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完美收官,送福利!
本期福利规则:
请你选取一种自己喜欢的中华书局出版图书,做个简短的评论(200字内),并将其发到微信后台,我们将从读者中抽取两位,馈赠中华经典名剧《牡丹亭》各一册,并将这两位读者的评论在下周五【福利】中发布出来。(2016年第51周获福利读者评论见文末)
活动截止时间为:2017年1月3日上午12点,获奖名单将在2017年1月3日的头条微信中公布!
牡丹亭
[明]汤显祖 著
评注者:蔺文锐
书号:978-7-101-12131-5
定价:28.00元
定价68.00元
本书特色
2004年的“青春版”《牡丹亭》问世后,《牡丹亭》这部古典名剧又焕发了青春,“中华经典名剧”本《牡丹亭》一方面评论其文学之美,一方面讲解其表演之美,体现出将传统戏剧文本与舞台演出结合评析的鲜明特色。主要表现为:
1.精选底本,精核原文,注释详赡。
2.“点评”中加强了重点人物和唱词的分析,如在《折寇》中对陈最良的形象、在《遇母》中对杜母的心理、在《硬拷》中对柳梅梦的形象分析都颇有新意。
3.注重将文本赏析与舞台表演相结合,有传统昆曲《牡丹亭》的表演,也有现代“青春版”《牡丹亭》的表演和舞美,不仅能帮助人们“读”懂剧作,是一本《牡丹亭》文本的赏读指导,更能帮助人们“看”懂戏曲,是一本《牡丹亭》戏剧观剧指南。
原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主要戏剧作品有《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
评注者简介
蔺文锐,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博士,现为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长期关注戏曲文本、文本传播与戏曲演出的关系,关注戏曲的舞台表演,擅长戏剧文本与舞台表演的结合研究。
名家评论
明·沈德符: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明·吕天成:杜丽娘事甚奇。而著意发挥,怀春慕色之情,惊心动魄且巧妙叠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吴梅:古今传奇,用故事之最胜者,莫如《桃花扇》;用臆说之最胜者,莫如《牡丹亭》。《牡丹亭》之杜丽娘,以一梦感情,生死不渝,亦已动人情致,而又写道院幽媾之凄艳,野店合昏之潦草,无一不出乎人情之外,却无一不合乎人情之中。
俞平伯:《牡丹亭》出,竟以荒远梦幻之事,俚俗俳优之语,一举而遂掩前古。盖其幽微灵秀,姚冶空濛,自成一家,独有千古,不特昔人屐齿所未尝到,即后之人亦难仿其颦眉也。夫曲,晚近之作,小道也,得《牡丹亭》而与诗、古文、词抗颜接席……吾谓《牡丹亭》非他,盖直接《诗》三百之法乳者也,思无邪之一化身也;是圣贤之心肠也;是豪杰之血气也;是才子之才、佳人之佳,兼此二者之无奈之情也;是能将闺门风雅,情性之本原,宛转曲折而书之,缠绵低徊而度之,明目张胆地而扮演之也。宁非天下之才耶?非天下之奇才而能如此耶?
◆ ◆ ◆ ◆ ◆
2016年第51周获奖读者的评论:
王承帝(字右虞)
读完《建安七子集》,极有感触。建安七子开一代文学新风,然而短暂的昙花一现之后,其思想和文学晋朝并没有继承下来,直到唐朝才得以继承。与之相对,民国诸贤亦开一代新风,还是昙花一现,其思想和文学在大陆并没有得到完整继承。晋及南北朝时期,文士普遍不热心去补益治道,以文学为自适之物,今人亦如此,而且两个时代同样是儒道沦丧,崇尚物欲享乐。
青草地
《我相信中国的前途》作者有一种大历史观,他反对用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对待历史,以好人坏人对立书写历史。本书以"凡是一件事的发生,必有它的前因后果"的态度研究历史,显然比那些只是一味骂或一味夸的人要高明许多。作者主要是从横断面和财经制度看中国历史。一是从历史整体脉络看待评价其中的事件。二是从技术的研究历史,而非抒发情感或着眼意识形态。书题目在全书中的分量并不突出,意思是,从趋势而言对中国前途很有信心。原因之一是,作者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是绝对的区分,而是关系密切 。中国与西方的不同,本质不在于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理论之争,而是社会管理方式这样技术问题。
(统筹:启正;编辑:松露)
2016年完美收官,送福利!
