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教诲(hu ǐ) 禁锢(g ù) 嫉妒(j í) 锐不可当(d āng ) ....
B .翘首(qi áo ) 摇曳(yâ) 雕镂(l òu ) 恹恹欲睡(yǎn) ....
C .要塞(sài) 不逊(x ùn ) 琐屑(su ǒ) 骤雨猝至(zh òu ) ....
D .狼藉(j í) 推崇(ch óng ) 诘责(ji ã) 潜滋暗长(yuán)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B .逛了一天的公园,回到家我已经筋疲力尽了。 ....
C .这尊天津卫泥人张作品太好了,人物塑造得活灵活现,尤其把耍大刀的红脸关公
捏得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
D .每年一到花季,来洛阳参观牡丹的游客络绎不绝。 ....
3.下列加点词词性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A)的、青布棉袍(B)黑布马褂(C)的背.......
影(D)。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学校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
B .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代表的是一种做事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
C .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 .壮乡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口感绵软,是壮家人特有的民族传统手艺。
5.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准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 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③从古自今, 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 这么美丽的文字, 这么伤感的情怀, 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A. ①③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④ C.③①⑤②④ D.⑤①③④②
6. 名句积累。(10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4)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5)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
(6)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白杨礼赞》
(7)古代诗歌与季节有关的,多是悲秋或喜春之作。然而也有感受独特、与众不同的,
例如在杜甫《春望》中,春天的开花、鸟鸣竟会引发诗人的忧国和思亲之情:
“ , 。”
(8)《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 , ,盖
竹柏影也。
7. 名著阅读。(9分)
快看啊! 这里有一种会缝纫的蜜蜂。它剥下开有黄花底的刺桐的网状线,采集了一团
填充的东西,很骄傲地用它的腮带走了。它准备到地下,用采来的这团东西储藏蜜和卵。
那里是一群切叶蜂,在它们的身躯下面,带着黑色的,白色的,或者血红色的,切割用
的毛刷,它们打算到邻近的小树林中,把树叶子割成圆形的小片用来包裹它们的收获品。
(1)上面的文段选自被誉为“ ”的《昆虫记》,作者是法国的 。
(2)《昆虫记》“是公认的文学经典”,结合选文加以分析。(3分)
(3)《昆虫记》写了不少昆虫的生活和习性,请你列举出三个来(选文除外)3分
8. 综合性学习。(6分)
(1)阅读下列材料,说说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美国国际问题专家威廉·琼斯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南海仲
裁不过是美国“政治操纵”的结果,违反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中国有理由不予接
受。
材料二:国际法院前法官阿卜杜勒·科罗马表示,中国政府对仲裁案采取不参与、
不接受的态度,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尊重国际法。中国从一开始就认为仲裁庭没有管辖
权,也一再重申将涉及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的问题排除在《公约》争端解决程序之外。
基于之前的先例,中国选择不接受裁决是有法理基础的。
材料三:台湾海洋大学教授高圣惕表示,海南仲裁按临时仲裁庭的裁决本质上是一个划界判决,是一个越权判决,这可以解释为何中国从一开始就不参加仲裁。“从结果来看,中国如果要接受判决,就等于放弃主权。”(3)
(2)南海仲裁结果公布当天,范冰冰、黄晓明、六小龄童、杨幂等众
明星纷纷在微博转发人民日报帖文“中国一点都不能少”,以表达
对仲裁结果的不满。结合图片,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中国一点
都不能少”的言外之意。(3分)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10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这是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 诗中的“周郎”是指
10. 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11. 全诗最精彩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12.选出对杜牧《赤壁》赏读有误的一项: ( ) (2分)
A 、这首借古咏怀诗就前代历史中某一点生发开来,以小见大,抒写政治失意之情。
B 、“铁未销”表明在赤壁大战中,埋在泥沙中的残破武器还没有来得及销毁。
C 、第二句借物以怀古,意思是说我把它拣起来,洗磨之后,还能辨出是三国时代遗物。
D 、最后两句议论,告诫晚唐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语言含蓄,怀古之中又透伤今。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21题。(31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
忧患,死于安乐 》
【乙】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贞观九年,太
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无已,
