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黛
青黛始载于开宝本草,为爵床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肝经实火等功能。主治温毒发斑、血热吐衄、小儿惊痫、口疮、喉痹。亦为中医常用吹喉散之主要成分。 大陆福建仙游县-青黛之主产地 “蚌粉青黛散”是中医用来治疗痰饮咳嗽的,关于这则方药,还有一个有趣的典故。
蚌粉青黛散
在北宋年间,宋徽宗赵佶有个十分宠爱的妃子,却突然咳嗽咯痰,日夜不休,且头面部肿大如盘。于是急诏皇家太医院医生诊治,太医院的医生不知妃子所患何病,不敢贸然下药。徽宗无奈,召来太医院的李某,命他当众“立状”:三天之内治好妃子之病,否则杀头。真是伴君如伴虎。
李太医忧心如焚,自知没有把握治好妃子的病,必死无疑了。他回到家中,与妻子抱头痛哭,正在这时,街上有人叫喊“卖咳嗽药,一文钱一贴,吃了马上止咳。”李太医一听,心想:反正是一死,何不买来一试呢?遂派家奴去买了十贴,打开一看,原来是些浅兰色的药粉,于是将三贴合并为一贴,亲自煎好,自己先服下,隔了好久,未见有任何不适,就将余下的药仍以三贴合为一贴,带入禁宫给予妃子,并请两次服用。妃子服药后,李太医照例侍候在外室,整整一夜坐立不安。翌日早晨,妃子传出话来,说服药后一夜未咳,面肿也消了。李太医听了,大喜过望,一下子瘫倒在坐椅上。徽宗也为妃子的怪病闷闷不乐,闻太监奏道:昨晚妃子只进药一剂,玉体已得安康。不免有几分诧异,急忙起驾赶往妃子处探视,一看,果真如此。徽宗大喜,一下子赏赐给李太医大量黄金和布匹。李太医从死亡边缘到获得重赏,几乎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李太医考虑,病虽安宁,倘若皇上向我索取药方,我便无以对付。因而又令家奴门前等候那位卖咳嗽药的人,特地请到家中,同他对饮谈天,并以百金购取他的药方,得知是蚌粉一药放在新瓦上炒得通红,拌青黛少许即成。李太医又问药方的来由,他说:“我壮年从军,如今年老被淘汰,不久前见到主帅有此单方,故剽窃得来,因此单方容易办到,故且借此方以度晚年生计。”李太医听了之后,便将他终身供养。
后来的“黛蛤散”,即由本方脱胎而来,只不过蚌粉换成蛤蜊粉罢了。
龙眼
莆田龙眼栽培历史悠久,始于汉代,距今二千多年。据左太冲《蜀都赋》记:“旁挺龙目,侧生荔枝。龙眼唯闽中及南粤有之。“又据唐御史黄滔撰写的黄山灵岩寺碑铭记述,莆田县东峰庙当时已有龙眼栽培和加工技术居全国领先地位,如高接换种、小苗嫁接、品种选育、桂元干加工等。莆田市为全国重点龙眼生产基地之一,作为莆田特色被大众所熟知。龙眼不但是营养丰富的果品,而且具有药用价值,具有开胃健脾、补虚益智、养血安神之功效,桂元干可作为治疗病后体虚、贫血痿黄、神经衰弱、产后血亏的佳品。日本医学界实验证明:“龙眼具有很强的抗癌作用,其功效不亚于抗癌药物——长春新碱。”
余甘子 余甘子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余甘子的果实,别名油柑子,橄榄子(四川),滇橄榄(云南),青果等。余甘子果实味酸微涩,清热凉血,消食健脾,生津止渴。主治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及维生素C 缺乏症。在藏药中,余甘子主治培根病、赤巴病、血病、高血压病等。近年研究结果表明,余甘子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保肝等作用,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和脂肪酸,具有抗癌,抗畸变,抗诱变,抗炎,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荔枝
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荔枝原产于中国南部,是亚热带果树,常绿乔木,高约10米。果皮肯多数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杨贵妃因喜食荔枝而闻名,使得杜牧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名句。此外,各代文人墨客也写下了大量关于荔枝的诗词。荔枝性热,多食易上火,并可引起“荔枝病”。荔枝果实除食用外,核入药为收敛止痛剂,治心气痛和小肠气痛。木材坚实,深红褐色,纹理雅致、耐腐,历来为上等名材。花多,富含蜜腺,是重要的蜜源植物。
