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
第一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及分类
(2)理解账户的概念并能根据账户的设置原则,熟练的设置账户
(3)正确识别账户的基本结构
(4)明确会计科目与账户的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授理论内容,同时配以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同学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计科目的内容、账户的含义及其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
对账户基本结构的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带领同学们回顾会计六大要素的名称和内容,引导同学们思考六大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分类,如果要再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
类该如何分?如: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等都是企业的资产,而且是固定资产的实物形态,为了反映其增减变动情况,根据管理的要求,就要将其归为一类,设置“固定资产”科目,从而引出会计科目的概念。
讲授新课:
一、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按照不同的经济内容和管理需要进行分类的项目。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处理账务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和依据,是正确组织会计核算的重要条件。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先设置会计科目再依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会计科目也可简称为科目。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1、按经济内容分类,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
2、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类,可分为: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总账科目由财政部统一制定,明细科目除会计准则规定设置的以外,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置。现行企业会计准则颁布的会计科目表见P35。
二、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
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
会计科目只是规定了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类别名称,还不能进行具体的会计核算。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由于经济业务的发生而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提供各种会计信息,必须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账户。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汇集经济业务数据的工具和场所,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合理结构。这是账户不同于会计科目之所在。
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要素及其项目的变动,而这种变动不外乎两种情况:增加或减少,因而账户相应地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用于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用于登记减少额。账户的名称加上登记增加额和减少额的两方,就构成了账户的基本架构。反映账户基本结构最简单的形式是“T”形账户。
如图:
余额在哪一方,则取决于所采用的记账方法和账户本身的性质。其中,可以将账户中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称为账户的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称为账户的本期减少发生额。同时,增减相抵后
的差额,称为账户的余额。
重要等式:余额和发生额的关系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完整账户所具备的内容有:账户名称,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1、相同点: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二者反映经济内容相同。
2、不同点:
会计科目是账户名称,不存在结构;账户是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结果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纪录,不仅要有反映的内容,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结构。账户是否家通过制定企业会计准则而统一制定的,而账户由企事业单位根据会计科目的设置和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在账簿中开设的。
【课堂总结】:
授课过程一定要进一步结合前面所讲会计要素的概念,解释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的内在联系。
【布置作业】:
1、简述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和联系。
2、举例说明你对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认识。
第二节 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
(2)、能说出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3)、理解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
(4)、能借助试算平衡原理编制试算平衡表。
(5)、能熟练地编制简单的会计分录。
2、过程与方法
本节采用启发式的互动教学,案例教学和分组讨论教学法,让学生在了解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会运用借贷记账法,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处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让学生熟悉企业的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与原理,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复式记账原理的理解、编制试算平衡表、会计分录的编制。
【教学难点】:
借贷记账法的运用——编制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
【课时分配】:
课 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下面是某位女主人某月记的家庭账簿的一部分。
家庭收支明细账
说说它有哪些不足,一个企业可以这样记吗?
一、复式记账
记账方法的概念:
所谓记账方法,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根据一定的原理,用一定的记账符号和记账规则在账户中予以登记的方法。从会计发展的可历史来看,人类曾使用过两大记账方法:一是单式记账法,另一是复式记账法。
(一)单式记账法
单是记账法是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记录的一种原始的、简单的、不完整的记账方法。是我们平时说的流水账。其特征是:它只着重考虑现金、银行存款的收支,债权、债务的结算。这种记账方法导致账户之间的记录没有依存关系,没有相互平衡的制约,不能全面地、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利于检查账户的正确性。
(二)复式记账法
1、概念
复式记账是根据前面会计平衡公式的基本原理,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例题:
例1、某企业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000元存入企业账户。
该笔业务使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增加10000元,同时使负债中的短期借款增加10000元。双方金额相等。
例2、某企业接受甲单位投资汽车一辆,价值50000元。
该笔业务使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增加50000元,同时使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增加50000元。双方金额相等。
例3、从银行提取现金6000元备用。
该笔业务使资产中的库存现金增加6000元,同时使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减少6000元。双方金额相等。
例4、企业从税后利润提取盈余公积12000元,向投资者分配股利
100000元。
该笔业务使所有者权益中的利润分配减少112000元,同时使所有者权益中的盈余公积增加12000和负债中的应付股利增加100000元。增加减少金额相等。
课堂思考:
假设你家用银行存款购买自行车一辆,价值2000元,如果采用单式记账法,情况会怎样的呢?如果采用复式记账方法,情况又会怎么样?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好?