兼东西夜孜孜②,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
国犹如栽树,本根③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 ——《治国
安民》
【注释】①炀(yáng) 帝:杨广,隋朝的皇帝。 ②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③
本根:本,树干;根,树根。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1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节奏。(划一处)(1分)
入 则 无 法 家 拂 士
14.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字(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 ) (2)入则无法家拂士( )
(3)征求无已 ( ) (4)百姓不堪 ( )
15. 翻译(6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16 《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
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
话做简单说明。(3分)
17.唐太宗使百姓安乐的措施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 。(2分) (甲)富贵不能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
(乙)从容就义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
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
观者如堵③。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
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注】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8.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3分)
A. 独行其道 B. 空乏其身
C.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 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
19. 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 ( )(3分)
A. 贫贱不能移(移动) B. 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
C. 此之谓大丈夫(称作) D. 俄有使使止之(不久)
20 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 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 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 “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
21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22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3分)
(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6题。(19分)
最高贵的导盲犬
苏珊是在一场疾病之后失明的。失明之后,她什么也干不了,哪儿也去不了,她觉
得生不如死,成天待在家里,闷闷不乐。苏珊宁愿得病,也不愿失去光明。早知道会这
样,她就不去治病了。
苏珊痛苦,她的父母也非常痛苦,他们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每天,母亲都陪
在苏珊身边,告诉她世上的盲人有千千万万,他们都活得好好的,她也一定要坚强。母
亲还告诉她,医生说她的眼睛会治好的,不用太着急。
医生和母亲的话,苏珊都不相信。如果医生有本事,她的眼睛就不会失明了。如今,
她只相信事实,除非她真的重见光明,否则谁的话她都不会相信。
母亲知道苏珊成天待在家里难受,便给她买来一只导盲犬。有了导盲犬,苏珊就可
以外出散心了。苏珊给导盲犬取名卡特,导盲犬用舌头舔舔苏珊的手,表示同意。苏珊
的手被卡特舔得痒痒的,非常开心,失明以来她第一次有了笑容。母亲告诉苏珊,卡特
训练有素,能把她安全地带到她想去的地方。苏珊曾遇到过导盲犬,知道导盲犬非常能
干,值得信赖。
那天,苏珊在卡特的带领下去了公园。从前,苏珊经常去公园,不仅因为那里空气
清新,还因为那里有许多鸟儿,能听到鸟儿各种悦耳的叫声。卡特把苏珊带到了她经常
去的假山旁,苏珊坐下后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卡特:“你太能干了!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坐在
假山旁边呢?我太喜欢你了,你简直就像是我的另一个妈妈一样,给我照顾,给我温暖!”
卡特好像听懂了苏珊的话,它开心地叫了几声,偎依在苏珊的怀里,任由苏珊抚摸它。
在公园坐了大半天,苏珊的心情好多了,让她更开心的是,她拥有了一只与她心意
相通的导盲犬卡特。有了卡特这个伴,以后的日子里,她的出行就方便了。当然,苏珊
还是希望自己的眼睛能够重见光明。
此后的每天,苏珊都会在卡特的带领下外出,当然,她们去得最多的地方还是公园。
在公园里,苏珊总是让卡特偎依在自己怀里,一边抚摸卡特一边说:“卡特,你长什么样
呢?我摸得到你,却看不到你,我想看到你,你明白吗?”卡特用舌头舔舔苏珊的手,
好像在说:“我知道,你别难过,你等着,总有一天你会看见我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苏珊逐渐适应了失明的生活。有了卡特这个伴,她才有了活下来
的信心。苏珊觉得,卡特真是她的另一位母亲。
这期间,苏珊的母亲一直没有停止为她治疗眼睛,她带苏珊看了许多医生,花了许
多钱买来药物,可是苏珊的眼睛还是什么也看不见。苏珊很沮丧,难道自己就这么失明
一辈子?不!她要看到这个世界,看到她心爱的卡特!
最终,苏珊又一次接受治疗。这次,父母为她找的是最好的医生,并开了最好的药。
医生告诉苏珊,吃半个月的药,肯定有起色。苏珊不信,在此之前,哪一个医生不是信
誓旦旦,说自己治好了多少失明者,说吃了他的药多少天就能重见光明,可是最终呢,
她的眼睛还是什么也看不见。母亲告诉苏珊,这位医生真的是名医,让她相信,好好配
合治疗。
苏珊最终接受了治疗。躺在床上,苏珊把卡特抱在怀里,一边抚摸卡特一边说:“亲
爱的卡特,也许这次我真的就能重见光明了,到时候我就可以看见你了。”卡特冲苏珊叫
了几声,显得很兴奋。苏珊又说:“你别担心,就算我重见光明了,我也不会抛弃你,我
们要永远在一起,不离不弃!”