本期福利规则:
请你选取一种自己喜欢的中华书局出版图书,做个简短的评论(200字内),并将其发到微信后台,我们将从读者中抽取两位,馈赠中华经典名剧《牡丹亭》各一册,并将这两位读者的评论在下周五【福利】中发布出来。(2016年第51周获福利读者评论见文末)
活动截止时间为:2017年1月3日上午12点,获奖名单将在2017年1月3日的头条微信中公布!
牡丹亭
[明]汤显祖 著
评注者:蔺文锐
书号:978-7-101-12131-5
定价:28.00元
定价68.00元
本书特色
2004年的“青春版”《牡丹亭》问世后,《牡丹亭》这部古典名剧又焕发了青春,“中华经典名剧”本《牡丹亭》一方面评论其文学之美,一方面讲解其表演之美,体现出将传统戏剧文本与舞台演出结合评析的鲜明特色。主要表现为:
1.精选底本,精核原文,注释详赡。
2.“点评”中加强了重点人物和唱词的分析,如在《折寇》中对陈最良的形象、在《遇母》中对杜母的心理、在《硬拷》中对柳梅梦的形象分析都颇有新意。
3.注重将文本赏析与舞台表演相结合,有传统昆曲《牡丹亭》的表演,也有现代“青春版”《牡丹亭》的表演和舞美,不仅能帮助人们“读”懂剧作,是一本《牡丹亭》文本的赏读指导,更能帮助人们“看”懂戏曲,是一本《牡丹亭》戏剧观剧指南。
原作者简介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著名文学家、戏剧家。主要戏剧作品有《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
评注者简介
蔺文锐,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博士,现为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长期关注戏曲文本、文本传播与戏曲演出的关系,关注戏曲的舞台表演,擅长戏剧文本与舞台表演的结合研究。
名家评论
明·沈德符: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明·吕天成:杜丽娘事甚奇。而著意发挥,怀春慕色之情,惊心动魄且巧妙叠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
吴梅:古今传奇,用故事之最胜者,莫如《桃花扇》;用臆说之最胜者,莫如《牡丹亭》。《牡丹亭》之杜丽娘,以一梦感情,生死不渝,亦已动人情致,而又写道院幽媾之凄艳,野店合昏之潦草,无一不出乎人情之外,却无一不合乎人情之中。
俞平伯:《牡丹亭》出,竟以荒远梦幻之事,俚俗俳优之语,一举而遂掩前古。盖其幽微灵秀,姚冶空濛,自成一家,独有千古,不特昔人屐齿所未尝到,即后之人亦难仿其颦眉也。夫曲,晚近之作,小道也,得《牡丹亭》而与诗、古文、词抗颜接席……吾谓《牡丹亭》非他,盖直接《诗》三百之法乳者也,思无邪之一化身也;是圣贤之心肠也;是豪杰之血气也;是才子之才、佳人之佳,兼此二者之无奈之情也;是能将闺门风雅,情性之本原,宛转曲折而书之,缠绵低徊而度之,明目张胆地而扮演之也。宁非天下之才耶?非天下之奇才而能如此耶?
◆ ◆ ◆ ◆ ◆
2016年第51周获奖读者的评论:
王承帝(字右虞)
读完《建安七子集》,极有感触。建安七子开一代文学新风,然而短暂的昙花一现之后,其思想和文学晋朝并没有继承下来,直到唐朝才得以继承。与之相对,民国诸贤亦开一代新风,还是昙花一现,其思想和文学在大陆并没有得到完整继承。晋及南北朝时期,文士普遍不热心去补益治道,以文学为自适之物,今人亦如此,而且两个时代同样是儒道沦丧,崇尚物欲享乐。
青草地
《我相信中国的前途》作者有一种大历史观,他反对用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对待历史,以好人坏人对立书写历史。本书以"凡是一件事的发生,必有它的前因后果"的态度研究历史,显然比那些只是一味骂或一味夸的人要高明许多。作者主要是从横断面和财经制度看中国历史。一是从历史整体脉络看待评价其中的事件。二是从技术的研究历史,而非抒发情感或着眼意识形态。书题目在全书中的分量并不突出,意思是,从趋势而言对中国前途很有信心。原因之一是,作者认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是绝对的区分,而是关系密切 。中国与西方的不同,本质不在于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理论之争,而是社会管理方式这样技术问题。
(统筹:启正;编辑: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