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小抄

E ij > 0替代品, Eij

生产成本分为显成本【购买或租用】和隐成本【本身拥有,也是一种机会成本】。正常利润,指企业对自己所提供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作为隐成本计入。

市场类型划分的依据: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区分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区别】、进入障碍的大小。

私人物品的特征:竞争性、排他性。公共物品的特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一是,为限制和消除垄断,政府通过法律手段和公共管制 二是,消除外部性的方法包括,使用税收和补贴手段、将相关企业合并从而使外部性内部化的手段;【其重要方法是明晰产权】

三是,为了提供适当水平的公共物品,政府承担主要提供者的职责;

四是,为解决信息不对称,政府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作出了法律规定。

5、GDP 有三种形态:价值、收入、产品形态。 计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GDP=C+I+G+(X-M )、 收入法=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税+折旧+误差。

投资I 、储蓄S 、政府购买G 、政府净收入T=税收-转移支付、政府储蓄=T-G、进口M 、出口X

两部门:I=S 三:I=S+(T-G) 四:I=S+(T-G)+(M-X) 6、消费理论

(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的三个假设: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MPC ,总是大于0小于1;收入是决定消费的重要因素;平均消费倾向APC 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2)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强调了消费与个人生命周期阶段之间的关系,各个家庭的消费取决于在生命周期内的收入与财产。

(3)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是根据持久收入决定的。这一理论将人们的收入分为暂时性收入和持久性收入。

7、储蓄函数与消费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

8、投资是购臵物质资本【如厂房、设备和存货、租住房建筑物等】的活动,一般不包括金融投资。

9、决定投资的因素:实际利率、预期收益率、投资风险、预期通货膨胀率、折旧。

10、投资乘数k 为边际储蓄倾向s 的倒数。

第七章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1、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伴随经济增长过程而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迁、福利改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和谐。

2、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劳动的投入数量和劳动生产率、资本的投入数量和资本的利用效率。

3、全要素生产率TFP ,即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也叫索罗余值。

G A = GY -αG L -βG K 4、经济周期类型

按周期波动时间分,长周期、中周期、短周期;

按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分,古典型周期、增长型周期。

-古典型周期,如果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即经济总量GDP 绝对减少;

-增长型周期,如果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正,即经济总量只是相对减少而非绝对减少。

5、经济周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扩张阶段【分为复苏阶段和繁荣阶段】和紧缩或衰退阶段。

6、价格总水平,又称一般价格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状态的平均或综合,一般用价格指数度量。

7、度量价格总水平的方法:一是,编制各种价格指数,如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批发价格指数;二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8、价格指数就是用来反映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价格水平变化的趋势和变化程度的相对数。

9、决定价格总水平的因素:货币供给量M 、货币流通量

V 、总产出T 、总需求、总供给。P = MV

T

10、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

(1)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工资的影响:工资分为名义工资【以当时货币形式表现的工资】和实际工资【扣除价格变动影响因素的工资】。价格总水平上涨,若名义工资不提高或提高幅度低于价格上升,实际工资就会下降。

(2)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利息率的影响:利率分为名义利率【又称市场利率,指银行当时规定和发布的利率】和实际利率【扣除价格影响因素的利率】。

价格总水平变动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3)价格总水平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如果本国的价格总水平上涨率高于外国的价格总水平上涨率,本国货币就会贬值,以本币表示的汇率就一定会上升。当外国价格总水平稳定或上升,而本国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本币也会升值,以本币表示的汇率就会下降。

(4)价格总水平变动的间接效应: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1、就业从三方面界定:就业者条件【年龄】;收入条件【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时间条件【每周工作时间长度】。

12、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标准,凡是在规定年龄内在一定期间内的失业人口情况:没有工作、当前可以工作、正在寻找工作。

13、失业率=失业总人数

民用劳动力总人数

就业率=就业人口

民用成年人口总数

14、我国统计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就业和失业水平方面指标主要是城镇登记失业率。

15、失业分为自愿失业和需求不足型失业。

自愿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工作交换而引起的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失业属于结构性失业。

需求不足型失业,也叫非自愿失业,或者叫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衰退导致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属于周期性失业。

16、奥肯定律:一个经济体在充分就业状态下所能实现的GDP ,GDP 每下降2到3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1个百分点。

17、菲利普斯曲线: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率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失业率降低时,通货膨胀就会趋于上升。

第八章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2、经济调节职能包括: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对经济结构的调节、对进出口贸易、国际收支等国际经济关系的调节和控制等方面。

经济调节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3、市场监管职能:监管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4、社会管理职能: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5、公共服务职能: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6、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价格总水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7、当经济运行处于过热状态并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当把稳定物价目标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当经济运行处于在衰退阶段,出现经济停滞或滑坡、失业率高时,则应把增长目标或增长就业目标作为主要调控目标,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8、政府选择宏观调控政策目标,应遵循的原则:综合考虑;遵循适度原则;掌握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力度,实施政策的时机。

9、在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有国家计划和规划。

10、国家计划的作用主要是提出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为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供依据。

11、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政策的基本内容是税收政策。

12、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利率、汇率、窗口指导。

1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方式:双松、双紧、一松一紧、均为中性。

第九章 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

1、国际贸易的分类

-按货物移动方向,国际贸易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

-按照商品形式,国际贸易可分为:货物贸易【商品】和服务贸易【劳务】。服务贸易主要包括:一是,与商品进出口有关的从属性费用,如运费、保险费,装卸费等;二是,与商品进出口无关的贸易,如国际旅游费、贷款利息、投资利润、投资利润等。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货物贸易需经海关手续,表现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

2、国际贸易理论

(1)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导致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因此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2)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国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

(3)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集中生产并出口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

(4)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克鲁格曼。

3、影响一国出口贸易的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汇率水平的高低、一国出口贸易水平的高低。

4、影响一国进口贸易的因素主要有:一国的经济总量或总产出水平、汇率水平、一国进口贸易水平的高低同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和价格水平的高低也有直接的联系。 5、政府对进出口贸易进行干预或限制的目的: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国外竞争者的损害,维持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6、政府对进口贸易的干预主要采取关税限制和非关税限制两种方式,即关税壁垒【征收高额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口配额制、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等】。

7、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出口补贴。出口补贴分为直接补贴【差价】和间接补贴【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

8、资本流动的内在动力则是:资本流动给流出国和流入国都能带来收益。

9、国际资本流动的分类

-按时期长短分,长期资本流动【国际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国家贷款】和短期资本流动【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等】;

-按资本流动方式分,外国直接投资【在东道国开办独资企业、收购或合并国外企业、与东道国企业合资开办企业、对国外企业进行一定比例以上的股权投资、利润再投资。】、国际证券投资【购买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票据和国库券】和国际贷款。

10、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追求利润;另外还有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收益率的差异、汇率变动以及国际收支、各种风险因素【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其他【投机、规避贸易保护、国际分工】。

11、资本流入的积极作用:缓解本国资本不足,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有利于资源合理配臵;外汇收入增加,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促进本国对外贸易。

12、资本流入的消极作用:短期流入易造成本国货币金融秩序混乱,并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加重外债负担,可能陷入债务危机;对长期投资利用不当,可能成为资本输出国的附庸。

13、资本流出的积极作用:为相对过剩的资本找到有力的投资场所,获得高额利润;带动本国出口贸易发展,扩大商品国际市场份额。

14、资本流出的消极作用:长期过度的流出导致输出国经济增长停滞,减少本国就业机会。

15、资本流动的干预手段:外汇管制;政策法规与条列;对偿债能力控制;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

第二部分财政 第十章 公共财政职能

公共财政以满足公共需要为出发点,其基本特征:弥补市场失灵;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非市场盈利性;法治化的财政。

职能:资源配臵、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资源配臵范围的大小决定于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 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

经济稳定职能: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平和国际收支平衡。

第十一章 财政支出概述

财政支出原则:公平分配、效益、稳定和发展原则。 财政支出分类

(1)按政府职能分类:社会管理支出、经济管理支出(2)按支出使用部门分类(3)按支出经济分类:(4)按财政支出能否直接得到等价补偿分类:购买性、转移性支出。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绝对规模、相对规模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观点

(1)瓦格纳法则——“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对政府活动的需求。(2)皮考克和魏斯曼——“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内因-公众可以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3)马斯格雷夫——“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取决于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4)鲍莫尔——“非均衡增长理论”:政府部门投资效率偏低导致政府支出规模扩大。

8、满足公共需要、提供公共服务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特征。

优化支出结构:控制一般性开支,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生态环境建设。

9、绩效考评4E 原则: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

绩效考评实施原则:统一领导原则、分类管理原则、客观公共原则、科学规范原则。方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价法、成本效益评价法。 指标选择: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是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需要遵循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经济性原则。

11、绩效考评一般分为准备、实施和撰写与提交绩效考评报告三个阶段。

第十二章 财政收入概述

1、财政收入的原则:①发展经济,扩大财政收入来源;②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③规范政府间收入与分配关系。

财政收入分类: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

1、税收收入:标准特定、强制、无偿

(1)按征税对象的不同分为:流转税(主体)、所得税和财产税

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所得税:个人、企业所得税。

财产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契税。 资源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 行为税:印花税、城市维护税。