时间一天天过去,苏珊的眼睛却还是什么也看不见,她渐渐失望了,又天天让卡特
领着她上公园。这天,苏珊在卡特的带领下去公园,她们走过一条街又一条街,突然,
苏珊的眼睛一亮,她看到了卡特,还看到了母亲。她失声叫起来:“妈妈!”
母亲回过头,看着苏珊愣住了。苏珊嚷道:“妈妈,我的眼睛好啦,我能看见东西啦!”
母亲笑了:“孩子,你的眼睛真的好啦!”苏珊这才看到,卡特身上的绳子一头在自己手
里,一头在母亲手里。她顿时明白了:怪不得卡特能跟自己心意相通,因为有母亲在前
面带路。
苏珊说:“妈妈,难道这半年里,你一直在为我带路?我不是有卡特吗?”母亲说:
“你有卡特,它训练有素,可是,它终究不是人,它不明白你的心意,不能带你去你喜
欢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妈妈担心它带着你外出会出意外,所以,妈妈就在前面带路,
这样就能保证万无一失!”母亲显得非常开心,她为自己的这个主意感到非常满意。苏珊
笑了。母亲一直默默地当她的导盲犬,母亲是世上最高贵的导盲犬。
2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24. 文章以“最高贵的导盲犬”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25. 苏珊由失明到重见光明,心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4分)
26. 读完全文,谈谈你对“母亲是世上最高贵的导盲犬”这句话的理解。(3分)
27. 文中有多处伏笔,暗示是妈妈在牵引苏珊,请找出两处。(6分)
答案 :
1、D 2、A 3、A 4、B 5、C 6、默写 略 7、1) “昆虫的史诗”法布尔。(2)《昆虫记》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情趣。如,在选文中
用“骄傲地”来描述会缝纫的蜜蜂,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情趣。3)蝉在地
下“潜伏”四年, 才能钻出地面, 在阳光下歌唱5个星期;蜘蛛在捕获食物、编
网方面独具才能;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8、1)示例:中国不接受、不承认所谓南海仲裁结果,是有法律依据的2)示
例: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海,任何企图侵占南海的行为都不会得逞。9、
火烧赤壁或赤壁之战 周瑜
10、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
感之由。
11、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
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
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12、B 13、入 /则无法家拂士
14(1)犯过失, (2)同“弼”,辅弼, (3)停止 (4)忍受,能支持
15(1)用这样的方法使他内心惊动,使他性格坚韧,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2)治理
国家犹如栽树,树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
16.是下联的意思。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让人奋起有所作为,
这正是“福人”之处。
17.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 18.B
19.A
20.D
21. 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
22. 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从容就义,正是孟子“大丈
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
23. 母亲默默充当苏珊的导盲犬带她散心,坚定她治疗的信心,使苏珊重见光明。
24.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赞美母爱,奠定了文章的
基调。
25. 闷闷不乐(痛苦)——非常高兴(重拾信心)——渐渐失望——兴奋不已
26)母亲默默充当苏珊的导盲犬,母亲的智慧和爱引领苏珊重见光明;母爱是世界上最
大的爱。
27. ①母亲告诉苏珊,卡特训练有素,她完全不用担心,卡特能把她安全地带到她想去的地
方。②卡特把苏珊带到了她经常去的假山旁。
2017秋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教诲(hu ǐ) 禁锢(g ù) 嫉妒(j í) 锐不可当(d āng ) ....
B .翘首(qi áo ) 摇曳(yâ) 雕镂(l òu ) 恹恹欲睡(yǎn) ....
C .要塞(sài) 不逊(x ùn ) 琐屑(su ǒ) 骤雨猝至(zh òu ) ....
D .狼藉(j í) 推崇(ch óng ) 诘责(ji ã) 潜滋暗长(yuán)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B .逛了一天的公园,回到家我已经筋疲力尽了。 ....
