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卡夫丁_论马克思的跨越论与列宁的一国胜利论_向夏莹

第2卷第1期

华中人文论丛

Huazho ng H umanit y Fo rum

2011年6月

跨越卡夫丁

) ) ) 论马克思的跨越论与列宁的一国胜利论

向夏莹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 马克思晚年对于东方社会的探讨并以俄国为典型进行了深入分析, 提出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设想。这一设想在后来具备了特殊历史条件的苏俄付诸了实践,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深化与延展, 提出了一国首先胜利和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 开创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并建成社会主义的先河, 给予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重大的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马克思; 跨越; 卡夫丁; 列宁; 一国胜利

马克思借用/卡夫丁峡谷0的典故形象地表明了自己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设想) ) ) 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超越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阶段, 由资本主义直接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特殊的帝国主义时期, 列宁根据当时的时代特征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并结合国际工人运动和俄国革命的实际, 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思想并指导着苏俄付诸实践。近些年, 学术界对马克思跨越理论以及列宁的一国胜利论都分别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但整体看来, 把二者的理论放在一起探讨的却相对较少。从某种意义上讲, 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对马克思跨越论思想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的继承和发展。

全国范围内把-农业公社. 保存到今天的欧洲唯一的国家, 它不像东印度那样, 是外国征服者的猎获物。同时, 它也不是脱离现代世界孤立生存的。一方面, 土地公有制使它有可能直接地、逐步地把小土地个体耕作变为集体耕作,, 另一方面, 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 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而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0¹马克思随后进一步论证了俄国特殊的历史环境是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条件:/在欧洲, 只有俄国的-农村公社. 是广泛地在全国范围内保存下来了。因此, 它目前处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和它同时并存的资本主义生产在为它提供集体劳动的一切条件, 它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而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0º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三稿中马克思也作了同样的论证:/它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而吸收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 , 它能直接变成现代社会所趋向的那种经济体系的出发点, 不必自杀就能获得新的生命。0»

对马克思在1877年5给/祖国纪事0编辑部的信6、1881年5给查苏利奇的复信(共四稿) 6、1882年5/共产党宣言0俄文第二版序言6和恩格斯自19世纪70年代后研究东方社会问题的著作以及许多相关笔记等文本中关于资本主义与东方落后国家之间关系的分析, 我们大致将马克思跨越思想的基本内涵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 俄国等东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其特殊性, 因此它们的社会发展道

一、马克思的跨越设想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

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而此时的东方社会却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 使得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东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着手研究东方问题。随后, 他们以俄国作为典型特别是对俄国的农村公社和土地所有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与西方社会制度进行比较, 探讨了经济落后的东方国家社会发展道路及未来前途的问题。在探讨过程中, 马克思提出了许多卓有见地的思想理论和设想。在5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 ) ) 初稿6中马克思首次明确提出并论证了他的跨越思想:/俄国是在

路也有别于西方社会的发展道路, 这是马克思跨越思想的基本基调。/俄国是应当像它的自由派经济学家们所希望的那样, 首先摧毁农村公社以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呢, 还是与此相反, 发展它所特有的历史条件, 就可以不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苦难而取得它的全部成果。他表示赞成后一种解决办法。0¼第二, 俄国特殊的国情条件造就了它在选择社会发展道路时跨越的可能性较大。/在俄国, 由于各种情况的特殊凑合, 至今还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着的农村公社能够逐渐摆脱其原始特征, 并直接作为集体生产的因素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正因为它和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时代的东西, 所以它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可怕的波折而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0½第三, 俄国在保持并发挥自身特殊条件外想直接跨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必须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就。/俄国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农业公社. 保存到今天的欧洲唯一的国家。它不像东印度那样, 是外国征服者的猎获物, 同时, 它也不是脱离现代世界孤立生存的。,, 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而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0第四, 马克思以俄国为典型的跨越思想给予我们这些落后的东方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极大的启发, 同时也饱含了马克思对实现共产主义和全人类的解放的殷切期盼。/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 那末现今的俄国土地公社所有制便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0¿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深入思考了落后国家如何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社会主义, 提出了东方落后国家独特的发展道路理论, 这一创造性的理论构想为落后国家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同时也为后来列宁提出/一国胜利论0给予了一定的启发和指导。