(2)按计量标准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3)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价内税:如消费税、营业税、零售环节中的增值税。价外税:零售环节以前的增值税。

(4)按税负能否转嫁分为:直接税(所得税、财产税)和间接税(流转税)

(5)按税收管理和使用权限分为:中央税(消费税、关税)、地方税(财产税、资源税)、中央地方共享税(增值税、所得税、印花税)

2、国有资产收益,指国家凭借国有资产所有权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金使用费等收入;不具强制性和固定性特征。

3、国债收入,通过信用方式取得的有偿收入,具有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

4、收费收入,包括使用费和规费(行政、司法),具有有偿性和不确定性。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分配政策和价格。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大基本特征。强制性是实现税收无偿征收的强有力的保证,无偿性是税收本质的体现,固定性是强制性和无偿性的必然要求。

(1)古典税收原则

公平、确定、简便、节省(威廉•配弟)。平等、确实、便利、最少征收费。(亚当•斯密) 财政政策、国民经济、社会公正、税务行政原则(瓦格纳粹) 。

(2)现代税收原则-效率和公平是现代财政理论中强调的两大重要的税收原则

13、税负转嫁的方式:(1)前转:转移给购买者,是最典型、普遍的形式,多是流转税。(2)后转(3)混转(4)消转(5)旁转,如降低运输费用。(6)税收资本化,又称资本还原,是后转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是土地交易和政府债券。

14、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应税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弹性、课税商品的性质、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课税范围的大小。

(1)是关键因素。如果需求较大,供给较小,则自己承担;如果需求较小,供给较大,由其他人负担。(2)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税负易转嫁,非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大,不易转嫁。(3)与经济交易无关而直接对纳税人的课税,不易转嫁,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通过经济交易过程而间接对纳税人的课税,易转嫁,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4)课税范围广泛,不易产生替代效应,使需求缺乏弹性,税负易转嫁。

15、国债的种类

(1)内债和外债(2)短期【国库券】、中、长期国债。(3)固定、浮动利率国债。

(4)上市、非上市国债【多为长期国债】。(5)货币、实物国债

16、国债的功能: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调控宏观经济。

18、国债制度由发行制度、偿还制度、市场交易制度构成。

(1)国债发行制度由国债发行条件和国债发行方式构成

-国债发行条件,是政府以债券形式筹集资金时所申明的条款或规定;

-国债发行方式主要有:公募招标、承购包销、直接发售、“随买”方式

(2)国债偿还方式主要有抽签分次偿还、到期一次偿还、转期偿还、提前偿还、市场购销法。

(3)国债交易层次,国债市场分为国债发行市场和国债流通市场两大部分。

第十三章 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

政府预算的职能:反映政府部门活动或工作状况、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控制政府部门支出。

政府预算的原则:完整性、统一性、真实性、年度性、公开性。

政府预算的分类

-编制形式:单式和复式;-内容和方法:增量和零基;-时间长短:年度和多年;-收支平衡:平衡和差额;-是否直接反映效益:投入、绩效和规划项目预算;-管理层级:中央和地方;

财政改革的目标: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必要性和重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基础。主要内容是:建立科学规范的部门预算制度、推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建立先进完备的预算技术保障体系。

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其基本特征: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即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结构划分以地方政府为主。

政府间财政转移制度是协调中央与地方间财政关系的重要配套制度。最早提出的是庇古。

历来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

-统收统支型-收支挂钩型-收入分成型-包干型-分税制型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有: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促进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合理调节地区间财力分配;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17、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须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税种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18、中央固定收入主要包括:关税、海关代征的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各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等部门集中缴纳的收入【包括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上缴利润等收入。

19、地方固定收入主要包括: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地方企业上缴利润、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

20、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包括:增值税【中央75%】、资源税【海洋石油资源税属于中央,其他属于地方】、证券交易(印花)税【中央97%】。

第十四章 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由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国债政策等组成。

2、功能:导向、协调、控制、稳定功能。

3、当经济过热、存在通货膨胀时,政府要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等,控制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当经济萧条、存在通货紧缩时,政府要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扩大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4、目标:促进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稳定增长【决定于生产要素的增长和生产要素的技术进步程度】。

5、工具:预算、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补贴。

6、财政政策类型

(1)根据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自动稳定和相机抉择

(2)功能划分:扩张性、紧缩性、中性 7、93从紧98积极05稳健08新积极

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

第十五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1、货币需求是客观、有效、主动、派生性的需求 2、传统货币数量说

(1)费雪方程式 MV=PT

(2)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

π= K ×Y M

二者本质均是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

3、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提出货币需求由三个动机决定: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建立在“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收入是短期资产”这两个假定上。

L=L(Y )+L(i )

4、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货币需求理论):财富总额、财富构成、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其他随机因素。

5、货币层次划分标准:流动性

M 0 = 流通中现金

M 1 = M0 + 银行活期存款

M 2 = M1 + 定期存款 + 储蓄存款 +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9、货币失衡:总量性和结构性货币失衡。 10、通货膨胀的类型

(1)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划分

-需求拉上型-成本推进型-输入型-结构型

(2)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划分 -公开型-抑制型 11、通货膨胀的原因

-直接原因,过度的信贷供给;

-主要原因,①财政原因,发生财政赤字或是推行赤字财政;②信贷原因,银行信用提供的货币量超过了经济发展对货币数量的客观需求,称之为“信用膨胀”。

-其他原因,投资规模过大、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国际收支长期顺差。

12、通货膨胀的治理 (1)紧缩的需求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发行公债【挤出效应】;

-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2)积极的供给政策

措施有减税、消减社会福利开支、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发展生产和精简规章制度。

第十六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1、中央银行的任务: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宏观金融;实施金融监管,维护银行业的稳健运行

2、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集中货币发行权的需要、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的需要、管理金融业的需要、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干预的需要。

3、独占银行券的发行权是中央银行产生的第一个标志。6、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货币发行、对银行业务(集中准备金、最后贷款人、全国清算)、对政府业务(代理国库、代理国家债券发行、对国家给予信贷支持、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

7、中国的支付结算体系

银行账户体系-支付结算工具体系-支付清算系统-支付结算管理体系。

9、货币政策目标: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平衡国际收支。

10、货币政策工具 (1)一般性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

(3)直接信用控制: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比率、直接干预。

(4)间接信用指导:道义劝告、窗口指导。 11、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原则: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有: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或基础货币-通货膨胀率

第十七章 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1、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信用中介【最基本职能】、支付中介、信用创造。

5、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负债业务:吸收存款、借款业务。 (2)资产业务:贴现、贷款、证券投资。

(3)中间业务:结算、信托、租赁、代理、咨询业务。 6、经营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8、有效市场理论【美国,法玛】, -弱型,历史资料对证券价格变动无影响; -半强型,公开资料对证券价格变动无影响; -强型效率,所有信息对证券价格变动无影响。

9、金融市场结构主要包括: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股票市场、投资基金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外汇市场。

11、传统理论认为,金融中介是交易成本和不对称信息的产物,交易成本增加将缩小市场范围,加大金融中介的规模。

第十八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1、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不确定性、相关性、高杠杆性、传染性。

常见金融风险:市场、信用、流动、操作 2、金融危机的类型

(1)债务危机。特征:出口不断萎缩,外汇主要来源于举债外债;国际债务条件对债务国不利;债务国缺乏外债管理经验,外在投资效益不高,创汇能力低。

(2)货币危机,在实行固定汇率或带有固定汇率制度色彩的盯住汇率安排的国家,由于国内经济变化没有相应的汇率调整配合,导致其货币内外价值脱节,通常反映为本币汇率高估。

(3)流动性危机,可分为国内流动性危机和国际流动性危机。

(4)综合性金融危机,可分为内部综合性金融危机和外部综合性金融危机。发生内部危机的共同特点是金融体系脆弱。

7、金融监管首先从对银行监管的原因:银行提供期限转换、银行是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银行的信用创造和流动性创造。

8、金融监管的一般性理论

公共利益论、保护债权论、金融风险控制论、金融全球化对传统金融监管理论的挑战

9、金融管理体制分类

(1)-以中央银行为中心 -独立 (2)-统一监管体制

-分业监管体制,原因是实行分业经营体制,金融发展水平不高,金融监管能力不足。

10、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由单一全能型体制转向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体制。

11、1988年巴塞尔报告

(1)资本组成:核心资本至少50%

(2)风险资产权重:0%、10%、20%、50%、100%。 (3)资本标准,即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不低于4%

(4)过渡期安排

12、2003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市场奖惩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

第十九章 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3、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①经济开放程度;②经济规模;③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程度;④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⑤相对的通货膨胀率。

7、国际储备构成

-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IMF 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

8、国际储备的作用:①融通国际收支逆差,调节临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②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国货币汇率;③是一国对外举债和偿债的保证。

12、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确定国际储备资产、确定汇率制度、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13、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人为固定汇率)-牙买加体系(浮动汇率)