C .这尊天津卫泥人张作品太好了,人物塑造得活灵活现,尤其把耍大刀的红脸关公
捏得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
D .每年一到花季,来洛阳参观牡丹的游客络绎不绝。 ....
3.下列加点词词性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A)的、青布棉袍(B)黑布马褂(C)的背.......
影(D)。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学校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
B .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代表的是一种做事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
C .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 .壮乡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口感绵软,是壮家人特有的民族传统手艺。
5. 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准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百般不能排解思情, 不妨往诗文中寻个消遣处。
②王维的乡思亦有画意: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③从古自今, 乡愁是诗人的惆怅。
④没有什么再像乡愁一样令我悲伤, 这么美丽的文字, 这么伤感的情怀, 只有诗人才能表达。
⑤诗云: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A. ①③④⑤② B.③⑤①②④ C.③①⑤②④ D.⑤①③④②
6. 名句积累。(10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4)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5)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
(6)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白杨礼赞》
(7)古代诗歌与季节有关的,多是悲秋或喜春之作。然而也有感受独特、与众不同的,
例如在杜甫《春望》中,春天的开花、鸟鸣竟会引发诗人的忧国和思亲之情:
“ , 。”
(8)《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的句子是: , ,盖
竹柏影也。
7. 名著阅读。(9分)
快看啊! 这里有一种会缝纫的蜜蜂。它剥下开有黄花底的刺桐的网状线,采集了一团
填充的东西,很骄傲地用它的腮带走了。它准备到地下,用采来的这团东西储藏蜜和卵。
那里是一群切叶蜂,在它们的身躯下面,带着黑色的,白色的,或者血红色的,切割用
的毛刷,它们打算到邻近的小树林中,把树叶子割成圆形的小片用来包裹它们的收获品。
(1)上面的文段选自被誉为“ ”的《昆虫记》,作者是法国的 。
(2)《昆虫记》“是公认的文学经典”,结合选文加以分析。(3分)
(3)《昆虫记》写了不少昆虫的生活和习性,请你列举出三个来(选文除外)3分
8. 综合性学习。(6分)
(1)阅读下列材料,说说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美国国际问题专家威廉·琼斯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南海仲
裁不过是美国“政治操纵”的结果,违反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中国有理由不予接
受。
材料二:国际法院前法官阿卜杜勒·科罗马表示,中国政府对仲裁案采取不参与、
不接受的态度,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尊重国际法。中国从一开始就认为仲裁庭没有管辖
权,也一再重申将涉及领土主权和海洋划界的问题排除在《公约》争端解决程序之外。
基于之前的先例,中国选择不接受裁决是有法理基础的。
材料三:台湾海洋大学教授高圣惕表示,海南仲裁按临时仲裁庭的裁决本质上是一个划界判决,是一个越权判决,这可以解释为何中国从一开始就不参加仲裁。“从结果来看,中国如果要接受判决,就等于放弃主权。”(3)
(2)南海仲裁结果公布当天,范冰冰、黄晓明、六小龄童、杨幂等众
明星纷纷在微博转发人民日报帖文“中国一点都不能少”,以表达
对仲裁结果的不满。结合图片,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中国一点
都不能少”的言外之意。(3分)
二、阅读理解(60分)
(一)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10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这是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 诗中的“周郎”是指
10. 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11. 全诗最精彩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12.选出对杜牧《赤壁》赏读有误的一项: ( ) (2分)
A 、这首借古咏怀诗就前代历史中某一点生发开来,以小见大,抒写政治失意之情。
B 、“铁未销”表明在赤壁大战中,埋在泥沙中的残破武器还没有来得及销毁。
C 、第二句借物以怀古,意思是说我把它拣起来,洗磨之后,还能辨出是三国时代遗物。
D 、最后两句议论,告诫晚唐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语言含蓄,怀古之中又透伤今。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21题。(31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
忧患,死于安乐 》
【乙】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贞观九年,太