¾

的思想:/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0在这篇文章中, 列宁还明确地指出欧洲联邦口号是不正确的, 因为它会造成一种曲解, 以为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内取得胜利。一年之后, 列宁在5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6中进一步阐述了他的一国胜利思想:/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 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0Â此后, 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得到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实践检验。革命胜利后, 苏俄最紧迫的是要维持苏维埃政权的生存问题。为此, 对内要严厉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 竭力恢复和发展经济, 建立强大的军队以抵御帝国主义的入侵; 对外要采取灵活的、以退为进的战略。列宁指出:/无情地消灭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 需要有全世界工人的合作, 全世界的工人则应当联合自己的一切力量来保证彻底的胜利。0/已经在一个国家中获得了胜利的社会主义者的直接使命, 不是去同强大的帝国主义作战, 而要竭力避免作战, 要等待, 让帝国主义者相互间的搏斗进一步削弱他们自己, 加速其他国家革命的到来。0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 新成立不久的苏维埃政府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 虽然这一和约对俄国来说是屈辱的, 但它的签订, 使得德国停止了对俄国的进攻, 使贫弱的苏俄获得了喘息的时机, 得以继续生存下去。

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思想是在分析当时资本主义各国情况得出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以及批判以考茨基为首的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错误观点的过程中提出来的。19世纪末, 由于全球化的扩展, 垄断资本主义的兴起, 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不平衡的状态, 使资本主义国家形成跳跃式不平衡地发展。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各个经济部门和各个国家在经济上是不可能平衡

x l

发展的。0 /资本主义是发展到最高阶段的商品生

w l v l Á

二、列宁的一国胜利思想

资本主义在20世纪进入垄断阶段后, 列宁根据新的时代特征,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 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帝国主义世界体系

的薄弱环节首先取得胜利, 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 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01915年在5论欧洲联邦口号6中, 列宁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À

产, 这时劳动力也成了商品。国内交换尤其是国际交换的发展, 是资本主义的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各个企业、各个工业部门和各个国家的发展必然是不平衡的, 跳跃式的。0同时, 列宁还批判了以考茨基为首的/超帝国主义0观点,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

y l

得胜利的理论正是在反对考茨基、托洛茨基以及布哈林等人企图用等待各国无产阶级同时发动革命的办法把社会主义革命推向遥远未来的机会主义斗争中提出的。通过上述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列宁一国首先胜利思想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第一, 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第二, 社会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有待于世界革命的完成。第三, 在苏俄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一国也可以建成社会主义。

列宁的这一理论不仅指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还激励着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发挥革命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失时机地同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做斗争, 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这一理论及其经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实践检验,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创新, 并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各国无产阶级指明了方向和发展道路。

原则,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跨越思想。

马克思的跨越思想中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认为俄国等东方国家走上社会主义跨越发展道路的前提是需要获得西方革命成功后的无产阶级的帮助。列宁起初也持有相同的看法, 但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后来俄国形势的发展他的观点也有所发展。他根据当时的时代特征和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 发展了马克思的跨越思想, 不仅认为俄国等东方国家可以率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而且可以先于西方独立进行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其实列宁的这一思想发展有个过程, 在十月革命前, 列宁就已经在考虑俄国如何走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 认为俄国和西欧的社会主义革命相互联结, 在西欧的无产阶级取得革命的胜利后才有可能帮助俄国实现社会主义。但这一思想被后来十月革命胜利后西方的革命形势逐渐转入低潮所改变, 他开始探索俄国独立发展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认为俄国可以先于西方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到了1921年3月俄国进入新经济政策时期后, 列宁认为实践表明俄国已经找到了建成社会主义的途径, 能够独立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了, /新经济

{l

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0 列宁晚年又明确指出俄国虽然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 但无产阶级可以先夺取政权, 然后利用手里的政权发展生产力, 创造物质条件, 实现社会主义。这与当年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只有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基础上才能建成相比又是一大发展。

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就是一国也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成功范例, 它利用了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和自由贸易等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优秀成果, 对于发展新生的苏维埃俄国有着十分有效的积极作用; 但他同时也意识到社会主义道路上的艰辛与曲折:/这个政策之所以叫新经济政策, 是因为它在向后转。我们现在退却, 好像是在向后退, 但是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先后退几步, 然后再起跑, 更有力地向前跳。, , 需要这样做, 是为了克服我们在解决一切任务和问题中所遇到的难以置信的困

|l

难。0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渐进性和曲

三、二者之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晚年致力于对经济落后国家发展状况及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探讨, 认为落后国家特别是在前资本主义阶段并保存有完整的农村