14、国际金融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世界银行集团、国际清算银行

第四部分 统计

第二十章 统计与统计数据

1、含义:统计工作、统计数据、统计学。 2、计量尺度:定类、定序、定距、定比。 3、数据类型:分类、顺序、数值型数据。 5、指标类型:总量、相对和平均指标。 6、数据来源:直接来源,间接来源

7、直接来源有:专门组织的调查(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科学试验。

8、间接来源有:公开的出版物、未公开的内部调查等。 9、数据误差: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

10、数据质量评价标准:精度、准确性、关联性、及时性、一致性、最低成本。

第二十一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

1、品质数据做分类整理,数值型数据做分组整理。 3、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指标:频数与频数分布、比例、百分比、比率。

4、分类数据的图示方法包括:条形图和圆形图。

8、确定分组组数,斯特基方法确定组数:K =1 + log10

N / log10 2,组数的确定要保证组间资料的差异性与组间资料的同质性;

组距分组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分组时“上组限不在内”以防止重复;

9、显示分组数据频数分布特征的图形有:直方图、折线图。

11、统计表组成:表头、行标题、列标题和数字资料,

第二十二章 数据特征的测度

1、统计数据特征:分布的集中趋势、分布的离散程度、分布的偏态和峰度。

3、集中趋势的测度

位臵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数值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7、算术平均数受两个因素影响:各组数值的大小、各组分布频数得多少;极端值。

8、几何平均数用途是:①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②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10、离散程度的测度:极差(全距)、标准差和方差、离散系数。

11、方差=各数值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累计值除以数值个数。标准差是方差的开方

13、离散系数,a=标准差/平均数,主要用于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系数大则离散程度大。

第二十三章 时间序列

1、时间序列:绝对数(时期和时点序列)、相对数、平均数时间序列。

2、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指标: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平均增长量。

3、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指标:发展速度(定基、环比)、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第二十四章 统计指数

1、指数的主要类型

-按内容不同:分为数量和质量指数 -按项目多少,分为个体和综合指数 -按计算形式:分为简单和加权指数 3、基期加权综合指数,又称拉氏指数 质量指数P1/0=∑P1q0/∑p0q0; 数量指数q1/0=∑P0q1/∑p0q0;

拉氏数量指数,具有可比性,在实际中用得较多。 4、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又称帕氏指数, 质量指数P1/0=∑P1q1/∑p0q1; 数量指数q1/0=∑P1q1/∑p1q0;

帕氏质量指数在实际中用得较多。

7、实际中比较常用的是基期权数加权的数量指数和报告期权数加权的质量指数形成的指数体系。

8、我国目前编制的价格指数主要有: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10、消费价格指数的作用: -反映通货膨胀状况; 通货膨胀率= 报告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

通货购买力指数= 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

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

消费价格指数

11、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预期股息、银行存款利息率。

股票价格= 票面价格×预期股息

存款利息率

第二十五章 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的表现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因此有三种计算方法: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4、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5、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6、支出法增加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10、反映社会消费总需求的指标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最终消费。

1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反映投资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

第五部分 会计 第二十六章 会计概论

1、现代会计以企业会计为核心,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2、会计职能: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 7、会计信息内容: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经营成果

【利润表】、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

8、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16、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17、会计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18、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有用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19、会计信息是通过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环节形成的。(会计循环)

21、会计确认,是通过会计要素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会计记录来实现的。会计记录的主要方法包括:设臵账户、复式记帐、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

25、借贷记帐法记帐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27、通过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可以控制经济活动,保证会计资料真实正确,明确经济责任,为记账提供可靠依据,保证会计记录真实可靠。是会计工作的开始。

29、按用途分类,账簿可分为序时、分类和备查账簿; 对账工作要求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对账工作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30、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单位(计量尺度)和计量属性(计量基础)两方面的内容。

31、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臵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现值。

35、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为核心,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要内容。

第二十七章 财务会计报告

2、资产负债表的格式有:账户式和报告式,我国采用账户式。

3、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包括直接填列法和分析计算填列法。

-直接填列法,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

-分析计算填列法,

①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

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的期末余额; ②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根据账户期末余额与其备抵科目(减值准备)余额抵消后的金额填列; 预收账款=预收账款+应收账款的贷方余额 应付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的贷方余额

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其他应收款的贷方余额 预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的借方余额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的借方余额

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的借方余额

④“长期债券投资”中一年内到期的列入“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长期借款”和“其他长期负债”中一年内到期的列入“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存货=物资采购+原材料+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生产成本+库存商品的借方余额-存货跌价准备

待摊费用=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的借方余额

8、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若只涉及现金各项项目之间或非现金项目之间的变动,不会发生现金流量。如从银行提款或解款,或以固定资产还债、用原材料或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等。发生现金流量的有用现金购买原材料、用现金对外投资、收回长期债券投资。

第二十八章 财务报表分析

1、财务报表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

2、偿债能力财务比率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 / 所有者权益总额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 / 利息费用=(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利息费用

6、营运能力财务比率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销售退回、折让和折扣)/ 平均应收账款

-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 / 平均存货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 流动资产平均额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 总资产平均余额

7、盈利能力财务比率指标:营业利润率、主营业务净利润率、资本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润率、普通股每股收益、市盈率、资本保值增值率。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 / 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净利润率=(利润总额-所得税额)/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资本收益率=净利润 / 实收资本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 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 -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 / 平均资产总额

-普通股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 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 / 普通股每股收益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 / 期初所有者权益

第六部分 法律

第二十九章 物权法律制度

1、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具有支配性和排他性。

2、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平等保护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物权法定原则;取得和行使物权应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原则。

3、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4、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

5、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6、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所有权人有权在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上设立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8、用益物权,一般以不动产为客体,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

13、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①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②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当先就该物的担保实现债权;③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债权人可以就物的担保实现债权,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1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担保物权消灭:主债权消灭;担保物权实现;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法律规定担保物权消灭的其他情形。

15、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一般抵押权和最高额抵押权】、质权【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留臵权。

16、下列财产可以抵押: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建设用地使用权,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交通运输工具。

17、下列财产不得抵押:土地所有权;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等;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18、下列权力可以出质: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应收账款。质权自权利凭证交付质权人时设立;没有权利凭证的,自有关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19、留臵权,指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臵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第三十章 合同法律制度

1、由调整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所建立起来的制度就是合同法律制度,主要包括:订立合同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合同订立的程序、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和违约责任等。

2、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从法律上可以分为:要约、承诺两阶段,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3、合同生效要件,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发生法律效力所应具备的法律条件。如下:

①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②意思表示真实;

③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④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4、合同的生效时间: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5、无效合同的特征:具有违法性;具有不履行性;无效合同自始无效。

6、无效合同的种类

-按照全部还是部分内容不具法律约束力,分为:全部无效合同和部分无效合同;

-按照无效的原因,分为:

①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是可变更或可撤销的合同】;

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③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⑤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⑥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是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二是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⑦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无效。

7、效力未定的合同,又称效力待定合同,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因缺乏相应的生效要件还不能发生法律效力,同时因其欠缺的并非合同生效的实质性要件,可因其他事实的发生而发生法律效力。

8、效力未定的合同可分为:主体不合格的效力未定合同【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权代理人订立的效力

未定合同【无代理权、超越代理权、代理权终止】、无权处分订立的效力未定合同。

9、可变更或撤销的合同,又称相对无效合同,在撤销以前是有效的。包括: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或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

10、显失公平的合同具有的特征:合同对双方明显不公、一方获得的利益超过法律允许的限度、受害一方是在缺乏经验或紧迫的情况下实施的行为。

11、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或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以后不能再提出变更或者撤销合同。

12、缔约过失责任的特点:①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订立过程中;②一方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③缔约当事人必须有过失;④造成相对人信赖利益的损失。

13、合同履行的原则:全面履行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协作履行原则、经济合理原则。

14、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的履行规则:

①质量要求不明确,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 ②价款或报酬不明确的,按订立合同时的市场价格、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履行;【逾期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上涨时,按原价执行;价格下降按新价执行。逾期提取标的物或者逾期付款的,遇价格上涨,按新价执行;价格下降,按原价执行。】

③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

④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可随时履行;

⑤履行方式不明确的,俺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 ⑥履行费用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15、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16、同时履行抗辩权和后履行抗辩权。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资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17、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的,该撤销权消灭。

18、合同变更的特征:①合同变更是在原合同基础上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的新协议;②合同变更仅指合同内容的局部变更,而不是合同内容的全部改变;③合同变更后,原合同尚未履行的部分不再履行;④合同的变更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⑤合同变更应当符合合同订立的程序,一般应采取书面形式。

19、合同的转让要件:①必须有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存在;②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③必须由让与人与受让人达成协议;④必须合法且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

20、不得转让的合同:①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②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③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21、按照转让内容的不同,合同的转让可以分为:合同权利的转让、合同义务的转让、合同权利、义务一并转让。