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无已,
兼东西夜孜孜②,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
国犹如栽树,本根③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 ——《治国
安民》
【注释】①炀(yáng) 帝:杨广,隋朝的皇帝。 ②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③
本根:本,树干;根,树根。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1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节奏。(划一处)(1分)
入 则 无 法 家 拂 士
14.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横线字(4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 ) (2)入则无法家拂士( )
(3)征求无已 ( ) (4)百姓不堪 ( )
15. 翻译(6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16 《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
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
话做简单说明。(3分)
17.唐太宗使百姓安乐的措施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 。(2分) (甲)富贵不能淫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孟子译注》)
(乙)从容就义
天祥将出狱,即为绝笔自赞①,系之衣带间。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
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②无愧!”过市,意气扬扬自若,
观者如堵③。临刑,从容谓吏曰:“吾事毕矣。”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俄有
使使止之,至则死矣。见闻者无不流涕。(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注】①自赞:自我总结。②庶几:差不多。③观者如堵:围观人的多得像一道墙。
18.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3分)
A. 独行其道 B. 空乏其身
C.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 其词曰:“孔曰成仁,孟云取义。”
19. 下列加点词解释的有误一项是 ( )(3分)
A. 贫贱不能移(移动) B. 见闻者无不流涕(眼泪)
C. 此之谓大丈夫(称作) D. 俄有使使止之(不久)
20 以甲、乙两文为据,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 文天祥临刑之际自作绝笔,系之衣带间,这表明他早有赴死之心。
C. 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 “见闻者无不流涕”一句,描绘“观者”的反应,是为了表现他们的痛惜之情。
21请将“问市人孰为南北,南面再拜就死”一句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22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3分)
(三)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6题。(19分)
最高贵的导盲犬
苏珊是在一场疾病之后失明的。失明之后,她什么也干不了,哪儿也去不了,她觉
得生不如死,成天待在家里,闷闷不乐。苏珊宁愿得病,也不愿失去光明。早知道会这
样,她就不去治病了。
苏珊痛苦,她的父母也非常痛苦,他们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每天,母亲都陪
在苏珊身边,告诉她世上的盲人有千千万万,他们都活得好好的,她也一定要坚强。母
亲还告诉她,医生说她的眼睛会治好的,不用太着急。
医生和母亲的话,苏珊都不相信。如果医生有本事,她的眼睛就不会失明了。如今,
她只相信事实,除非她真的重见光明,否则谁的话她都不会相信。
母亲知道苏珊成天待在家里难受,便给她买来一只导盲犬。有了导盲犬,苏珊就可
以外出散心了。苏珊给导盲犬取名卡特,导盲犬用舌头舔舔苏珊的手,表示同意。苏珊
的手被卡特舔得痒痒的,非常开心,失明以来她第一次有了笑容。母亲告诉苏珊,卡特
训练有素,能把她安全地带到她想去的地方。苏珊曾遇到过导盲犬,知道导盲犬非常能
干,值得信赖。
那天,苏珊在卡特的带领下去了公园。从前,苏珊经常去公园,不仅因为那里空气
清新,还因为那里有许多鸟儿,能听到鸟儿各种悦耳的叫声。卡特把苏珊带到了她经常
去的假山旁,苏珊坐下后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卡特:“你太能干了!你怎么知道我喜欢坐在
假山旁边呢?我太喜欢你了,你简直就像是我的另一个妈妈一样,给我照顾,给我温暖!”
卡特好像听懂了苏珊的话,它开心地叫了几声,偎依在苏珊的怀里,任由苏珊抚摸它。
在公园坐了大半天,苏珊的心情好多了,让她更开心的是,她拥有了一只与她心意
相通的导盲犬卡特。有了卡特这个伴,以后的日子里,她的出行就方便了。当然,苏珊
还是希望自己的眼睛能够重见光明。
此后的每天,苏珊都会在卡特的带领下外出,当然,她们去得最多的地方还是公园。
在公园里,苏珊总是让卡特偎依在自己怀里,一边抚摸卡特一边说:“卡特,你长什么样
呢?我摸得到你,却看不到你,我想看到你,你明白吗?”卡特用舌头舔舔苏珊的手,
好像在说:“我知道,你别难过,你等着,总有一天你会看见我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苏珊逐渐适应了失明的生活。有了卡特这个伴,她才有了活下来
的信心。苏珊觉得,卡特真是她的另一位母亲。
这期间,苏珊的母亲一直没有停止为她治疗眼睛,她带苏珊看了许多医生,花了许
多钱买来药物,可是苏珊的眼睛还是什么也看不见。苏珊很沮丧,难道自己就这么失明
一辈子?不!她要看到这个世界,看到她心爱的卡特!