太子参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四叶参、四叶菜、米参。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药材主产于福建、江苏、山东,安徽等地亦产,其中,福建省柘荣县是全国最大的太子参产地。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食少体倦,口渴舌干;肺虚燥咳,咽干痰粘;气阴不足,心悸失眠。夏季茎叶大部分枯萎睦采挖,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后阴干或直接晒干方可入药。
1.太子参煮鹌鹑:太子参30g,玉竹10g,鹌鹑2只。将三者洗净,用水煮熟,加味精、食盐调味。饮汤吃肉。
本方以太子参、鹌鹑补脾益气,玉竹益胃养阴。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所致之症。
2,太子沙参粥:太子参、北沙参、枇杷叶各10g,粳米120g。北沙参、枇杷叶煎水取汁,放入太子参、粳米煮成稀粥。以白糖调味吃。
本方以太子参、北沙参养阴润燥,以枇杷叶清热化痰、止咳。用于阴虚肺热,咳嗽咽干。
泽泻
泽泻是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植物为多年生沼生草本,属泽泻科。其根状茎较短,基生。泽泻夏季开白花,排成大型轮状分枝的圆锥花序,花两性。野生泽泻一般生长在沼泽地,分布于中国、日本和印度等地。泽泻(根茎)又是传统的中药之
一。中医理论认为其性寒,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泽泻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含量,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泽泻及其制剂现代还用于治疗内耳眩晕症、血脂异常、遗精、脂肪肝及糖尿病等。但泽泻具有肝毒性、肾毒性,服用不当,能让肝脏、肾脏出现肿胀以及其他中毒症状。
青黛
青黛始载于开宝本草,为爵床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肝经实火等功能。主治温毒发斑、血热吐衄、小儿惊痫、口疮、喉痹。亦为中医常用吹喉散之主要成分。 大陆福建仙游县-青黛之主产地 “蚌粉青黛散”是中医用来治疗痰饮咳嗽的,关于这则方药,还有一个有趣的典故。
蚌粉青黛散
在北宋年间,宋徽宗赵佶有个十分宠爱的妃子,却突然咳嗽咯痰,日夜不休,且头面部肿大如盘。于是急诏皇家太医院医生诊治,太医院的医生不知妃子所患何病,不敢贸然下药。徽宗无奈,召来太医院的李某,命他当众“立状”:三天之内治好妃子之病,否则杀头。真是伴君如伴虎。
李太医忧心如焚,自知没有把握治好妃子的病,必死无疑了。他回到家中,与妻子抱头痛哭,正在这时,街上有人叫喊“卖咳嗽药,一文钱一贴,吃了马上止咳。”李太医一听,心想:反正是一死,何不买来一试呢?遂派家奴去买了十贴,打开一看,原来是些浅兰色的药粉,于是将三贴合并为一贴,亲自煎好,自己先服下,隔了好久,未见有任何不适,就将余下的药仍以三贴合为一贴,带入禁宫给予妃子,并请两次服用。妃子服药后,李太医照例侍候在外室,整整一夜坐立不安。翌日早晨,妃子传出话来,说服药后一夜未咳,面肿也消了。李太医听了,大喜过望,一下子瘫倒在坐椅上。徽宗也为妃子的怪病闷闷不乐,闻太监奏道:昨晚妃子只进药一剂,玉体已得安康。不免有几分诧异,急忙起驾赶往妃子处探视,一看,果真如此。徽宗大喜,一下子赏赐给李太医大量黄金和布匹。李太医从死亡边缘到获得重赏,几乎怀疑自己是在做梦。
李太医考虑,病虽安宁,倘若皇上向我索取药方,我便无以对付。因而又令家奴门前等候那位卖咳嗽药的人,特地请到家中,同他对饮谈天,并以百金购取他的药方,得知是蚌粉一药放在新瓦上炒得通红,拌青黛少许即成。李太医又问药方的来由,他说:“我壮年从军,如今年老被淘汰,不久前见到主帅有此单方,故剽窃得来,因此单方容易办到,故且借此方以度晚年生计。”李太医听了之后,便将他终身供养。
后来的“黛蛤散”,即由本方脱胎而来,只不过蚌粉换成蛤蜊粉罢了。
龙眼