22、合同权利转让的法律特征:①不改变合同权利的内容,转让主体是债权人和第三人;②转让标的是合同债权;③转让权利可以是全部,也可以是部分;④与债权有关的权利一同转让;⑤债权人转让权利,应当通知债务人;⑥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23、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①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②合同解除;③债务相互抵消;④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⑤债权人免除债务;⑥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⑦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24、合同解除的特点:①适用于有效成立的合同,不适用于无效和可撤销合同;②必须具备一定条件;③必须有解除行为,我国的合同立法没有采取当然解除主义;④有解除权的一方必须在法定或合同约定的期限内行使合同的解除权;⑤合同解除使合同关系自始消灭或向将来消灭。

25、合同解除的种类:约定解除【包括协议解除和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

26、法定解除的条件: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行为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7、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

28、有下列情形之一,难以履行债务的,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①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②债权人下落不明;③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④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9、承担违约责任的条件:当事人有违反合同的行为;违反合同的行为造成对方损失,包括直接和间接损失;违约行为和损失事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30、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包括:①继续履行;②采取补救措施;③赔偿损失;④支付违约金;⑤支付定金。

31、免责事由,包括法定免责事由和约定免责事由。前者主要是指不可抗力;后者是指当事人通过合同约定的免除承担违约责任的事由。

32、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担保方式可以分为:保证、抵押、质押、留臵、定金。

33、不得作为保证人:国家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

34、保证方式: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两种。

35、保证担保的范围: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

36、保证期间:可以由双方当事人自由约定。未约定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37、定金应当以书面形式约定。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第三十一章 公司法律制度

1、公司法的特征:公司法是一种组织法、行为法、强制性规范较多的法律。

2、公司的特征:是依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的社会经济组织;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组织;必须是企业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从股东的责任角度可分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无限责任公司和两合公司。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形式仅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国有独资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的特殊形式。

4、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的条件:①有50人以下股东出资;②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人民币3万元;③股东共

同制定公司章程;④有公司名称和组织机构;⑤有公司住所。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0万元。

5、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的条件:①发起人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其中半数在中国境内有住所;②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人民币500万元;③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④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⑤有公司名称和组织机构;⑥有公司住所。

6、股票发行价格不得低于票面金额。

7、记名股票,由股东背书转让,并变更股东名册;无记名股票,由股东将该股票交付给受让人后即发生转让的效力。

8、股东大会召开前20日内或者公司决定分配股利的基准日前5日内,不得进行股东名册的变更登记。

9、发起人持有的本市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

10、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所持有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在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所持有的股份。

11、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但下列情形除外:减少注册资本;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本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

12、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①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②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

③担任破产清算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后起未逾3年;

④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3年;

⑤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偿清。 13、公司解散的原因:

①营业期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 ②股东会决议解散;

③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④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⑤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法院解散公司。

14、公司除因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以外,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15日内成立清算组。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

15、清算组在清算期间行使下列职权:

①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②通知、公告债权人;

③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

④清缴所欠税款以及清算过程中产生的税款,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公司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

16、清算组在成立10内通知债权人,并于6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3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45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 17、公司财产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

第三十二章 其他法律制度

1、知识产权的特征: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智力成果【是本质属性,区别于其他民事权利的首要特征】;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

2、知识产权的范围: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商号权。

3、著作权的特征:因作品的创作完成而自动产生【不论是否发表】;突出对人身权的保护【不能转让,不受期限限制】。

4、著作权的客体是文学、艺术、科学领域中的作品。 5、著作法不予保护的对象:①违禁作品;②官方文件;③时事新闻;④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6、著作权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

-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著作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许可使用权、转让权、获得报酬权。

7、著作权的保护期限:①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②发表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的12月31日;③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职务作品的发表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的保护期为截止到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若未发表的自创作完成后的50年。

8、著作权的限制体现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 9、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10、专利权的客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11、专利法不予保护的对象: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动植物的品种;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12、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的条件:新颖性、实用性、富有美感、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13、专利权人的权利包括:独占实施权、实施许可权、转让权、标示权、专利权人有权以书面形式放弃其专利权。

14、专利权人有缴纳年费的义务。

15、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权的期限为10年,自申请之日起计算。

16、商标,指经营者在商品或服务项目上实用的,将资金经营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与其他区别开来的一种商业识别标志。

17、商标的种类:

-根据商标的表现形式分为:文字商标、图形商标、立体商标和组合商标;

-根据商标的使用途径和商标权人的不同分为: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如国际羊毛局注册并负责管理的纯羊毛标志就是著名的证明商标。

18、注册商标的禁止条件:不得侵犯他人的在先权利或合法权益;《商标法》关于禁止注册或使用某些标志的规定。

19、商标申请的原则:申请在先原则;自愿注册原则。目前必须使用的注册商标的商品是烟草制品。

20、商标注册申请采用“一类商品、一个商标、一份申

请”的原则。

21、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自注册之日起计算。每次续展的有效期为10年,在期满前6个月内向商标局提出,可以给予6个月的宽展期。

22、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商标注册和管理工作,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地方的商标管理工作。

23、反垄断法,指通过规范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调整经39、经营者的义务:履行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听取意见和接受监督的义务、保证商品和服务安全的义务、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标明真实名称和标记的义务、出具购货凭证和服务单据的义务、保证质量的义务、不得单方作出对消费者不利规定的义务、不得侵犯消费者人格权的义务。

40、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途径: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的法院提起诉营者相互间竞争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于2008年8月1讼。

日施行。立法目的是: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 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利益,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24、垄断行为包括:

①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主要表现是:经营者采取共同行动,通过联合限价、提价等方式操控市场价格,联合限制生产或销售数量,或者相互分割市场,以达到排除、限制竞争的目的。

②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③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25、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反垄断执法机构负责反垄断执法工作。

26、我国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目的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7、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①主体是经营者;②在主观上违背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的过错,客观上有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规定的不正当竞争的客观事实;③客体是市场竞争秩序和社会关系。

28、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假冒行为、限购排挤行为、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商业贿赂行为、虚假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低价倾销行为、搭售行为、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诋毁商誉行为、通谋投标行为。

29、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30、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部门的职权:询问权、查询、复制权、检查权、行政处罚权。

31、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主管全国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32、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包括:产品质量抽查制度、质量状况信息发布制度、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及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33、产品质量的社会监督包括:公民个人的监督权、社会组织的监督权、公众的检举权。

34、生产者的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

35、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进货验收义务、保持产品质量义务、有关产品标识的义务、遵守有关禁止性规范。

36、销售者的责任:①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②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③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标明的质量状况的。

37、生产者不必承担的赔偿责任:①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②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③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

38、消费者的权利: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获得赔偿权、结社权、获得相关知识权、受尊重权、监督批评权。

E ij > 0替代品, Eij

生产成本分为显成本【购买或租用】和隐成本【本身拥有,也是一种机会成本】。正常利润,指企业对自己所提供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作为隐成本计入。

市场类型划分的依据:本行业内部的生产者数目或企业数目、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区分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区别】、进入障碍的大小。

私人物品的特征:竞争性、排他性。公共物品的特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一是,为限制和消除垄断,政府通过法律手段和公共管制 二是,消除外部性的方法包括,使用税收和补贴手段、将相关企业合并从而使外部性内部化的手段;【其重要方法是明晰产权】

三是,为了提供适当水平的公共物品,政府承担主要提供者的职责;

四是,为解决信息不对称,政府对许多商品的说明、质量标准和广告都作出了法律规定。

5、GDP 有三种形态:价值、收入、产品形态。 计算方法:生产法、支出法GDP=C+I+G+(X-M )、 收入法=工资+利息+租金+利润+税+折旧+误差。

投资I 、储蓄S 、政府购买G 、政府净收入T=税收-转移支付、政府储蓄=T-G、进口M 、出口X

两部门:I=S 三:I=S+(T-G) 四:I=S+(T-G)+(M-X) 6、消费理论

(1)凯恩斯的消费理论的三个假设: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MPC ,总是大于0小于1;收入是决定消费的重要因素;平均消费倾向APC 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2)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强调了消费与个人生命周期阶段之间的关系,各个家庭的消费取决于在生命周期内的收入与财产。

(3)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是根据持久收入决定的。这一理论将人们的收入分为暂时性收入和持久性收入。

7、储蓄函数与消费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是等于收入。

8、投资是购臵物质资本【如厂房、设备和存货、租住房建筑物等】的活动,一般不包括金融投资。

9、决定投资的因素:实际利率、预期收益率、投资风险、预期通货膨胀率、折旧。

10、投资乘数k 为边际储蓄倾向s 的倒数。

第七章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1、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伴随经济增长过程而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迁、福利改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和谐。

2、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劳动的投入数量和劳动生产率、资本的投入数量和资本的利用效率。

3、全要素生产率TFP ,即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也叫索罗余值。

G A = GY -αG L -βG K 4、经济周期类型

按周期波动时间分,长周期、中周期、短周期;

按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分,古典型周期、增长型周期。

-古典型周期,如果经济运行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负增长,即经济总量GDP 绝对减少;

-增长型周期,如果处在低谷时的经济增长为正,即经济总量只是相对减少而非绝对减少。

5、经济周期可分为两个阶段,即扩张阶段【分为复苏阶段和繁荣阶段】和紧缩或衰退阶段。

6、价格总水平,又称一般价格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变动状态的平均或综合,一般用价格指数度量。