2、理论依据
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会计要素之间客观存在着恒等关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由于会计要素本身有客观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使得复式记账不仅成为需要,而且成为可能。复式记账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而广泛地应用复式记账法成为现代会计的主要标志之一。
3、作用
(1)复式记账可以使账户之间的数字上产生一种相互核对、互相平衡的关系。
(2)利用复式记账的平衡关系,可以及时发现账户记录中的遗漏、差错。
4、种类
复式记账法按照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的不同,可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
企业会计核算必须采用借贷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
概念: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1、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这里的“借”“贷”没有任何字面上的涵义,仅仅是记账符号,就像是数学上的A、B、C一样。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借方表示资产、成本、费用的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的减少;贷方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的增加,资产、成本,费用的减少。
2、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在借贷记账法下,对每一笔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记入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去,也就是说,在借贷记账法下,存在着一借一贷、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对应关系,但每一对应关系的借方金额都等于贷方金额,任何时候都不得例外。
3、对账户不要求固定分类
在借贷记账法下,按资产等于权益的平衡关系,可固定划分为资产类账户和权益类账户,还可以设置既反映资产又反映权益的双重性质的账户。如可将反映债权的“应收账款”账户与反映债务的“应付账款”账户合并,设置“购销往来”账户。发生的应收账款业务,在“账销往来”账户的借方反映,发生的应付账款业务,在“购销往来”账户的贷方反映。期末结账,该账户如为借方余额,则属于资产类账户;若为贷方余额,则属于负债类账户。双重性质的账户,期末应根据它们
的期末余额方向来确定其性质。
4、以“借方金额=贷方金额”作为试算平衡公式
借贷记账法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对应账户的借方和贷方进行登记,这就保证了每项经济业务借、贷双方的平衡。因此,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记入账后,所有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与所有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必然相等,所有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与所有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也必然相等。如公式:
123(二)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前面已述及,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在账户的基本结构中,登记在借方的数额称为“借方发生额”,登记在贷方的数额称为“贷方发生额”用“T”开型账户表示为: 左 账户名称 右 借 账户名称 贷 借方发生额 贷方发生额
在借贷记账法下,如果借方发生额大于贷方发生额,其余额称为借方期末余额;如果贷方发生额大于借方发生额,其余额称为贷方期末余额。
由于资产账户与权益账户是对立统一的两方面,所以,如果规定以借方登记增加,就必须以贷方登记减少;反之亦然。在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结构如下表所示:
各类账户的余额计算公式:
1、资产类账户余额公式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例题:某企业期初有银行存款154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2818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为231000元。则期末余额计算为: 期末余额(借方)=154000+281800-231000=204800(元)
2、权益类账户余额公式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例题:某企业应付账款期初余额为了172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为130900元,借方发生额合计为221600元。则期末余额计算为: 期末余额(贷方)=172000+130900—221600=81300(元)
(三)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1、确定会计分录
(1)会计分录的概念:
所谓会计分录,就是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确定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2)会计分录的三要素
确定账户名称
三确定 确定记账方向
确定应记金额
典型例题讲解:
例1、3日,某投资者以300000万元向企业投资,款项当即存入银行。 析:该项业务发生后,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增加了300000元,同时使企业的资本增加了300000元。则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300000
贷:实收资本 300000
例2、12日,以银行存款130000元,偿还前欠本市金属材料公司部分货款。
析:该项业务发生后,使企业银行存款减少130000元,同时使应付账款减少130000元。则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账款 130000
