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教案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程标准】

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下令发兵捕拿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发展

奠定基础。经济上根本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从此开始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军事上,极

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并未与旧制度、

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2)理解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

(3)探究商鞅变法和秦国富国强兵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商鞅遭到旧势力的反对而亡的学习,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通过对商鞅变法作用的学习,提高分析、归纳、理解历史问题的的能力;

(3)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的具体表现的学习,提高分析、归纳、综合、理解历史问

题的能力。

(4)通过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形式,

设置历史情境,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商鞅变法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勇于改革,与时俱进的精神;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问题;

(3)改革和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生产力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根本标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兵强。

难点:一分为二地看待商鞅变法的得失。

【教学方法】

七步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1、通过观察图片你从中获得的最重要的历史信息是什么?

秦始皇当年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的历史伟业。

2、你认为:为“秦王扫六合”奠定基础的是什么?商鞅变法。

第二环节:学习目标:

(1)了解商鞅之死的原因及其结果。

(2)分析商鞅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作用。

(3)理解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

(4)怎样看待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

(5)探究商鞅变法和秦国富国强兵的关系。

(6)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进行的改革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

第三环节:自主学习:

一、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一)通过阅读课文,, 我能自主掌握以下历史知识要点

1、商鞅变法一开始就受到 的强烈抵制和抗拒;公元前338年, 去世, 即位。 2、 下令发兵捕拿商鞅,商鞅在 起兵自卫,兵败被杀。 3、商鞅虽死,但他的“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以及设县、什伍户籍等改

革措施却保留下来,这就是所谓的“ ”。

4、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 运动。 5、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全面改革,废除了 的新制度。 6、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 奠定基础。

对秦国以至中国的 都起了重大作用。

7、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职能更加健全, 建设从此开始,对后世影响深远。 8、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改变了确立了 ,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

9、军事上,

10、商鞅变法轻视教化。鼓吹。

11、商鞅变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特别是 的推行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12、商鞅变法未与旧的彻底划清界限。

自学答案

1、贵族保守势力、秦孝公、秦惠文王 2、秦惠文王、封邑3、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4、彻底的改革 5、旧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发展 6、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历史发展

7、中央集权制度8、旧的生产关系、土地私有制 9、奖励军功 10、轻罪重罚。 11、连坐法

12、制度、文化、习俗

(二)基础知识的初步理解和运用(根据课文内容和知识要点我能独立掌握以下历史问题)

(1)你认为商鞅被车裂的原因是什么?

① 新法触犯贵族的利益,遭到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和抗拒;

②秦孝公去世→失去依靠;秦惠文王即位→守旧势力复仇。

(2)商鞅被车裂后,变法失败了吗?为什么?

没有。“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以及设县、

什伍户籍等改革措施却保留下来)

(3)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的强大有哪些作用?

①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建立。(建立县制、户籍什伍制、连坐法,打击并瓦解了血缘宗

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从此开始。)

②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废井田 、开阡陌;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了国力。)

③军事: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奖励军功、禁止私斗,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4)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有哪些?

①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②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③变法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④商鞅变法的严峻的刑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的影响, 如“焚书坑儒”政策

二、我的疑惑:

第四环节:展示交流:(即自学答案及基础知识的初步理解和运用)

第五环节:合作探究:

1、商鞅变法为什么会遭到贵族保守势力的强烈抵制和抗拒?

商鞅变法沉重打击了世袭贵族的种种特权,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一如风卷残云而去。

2、虽然商鞅个人落了个悲惨的结局,但他的“废井田、开阡陌”等改革措施却保留下来,这说明了什么?

商鞅变法顺应时代潮流,已经是大势所趋,势不可当。

3、商鞅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变法?其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性质: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①顺应了历史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根本原因)

②制定具体符合秦国实际情况的改革措施。 (措施有效)

③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民众基础)

④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

⑤商鞅改革的胆识、勇气和决心。(个人因素)

(符合潮流,措施有效,取信于民,孝公鼎力,商鞅才干)

4、商鞅变法和秦国富国强兵有何关系?

