评析的鲜明特色。主要表现为:

1.精选底本,精核原文,注释详赡。

2.“点评”中加强了重点人物和唱词的分析,如在《折寇》中对陈最良的形象、在《遇母》中对杜母的心理、在《硬拷》中对柳梅梦的形象分析都颇有新意。

3.注重将文本赏析与舞台表演相结合,有传统昆曲《牡丹亭》的表演,也有现代“青春版”《牡丹亭》的表演和舞美,不仅能帮助人们“读”懂剧作,是一本《牡丹亭》文本的赏读指导,更能帮助人们“看”懂戏曲,是一本《牡丹亭》戏剧观剧指南。

原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主要戏剧作品有《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

评注者简介

蔺文锐,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博士,现为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长期关注戏曲文本、文本传播与戏曲演出的关系,关注戏曲的舞台表演,擅长戏剧文本与舞台表演的结合研究。

名家评论

明·沈德符: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明·吕天成:杜丽娘事甚奇。而著意发挥,怀春慕色之情,惊心动魄且巧妙叠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吴梅:古今传奇,用故事之最胜者,莫如《桃花扇》;用臆说之最胜者,莫如《牡丹亭》。《牡丹亭》之杜丽娘,以一梦感情,生死不渝,亦已动人情致,而又写道院幽媾之凄艳,野店合昏之潦草,无一不出乎人情之外,却无一不合乎人情之中。

俞平伯:《牡丹亭》出,竟以荒远梦幻之事,俚俗俳优之语,一举而遂掩前古。盖其幽微灵秀,姚冶空濛,自成一家,独有千古,不特昔人屐齿所未尝到,即后之人亦难仿其颦眉也。夫曲,晚近之作,小道也,得《牡丹亭》而与诗、古文、词抗颜接席……吾谓《牡丹亭》非他,盖直接《诗》三百之法乳者也,思无邪之一化身也;是圣贤之心肠也;是豪杰之血气也;是才子之才、佳人之佳,兼此二者之无奈之情也;是能将闺门风雅,情性之本原,宛转曲折而书之,缠绵低徊而度之,明目张胆地而扮演之也。宁非天下之才耶?非天下之奇才而能如此耶?

◆  ◆  ◆  ◆  ◆

2016年第51周获奖读者的评论:

王承帝(字右虞)

读完《建安七子集》,极有感触。建安七子开一代文学新风,然而短暂的昙花一现之后,其思想和文学晋朝并没有继承下来,直到唐朝才得以继承。与之相对,民国诸贤亦开一代新风,还是昙花一现,其思想和文学在大陆并没有得到完整继承。晋及南北朝时期,文士普遍不热心去补益治道,以文学为自适之物,今人亦如此,而且两个时代同样是儒道沦丧,崇尚物欲享乐。

青草地

《我相信中国的前途》作者有一种大历史观,他反对用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对待历史,以好人坏人对立书写历史。本书以"凡是一件事的发生,必有它的前因后果"的态度研究历史,显然比那些只是一味骂或一味夸的人要高明许多。作者主要是从横断面和财经制度看中国历史。一是从历史整体脉络看待评价其中的事件。二是从技术的研究历史,而非抒发情感或着眼意识形态。书题目在全书中的分量并不突出,意思是,从趋势而言对中国前途很有信心。原因之一是,作者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是绝对的区分,而是关系密切 。中国与西方的不同,本质不在于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理论之争,而是社会管理方式这样技术问题。

(统筹:启正;编辑:松露)

2016年完美收官,送福利!

本期福利规则:

请你选取一种自己喜欢的中华书局出版图书,做个简短的评论(200字内),并将其发到微信后台,我们将从读者中抽取两位,馈赠中华经典名剧《牡丹亭》各一册,并将这两位读者的评论在下周五【福利】中发布出来。(2016年第51周获福利读者评论见文末)

活动截止时间为:2017年1月3日上午12点,获奖名单将在2017年1月3日的头条微信中公布!

牡丹亭

[明]汤显祖 著

评注者:蔺文锐

书号:978-7-101-12131-5

定价:28.00元

定价68.00元

本书特色

2004年的“青春版”《牡丹亭》问世后,《牡丹亭》这部古典名剧又焕发了青春,“中华经典名剧”本《牡丹亭》一方面评论其文学之美,一方面讲解其表演之美,体现出将传统戏剧文本与舞台演出结合评析的鲜明特色。主要表现为:

1.精选底本,精核原文,注释详赡。

2.“点评”中加强了重点人物和唱词的分析,如在《折寇》中对陈最良的形象、在《遇母》中对杜母的心理、在《硬拷》中对柳梅梦的形象分析都颇有新意。

3.注重将文本赏析与舞台表演相结合,有传统昆曲《牡丹亭》的表演,也有现代“青春版”《牡丹亭》的表演和舞美,不仅能帮助人们“读”懂剧作,是一本《牡丹亭》文本的赏读指导,更能帮助人们“看”懂戏曲,是一本《牡丹亭》戏剧观剧指南。

原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主要戏剧作品有《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

评注者简介

蔺文锐,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博士,现为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长期关注戏曲文本、文本传播与戏曲演出的关系,关注戏曲的舞台表演,擅长戏剧文本与舞台表演的结合研究。

