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刺激国内宽带市场快速成长,业务推广初期,我国电信运营商面向家庭用户推出的包月套餐没有流量的限制,而现阶段互联网多数内容是免费的,用户数据需求不断加大,必然会导致互联网企业出现带宽占用不断增加而收入却不能同比增加的经营困境。而近期BT(英国电信)下载软件的出现,着实给国内互联网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部分用户数据业务需求极度膨胀,从而大大占用了现有网络资源,这是原来国内互联网接入运营商推出包月套餐所没意料到的。部分企业对此现象的反应是推出按照流量方式,以期缓解经营困境,这个消息在国内市场引起轩然大波。“BT事件”可谓作为一个导火索,促使互联网企业开始思索互联网盈利模式,其中关键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未来如何对宽带业务进行计费。
固定数据业务计费方式总体看来,固定互联网接入商提出的宽带业务设计资费原则是:
计费方式——重度使用用户采取包月限量,轻度业务使用按照时长计费。
定价策略——市场培育期采取低价掠夺定价。
图1以BT(英国电信)住宅用户宽带数据计费为例。BT住宅用户的宽带数据业务资费套餐定价比较简单,目前以数据使用量和数据传输速度进行细分标准的。
通过将BT现有3种资费套餐进行对比,发现各个套餐区别在于:赠送数据业务数量和包月宽带业务使用量差别较大;另外,BT提供了功能较为强大的增值服务作为附加的优惠条件,显得宽带数据源业务资费套餐内容较为丰满。
移动数据业务计费方式
数据业务计费通常有三种方式:(1)固定包月制,即在一个计费周期(月)内,用户可以收发一定的数据量(有些运营商不限制数据流量);(2)按流量计费,即根据发送数据量,例如以兆字节(MB)为单位来计费;(3)按照时间长度计费,即根据用户上网的时间来计费。与固定互联网接入服务商不同,移动业务提供商采取高价撇脂的策略。
当前电信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特别是移动通信领域),考虑到成本和效益问题,他们不得不采取高价策略来尽快收回其投资成本,减少经营风险。而移动业务的方便性是体现服务差异性手段之一,所以一般的移动新数据定位多定位在高端客户上。这就引发了移动领域中的怪象:真正对移动数据业务感兴趣的用户因为高价而被拒之门外,而经过终端等诸多条件约束后最终圈定的目标人群对数据业务需求却不是那么旺盛,最终导致数据业务商用进程缓慢。所以在移动数据业务推出时一定要紧密结合具有这些消费欲望的人群的实际支付能力进行定价,这里以i-mode业务和香港和记数据业务定价进行分析。
日本i-mode
最初,i-mode价格是经过专家研究、按照成本和市场预测计算得出的,资费很高,在i-mode运营之初市场反应不佳,之后NTT DoCoMo公司大胆尝试基于用户调查的预期价格,采用了低价渗透的策略,以低廉的资费保证了网站的访问量,不久受丰富内容与廉价通信费用吸引的用户数剧增。i-mode同时以分钟和信息包为单位进行计费,用户支付的i-mode使用费由基本费、数据包通信费、网站信息费三部分构成(见图2):
基本费用——1800~8900日元/月;
数据包通信费——0.015~0.1日元/包(128k);
网站信息使用费——内容提供商自定,基本资费结构为“基础费用+网站浏览次数或者内容点击次数”。
图2 i-mode业务计费
香港和记
基本数据业务主要按照内容进行计费,计费结构为包月制,超过部分按片收费(具体资费见图3)。
图3 香港和记数据业务计费
未来宽带业务计费模式
新业务定价法则
由于数据业务内容、业务终端和资费等条件的约束,一项新的数据业务推出之后一般无法实现大范围商用。解决办法其实很简单:明确各个细分群体的电信消费需求特征和实际支付能力,找到两者均衡点,这样的业务定价才有意义。
价值链中的计费比重