因果关系。

商鞅变法顺应了时代潮流,促进了先进生产方式的确立,使秦国迅速富强起来,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最终赢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

5、20世纪末,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在观看话剧《商鞅》时,曾为剧情所动,潸然泪下。朱总理为什么会如此动情呢?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进行的改革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

原因:(1)商鞅之死是商鞅个人的悲剧,也是改革家的悲剧。(2)改革改革是曲折的,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阻力的,会付出沉重代价,甚至会付出生命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重重阻力,才能成功。

(3)商鞅改革的胆识、勇气、决心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学习等。

借鉴:(1)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会有

光明前程。

(2)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改革,与时俱进;

(3)要想改革成功,我们必须像商鞅一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乐于献身于光辉的改革事业;

(4)我们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具有创新、献身精神,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第六环节 归纳小结:

商鞅尽管已经逝去,但他给我们后继者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前程。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改革,与时俱进;要想改革成功,我们必须像商鞅一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乐于献身于光辉的改革事业;我们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具有创新、献身精神,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第七环节 效果测评:

( )1)商鞅变法的阻力主要来自于:A 、新兴的地产阶级B 、广大的农民和奴隶C 、奴隶主贵族保守势力D 、秦国以外的六国统治阶级

( )2、“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的根本原因在于商鞅变法:A 、得到人民大力拥护B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C 、得到秦孝公的支持D 、符合新地主阶级利益

( )3、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商鞅只得逃往魏国避难。这个故事主要说明了:A 、商鞅之法已经深入人心B 、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C 、守旧贵族反攻倒算D 、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

(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 、实行商鞅变法B 、更多地使用铁农具C 、牛耕得到推广D 、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 )5、商鞅变法的措施最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的是A 、“为田开阡陌封疆”B 、重农抑商C 、统一度量衡D 、改革社会风气

( )6、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逐渐掌握主动权,取得重大胜利,其原因主要是:A 、“为田开阡陌封疆”B 、奖励军功C 、连坐法D 、改革社会风气 ( )7、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的是:A 、普遍实行县制B 、户籍什伍制C 、“为田开阡陌封疆” D、奖励军功

( )8、变法中有人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其中主要的体现是: ①“为田开阡陌封疆”② 重农抑商③法律严酷④一定程度上剥削加重A 、①②③B 、②④C 、③④D 、①②③④

( )9、商鞅变法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①奖励军功 ②重农抑商③为田开阡陌封疆④废分封行县制 ⑤实行连坐法A 、①②③B 、②④⑤C 、①③④D 、②③④

( )10、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有:①变法轻视教化, 鼓吹轻罪重罚②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③未与旧制度, 旧文化, 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④商鞅变法的严峻的刑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的影响:A 、①②③B 、②④C 、③④D 、①②③

1、C 2、B 3、A 4、A 5 、A 6、B 7、C 8、C 9、D 10、D

第3课 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程标准】

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公元前338年,秦惠文王下令发兵捕拿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发展

奠定基础。经济上根本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从此开始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军事上,极

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并未与旧制度、

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2)理解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及其历史地位;

(3)探究商鞅变法和秦国富国强兵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商鞅遭到旧势力的反对而亡的学习,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通过对商鞅变法作用的学习,提高分析、归纳、理解历史问题的的能力;

(3)通过对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的具体表现的学习,提高分析、归纳、综合、理解历史问

题的能力。

(4)通过课前准备,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的能力。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形式,

设置历史情境,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商鞅变法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勇于改革,与时俱进的精神;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问题;

(3)改革和创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生产力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现象的根本标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兵强。

难点:一分为二地看待商鞅变法的得失。

【教学方法】

七步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

【教学用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1、通过观察图片你从中获得的最重要的历史信息是什么?