贷:银行存款 130000
例3、28日,企业收到债务人开出的商业承兑汇票32000元,银行转
账支票16000元。
析:该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使企业的应收据增加了32000元,银行存款增加了16000 元,同时使应收账款减少了却48000元。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6000
应收票据 32000
贷:应收账款 48000
提醒事项:
注意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要求:借方写在上面,贷方写在下面,上下错开两个字;注明应记的会计科目(总账科目及明细科目)金额应与其对应的账户对齐。
(3)会计分录的分类
会计分录按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一借一贷,如上面的例1和例2)和复合会计分录(多借一贷如上面的例3、一借多贷、多借多贷)
见多媒体课件演示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2、登记账户
将每一项经济业务编制成会计分录后,再将会计分录的数据过入到各自有关账户中去,就是登记账户,也称为“过账”。
课件演示登记账户的过程。
3、试算平衡
在借贷记账法下,为了初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可以利用试算
平衡关系式来试算平衡。
1、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2、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3、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将它以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试算平衡表。
利用课件展示试算平衡表的结构和编制过程
强调:试算平衡表能够核查出账户记录的错误,但不能发现记账过程中的所有错误,如用错账户、记错方向、错记金额,并不一定影响平衡。
【课堂总结】:
本节课内容主要学习了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和具体运用,在讲解这些内容时,应多以实例讲解为主,学生才易懂。
【课后作业】:
以课件形式给出ABC公司2010年度1月份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让学生课后编制会计分录,登记账户和编制试算平衡表。
第三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阿平行登记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2)掌握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要点
2、过程与方法
本节内容的学习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实例讲解和分组讨论的方法进行,让同学们在相互讨论中把握住知识要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培养同学们会联系的看问题,能看出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有利于对问题的解决。
【教学重点】: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要点。
【教学难点】:
平行登记方法,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勾稽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思考会计上为什么要同时设置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对于这两种账户我们如何进行登记呢?
讲授新课:
一、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1、概念
总分类账户是按照总分类会计科目开设,提供资产、权益、收入和费用的总括资料。
明细分类账户是按照明细科目开设的,提供资产、权益、收入和费用的详细资料。
2、二者关系
总分类账户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起着控制、统驭的作用;明细分类账户对其归属的总分类账户则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只是反映经济业务的详细程度不同,但是两者登记的原始依据是相同的,核算的内容也是相同的。
让同学分组讨论前面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如何开设总账户和明细账户?
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的要点:
(一)依据相同
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以相关的会计凭证为依据,既要登记有关总分类账户,又登记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
(二)方向相同
将经济业务记入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时,记账方向必须相同。即总分类账户记入借方,明细分类账户也记入借方;总分类账户记入贷方,明细分类账户也记入贷方。
(三)期间相同
对每项经济业务在记入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过程中,
可以有先有后,但必须在一个会计期间(如同一个月,同一个季度,同一年度)全部登记入账。
(四)金额相等
记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应与其记入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金额合计相等。通过平行登记,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之间在登记金额上就形成了如下关系:
公式1:
总分类账户借方(贷方)发生额=所属各明细分类账户借方(贷方)发生额之和
公式2:
总分类账户借方(贷方)余额=所属各明细分类账户借方(贷方)余额之和
以上两个公式即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勾稽关系式,也是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相互核对的依据。
用课件举例说明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之间的平行登记方法。 课堂练:同学们分组讨论期间相同是不是要求同一时间既登记总账,又登记明细账?