公社制度的东方国家的前景有三种可能性, 并以俄国可能具有的发展前途为参照物, 认为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最有可能的是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恩格斯指出:/要使俄国发生革命, 它就会拯救欧洲免遭战争的灾难, 并成为全世界社会革命

z l

的开端。0 他们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个多样化的过

程, 东方社会由于自身的特性仍然保持着古老的社会结构有着社会发展的自我系统, 使之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西方的/猴体0; 东方社会也不必遵循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它完全可以利用它所处的历史条件, 利用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文明成就, 改造现存的社会结构、管理模式, 更新社会形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建成社会主义。

从某种程度上说, 恩格斯是直接将马克思的跨越思想推向前进的第一人, 而列宁在20世纪领导苏俄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 在并不知晓马克思晚年跨越思想的情况下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 他直接领导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开创了东方社会主义的道路。事实上, 列宁的一些理论的思想内容是对马克思某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列宁所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基本上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提出的跨越思想的基本

折性是基于俄国经济文化落后, 小农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的特殊国情下所做出的, 这也是马克思跨越设想成功地在俄国实现后所面临的实际困难的有效解决途径。

马克思认为利用资本主义是俄国实现跨越发展的必要条件,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 并

进一步提出要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本主义因素, 渐进迂回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列宁认为, 苏俄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不能简单地否定资本主义的因素, 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采取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 利用资本主义的积极因素去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他指出:/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 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0由此可见, 列宁的思想与马克思跨越思想中的观点完全一致, 只是他将马克思关于吸收资本主义因素的思想进一步发展, 使之更加具体、更加丰富了。在实践中他也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措施, 如采用租让制、建立合营企业等, 这在当时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也取得了许多成效。正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及时总结革命和建设中的经验教训, 提出了许多关于东方落后的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观点, 这也是对晚年马克思提出的跨越思想的丰富发展和具体化, 对东方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有着极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l

思当年提出的/跨越0设想, 列宁与时俱进地进行了

理论和实践探索,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构想, 体现了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们现实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也在呼唤我们要像列宁那样去思考、去创新。

注释

¹º½¾5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 ) ) 初稿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第19卷) , 第434-435页, 第438页, 第431页, 第435-436页。

»5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 ) ) 三稿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第19卷) , 弟451页。

¼5给/祖国纪事0杂志编辑部的信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第19卷) , 第129页。

¿5/共产党宣言0俄文第二版序言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第19卷) , 第326页。

À5论我国革命6, 5列宁全集6(第43卷) , 第370页。Á x 5论欧洲联邦口号6, 5列宁全集6(第26卷) , 第l 367页, 第366页

Â5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6, 5列宁全集6(第28卷) , 第88页。

v 5全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文献6, l

5列宁全集6(第33卷) , 第278页。

w l 5论/左派0幼稚病和小资产阶级性6, 5列宁全集6(第34卷) , 第266页。

y 5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6, 5列宁全集6(第l

27卷) , 第376页。

z 5致若#纳杰日杰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第37l 卷) , 第6页。

{ l |5在莫斯科苏维埃全会上的讲话6, 5列宁全集6(第l 43卷) , 第302页, 第296页。

}5论粮食税、l 贸易自由、租让制6, 5列宁全集6(第41卷) , 第217页。

四、小结

回顾20世纪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

史, 我们不得不承认马克思晚年的/跨越0思想开启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大门。之后的苏俄具备了跨越的充要条件后完成了这一跨越, 但俄国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已经不同于马克

第2卷第1期

华中人文论丛

Huazho ng H umanit y Fo rum

2011年6月

跨越卡夫丁

) ) ) 论马克思的跨越论与列宁的一国胜利论

向夏莹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 马克思晚年对于东方社会的探讨并以俄国为典型进行了深入分析, 提出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理论设想。这一设想在后来具备了特殊历史条件的苏俄付诸了实践, 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深化与延展, 提出了一国首先胜利和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 开创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走向社会主义并建成社会主义的先河, 给予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重大的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 马克思; 跨越; 卡夫丁; 列宁; 一国胜利

马克思借用/卡夫丁峡谷0的典故形象地表明了自己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设想) ) ) 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超越资本主义发展的整个阶段, 由资本主义直接进入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特殊的帝国主义时期, 列宁根据当时的时代特征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并结合国际工人运动和俄国革命的实际, 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思想并指导着苏俄付诸实践。近些年, 学术界对马克思跨越理论以及列宁的一国胜利论都分别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但整体看来, 把二者的理论放在一起探讨的却相对较少。从某种意义上讲, 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对马克思跨越论思想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的继承和发展。

