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声现象

例题、1、(2012 自贡)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住宅安装双层真空玻璃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C .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D .不同人说话的响度一定不同

【变式】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 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频率不同

2、(2012宜昌)成语“震耳欲聋”从物理学角度看形容声音的__________大;在狭窄的空间燃烧鞭炮比在野外燃烧鞭炮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因为在狭小空间声波经过多次__________,使回声跟原来的声音混在一起造成的。

【变式】古人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来形容优美的琴声,用夸张的语言表达物理学上的道理,在物理学上,“余音”指__________,“三日不绝”指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真空不能传声

B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C .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

D .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振动发声

2. (2012 深圳)我们能分辨出隔壁房间用钢琴、小提琴和手风琴三种乐器演奏的同一首曲子,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 .音调 B .音色 C .频率 D .响度

3.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

B .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

C .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

D .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4. 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 .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 .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 .使音叉尽快停下来 D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音

5. 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的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 )

A .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B .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

C .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 D .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

6. 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 )

A .减弱声波的反射 B .增强声波的反射 C .增强声音的响度 D .装饰的美观些

7. 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它在技术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关超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B .超声波的传播距离很短,所以人听不到

C .电视机遥控器所发出的就是超声波 D .潜水艇常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测量

8. (2012 天津)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是( )

A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 .纺织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C .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D .放鞭炮时捂耳朵

9. “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 .音色 音调 B .音色 响度 C .音调 响度 D .音色 音调 响度

二、填空题

10. (2012 兰州)日常用语中的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是指____________,“高”是指____________。

11. 回声是声波的反射在人耳引起的感觉,回声和原声至少相差0.1s 以上才能感觉有回声。如果原声和回声间隔不到0.1s ,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可加强原声。如果一个人在山谷中距峭壁11.5m 的位置对着峭壁大声喊话,则他能否听到回声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他感觉声音____________(填“加强”或“没有加强”)。已知声速约为340m/s。

12. 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___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

13. 小张在火车上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所坐的火车与一列鸣笛的火车会车时,火车笛声的音调有明显的先高后低的现象。请你针对火车笛声音调的变化原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4. 如图所示装置中,敲响右边的小鼓,会看到的现象是:在左侧相同的鼓边竖直放置的泡沫小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说明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_______形式传播,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2)如将上述装置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实验,则____________(“仍就”“不”)会看到泡沫小球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

15. 下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________。

(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一同学想验证声速与气体内部压力的关系,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在甲、乙之间加压,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小,则声速随气体压力的增大而________。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4)如图中,已知s 1=20 cm,s 2=80 cm,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875,则此时声速约为________m/s。

16. 如图1是形状相似的三个钢笔笔套,它们的唯一不同就是长度不一样,小名同学发现:依次吹这三个笔套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来越低。小名在查阅资料后终于弄懂了吹笔套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笔套内的空气柱。 问题:

(1)根据上文实验现象,提一个问题: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____________。

(3)事后小名根据这个实验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如图2),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奏歌曲。则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 、b 、c 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____________,音调最低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1. 【答案】C

【解析】A 、B 、D 三项表述正确;C 项错,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

2. 【答案】B

【解析】三种乐器演奏的同一首曲子,振动物体的材料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故选B 。

3. 【答案】A

【解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但是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人耳不一定能够听到,但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因为:(1)人对声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 Hz到20000 Hz,如果物体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 或高于20000Hz ,人耳就觉察不出来;(2)振动物体周围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无论振动频率多大人耳也听不到声音;(3)振动物体的振幅太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人耳也听不到声音;(4)声音的大小(即响度) 决定于声源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距离,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无关。

4. 【答案】B

【解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因此发声体音叉也在振动,但振幅较小,通过小球被多次弹开可以表明音叉也在振动,因此小球起到了放大实验效果的作用。

5. 【答案】B

【解析】鼓面在振动时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把能量传递给烛火,所以烛火会跳舞。

6. 【答案】A

【解析】声音在凹凸不平处经过多次反射,消耗了能量。因此反射出来进入人耳的回声就很弱,所以是减弱了声波的反射。

7. 【答案】D

【解析】超声波的名称就是由于它的频率高于人耳听力范围而得的,因此A 错误;利用超声波可以探测潜水艇的位置与深度,因此超声波传播的距离是比较长的,B 错误;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超声波,C 错误;因此只有D 正确。

8. 【答案】C

【解析】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 不合题意;纺织工人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 不合题意;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 正确;放鞭炮时捂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 不合题意。

9. 【答案】C

【解析】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的音色一定是不同的,具有的相同特征可能是音调和响度。