【课堂总结】:
本次课要重点教授学生编制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的技能,把前面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真正理解并掌握借贷记账法。
【布置作业】: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详见配套习题)
第三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
第一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及分类
(2)理解账户的概念并能根据账户的设置原则,熟练的设置账户
(3)正确识别账户的基本结构
(4)明确会计科目与账户的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授理论内容,同时配以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培养同学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计科目的内容、账户的含义及其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
对账户基本结构的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带领同学们回顾会计六大要素的名称和内容,引导同学们思考六大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分类,如果要再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
类该如何分?如: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等都是企业的资产,而且是固定资产的实物形态,为了反映其增减变动情况,根据管理的要求,就要将其归为一类,设置“固定资产”科目,从而引出会计科目的概念。
讲授新课:
一、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按照不同的经济内容和管理需要进行分类的项目。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处理账务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和依据,是正确组织会计核算的重要条件。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先设置会计科目再依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会计科目也可简称为科目。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1、按经济内容分类,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
2、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类,可分为: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总账科目由财政部统一制定,明细科目除会计准则规定设置的以外,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设置。现行企业会计准则颁布的会计科目表见P35。
二、账户
(一)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
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
会计科目只是规定了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类别名称,还不能进行具体的会计核算。为了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由于经济业务的发生而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提供各种会计信息,必须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账户。
(二)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汇集经济业务数据的工具和场所,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合理结构。这是账户不同于会计科目之所在。
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要素及其项目的变动,而这种变动不外乎两种情况:增加或减少,因而账户相应地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用于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用于登记减少额。账户的名称加上登记增加额和减少额的两方,就构成了账户的基本架构。反映账户基本结构最简单的形式是“T”形账户。
如图:
余额在哪一方,则取决于所采用的记账方法和账户本身的性质。其中,可以将账户中登记本期增加的金额,称为账户的本期增加发生额;登记本期减少的金额,称为账户的本期减少发生额。同时,增减相抵后
的差额,称为账户的余额。
重要等式:余额和发生额的关系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完整账户所具备的内容有:账户名称,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增减金额、余额等。
(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1、相同点: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二者反映经济内容相同。
2、不同点:
会计科目是账户名称,不存在结构;账户是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结果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纪录,不仅要有反映的内容,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结构。账户是否家通过制定企业会计准则而统一制定的,而账户由企事业单位根据会计科目的设置和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在账簿中开设的。
【课堂总结】:
授课过程一定要进一步结合前面所讲会计要素的概念,解释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的内在联系。
【布置作业】:
1、简述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和联系。
2、举例说明你对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认识。
第二节 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
(2)、能说出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3)、理解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
(4)、能借助试算平衡原理编制试算平衡表。
(5)、能熟练地编制简单的会计分录。
2、过程与方法
本节采用启发式的互动教学,案例教学和分组讨论教学法,让学生在了解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会运用借贷记账法,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处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让学生熟悉企业的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与原理,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复式记账原理的理解、编制试算平衡表、会计分录的编制。
【教学难点】:
借贷记账法的运用——编制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
【课时分配】:
课 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下面是某位女主人某月记的家庭账簿的一部分。
家庭收支明细账
说说它有哪些不足,一个企业可以这样记吗?
一、复式记账
记账方法的概念:
所谓记账方法,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根据一定的原理,用一定的记账符号和记账规则在账户中予以登记的方法。从会计发展的可历史来看,人类曾使用过两大记账方法:一是单式记账法,另一是复式记账法。
(一)单式记账法
单是记账法是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只在一个账户中加以记录的一种原始的、简单的、不完整的记账方法。是我们平时说的流水账。其特征是:它只着重考虑现金、银行存款的收支,债权、债务的结算。这种记账方法导致账户之间的记录没有依存关系,没有相互平衡的制约,不能全面地、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利于检查账户的正确性。
(二)复式记账法
1、概念
复式记账是根据前面会计平衡公式的基本原理,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例题:
例1、某企业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10000元存入企业账户。
该笔业务使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增加10000元,同时使负债中的短期借款增加10000元。双方金额相等。
例2、某企业接受甲单位投资汽车一辆,价值50000元。
该笔业务使资产中的固定资产增加50000元,同时使所有者权益中的实收资本增加50000元。双方金额相等。
例3、从银行提取现金6000元备用。
该笔业务使资产中的库存现金增加6000元,同时使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减少6000元。双方金额相等。
例4、企业从税后利润提取盈余公积12000元,向投资者分配股利
100000元。
该笔业务使所有者权益中的利润分配减少112000元,同时使所有者权益中的盈余公积增加12000和负债中的应付股利增加100000元。增加减少金额相等。
课堂思考:
假设你家用银行存款购买自行车一辆,价值2000元,如果采用单式记账法,情况会怎样的呢?如果采用复式记账方法,情况又会怎么样?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更好?