名家评论

明·沈德符: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明·吕天成:杜丽娘事甚奇。而著意发挥,怀春慕色之情,惊心动魄且巧妙叠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吴梅:古今传奇,用故事之最胜者,莫如《桃花扇》;用臆说之最胜者,莫如《牡丹亭》。《牡丹亭》之杜丽娘,以一梦感情,生死不渝,亦已动人情致,而又写道院幽媾之凄艳,野店合昏之潦草,无一不出乎人情之外,却无一不合乎人情之中。

俞平伯:《牡丹亭》出,竟以荒远梦幻之事,俚俗俳优之语,一举而遂掩前古。盖其幽微灵秀,姚冶空濛,自成一家,独有千古,不特昔人屐齿所未尝到,即后之人亦难仿其颦眉也。夫曲,晚近之作,小道也,得《牡丹亭》而与诗、古文、词抗颜接席……吾谓《牡丹亭》非他,盖直接《诗》三百之法乳者也,思无邪之一化身也;是圣贤之心肠也;是豪杰之血气也;是才子之才、佳人之佳,兼此二者之无奈之情也;是能将闺门风雅,情性之本原,宛转曲折而书之,缠绵低徊而度之,明目张胆地而扮演之也。宁非天下之才耶?非天下之奇才而能如此耶?

◆  ◆  ◆  ◆  ◆

2016年第51周获奖读者的评论:

王承帝(字右虞)

读完《建安七子集》,极有感触。建安七子开一代文学新风,然而短暂的昙花一现之后,其思想和文学晋朝并没有继承下来,直到唐朝才得以继承。与之相对,民国诸贤亦开一代新风,还是昙花一现,其思想和文学在大陆并没有得到完整继承。晋及南北朝时期,文士普遍不热心去补益治道,以文学为自适之物,今人亦如此,而且两个时代同样是儒道沦丧,崇尚物欲享乐。

青草地

《我相信中国的前途》作者有一种大历史观,他反对用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对待历史,以好人坏人对立书写历史。本书以"凡是一件事的发生,必有它的前因后果"的态度研究历史,显然比那些只是一味骂或一味夸的人要高明许多。作者主要是从横断面和财经制度看中国历史。一是从历史整体脉络看待评价其中的事件。二是从技术的研究历史,而非抒发情感或着眼意识形态。书题目在全书中的分量并不突出,意思是,从趋势而言对中国前途很有信心。原因之一是,作者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是绝对的区分,而是关系密切 。中国与西方的不同,本质不在于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理论之争,而是社会管理方式这样技术问题。

(统筹:启正;编辑:松露)


相关文章

  • 古代名剧鉴赏
  • 作为舞台艺术的戏曲--说白.科介.穿关 1 <金锁记>的编剧是 A.余文君 B.王安祈 C.张爱玲 D.田沁鑫 正确答案:B 2 下面哪一项不是戏剧的必备要素 正确答案:D.摄影 3 2006年导演昆曲<1699·桃花扇& ...查看


  • 中国古代四大名剧
  • ☆ 中国古代四大名剧 ☆ ― 中国科大.李弦,2011.6,摘抄自<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重排于2013.2. 中国古代四大名剧是<西厢记>.<长生殿>.<牡丹亭>.<桃花扇>. ...查看


  • 当今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 当今昆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自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1年5月宣布中国的昆曲艺术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在文化部制定的十年规划的推动下,全国各昆剧院团新排了一系列新剧目,计有四十多个.本文以苏州昆剧院创演的 ...查看


  • 演出经纪人考试中国音乐名曲及作曲家
  • 中国音乐名曲及作曲家 一.传统名曲 1. 古典歌曲: <阳关三叠>: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古朴深沉,后段略显激越 <扬州慢>,姜夔,荒凉萧条 <满江红>,岳飞,悲壮 2. 民间歌曲: < ...查看


  • 这是[牡丹亭]的一部分,35幅插图,400年的故事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二版的<汤显祖戏曲集>(上下两册)里的<牡丹亭>,有插画35幅.此35幅插图,如<汤显祖戏曲集/汤显祖戏曲校例>所言"采用臧懋循订正<玉茗堂四梦>本插图&qu ...查看


  • 硕士学位论文!
  • 题目: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唱腔研究 所在院系: 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专业名称: 音乐学 研究方向: 中国传统音乐 姓 名: 刘 萍 学 号: [1**********] 答辩日期: 2011年6月 指 ...查看


  • [牡丹亭]中杜宝的形象与意义
  •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5戏剧62008年第4期总第130期 杜宝的形象与意义 ¹ 徐燕琳 * 内容摘要:5牡丹亭6一剧, 作者极写杜宝的文治武功, 赋予他各种才能美德, 将他塑造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完人:他尽职劝农, 仁政惠民; 他奋勇抗金, 誓死报 ...查看


  •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5-2016年度秋季学期期末(2016.2) 大学语文 考试形式:当堂开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牡丹亭>的作者是 汤显祖 . 2.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 ...查看


  • 一出[牡丹亭],几代寻梦现经典    浙江日报
  • 浙江日报 数字报纸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00020版:人文世界·艺文志 上一版 文章导航 一出<牡丹亭>,几代寻梦现经典 收藏 推荐 打印 放大 缩小 还原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主页 每逢周六,浙江昆剧团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