全国范围内把-农业公社. 保存到今天的欧洲唯一的国家, 它不像东印度那样, 是外国征服者的猎获物。同时, 它也不是脱离现代世界孤立生存的。一方面, 土地公有制使它有可能直接地、逐步地把小土地个体耕作变为集体耕作,, 另一方面, 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 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而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0¹马克思随后进一步论证了俄国特殊的历史环境是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条件:/在欧洲, 只有俄国的-农村公社. 是广泛地在全国范围内保存下来了。因此, 它目前处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和它同时并存的资本主义生产在为它提供集体劳动的一切条件, 它有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而享用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果。0º在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三稿中马克思也作了同样的论证:/它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而吸收资本主义制度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 , 它能直接变成现代社会所趋向的那种经济体系的出发点, 不必自杀就能获得新的生命。0»

对马克思在1877年5给/祖国纪事0编辑部的信6、1881年5给查苏利奇的复信(共四稿) 6、1882年5/共产党宣言0俄文第二版序言6和恩格斯自19世纪70年代后研究东方社会问题的著作以及许多相关笔记等文本中关于资本主义与东方落后国家之间关系的分析, 我们大致将马克思跨越思想的基本内涵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 俄国等东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其特殊性, 因此它们的社会发展道

一、马克思的跨越设想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 西方资本主义社会

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而此时的东方社会却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 使得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东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着手研究东方问题。随后, 他们以俄国作为典型特别是对俄国的农村公社和土地所有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与西方社会制度进行比较, 探讨了经济落后的东方国家社会发展道路及未来前途的问题。在探讨过程中, 马克思提出了许多卓有见地的思想理论和设想。在5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 ) ) 初稿6中马克思首次明确提出并论证了他的跨越思想:/俄国是在

路也有别于西方社会的发展道路, 这是马克思跨越思想的基本基调。/俄国是应当像它的自由派经济学家们所希望的那样, 首先摧毁农村公社以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呢, 还是与此相反, 发展它所特有的历史条件, 就可以不经受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苦难而取得它的全部成果。他表示赞成后一种解决办法。0¼第二, 俄国特殊的国情条件造就了它在选择社会发展道路时跨越的可能性较大。/在俄国, 由于各种情况的特殊凑合, 至今还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着的农村公社能够逐渐摆脱其原始特征, 并直接作为集体生产的因素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正因为它和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时代的东西, 所以它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可怕的波折而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0½第三, 俄国在保持并发挥自身特殊条件外想直接跨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必须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成就。/俄国是在全国范围内把-农业公社. 保存到今天的欧洲唯一的国家。它不像东印度那样, 是外国征服者的猎获物, 同时, 它也不是脱离现代世界孤立生存的。,, 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而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用到公社中来。0第四, 马克思以俄国为典型的跨越思想给予我们这些落后的东方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极大的启发, 同时也饱含了马克思对实现共产主义和全人类的解放的殷切期盼。/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 那末现今的俄国土地公社所有制便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0¿

马克思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深入思考了落后国家如何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社会主义, 提出了东方落后国家独特的发展道路理论, 这一创造性的理论构想为落后国家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同时也为后来列宁提出/一国胜利论0给予了一定的启发和指导。

¾

的思想:/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0在这篇文章中, 列宁还明确地指出欧洲联邦口号是不正确的, 因为它会造成一种曲解, 以为社会主义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内取得胜利。一年之后, 列宁在5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6中进一步阐述了他的一国胜利思想:/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 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0Â此后, 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得到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实践检验。革命胜利后, 苏俄最紧迫的是要维持苏维埃政权的生存问题。为此, 对内要严厉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 竭力恢复和发展经济, 建立强大的军队以抵御帝国主义的入侵; 对外要采取灵活的、以退为进的战略。列宁指出:/无情地消灭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 需要有全世界工人的合作, 全世界的工人则应当联合自己的一切力量来保证彻底的胜利。0/已经在一个国家中获得了胜利的社会主义者的直接使命, 不是去同强大的帝国主义作战, 而要竭力避免作战, 要等待, 让帝国主义者相互间的搏斗进一步削弱他们自己, 加速其他国家革命的到来。0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 新成立不久的苏维埃政府与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 虽然这一和约对俄国来说是屈辱的, 但它的签订, 使得德国停止了对俄国的进攻, 使贫弱的苏俄获得了喘息的时机, 得以继续生存下去。