7、度量价格总水平的方法:一是,编制各种价格指数,如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批发价格指数;二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8、价格指数就是用来反映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价格水平变化的趋势和变化程度的相对数。

9、决定价格总水平的因素:货币供给量M 、货币流通量

V 、总产出T 、总需求、总供给。P = MV

T

10、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

(1)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工资的影响:工资分为名义工资【以当时货币形式表现的工资】和实际工资【扣除价格变动影响因素的工资】。价格总水平上涨,若名义工资不提高或提高幅度低于价格上升,实际工资就会下降。

(2)价格总水平变动对利息率的影响:利率分为名义利率【又称市场利率,指银行当时规定和发布的利率】和实际利率【扣除价格影响因素的利率】。

价格总水平变动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

(3)价格总水平变动对汇率的影响: 如果本国的价格总水平上涨率高于外国的价格总水平上涨率,本国货币就会贬值,以本币表示的汇率就一定会上升。当外国价格总水平稳定或上升,而本国价格总水平下降时,本币也会升值,以本币表示的汇率就会下降。

(4)价格总水平变动的间接效应:对企业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对收入分配结构的影响,以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1、就业从三方面界定:就业者条件【年龄】;收入条件【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时间条件【每周工作时间长度】。

12、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统计标准,凡是在规定年龄内在一定期间内的失业人口情况:没有工作、当前可以工作、正在寻找工作。

13、失业率=失业总人数

民用劳动力总人数

就业率=就业人口

民用成年人口总数

14、我国统计部门计算和公布的就业和失业水平方面指标主要是城镇登记失业率。

15、失业分为自愿失业和需求不足型失业。

自愿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工作交换而引起的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失业属于结构性失业。

需求不足型失业,也叫非自愿失业,或者叫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衰退导致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属于周期性失业。

16、奥肯定律:一个经济体在充分就业状态下所能实现的GDP ,GDP 每下降2到3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1个百分点。

17、菲利普斯曲线:描述通货膨胀与失业率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失业率降低时,通货膨胀就会趋于上升。

第八章 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2、经济调节职能包括: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总量调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对经济结构的调节、对进出口贸易、国际收支等国际经济关系的调节和控制等方面。

经济调节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3、市场监管职能:监管市场主体及其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4、社会管理职能: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5、公共服务职能: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

6、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价格总水平、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7、当经济运行处于过热状态并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时,政府应当把稳定物价目标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当经济运行处于在衰退阶段,出现经济停滞或滑坡、失业率高时,则应把增长目标或增长就业目标作为主要调控目标,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8、政府选择宏观调控政策目标,应遵循的原则:综合考虑;遵循适度原则;掌握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力度,实施政策的时机。

9、在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就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除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还有国家计划和规划。

10、国家计划的作用主要是提出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为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提供依据。

11、财政政策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财政收入政策的基本内容是税收政策。

12、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包括: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利率、汇率、窗口指导。

1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方式:双松、双紧、一松一紧、均为中性。

第九章 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

1、国际贸易的分类

-按货物移动方向,国际贸易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

-按照商品形式,国际贸易可分为:货物贸易【商品】和服务贸易【劳务】。服务贸易主要包括:一是,与商品进出口有关的从属性费用,如运费、保险费,装卸费等;二是,与商品进出口无关的贸易,如国际旅游费、贷款利息、投资利润、投资利润等。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货物贸易需经海关手续,表现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

2、国际贸易理论

(1)绝对优势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导致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因此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

(2)比较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是两国产品的相对生产成本。

(3)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集中生产并出口能够充分利用本国充裕要素的产品。

(4)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克鲁格曼。

3、影响一国出口贸易的因素主要有: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高低、汇率水平的高低、一国出口贸易水平的高低。

4、影响一国进口贸易的因素主要有:一国的经济总量或总产出水平、汇率水平、一国进口贸易水平的高低同国际市场商品的供给情况和价格水平的高低也有直接的联系。 5、政府对进出口贸易进行干预或限制的目的: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国外竞争者的损害,维持本国的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6、政府对进口贸易的干预主要采取关税限制和非关税限制两种方式,即关税壁垒【征收高额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进口配额制、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等】。

7、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出口补贴。出口补贴分为直接补贴【差价】和间接补贴【出口退税、出口信贷等】。

8、资本流动的内在动力则是:资本流动给流出国和流入国都能带来收益。

9、国际资本流动的分类

-按时期长短分,长期资本流动【国际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国家贷款】和短期资本流动【国际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等】;

-按资本流动方式分,外国直接投资【在东道国开办独资企业、收购或合并国外企业、与东道国企业合资开办企业、对国外企业进行一定比例以上的股权投资、利润再投资。】、国际证券投资【购买有价证券如股票、债券、票据和国库券】和国际贷款。

10、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因:追求利润;另外还有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收益率的差异、汇率变动以及国际收支、各种风险因素【市场风险、汇率风险】、其他【投机、规避贸易保护、国际分工】。

11、资本流入的积极作用:缓解本国资本不足,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有利于资源合理配臵;外汇收入增加,有利于平衡国际收支;促进本国对外贸易。

12、资本流入的消极作用:短期流入易造成本国货币金融秩序混乱,并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加重外债负担,可能陷入债务危机;对长期投资利用不当,可能成为资本输出国的附庸。

13、资本流出的积极作用:为相对过剩的资本找到有力的投资场所,获得高额利润;带动本国出口贸易发展,扩大商品国际市场份额。

14、资本流出的消极作用:长期过度的流出导致输出国经济增长停滞,减少本国就业机会。

15、资本流动的干预手段:外汇管制;政策法规与条列;对偿债能力控制;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

第二部分财政 第十章 公共财政职能

公共财政以满足公共需要为出发点,其基本特征:弥补市场失灵;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非市场盈利性;法治化的财政。

职能:资源配臵、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资源配臵范围的大小决定于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 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

经济稳定职能: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水平和国际收支平衡。

第十一章 财政支出概述

财政支出原则:公平分配、效益、稳定和发展原则。 财政支出分类

(1)按政府职能分类:社会管理支出、经济管理支出(2)按支出使用部门分类(3)按支出经济分类:(4)按财政支出能否直接得到等价补偿分类:购买性、转移性支出。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绝对规模、相对规模指标 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观点

(1)瓦格纳法则——“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增加对政府活动的需求。(2)皮考克和魏斯曼——“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内因-公众可以容忍的税收负担是财政支出的最高限度。(3)马斯格雷夫——“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财政支出数量的变化取决于不同时期财政支出作用的变化。(4)鲍莫尔——“非均衡增长理论”:政府部门投资效率偏低导致政府支出规模扩大。

8、满足公共需要、提供公共服务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特征。

优化支出结构:控制一般性开支,支持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生态环境建设。

9、绩效考评4E 原则: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

绩效考评实施原则:统一领导原则、分类管理原则、客观公共原则、科学规范原则。方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价法、成本效益评价法。 指标选择:确定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是财政支出绩效考评的关键。需要遵循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经济性原则。

11、绩效考评一般分为准备、实施和撰写与提交绩效考评报告三个阶段。

第十二章 财政收入概述

1、财政收入的原则:①发展经济,扩大财政收入来源;②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③规范政府间收入与分配关系。

财政收入分类: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

1、税收收入:标准特定、强制、无偿

(1)按征税对象的不同分为:流转税(主体)、所得税和财产税

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所得税:个人、企业所得税。

财产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契税。 资源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 行为税:印花税、城市维护税。

(2)按计量标准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3)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

价内税:如消费税、营业税、零售环节中的增值税。价外税:零售环节以前的增值税。

(4)按税负能否转嫁分为:直接税(所得税、财产税)和间接税(流转税)

(5)按税收管理和使用权限分为:中央税(消费税、关税)、地方税(财产税、资源税)、中央地方共享税(增值税、所得税、印花税)

2、国有资产收益,指国家凭借国有资产所有权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金使用费等收入;不具强制性和固定性特征。

3、国债收入,通过信用方式取得的有偿收入,具有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

4、收费收入,包括使用费和规费(行政、司法),具有有偿性和不确定性。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分配政策和价格。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大基本特征。强制性是实现税收无偿征收的强有力的保证,无偿性是税收本质的体现,固定性是强制性和无偿性的必然要求。

(1)古典税收原则

公平、确定、简便、节省(威廉•配弟)。平等、确实、便利、最少征收费。(亚当•斯密) 财政政策、国民经济、社会公正、税务行政原则(瓦格纳粹) 。

(2)现代税收原则-效率和公平是现代财政理论中强调的两大重要的税收原则

13、税负转嫁的方式:(1)前转:转移给购买者,是最典型、普遍的形式,多是流转税。(2)后转(3)混转(4)消转(5)旁转,如降低运输费用。(6)税收资本化,又称资本还原,是后转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是土地交易和政府债券。

14、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应税商品供给与需求的弹性、课税商品的性质、课税与经济交易的关系、课税范围的大小。