未来的数据业务将是围绕互联网展开的,而互联网的本质是一种平台资源,从事互联网经营的企业无非就分为两大类:提供平台资源的企业和在利用平台资源的企业。为说明问题,可以把互联网价值链简单地界定为:用户-网络接入商-内容提供商。可以预见,未来互联网将有两大经营模式:高低模式——即互联网内容免费或者低价,用户仅为接入买单;低高模式——即互联网低价接入,用户为互联网内容买单(后者占比重较大)。显然高低模式是互联网资源初级市场培育阶段采取的方式,而低高模式则是未来互联网经营模式的主流。
未来数据业务计费分析
从价值链角度来看,未来数据业务计费有两大主线:
(1)拥有互联网网络资源的企业在未来互联网数据业务计费模式应遵循对用户按照低价接入,对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按业务比例分成或者包月限量交纳一定基础费用原则进行收费。
(2)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则基于时间、流量内容或者服务等综合计费。
后者收费模式直接影响了用户对业务的选择。网络资源充裕时按照时长为计费单元是用户所青睐的方式,而网络资源紧张网络速度有所影响时,按照内容计费是用户所喜欢的方式。因为用户重在业务体验,购买的是服务,而不是一堆数字,所以用技术特征较强的字节数作为计费单元等不大符合用户消费习惯。
可以预见,未来数据将是多种计费方式的模式,例如对短消息数量、对用户上网点击数量、信息内容、下载的应用服务、连接时间和业务流量等,其中区分不同应用类型并按内容的计费模式占据主流地位。
未来数据业务计费基本模式是包月制,超过部分按照内容/流量/时长收费。其中:
(1)包月制:可以制定基于流量的细分套餐,例如用户观看流媒体等带宽需求比较高的内容,就设置2M带宽;而对于那些仅有浏览网页和收发邮件等基础上网数据需求的用户,包月流量限制可以设置成为512K带宽,业务使用超过包月限制的部分再以流量计费,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带宽资源,便于运营商合理计费。
(2)按内容收费:可以考虑内容本身成本定价,兼顾为此将产生以流量进行计费。
为刺激国内宽带市场快速成长,业务推广初期,我国电信运营商面向家庭用户推出的包月套餐没有流量的限制,而现阶段互联网多数内容是免费的,用户数据需求不断加大,必然会导致互联网企业出现带宽占用不断增加而收入却不能同比增加的经营困境。而近期BT(英国电信)下载软件的出现,着实给国内互联网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部分用户数据业务需求极度膨胀,从而大大占用了现有网络资源,这是原来国内互联网接入运营商推出包月套餐所没意料到的。部分企业对此现象的反应是推出按照流量方式,以期缓解经营困境,这个消息在国内市场引起轩然大波。“BT事件”可谓作为一个导火索,促使互联网企业开始思索互联网盈利模式,其中关键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未来如何对宽带业务进行计费。
固定数据业务计费方式总体看来,固定互联网接入商提出的宽带业务设计资费原则是:
计费方式——重度使用用户采取包月限量,轻度业务使用按照时长计费。
定价策略——市场培育期采取低价掠夺定价。
图1以BT(英国电信)住宅用户宽带数据计费为例。BT住宅用户的宽带数据业务资费套餐定价比较简单,目前以数据使用量和数据传输速度进行细分标准的。
通过将BT现有3种资费套餐进行对比,发现各个套餐区别在于:赠送数据业务数量和包月宽带业务使用量差别较大;另外,BT提供了功能较为强大的增值服务作为附加的优惠条件,显得宽带数据源业务资费套餐内容较为丰满。
移动数据业务计费方式
数据业务计费通常有三种方式:(1)固定包月制,即在一个计费周期(月)内,用户可以收发一定的数据量(有些运营商不限制数据流量);(2)按流量计费,即根据发送数据量,例如以兆字节(MB)为单位来计费;(3)按照时间长度计费,即根据用户上网的时间来计费。与固定互联网接入服务商不同,移动业务提供商采取高价撇脂的策略。