2、理论依据
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是,会计要素之间客观存在着恒等关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由于会计要素本身有客观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使得复式记账不仅成为需要,而且成为可能。复式记账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而广泛地应用复式记账法成为现代会计的主要标志之一。
3、作用
(1)复式记账可以使账户之间的数字上产生一种相互核对、互相平衡的关系。
(2)利用复式记账的平衡关系,可以及时发现账户记录中的遗漏、差错。
4、种类
复式记账法按照记账符号、记账规则、试算平衡的不同,可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
企业会计核算必须采用借贷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
概念: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1、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这里的“借”“贷”没有任何字面上的涵义,仅仅是记账符号,就像是数学上的A、B、C一样。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借方表示资产、成本、费用的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的减少;贷方表示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利润的增加,资产、成本,费用的减少。
2、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在借贷记账法下,对每一笔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记入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去,也就是说,在借贷记账法下,存在着一借一贷、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对应关系,但每一对应关系的借方金额都等于贷方金额,任何时候都不得例外。
3、对账户不要求固定分类
在借贷记账法下,按资产等于权益的平衡关系,可固定划分为资产类账户和权益类账户,还可以设置既反映资产又反映权益的双重性质的账户。如可将反映债权的“应收账款”账户与反映债务的“应付账款”账户合并,设置“购销往来”账户。发生的应收账款业务,在“账销往来”账户的借方反映,发生的应付账款业务,在“购销往来”账户的贷方反映。期末结账,该账户如为借方余额,则属于资产类账户;若为贷方余额,则属于负债类账户。双重性质的账户,期末应根据它们
的期末余额方向来确定其性质。
4、以“借方金额=贷方金额”作为试算平衡公式
借贷记账法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对应账户的借方和贷方进行登记,这就保证了每项经济业务借、贷双方的平衡。因此,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记入账后,所有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与所有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必然相等,所有账户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与所有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也必然相等。如公式:
123(二)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
前面已述及,账户的基本结构分为左右两方。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左方称为“借方”,右方称为“贷方”。在账户的基本结构中,登记在借方的数额称为“借方发生额”,登记在贷方的数额称为“贷方发生额”用“T”开型账户表示为: 左 账户名称 右 借 账户名称 贷 借方发生额 贷方发生额
在借贷记账法下,如果借方发生额大于贷方发生额,其余额称为借方期末余额;如果贷方发生额大于借方发生额,其余额称为贷方期末余额。
由于资产账户与权益账户是对立统一的两方面,所以,如果规定以借方登记增加,就必须以贷方登记减少;反之亦然。在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结构如下表所示:
各类账户的余额计算公式:
1、资产类账户余额公式
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例题:某企业期初有银行存款154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2818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为231000元。则期末余额计算为: 期末余额(借方)=154000+281800-231000=204800(元)
2、权益类账户余额公式
期末贷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例题:某企业应付账款期初余额为了172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为130900元,借方发生额合计为221600元。则期末余额计算为: 期末余额(贷方)=172000+130900—221600=81300(元)
(三)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1、确定会计分录
(1)会计分录的概念:
所谓会计分录,就是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确定某项经济业务应借应贷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2)会计分录的三要素
确定账户名称
三确定 确定记账方向
确定应记金额
典型例题讲解:
例1、3日,某投资者以300000万元向企业投资,款项当即存入银行。 析:该项业务发生后,使企业的银行存款增加了300000元,同时使企业的资本增加了300000元。则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300000
贷:实收资本 300000
例2、12日,以银行存款130000元,偿还前欠本市金属材料公司部分货款。
析:该项业务发生后,使企业银行存款减少130000元,同时使应付账款减少130000元。则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账款 130000
贷:银行存款 130000
例3、28日,企业收到债务人开出的商业承兑汇票32000元,银行转
账支票16000元。