(1)是关键因素。如果需求较大,供给较小,则自己承担;如果需求较小,供给较大,由其他人负担。(2)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税负易转嫁,非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大,不易转嫁。(3)与经济交易无关而直接对纳税人的课税,不易转嫁,如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通过经济交易过程而间接对纳税人的课税,易转嫁,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4)课税范围广泛,不易产生替代效应,使需求缺乏弹性,税负易转嫁。

15、国债的种类

(1)内债和外债(2)短期【国库券】、中、长期国债。(3)固定、浮动利率国债。

(4)上市、非上市国债【多为长期国债】。(5)货币、实物国债

16、国债的功能: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调控宏观经济。

18、国债制度由发行制度、偿还制度、市场交易制度构成。

(1)国债发行制度由国债发行条件和国债发行方式构成

-国债发行条件,是政府以债券形式筹集资金时所申明的条款或规定;

-国债发行方式主要有:公募招标、承购包销、直接发售、“随买”方式

(2)国债偿还方式主要有抽签分次偿还、到期一次偿还、转期偿还、提前偿还、市场购销法。

(3)国债交易层次,国债市场分为国债发行市场和国债流通市场两大部分。

第十三章 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

政府预算的职能:反映政府部门活动或工作状况、监督政府部门收支运作情况、控制政府部门支出。

政府预算的原则:完整性、统一性、真实性、年度性、公开性。

政府预算的分类

-编制形式:单式和复式;-内容和方法:增量和零基;-时间长短:年度和多年;-收支平衡:平衡和差额;-是否直接反映效益:投入、绩效和规划项目预算;-管理层级:中央和地方;

财政改革的目标: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必要性和重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基础。主要内容是:建立科学规范的部门预算制度、推行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建立先进完备的预算技术保障体系。

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其基本特征: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即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结构划分以地方政府为主。

政府间财政转移制度是协调中央与地方间财政关系的重要配套制度。最早提出的是庇古。

历来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

-统收统支型-收支挂钩型-收入分成型-包干型-分税制型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有: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促进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合理调节地区间财力分配;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17、将维护国家权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须的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税种划分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18、中央固定收入主要包括:关税、海关代征的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各银行总行、保险总公司等部门集中缴纳的收入【包括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上缴利润等收入。

19、地方固定收入主要包括: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地方企业上缴利润、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

20、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包括:增值税【中央75%】、资源税【海洋石油资源税属于中央,其他属于地方】、证券交易(印花)税【中央97%】。

第十四章 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由预算政策、税收政策、支出政策、国债政策等组成。

2、功能:导向、协调、控制、稳定功能。

3、当经济过热、存在通货膨胀时,政府要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等,控制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当经济萧条、存在通货紧缩时,政府要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扩大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4、目标:促进充分就业、物价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稳定增长【决定于生产要素的增长和生产要素的技术进步程度】。

5、工具:预算、税收、公债、公共支出、政府投资、补贴。

6、财政政策类型

(1)根据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自动稳定和相机抉择

(2)功能划分:扩张性、紧缩性、中性 7、93从紧98积极05稳健08新积极

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

第十五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1、货币需求是客观、有效、主动、派生性的需求 2、传统货币数量说

(1)费雪方程式 MV=PT

(2)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

π= K ×Y M

二者本质均是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

3、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提出货币需求由三个动机决定: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建立在“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收入是短期资产”这两个假定上。

L=L(Y )+L(i )

4、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货币需求理论):财富总额、财富构成、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其他随机因素。

5、货币层次划分标准:流动性

M 0 = 流通中现金

M 1 = M0 + 银行活期存款

M 2 = M1 + 定期存款 + 储蓄存款 + 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9、货币失衡:总量性和结构性货币失衡。 10、通货膨胀的类型

(1)按通货膨胀的成因划分

-需求拉上型-成本推进型-输入型-结构型

(2)按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划分 -公开型-抑制型 11、通货膨胀的原因

-直接原因,过度的信贷供给;

-主要原因,①财政原因,发生财政赤字或是推行赤字财政;②信贷原因,银行信用提供的货币量超过了经济发展对货币数量的客观需求,称之为“信用膨胀”。

-其他原因,投资规模过大、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调、国际收支长期顺差。

12、通货膨胀的治理 (1)紧缩的需求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发行公债【挤出效应】;

-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2)积极的供给政策

措施有减税、消减社会福利开支、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发展生产和精简规章制度。

第十六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1、中央银行的任务: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调控宏观金融;实施金融监管,维护银行业的稳健运行

2、建立中央银行的必要性:集中货币发行权的需要、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的需要、管理金融业的需要、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干预的需要。

3、独占银行券的发行权是中央银行产生的第一个标志。6、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货币发行、对银行业务(集中准备金、最后贷款人、全国清算)、对政府业务(代理国库、代理国家债券发行、对国家给予信贷支持、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

7、中国的支付结算体系

银行账户体系-支付结算工具体系-支付清算系统-支付结算管理体系。

9、货币政策目标: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平衡国际收支。

10、货币政策工具 (1)一般性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

(3)直接信用控制: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比率、直接干预。

(4)间接信用指导:道义劝告、窗口指导。 11、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原则: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有: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或基础货币-通货膨胀率

第十七章 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1、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信用中介【最基本职能】、支付中介、信用创造。

5、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负债业务:吸收存款、借款业务。 (2)资产业务:贴现、贷款、证券投资。

(3)中间业务:结算、信托、租赁、代理、咨询业务。 6、经营原则: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8、有效市场理论【美国,法玛】, -弱型,历史资料对证券价格变动无影响; -半强型,公开资料对证券价格变动无影响; -强型效率,所有信息对证券价格变动无影响。

9、金融市场结构主要包括: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股票市场、投资基金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外汇市场。

11、传统理论认为,金融中介是交易成本和不对称信息的产物,交易成本增加将缩小市场范围,加大金融中介的规模。

第十八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1、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不确定性、相关性、高杠杆性、传染性。

常见金融风险:市场、信用、流动、操作 2、金融危机的类型

(1)债务危机。特征:出口不断萎缩,外汇主要来源于举债外债;国际债务条件对债务国不利;债务国缺乏外债管理经验,外在投资效益不高,创汇能力低。

(2)货币危机,在实行固定汇率或带有固定汇率制度色彩的盯住汇率安排的国家,由于国内经济变化没有相应的汇率调整配合,导致其货币内外价值脱节,通常反映为本币汇率高估。

(3)流动性危机,可分为国内流动性危机和国际流动性危机。

(4)综合性金融危机,可分为内部综合性金融危机和外部综合性金融危机。发生内部危机的共同特点是金融体系脆弱。

7、金融监管首先从对银行监管的原因:银行提供期限转换、银行是支付体系的重要组成、银行的信用创造和流动性创造。

8、金融监管的一般性理论

公共利益论、保护债权论、金融风险控制论、金融全球化对传统金融监管理论的挑战

9、金融管理体制分类

(1)-以中央银行为中心 -独立 (2)-统一监管体制

-分业监管体制,原因是实行分业经营体制,金融发展水平不高,金融监管能力不足。

10、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由单一全能型体制转向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体制。

11、1988年巴塞尔报告

(1)资本组成:核心资本至少50%

(2)风险资产权重:0%、10%、20%、50%、100%。 (3)资本标准,即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不低于4%

(4)过渡期安排

12、2003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市场约束【市场奖惩机制和信息披露制度】。

第十九章 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3、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①经济开放程度;②经济规模;③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程度;④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⑤相对的通货膨胀率。

7、国际储备构成

-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IMF 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

8、国际储备的作用:①融通国际收支逆差,调节临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②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国货币汇率;③是一国对外举债和偿债的保证。

12、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确定国际储备资产、确定汇率制度、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方式。

13、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人为固定汇率)-牙买加体系(浮动汇率)

14、国际金融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世界银行集团、国际清算银行

第四部分 统计

第二十章 统计与统计数据

1、含义:统计工作、统计数据、统计学。 2、计量尺度:定类、定序、定距、定比。 3、数据类型:分类、顺序、数值型数据。 5、指标类型:总量、相对和平均指标。 6、数据来源:直接来源,间接来源

7、直接来源有:专门组织的调查(普查、抽样调查、统计报表)、科学试验。

8、间接来源有:公开的出版物、未公开的内部调查等。 9、数据误差: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

10、数据质量评价标准:精度、准确性、关联性、及时性、一致性、最低成本。

第二十一章 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

1、品质数据做分类整理,数值型数据做分组整理。 3、品质数据的整理与显示指标:频数与频数分布、比例、百分比、比率。

4、分类数据的图示方法包括:条形图和圆形图。

8、确定分组组数,斯特基方法确定组数:K =1 + log10

N / log10 2,组数的确定要保证组间资料的差异性与组间资料的同质性;

组距分组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分组时“上组限不在内”以防止重复;

9、显示分组数据频数分布特征的图形有:直方图、折线图。

11、统计表组成:表头、行标题、列标题和数字资料,

第二十二章 数据特征的测度

1、统计数据特征:分布的集中趋势、分布的离散程度、分布的偏态和峰度。

3、集中趋势的测度

位臵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数值平均数(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7、算术平均数受两个因素影响:各组数值的大小、各组分布频数得多少;极端值。