最终,苏珊又一次接受治疗。这次,父母为她找的是最好的医生,并开了最好的药。
医生告诉苏珊,吃半个月的药,肯定有起色。苏珊不信,在此之前,哪一个医生不是信
誓旦旦,说自己治好了多少失明者,说吃了他的药多少天就能重见光明,可是最终呢,
她的眼睛还是什么也看不见。母亲告诉苏珊,这位医生真的是名医,让她相信,好好配
合治疗。
苏珊最终接受了治疗。躺在床上,苏珊把卡特抱在怀里,一边抚摸卡特一边说:“亲
爱的卡特,也许这次我真的就能重见光明了,到时候我就可以看见你了。”卡特冲苏珊叫
了几声,显得很兴奋。苏珊又说:“你别担心,就算我重见光明了,我也不会抛弃你,我
们要永远在一起,不离不弃!”
时间一天天过去,苏珊的眼睛却还是什么也看不见,她渐渐失望了,又天天让卡特
领着她上公园。这天,苏珊在卡特的带领下去公园,她们走过一条街又一条街,突然,
苏珊的眼睛一亮,她看到了卡特,还看到了母亲。她失声叫起来:“妈妈!”
母亲回过头,看着苏珊愣住了。苏珊嚷道:“妈妈,我的眼睛好啦,我能看见东西啦!”
母亲笑了:“孩子,你的眼睛真的好啦!”苏珊这才看到,卡特身上的绳子一头在自己手
里,一头在母亲手里。她顿时明白了:怪不得卡特能跟自己心意相通,因为有母亲在前
面带路。
苏珊说:“妈妈,难道这半年里,你一直在为我带路?我不是有卡特吗?”母亲说:
“你有卡特,它训练有素,可是,它终究不是人,它不明白你的心意,不能带你去你喜
欢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妈妈担心它带着你外出会出意外,所以,妈妈就在前面带路,
这样就能保证万无一失!”母亲显得非常开心,她为自己的这个主意感到非常满意。苏珊
笑了。母亲一直默默地当她的导盲犬,母亲是世上最高贵的导盲犬。
23.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24. 文章以“最高贵的导盲犬”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25. 苏珊由失明到重见光明,心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4分)
26. 读完全文,谈谈你对“母亲是世上最高贵的导盲犬”这句话的理解。(3分)
27. 文中有多处伏笔,暗示是妈妈在牵引苏珊,请找出两处。(6分)
答案 :
1、D 2、A 3、A 4、B 5、C 6、默写 略 7、1) “昆虫的史诗”法布尔。(2)《昆虫记》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情趣。如,在选文中
用“骄傲地”来描述会缝纫的蜜蜂,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情趣。3)蝉在地
下“潜伏”四年, 才能钻出地面, 在阳光下歌唱5个星期;蜘蛛在捕获食物、编
网方面独具才能;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8、1)示例:中国不接受、不承认所谓南海仲裁结果,是有法律依据的2)示
例: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海,任何企图侵占南海的行为都不会得逞。9、
火烧赤壁或赤壁之战 周瑜
10、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
感之由。
11、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
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
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12、B 13、入 /则无法家拂士
14(1)犯过失, (2)同“弼”,辅弼, (3)停止 (4)忍受,能支持
15(1)用这样的方法使他内心惊动,使他性格坚韧,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2)治理
国家犹如栽树,树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
16.是下联的意思。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让人奋起有所作为,
这正是“福人”之处。
17.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 18.B
19.A
20.D
21. 问集市上(围观)的人何处是南,何处是北,面向南方拜了又拜,然后受刑而死。
22. 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面对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从容就义,正是孟子“大丈
夫”论断中“威武不能屈”的体现。
23. 母亲默默充当苏珊的导盲犬带她散心,坚定她治疗的信心,使苏珊重见光明。
24.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赞美母爱,奠定了文章的
基调。
25. 闷闷不乐(痛苦)——非常高兴(重拾信心)——渐渐失望——兴奋不已
26)母亲默默充当苏珊的导盲犬,母亲的智慧和爱引领苏珊重见光明;母爱是世界上最
大的爱。
27. ①母亲告诉苏珊,卡特训练有素,她完全不用担心,卡特能把她安全地带到她想去的地
方。②卡特把苏珊带到了她经常去的假山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