秦始皇当年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帝国的历史伟业。

2、你认为:为“秦王扫六合”奠定基础的是什么?商鞅变法。

第二环节:学习目标:

(1)了解商鞅之死的原因及其结果。

(2)分析商鞅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作用。

(3)理解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

(4)怎样看待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

(5)探究商鞅变法和秦国富国强兵的关系。

(6)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进行的改革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

第三环节:自主学习:

一、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一)通过阅读课文,, 我能自主掌握以下历史知识要点

1、商鞅变法一开始就受到 的强烈抵制和抗拒;公元前338年, 去世, 即位。 2、 下令发兵捕拿商鞅,商鞅在 起兵自卫,兵败被杀。 3、商鞅虽死,但他的“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以及设县、什伍户籍等改

革措施却保留下来,这就是所谓的“ ”。

4、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 运动。 5、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全面改革,废除了 的新制度。 6、改革推动了秦国社会进步,促进了经济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 奠定基础。

对秦国以至中国的 都起了重大作用。

7、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职能更加健全, 建设从此开始,对后世影响深远。 8、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改变了确立了 ,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

9、军事上,

10、商鞅变法轻视教化。鼓吹。

11、商鞅变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特别是 的推行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12、商鞅变法未与旧的彻底划清界限。

自学答案

1、贵族保守势力、秦孝公、秦惠文王 2、秦惠文王、封邑3、 “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4、彻底的改革 5、旧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发展 6、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历史发展

7、中央集权制度8、旧的生产关系、土地私有制 9、奖励军功 10、轻罪重罚。 11、连坐法

12、制度、文化、习俗

(二)基础知识的初步理解和运用(根据课文内容和知识要点我能独立掌握以下历史问题)

(1)你认为商鞅被车裂的原因是什么?

① 新法触犯贵族的利益,遭到保守势力的顽强抵制和抗拒;

②秦孝公去世→失去依靠;秦惠文王即位→守旧势力复仇。

(2)商鞅被车裂后,变法失败了吗?为什么?

没有。“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以及设县、

什伍户籍等改革措施却保留下来)

(3)商鞅变法的措施对秦国的强大有哪些作用?

①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建立。(建立县制、户籍什伍制、连坐法,打击并瓦解了血缘宗

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从此开始。)

②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废井田 、开阡陌;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增强了国力。)

③军事: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奖励军功、禁止私斗,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4)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有哪些?

①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②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③变法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④商鞅变法的严峻的刑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的影响, 如“焚书坑儒”政策

二、我的疑惑:

第四环节:展示交流:(即自学答案及基础知识的初步理解和运用)

第五环节:合作探究:

1、商鞅变法为什么会遭到贵族保守势力的强烈抵制和抗拒?

商鞅变法沉重打击了世袭贵族的种种特权,高官厚禄,荣华富贵一如风卷残云而去。

2、虽然商鞅个人落了个悲惨的结局,但他的“废井田、开阡陌”等改革措施却保留下来,这说明了什么?

商鞅变法顺应时代潮流,已经是大势所趋,势不可当。

3、商鞅变法是一场什么性质的变法?其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性质: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①顺应了历史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根本原因)

②制定具体符合秦国实际情况的改革措施。 (措施有效)

③充分的舆论宣传,取信于民。(民众基础)

④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

⑤商鞅改革的胆识、勇气和决心。(个人因素)

(符合潮流,措施有效,取信于民,孝公鼎力,商鞅才干)

4、商鞅变法和秦国富国强兵有何关系?

因果关系。

商鞅变法顺应了时代潮流,促进了先进生产方式的确立,使秦国迅速富强起来,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最终赢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

5、20世纪末,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在观看话剧《商鞅》时,曾为剧情所动,潸然泪下。朱总理为什么会如此动情呢?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进行的改革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

原因:(1)商鞅之死是商鞅个人的悲剧,也是改革家的悲剧。(2)改革改革是曲折的,不是一帆风顺的,充满阻力的,会付出沉重代价,甚至会付出生命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重重阻力,才能成功。

(3)商鞅改革的胆识、勇气、决心和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学习等。

借鉴:(1)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会有

光明前程。

(2)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改革,与时俱进;

(3)要想改革成功,我们必须像商鞅一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乐于献身于光辉的改革事业;

(4)我们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具有创新、献身精神,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第六环节 归纳小结:

商鞅尽管已经逝去,但他给我们后继者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会有光明前程。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改革,与时俱进;要想改革成功,我们必须像商鞅一样,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乐于献身于光辉的改革事业;我们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具有创新、献身精神,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第七环节 效果测评:

( )1)商鞅变法的阻力主要来自于:A 、新兴的地产阶级B 、广大的农民和奴隶C 、奴隶主贵族保守势力D 、秦国以外的六国统治阶级

( )2、“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的根本原因在于商鞅变法:A 、得到人民大力拥护B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C 、得到秦孝公的支持D 、符合新地主阶级利益

( )3、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商鞅只得逃往魏国避难。这个故事主要说明了:A 、商鞅之法已经深入人心B 、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C 、守旧贵族反攻倒算D 、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

(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A 、实行商鞅变法B 、更多地使用铁农具C 、牛耕得到推广D 、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 )5、商鞅变法的措施最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的是A 、“为田开阡陌封疆”B 、重农抑商C 、统一度量衡D 、改革社会风气

( )6、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逐渐掌握主动权,取得重大胜利,其原因主要是:A 、“为田开阡陌封疆”B 、奖励军功C 、连坐法D 、改革社会风气 ( )7、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的是:A 、普遍实行县制B 、户籍什伍制C 、“为田开阡陌封疆” D、奖励军功

( )8、变法中有人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其中主要的体现是: ①“为田开阡陌封疆”② 重农抑商③法律严酷④一定程度上剥削加重A 、①②③B 、②④C 、③④D 、①②③④

( )9、商鞅变法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①奖励军功 ②重农抑商③为田开阡陌封疆④废分封行县制 ⑤实行连坐法A 、①②③B 、②④⑤C 、①③④D 、②③④

( )10、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性有:①变法轻视教化, 鼓吹轻罪重罚②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③未与旧制度, 旧文化, 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④商鞅变法的严峻的刑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的影响:A 、①②③B 、②④C 、③④D 、①②③

1、C 2、B 3、A 4、A 5 、A 6、B 7、C 8、C 9、D 10、D


相关文章

  •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内容
  • [高二历史] 选修一 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思考] 1.当时的秦国为何要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一.[课程标准] (1)农业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 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2)国家通过征收稳定的土地税保证财政收入: 二. ...查看


  • 中华书局版七年级商鞅变法和秦统一六国教案
  • 商鞅变法和秦统一六国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掌握并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认识其特点: (2)认识并深入理解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及其历史局限性,从而更为客 观的评价商鞅变法及商鞅本人. 2.过程与方 ...查看


  • 历史选修一提纲
  • 历史选修一知识点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第1课 雅典城邦的兴起 一.贵族政治与社会动荡 1.公元前9-前8世纪雅典城邦的阶级构成: 贵族 农民 2.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尖锐 原因:①政治上:贵族掌握大权:公民大会的权力 ...查看


  • 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 高二历史选修一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50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春秋时期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 A.促使土地国有制转向私有 B.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C.减轻了农民负担 D.确立了封建制度 2.春秋时期, ...查看


  • 初一历史教案
  •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课程标准] 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知道陈胜吴 广起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秦统一的背景,说出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查看


  • 历史选修1高考知识点
  •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一)春秋战国变法的时代背景(必然性) 1.经济:社会经济发展 封建生产关系产生(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确立--阶级关系变动) 2.政治:上层建筑的变化:分封制宗法制破坏 3.军事(战争的需要):富国 ...查看


  •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一.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 禅让制(传贤) 2. 王位世袭制(传子) 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资料的私有化 特点:传子(家天下) 3. 分封制(等级森严) 原因: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内容:镇守疆土.随从作 ...查看


  • 历史与社会八上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 第一单元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 1. 自然环境:位于非洲北部,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土壤肥沃. 2. 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孟斐斯→公元前15世纪国力强盛,地跨亚 ...查看


  • 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一重大历史事件知识点总结
  • 第一单元 梭伦改革 与古代的埃及.印度和中国文明相比,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有什么不同?这种环境造成了什么结果? 古希腊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与埃及.印度和中国背靠大陆,腹地开阔,依托平原大河的形势具有极为显著的不同.希腊全境满是千形万态的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