8、几何平均数用途是:①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②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10、离散程度的测度:极差(全距)、标准差和方差、离散系数。

11、方差=各数值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累计值除以数值个数。标准差是方差的开方

13、离散系数,a=标准差/平均数,主要用于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系数大则离散程度大。

第二十三章 时间序列

1、时间序列:绝对数(时期和时点序列)、相对数、平均数时间序列。

2、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指标: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增长量、平均增长量。

3、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指标:发展速度(定基、环比)、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第二十四章 统计指数

1、指数的主要类型

-按内容不同:分为数量和质量指数 -按项目多少,分为个体和综合指数 -按计算形式:分为简单和加权指数 3、基期加权综合指数,又称拉氏指数 质量指数P1/0=∑P1q0/∑p0q0; 数量指数q1/0=∑P0q1/∑p0q0;

拉氏数量指数,具有可比性,在实际中用得较多。 4、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又称帕氏指数, 质量指数P1/0=∑P1q1/∑p0q1; 数量指数q1/0=∑P1q1/∑p1q0;

帕氏质量指数在实际中用得较多。

7、实际中比较常用的是基期权数加权的数量指数和报告期权数加权的质量指数形成的指数体系。

8、我国目前编制的价格指数主要有: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10、消费价格指数的作用: -反映通货膨胀状况; 通货膨胀率= 报告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基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反映货币购买力变动;

通货购买力指数= 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反映对职工实际工资的影响

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

消费价格指数

11、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预期股息、银行存款利息率。

股票价格= 票面价格×预期股息

存款利息率

第二十五章 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标

1、国内生产总值的表现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产品形态,因此有三种计算方法: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4、生产法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5、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6、支出法增加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10、反映社会消费总需求的指标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最终消费。

11、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反映投资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

第五部分 会计 第二十六章 会计概论

1、现代会计以企业会计为核心,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

2、会计职能: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 7、会计信息内容: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经营成果

【利润表】、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

8、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16、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17、会计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18、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有用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19、会计信息是通过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环节形成的。(会计循环)

21、会计确认,是通过会计要素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会计记录来实现的。会计记录的主要方法包括:设臵账户、复式记帐、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

25、借贷记帐法记帐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27、通过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可以控制经济活动,保证会计资料真实正确,明确经济责任,为记账提供可靠依据,保证会计记录真实可靠。是会计工作的开始。

29、按用途分类,账簿可分为序时、分类和备查账簿; 对账工作要求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对账工作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30、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单位(计量尺度)和计量属性(计量基础)两方面的内容。

31、会计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臵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现值。

35、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为核心,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主要内容。

第二十七章 财务会计报告

2、资产负债表的格式有:账户式和报告式,我国采用账户式。

3、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包括直接填列法和分析计算填列法。

-直接填列法,如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

-分析计算填列法,

①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期末余额

未分配利润=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的期末余额; ②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根据账户期末余额与其备抵科目(减值准备)余额抵消后的金额填列; 预收账款=预收账款+应收账款的贷方余额 应付账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的贷方余额

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其他应收款的贷方余额 预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账款的借方余额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预收账款的借方余额

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的借方余额

④“长期债券投资”中一年内到期的列入“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长期借款”和“其他长期负债”中一年内到期的列入“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存货=物资采购+原材料+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生产成本+库存商品的借方余额-存货跌价准备

待摊费用=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的借方余额

8、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若只涉及现金各项项目之间或非现金项目之间的变动,不会发生现金流量。如从银行提款或解款,或以固定资产还债、用原材料或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等。发生现金流量的有用现金购买原材料、用现金对外投资、收回长期债券投资。

第二十八章 财务报表分析

1、财务报表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趋势分析法。

2、偿债能力财务比率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 / 资产总额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 / 所有者权益总额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 / 利息费用=(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利息费用

6、营运能力财务比率指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主营业务收入-销售退回、折让和折扣)/ 平均应收账款

-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 / 平均存货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 流动资产平均额 -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 总资产平均余额

7、盈利能力财务比率指标:营业利润率、主营业务净利润率、资本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润率、普通股每股收益、市盈率、资本保值增值率。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 / 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净利润率=(利润总额-所得税额)/ 主营业务收入净额

-资本收益率=净利润 / 实收资本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 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 -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 / 平均资产总额

-普通股每股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 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 / 普通股每股收益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 / 期初所有者权益

第六部分 法律

第二十九章 物权法律制度

1、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具有支配性和排他性。

2、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平等保护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物权法定原则;取得和行使物权应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原则。

3、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4、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

5、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6、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所有权人有权在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上设立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8、用益物权,一般以不动产为客体,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

13、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①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②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当先就该物的担保实现债权;③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债权人可以就物的担保实现债权,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1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担保物权消灭:主债权消灭;担保物权实现;债权人放弃担保物权;法律规定担保物权消灭的其他情形。

15、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一般抵押权和最高额抵押权】、质权【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留臵权。

16、下列财产可以抵押: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建设用地使用权,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地等土地承包经营权,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正在建造的建筑物、船舶、航空器,交通运输工具。

17、下列财产不得抵押:土地所有权;耕地、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等;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18、下列权力可以出质:汇票、支票、本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可以转让的基金份额、股权、可以转让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应收账款。质权自权利凭证交付质权人时设立;没有权利凭证的,自有关部门办理出质登记时设立。

19、留臵权,指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臵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

第三十章 合同法律制度

1、由调整合同关系的法律规范所建立起来的制度就是合同法律制度,主要包括:订立合同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合同订立的程序、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和违约责任等。

2、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从法律上可以分为:要约、承诺两阶段,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3、合同生效要件,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发生法律效力所应具备的法律条件。如下:

①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②意思表示真实;

③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④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4、合同的生效时间: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5、无效合同的特征:具有违法性;具有不履行性;无效合同自始无效。

6、无效合同的种类

-按照全部还是部分内容不具法律约束力,分为:全部无效合同和部分无效合同;

-按照无效的原因,分为:

①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属于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是可变更或可撤销的合同】;

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③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⑤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⑥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是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二是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⑦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条款无效。

7、效力未定的合同,又称效力待定合同,指已经成立的合同,因缺乏相应的生效要件还不能发生法律效力,同时因其欠缺的并非合同生效的实质性要件,可因其他事实的发生而发生法律效力。

8、效力未定的合同可分为:主体不合格的效力未定合同【限制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无权代理人订立的效力

未定合同【无代理权、超越代理权、代理权终止】、无权处分订立的效力未定合同。

9、可变更或撤销的合同,又称相对无效合同,在撤销以前是有效的。包括: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或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

10、显失公平的合同具有的特征:合同对双方明显不公、一方获得的利益超过法律允许的限度、受害一方是在缺乏经验或紧迫的情况下实施的行为。

11、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或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以后不能再提出变更或者撤销合同。

12、缔约过失责任的特点:①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订立过程中;②一方违背其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应负的义务;③缔约当事人必须有过失;④造成相对人信赖利益的损失。

13、合同履行的原则:全面履行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协作履行原则、经济合理原则。

14、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的履行规则:

①质量要求不明确,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 ②价款或报酬不明确的,按订立合同时的市场价格、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履行;【逾期交付标的物的,遇价格上涨时,按原价执行;价格下降按新价执行。逾期提取标的物或者逾期付款的,遇价格上涨,按新价执行;价格下降,按原价执行。】

③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

④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可随时履行;

⑤履行方式不明确的,俺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 ⑥履行费用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15、当事人约定由债务人向第三人履行债务的,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约定由第三人向债权人履行债务的,第三人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债务人应当向债权人承担违约责任。

16、同时履行抗辩权和后履行抗辩权。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资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17、撤销权自债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1年内行使。自债务人的行为发生之日起5年内没有行使撤销的,该撤销权消灭。

18、合同变更的特征:①合同变更是在原合同基础上经双方协商一致达成的新协议;②合同变更仅指合同内容的局部变更,而不是合同内容的全部改变;③合同变更后,原合同尚未履行的部分不再履行;④合同的变更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⑤合同变更应当符合合同订立的程序,一般应采取书面形式。

19、合同的转让要件:①必须有合法有效的合同关系存在;②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③必须由让与人与受让人达成协议;④必须合法且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

20、不得转让的合同:①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②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③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21、按照转让内容的不同,合同的转让可以分为:合同权利的转让、合同义务的转让、合同权利、义务一并转让。

22、合同权利转让的法律特征:①不改变合同权利的内容,转让主体是债权人和第三人;②转让标的是合同债权;③转让权利可以是全部,也可以是部分;④与债权有关的权利一同转让;⑤债权人转让权利,应当通知债务人;⑥债务人接到债权转让通知后,债务人对让与人的抗辩,可以向受让人主张。

23、合同终止的法定情形:①债务已经按照约定履行;②合同解除;③债务相互抵消;④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⑤债权人免除债务;⑥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⑦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24、合同解除的特点:①适用于有效成立的合同,不适用于无效和可撤销合同;②必须具备一定条件;③必须有解除行为,我国的合同立法没有采取当然解除主义;④有解除权的一方必须在法定或合同约定的期限内行使合同的解除权;⑤合同解除使合同关系自始消灭或向将来消灭。