析:该项经济业务发生后,使企业的应收据增加了32000元,银行存款增加了16000 元,同时使应收账款减少了却48000元。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6000
应收票据 32000
贷:应收账款 48000
提醒事项:
注意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要求:借方写在上面,贷方写在下面,上下错开两个字;注明应记的会计科目(总账科目及明细科目)金额应与其对应的账户对齐。
(3)会计分录的分类
会计分录按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一借一贷,如上面的例1和例2)和复合会计分录(多借一贷如上面的例3、一借多贷、多借多贷)
见多媒体课件演示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2、登记账户
将每一项经济业务编制成会计分录后,再将会计分录的数据过入到各自有关账户中去,就是登记账户,也称为“过账”。
课件演示登记账户的过程。
3、试算平衡
在借贷记账法下,为了初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可以利用试算
平衡关系式来试算平衡。
1、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2、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3、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将它以表格的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试算平衡表。
利用课件展示试算平衡表的结构和编制过程
强调:试算平衡表能够核查出账户记录的错误,但不能发现记账过程中的所有错误,如用错账户、记错方向、错记金额,并不一定影响平衡。
【课堂总结】:
本节课内容主要学习了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和具体运用,在讲解这些内容时,应多以实例讲解为主,学生才易懂。
【课后作业】:
以课件形式给出ABC公司2010年度1月份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让学生课后编制会计分录,登记账户和编制试算平衡表。
第三节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阿平行登记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2)掌握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要点
2、过程与方法
本节内容的学习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实例讲解和分组讨论的方法进行,让同学们在相互讨论中把握住知识要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培养同学们会联系的看问题,能看出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有利于对问题的解决。
【教学重点】: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要点。
【教学难点】:
平行登记方法,总分类账户与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勾稽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思考会计上为什么要同时设置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对于这两种账户我们如何进行登记呢?
讲授新课:
一、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1、概念
总分类账户是按照总分类会计科目开设,提供资产、权益、收入和费用的总括资料。
明细分类账户是按照明细科目开设的,提供资产、权益、收入和费用的详细资料。
2、二者关系
总分类账户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起着控制、统驭的作用;明细分类账户对其归属的总分类账户则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只是反映经济业务的详细程度不同,但是两者登记的原始依据是相同的,核算的内容也是相同的。
让同学分组讨论前面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如何开设总账户和明细账户?
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的要点:
(一)依据相同
对发生的经济业务,都要以相关的会计凭证为依据,既要登记有关总分类账户,又登记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
(二)方向相同
将经济业务记入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时,记账方向必须相同。即总分类账户记入借方,明细分类账户也记入借方;总分类账户记入贷方,明细分类账户也记入贷方。
(三)期间相同
对每项经济业务在记入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过程中,
可以有先有后,但必须在一个会计期间(如同一个月,同一个季度,同一年度)全部登记入账。
(四)金额相等
记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应与其记入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金额合计相等。通过平行登记,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之间在登记金额上就形成了如下关系:
公式1:
总分类账户借方(贷方)发生额=所属各明细分类账户借方(贷方)发生额之和
公式2:
总分类账户借方(贷方)余额=所属各明细分类账户借方(贷方)余额之和
以上两个公式即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勾稽关系式,也是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相互核对的依据。
用课件举例说明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之间的平行登记方法。 课堂练:同学们分组讨论期间相同是不是要求同一时间既登记总账,又登记明细账?
【课堂总结】:
本次课要重点教授学生编制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的技能,把前面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真正理解并掌握借贷记账法。
【布置作业】: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详见配套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