当前电信技术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特别是移动通信领域),考虑到成本和效益问题,他们不得不采取高价策略来尽快收回其投资成本,减少经营风险。而移动业务的方便性是体现服务差异性手段之一,所以一般的移动新数据定位多定位在高端客户上。这就引发了移动领域中的怪象:真正对移动数据业务感兴趣的用户因为高价而被拒之门外,而经过终端等诸多条件约束后最终圈定的目标人群对数据业务需求却不是那么旺盛,最终导致数据业务商用进程缓慢。所以在移动数据业务推出时一定要紧密结合具有这些消费欲望的人群的实际支付能力进行定价,这里以i-mode业务和香港和记数据业务定价进行分析。
日本i-mode
最初,i-mode价格是经过专家研究、按照成本和市场预测计算得出的,资费很高,在i-mode运营之初市场反应不佳,之后NTT DoCoMo公司大胆尝试基于用户调查的预期价格,采用了低价渗透的策略,以低廉的资费保证了网站的访问量,不久受丰富内容与廉价通信费用吸引的用户数剧增。i-mode同时以分钟和信息包为单位进行计费,用户支付的i-mode使用费由基本费、数据包通信费、网站信息费三部分构成(见图2):
基本费用——1800~8900日元/月;
数据包通信费——0.015~0.1日元/包(128k);
网站信息使用费——内容提供商自定,基本资费结构为“基础费用+网站浏览次数或者内容点击次数”。
图2 i-mode业务计费
香港和记
基本数据业务主要按照内容进行计费,计费结构为包月制,超过部分按片收费(具体资费见图3)。
图3 香港和记数据业务计费
未来宽带业务计费模式
新业务定价法则
由于数据业务内容、业务终端和资费等条件的约束,一项新的数据业务推出之后一般无法实现大范围商用。解决办法其实很简单:明确各个细分群体的电信消费需求特征和实际支付能力,找到两者均衡点,这样的业务定价才有意义。
价值链中的计费比重
未来的数据业务将是围绕互联网展开的,而互联网的本质是一种平台资源,从事互联网经营的企业无非就分为两大类:提供平台资源的企业和在利用平台资源的企业。为说明问题,可以把互联网价值链简单地界定为:用户-网络接入商-内容提供商。可以预见,未来互联网将有两大经营模式:高低模式——即互联网内容免费或者低价,用户仅为接入买单;低高模式——即互联网低价接入,用户为互联网内容买单(后者占比重较大)。显然高低模式是互联网资源初级市场培育阶段采取的方式,而低高模式则是未来互联网经营模式的主流。
未来数据业务计费分析
从价值链角度来看,未来数据业务计费有两大主线:
(1)拥有互联网网络资源的企业在未来互联网数据业务计费模式应遵循对用户按照低价接入,对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按业务比例分成或者包月限量交纳一定基础费用原则进行收费。
(2)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则基于时间、流量内容或者服务等综合计费。
后者收费模式直接影响了用户对业务的选择。网络资源充裕时按照时长为计费单元是用户所青睐的方式,而网络资源紧张网络速度有所影响时,按照内容计费是用户所喜欢的方式。因为用户重在业务体验,购买的是服务,而不是一堆数字,所以用技术特征较强的字节数作为计费单元等不大符合用户消费习惯。
可以预见,未来数据将是多种计费方式的模式,例如对短消息数量、对用户上网点击数量、信息内容、下载的应用服务、连接时间和业务流量等,其中区分不同应用类型并按内容的计费模式占据主流地位。
未来数据业务计费基本模式是包月制,超过部分按照内容/流量/时长收费。其中:
(1)包月制:可以制定基于流量的细分套餐,例如用户观看流媒体等带宽需求比较高的内容,就设置2M带宽;而对于那些仅有浏览网页和收发邮件等基础上网数据需求的用户,包月流量限制可以设置成为512K带宽,业务使用超过包月限制的部分再以流量计费,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带宽资源,便于运营商合理计费。
(2)按内容收费:可以考虑内容本身成本定价,兼顾为此将产生以流量进行计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