25、合同解除的种类:约定解除【包括协议解除和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

26、法定解除的条件: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行为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7、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

28、有下列情形之一,难以履行债务的,债务人可以将标的物提存:①债权人无正当理由拒绝受领;②债权人下落不明;③债权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④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9、承担违约责任的条件:当事人有违反合同的行为;违反合同的行为造成对方损失,包括直接和间接损失;违约行为和损失事实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

30、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包括:①继续履行;②采取补救措施;③赔偿损失;④支付违约金;⑤支付定金。

31、免责事由,包括法定免责事由和约定免责事由。前者主要是指不可抗力;后者是指当事人通过合同约定的免除承担违约责任的事由。

32、根据我国《担保法》的规定,担保方式可以分为:保证、抵押、质押、留臵、定金。

33、不得作为保证人:国家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

34、保证方式: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两种。

35、保证担保的范围: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

36、保证期间:可以由双方当事人自由约定。未约定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37、定金应当以书面形式约定。定金合同从实际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但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

第三十一章 公司法律制度

1、公司法的特征:公司法是一种组织法、行为法、强制性规范较多的法律。

2、公司的特征:是依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的社会经济组织;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组织;必须是企业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3、从股东的责任角度可分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无限责任公司和两合公司。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形式仅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国有独资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的特殊形式。

4、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的条件:①有50人以下股东出资;②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人民币3万元;③股东共

同制定公司章程;④有公司名称和组织机构;⑤有公司住所。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0万元。

5、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的条件:①发起人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其中半数在中国境内有住所;②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人民币500万元;③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④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⑤有公司名称和组织机构;⑥有公司住所。

6、股票发行价格不得低于票面金额。

7、记名股票,由股东背书转让,并变更股东名册;无记名股票,由股东将该股票交付给受让人后即发生转让的效力。

8、股东大会召开前20日内或者公司决定分配股利的基准日前5日内,不得进行股东名册的变更登记。

9、发起人持有的本市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公司公开发行股份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股票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

10、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及其变动情况,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所持有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在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所持有的股份。

11、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但下列情形除外:减少注册资本;与持有本公司股份的其他公司合并;将股份奖励给本公司职工;股东因对股东大会作出的本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

12、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①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②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5年;

③担任破产清算公司、企业的董事或者厂长、经理,对该公司、企业的破产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破产清算完结之后起未逾3年;

④担任因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并负有个人责任的,自该公司、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之日起未逾3年;

⑤个人所负数额较大的债务到期未偿清。 13、公司解散的原因:

①营业期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解散事由出现; ②股东会决议解散;

③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

④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⑤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法院解散公司。

14、公司除因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以外,应当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15日内成立清算组。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

15、清算组在清算期间行使下列职权:

①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 ②通知、公告债权人;

③处理与清算有关的公司未了结的业务;

④清缴所欠税款以及清算过程中产生的税款,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公司清偿债务后的剩余财产,代表公司参与民事诉讼活动。

16、清算组在成立10内通知债权人,并于6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3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45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 17、公司财产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

第三十二章 其他法律制度

1、知识产权的特征: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智力成果【是本质属性,区别于其他民事权利的首要特征】;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

2、知识产权的范围: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商号权。

3、著作权的特征:因作品的创作完成而自动产生【不论是否发表】;突出对人身权的保护【不能转让,不受期限限制】。

4、著作权的客体是文学、艺术、科学领域中的作品。 5、著作法不予保护的对象:①违禁作品;②官方文件;③时事新闻;④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6、著作权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

-著作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

-著作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许可使用权、转让权、获得报酬权。

7、著作权的保护期限:①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②发表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50年的12月31日;③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职务作品的发表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的保护期为截止到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若未发表的自创作完成后的50年。

8、著作权的限制体现在: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 9、著作权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10、专利权的客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11、专利法不予保护的对象: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科学发现;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动植物的品种;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12、授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的条件:新颖性、实用性、富有美感、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

13、专利权人的权利包括:独占实施权、实施许可权、转让权、标示权、专利权人有权以书面形式放弃其专利权。

14、专利权人有缴纳年费的义务。

15、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权的期限为10年,自申请之日起计算。

16、商标,指经营者在商品或服务项目上实用的,将资金经营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与其他区别开来的一种商业识别标志。

17、商标的种类:

-根据商标的表现形式分为:文字商标、图形商标、立体商标和组合商标;

-根据商标的使用途径和商标权人的不同分为: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如国际羊毛局注册并负责管理的纯羊毛标志就是著名的证明商标。

18、注册商标的禁止条件:不得侵犯他人的在先权利或合法权益;《商标法》关于禁止注册或使用某些标志的规定。

19、商标申请的原则:申请在先原则;自愿注册原则。目前必须使用的注册商标的商品是烟草制品。

20、商标注册申请采用“一类商品、一个商标、一份申

请”的原则。

21、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自注册之日起计算。每次续展的有效期为10年,在期满前6个月内向商标局提出,可以给予6个月的宽展期。

22、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商标注册和管理工作,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地方的商标管理工作。

23、反垄断法,指通过规范垄断和限制竞争行为调整经39、经营者的义务:履行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听取意见和接受监督的义务、保证商品和服务安全的义务、提供真实信息的义务、标明真实名称和标记的义务、出具购货凭证和服务单据的义务、保证质量的义务、不得单方作出对消费者不利规定的义务、不得侵犯消费者人格权的义务。

40、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途径: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的法院提起诉营者相互间竞争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于2008年8月1讼。

日施行。立法目的是: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 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利益,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24、垄断行为包括:

①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主要表现是:经营者采取共同行动,通过联合限价、提价等方式操控市场价格,联合限制生产或销售数量,或者相互分割市场,以达到排除、限制竞争的目的。

②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③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④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25、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反垄断执法机构负责反垄断执法工作。

26、我国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目的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7、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①主体是经营者;②在主观上违背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的过错,客观上有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规定的不正当竞争的客观事实;③客体是市场竞争秩序和社会关系。

28、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假冒行为、限购排挤行为、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的行为、商业贿赂行为、虚假宣传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低价倾销行为、搭售行为、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诋毁商誉行为、通谋投标行为。

29、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30、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检查部门的职权:询问权、查询、复制权、检查权、行政处罚权。

31、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主管全国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32、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包括:产品质量抽查制度、质量状况信息发布制度、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及产品质量认证制度。

33、产品质量的社会监督包括:公民个人的监督权、社会组织的监督权、公众的检举权。

34、生产者的义务包括作为义务和不作为义务。

35、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进货验收义务、保持产品质量义务、有关产品标识的义务、遵守有关禁止性规范。

36、销售者的责任:①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②不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③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标明的质量状况的。

37、生产者不必承担的赔偿责任:①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②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③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

38、消费者的权利: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获得赔偿权、结社权、获得相关知识权、受尊重权、监督批评权。


相关文章

  • 2011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新版教材变化-6寸电子书
  • 2011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新版教材变化 2011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新版教材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理论内容深化,增加了部分例题,与政策相关的内容注重时效性.由2009版的32章扩充到2011版的35章,由344千字 ...查看


  • 201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农业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 201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级农业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一) 当猪肉的价格为每千克16元时,销售量为800万千克,当价格上涨为每千克18元时,销售量降低为600万千克.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等于[A]. A ...查看


  • 已出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目录
  •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目录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名称 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第2版) 安全评价师(基础知识) (第2版) ...查看


  • 中级财务会计二作业答案(含题目)
  • <中级财务会计(二)>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作业1 习题一 A 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经营货适用增值税税率17%.适用消费税税率10%,转让无形资产的营业税为5%.2009年5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 ...查看


  • 上海某有限公司诉林某等清算组成员责任纠纷
  • 上海某有限公司诉林某等清算组成员责任纠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松民二(商 ...查看


  • 评审高级工程师
  • 关于开展二○一○年度推荐评审高级工程师 和非公有制单位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的通知 南职办[2010]32号 各县.区.管委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改办,市各有关单位职改(人力资源)部门: 根据自治区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二○ ...查看


  • 中级财务会计(二)作业1-4参考答案
  • <中级财务会计(二)>形成性考核作业1 习 题 一参考答案 1.借:原材料 90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53 000 贷:银行存款 1 055 000 2.借:应收账款 1 170 000 贷:主营业务收 ...查看


  • 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 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 考试科目 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分< 经济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与实务>两个科目. 其中<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分为工商管理.农业.商业.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水路.公路.铁路.民航 ...查看


  • 电大中级财务会计二形成性考核册答
  • 习题一 A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经营货适用增值税税率17%.适用消费税税率10%,转让无形资产的营业税为5%.2009年5月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向B公司采购甲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900000元.增值税15300 ...查看


  • 2009年9月大学生党校思想汇报
  • 2009年9月大学生党校学习思想汇报:思想进步,丰富理论 党组织: 通过这期中级党校的培训活动,我受益匪浅,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高了对党的认识,纠正了自己原有的不正确想法. 我真正系统地接触和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是在这次中级党校的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