莆田龙眼栽培历史悠久,始于汉代,距今二千多年。据左太冲《蜀都赋》记:“旁挺龙目,侧生荔枝。龙眼唯闽中及南粤有之。“又据唐御史黄滔撰写的黄山灵岩寺碑铭记述,莆田县东峰庙当时已有龙眼栽培和加工技术居全国领先地位,如高接换种、小苗嫁接、品种选育、桂元干加工等。莆田市为全国重点龙眼生产基地之一,作为莆田特色被大众所熟知。龙眼不但是营养丰富的果品,而且具有药用价值,具有开胃健脾、补虚益智、养血安神之功效,桂元干可作为治疗病后体虚、贫血痿黄、神经衰弱、产后血亏的佳品。日本医学界实验证明:“龙眼具有很强的抗癌作用,其功效不亚于抗癌药物——长春新碱。”
余甘子 余甘子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余甘子的果实,别名油柑子,橄榄子(四川),滇橄榄(云南),青果等。余甘子果实味酸微涩,清热凉血,消食健脾,生津止渴。主治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及维生素C 缺乏症。在藏药中,余甘子主治培根病、赤巴病、血病、高血压病等。近年研究结果表明,余甘子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衰老,保肝等作用,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和脂肪酸,具有抗癌,抗畸变,抗诱变,抗炎,降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荔枝
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荔枝原产于中国南部,是亚热带果树,常绿乔木,高约10米。果皮肯多数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杨贵妃因喜食荔枝而闻名,使得杜牧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名句。此外,各代文人墨客也写下了大量关于荔枝的诗词。荔枝性热,多食易上火,并可引起“荔枝病”。荔枝果实除食用外,核入药为收敛止痛剂,治心气痛和小肠气痛。木材坚实,深红褐色,纹理雅致、耐腐,历来为上等名材。花多,富含蜜腺,是重要的蜜源植物。
太子参
太子参,又名孩儿参、童参、四叶参、四叶菜、米参。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药材主产于福建、江苏、山东,安徽等地亦产,其中,福建省柘荣县是全国最大的太子参产地。补益脾肺,益气生津。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怔忡,水肿,消渴,精神疲乏。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食少体倦,口渴舌干;肺虚燥咳,咽干痰粘;气阴不足,心悸失眠。夏季茎叶大部分枯萎睦采挖,洗净,除去须根,置沸水中略烫后阴干或直接晒干方可入药。
1.太子参煮鹌鹑:太子参30g,玉竹10g,鹌鹑2只。将三者洗净,用水煮熟,加味精、食盐调味。饮汤吃肉。
本方以太子参、鹌鹑补脾益气,玉竹益胃养阴。用于脾气虚弱,胃阴不足所致之症。
2,太子沙参粥:太子参、北沙参、枇杷叶各10g,粳米120g。北沙参、枇杷叶煎水取汁,放入太子参、粳米煮成稀粥。以白糖调味吃。
本方以太子参、北沙参养阴润燥,以枇杷叶清热化痰、止咳。用于阴虚肺热,咳嗽咽干。
泽泻
泽泻是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植物为多年生沼生草本,属泽泻科。其根状茎较短,基生。泽泻夏季开白花,排成大型轮状分枝的圆锥花序,花两性。野生泽泻一般生长在沼泽地,分布于中国、日本和印度等地。泽泻(根茎)又是传统的中药之
一。中医理论认为其性寒,具有利水渗湿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泽泻可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含量,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泽泻及其制剂现代还用于治疗内耳眩晕症、血脂异常、遗精、脂肪肝及糖尿病等。但泽泻具有肝毒性、肾毒性,服用不当,能让肝脏、肾脏出现肿胀以及其他中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