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思想是在分析当时资本主义各国情况得出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以及批判以考茨基为首的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错误观点的过程中提出来的。19世纪末, 由于全球化的扩展, 垄断资本主义的兴起, 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不平衡的状态, 使资本主义国家形成跳跃式不平衡地发展。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各个经济部门和各个国家在经济上是不可能平衡

x l

发展的。0 /资本主义是发展到最高阶段的商品生

w l v l Á

二、列宁的一国胜利思想

资本主义在20世纪进入垄断阶段后, 列宁根据新的时代特征,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 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帝国主义世界体系

的薄弱环节首先取得胜利, 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 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01915年在5论欧洲联邦口号6中, 列宁首次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À

产, 这时劳动力也成了商品。国内交换尤其是国际交换的发展, 是资本主义的具有代表性的特征。在资本主义制度下, 各个企业、各个工业部门和各个国家的发展必然是不平衡的, 跳跃式的。0同时, 列宁还批判了以考茨基为首的/超帝国主义0观点,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

y l

得胜利的理论正是在反对考茨基、托洛茨基以及布哈林等人企图用等待各国无产阶级同时发动革命的办法把社会主义革命推向遥远未来的机会主义斗争中提出的。通过上述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列宁一国首先胜利思想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第一, 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第二, 社会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有待于世界革命的完成。第三, 在苏俄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一国也可以建成社会主义。

列宁的这一理论不仅指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还激励着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发挥革命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不失时机地同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做斗争, 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这一理论及其经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实践检验,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和创新, 并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各国无产阶级指明了方向和发展道路。

原则,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跨越思想。

马克思的跨越思想中的一个基本观点就是认为俄国等东方国家走上社会主义跨越发展道路的前提是需要获得西方革命成功后的无产阶级的帮助。列宁起初也持有相同的看法, 但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后来俄国形势的发展他的观点也有所发展。他根据当时的时代特征和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 发展了马克思的跨越思想, 不仅认为俄国等东方国家可以率先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而且可以先于西方独立进行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其实列宁的这一思想发展有个过程, 在十月革命前, 列宁就已经在考虑俄国如何走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 认为俄国和西欧的社会主义革命相互联结, 在西欧的无产阶级取得革命的胜利后才有可能帮助俄国实现社会主义。但这一思想被后来十月革命胜利后西方的革命形势逐渐转入低潮所改变, 他开始探索俄国独立发展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认为俄国可以先于西方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到了1921年3月俄国进入新经济政策时期后, 列宁认为实践表明俄国已经找到了建成社会主义的途径, 能够独立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了, /新经济

{l

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0 列宁晚年又明确指出俄国虽然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 但无产阶级可以先夺取政权, 然后利用手里的政权发展生产力, 创造物质条件, 实现社会主义。这与当年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只有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基础上才能建成相比又是一大发展。

列宁提出并实施的新经济政策就是一国也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成功范例, 它利用了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和自由贸易等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优秀成果, 对于发展新生的苏维埃俄国有着十分有效的积极作用; 但他同时也意识到社会主义道路上的艰辛与曲折:/这个政策之所以叫新经济政策, 是因为它在向后转。我们现在退却, 好像是在向后退, 但是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先后退几步, 然后再起跑, 更有力地向前跳。, , 需要这样做, 是为了克服我们在解决一切任务和问题中所遇到的难以置信的困

|l

难。0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渐进性和曲

三、二者之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晚年致力于对经济落后国家发展状况及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探讨, 认为落后国家特别是在前资本主义阶段并保存有完整的农村

公社制度的东方国家的前景有三种可能性, 并以俄国可能具有的发展前途为参照物, 认为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最有可能的是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恩格斯指出:/要使俄国发生革命, 它就会拯救欧洲免遭战争的灾难, 并成为全世界社会革命

z l

的开端。0 他们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个多样化的过

程, 东方社会由于自身的特性仍然保持着古老的社会结构有着社会发展的自我系统, 使之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西方的/猴体0; 东方社会也不必遵循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它完全可以利用它所处的历史条件, 利用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文明成就, 改造现存的社会结构、管理模式, 更新社会形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建成社会主义。

从某种程度上说, 恩格斯是直接将马克思的跨越思想推向前进的第一人, 而列宁在20世纪领导苏俄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中, 在并不知晓马克思晚年跨越思想的情况下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 他直接领导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 开创了东方社会主义的道路。事实上, 列宁的一些理论的思想内容是对马克思某些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列宁所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基本上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提出的跨越思想的基本

折性是基于俄国经济文化落后, 小农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优势的特殊国情下所做出的, 这也是马克思跨越设想成功地在俄国实现后所面临的实际困难的有效解决途径。

马克思认为利用资本主义是俄国实现跨越发展的必要条件,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的这一思想, 并

进一步提出要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本主义因素, 渐进迂回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列宁认为, 苏俄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不能简单地否定资本主义的因素, 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采取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 利用资本主义的积极因素去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他指出:/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 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0由此可见, 列宁的思想与马克思跨越思想中的观点完全一致, 只是他将马克思关于吸收资本主义因素的思想进一步发展, 使之更加具体、更加丰富了。在实践中他也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措施, 如采用租让制、建立合营企业等, 这在当时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也取得了许多成效。正是列宁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及时总结革命和建设中的经验教训, 提出了许多关于东方落后的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观点, 这也是对晚年马克思提出的跨越思想的丰富发展和具体化, 对东方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有着极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l

思当年提出的/跨越0设想, 列宁与时俱进地进行了

理论和实践探索,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构想, 体现了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我们现实所面临的许多问题也在呼唤我们要像列宁那样去思考、去创新。

注释

¹º½¾5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 ) ) 初稿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第19卷) , 第434-435页, 第438页, 第431页, 第435-436页。

»5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 ) ) 三稿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第19卷) , 弟451页。

¼5给/祖国纪事0杂志编辑部的信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第19卷) , 第129页。

¿5/共产党宣言0俄文第二版序言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第19卷) , 第326页。

À5论我国革命6, 5列宁全集6(第43卷) , 第370页。Á x 5论欧洲联邦口号6, 5列宁全集6(第26卷) , 第l 367页, 第366页

Â5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6, 5列宁全集6(第28卷) , 第88页。

v 5全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文献6, l

5列宁全集6(第33卷) , 第278页。

w l 5论/左派0幼稚病和小资产阶级性6, 5列宁全集6(第34卷) , 第266页。

y 5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6, 5列宁全集6(第l

27卷) , 第376页。

z 5致若#纳杰日杰6,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第37l 卷) , 第6页。

{ l |5在莫斯科苏维埃全会上的讲话6, 5列宁全集6(第l 43卷) , 第302页, 第296页。

}5论粮食税、l 贸易自由、租让制6, 5列宁全集6(第41卷) , 第217页。

四、小结

回顾20世纪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

史, 我们不得不承认马克思晚年的/跨越0思想开启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大门。之后的苏俄具备了跨越的充要条件后完成了这一跨越, 但俄国现实的社会主义实践已经不同于马克


相关文章

  • 卡夫丁峡谷理论与实践
  •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0-296-01 摘 要 马克思从当时世界革命发展的形势出发,提出了经济落后国家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的发展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理论. ...查看


  • 马克思对非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与东方社会主义实践
  • 作者:孙宝林 延边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8年02期 一 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问题,是马克思晚年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为探讨这一问题,马克思几乎倾注了晚年的全部心血和精力.恩格斯对此问题也高度重视,并直接参与和协助马克思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查看


  • 关于马克思晚年思想研究中的学术造假问题 (1)
  • 第!" 卷第#期 !))*年+月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0&%12/345.6378%19:35/:50/;8%19-?=%-(9%:30&9:35/:5)$%&'!" (%'# ...查看


  • 第二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 第二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的基本观点包含相互衔接的三个层面:第一,资本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资本主义文明的进步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的充分 ...查看


  • 社会主义发展历程阶段性特征之初探
  • 社会主义发展历程阶段性特征之初探 聂立慧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本文初步探讨了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阶段及其特征问题.在梳理了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历程阶段 性特征的几种不同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社会主义理论 ...查看


  • 马克思对中国的影响
  • 马克思对中国的影响 回首过去,"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已经过去二三十年了.那时,社会主义事业陷入低潮,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这种鲜明的对照便是来自于 ...查看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
  •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 -子轩 一. 名词解释: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 ...查看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试题
  •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试题 一.选择题 1.1516年_______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B) A. <太阳城> B.<乌托邦> C. <论最好的国家> D. < ...查看


  • 谢韬先生是如何曲解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
  • 作者:项观奇李红岩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7年08期 谢韬先生的文章<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①(以下简称"谢文")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里,提出我们的一些看法,与谢韬先生商榷. 一.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抛弃了共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