10.【答案】音调;响度

【解析】男低音是指声带振动频率慢,发出的音调低;放声高歌是指声带振动幅度大,即发出声音的响度大。

11. 【答案】不能;加强

【解析】人发出的声音传到峭壁再反射回来传播的路程

12. 【答案】 (1)振动 (2)大于 (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析】(1)振动可以产生声音; (2)在水中声速:;在空气中:可知;,听到回声的时间:,所以不能听到回声;因为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所以会使他感觉到声音加强。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3. 【答案】火车笛声的音调会随火车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由题意可知,提出的猜想是关于火车笛声的音调与运动的关系,如:当两列火车靠近时,火车笛声的音调会升高;当两列火车远离时,火车笛声的音调会降低。

14. 【答案】跳动起来;(1)声波(2)不,跳动起来,真空不传声

【解析】因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敲右边小鼓的时候,声波传到左边小鼓,所以会看到泡沫小球跳动起来;

(1)声音在空气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2)由于月球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看不到此现象。

15. 【答案】(1)为零 (2)不变 (3)A (4)320

【解析】(1)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因此放在中点时时间差为零。 (2)设甲与铜铃的距离为s 1,甲、乙相距为s 2,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则

设甲与铜铃的距离为s 1,甲、乙相距为s 2.

(4)如题图中所示,,所以 因此s 1增大,△t 不变,液晶屏显示数值不变。(3),增加压力时△t 变小,s 2不变小,因此变大。

16. 【答案】(1)声音是怎么产生的?(2)笔套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3)a ;c

【解析】因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当位于a 位置时,空气柱最短,振动最快,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当位于c 位置时,空气柱最长,振动最慢,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

声现象

例题、1、(2012 自贡)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住宅安装双层真空玻璃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C .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

D .不同人说话的响度一定不同

【变式】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 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 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频率不同

2、(2012宜昌)成语“震耳欲聋”从物理学角度看形容声音的__________大;在狭窄的空间燃烧鞭炮比在野外燃烧鞭炮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因为在狭小空间声波经过多次__________,使回声跟原来的声音混在一起造成的。

【变式】古人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来形容优美的琴声,用夸张的语言表达物理学上的道理,在物理学上,“余音”指__________,“三日不绝”指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真空不能传声

B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

C .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

D .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振动发声

2. (2012 深圳)我们能分辨出隔壁房间用钢琴、小提琴和手风琴三种乐器演奏的同一首曲子,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 .音调 B .音色 C .频率 D .响度

3.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

B .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

C .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

D .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4. 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A .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 .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C .使音叉尽快停下来 D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音

5. 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的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 )

A .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B .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

C .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 D .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

6. 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的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 )

A .减弱声波的反射 B .增强声波的反射 C .增强声音的响度 D .装饰的美观些

7. 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它在技术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关超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B .超声波的传播距离很短,所以人听不到

C .电视机遥控器所发出的就是超声波 D .潜水艇常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测量

8. (2012 天津)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是( )

A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 .纺织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C .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D .放鞭炮时捂耳朵

9. “达人秀”中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 .音色 音调 B .音色 响度 C .音调 响度 D .音色 音调 响度

二、填空题

10. (2012 兰州)日常用语中的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唯一的。例如“一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高歌”,这里的“低”是指____________,“高”是指____________。

11. 回声是声波的反射在人耳引起的感觉,回声和原声至少相差0.1s 以上才能感觉有回声。如果原声和回声间隔不到0.1s ,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可加强原声。如果一个人在山谷中距峭壁11.5m 的位置对着峭壁大声喊话,则他能否听到回声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他感觉声音____________(填“加强”或“没有加强”)。已知声速约为340m/s。

12. 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___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

13. 小张在火车上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所坐的火车与一列鸣笛的火车会车时,火车笛声的音调有明显的先高后低的现象。请你针对火车笛声音调的变化原因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4. 如图所示装置中,敲响右边的小鼓,会看到的现象是:在左侧相同的鼓边竖直放置的泡沫小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说明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_______形式传播,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2)如将上述装置由宇航员带到月球表面做实验,则____________(“仍就”“不”)会看到泡沫小球____________,这说明____________。

15. 下图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问题。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________。

(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的数值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一同学想验证声速与气体内部压力的关系,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在甲、乙之间加压,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小,则声速随气体压力的增大而________。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4)如图中,已知s 1=20 cm,s 2=80 cm,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875,则此时声速约为________m/s。

16. 如图1是形状相似的三个钢笔笔套,它们的唯一不同就是长度不一样,小名同学发现:依次吹这三个笔套时,发出声音的音调越来越低。小名在查阅资料后终于弄懂了吹笔套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笔套内的空气柱。 问题:

(1)根据上文实验现象,提一个问题: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是____________。

(3)事后小名根据这个实验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个竹笛(如图2),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吹奏歌曲。则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 、b 、c 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声音调最高的位置是____________,音调最低的位置是____________。

1. 【答案】C

【解析】A 、B 、D 三项表述正确;C 项错,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气体中传播得快.

2. 【答案】B

【解析】三种乐器演奏的同一首曲子,振动物体的材料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故选B 。

3. 【答案】A

【解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但是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人耳不一定能够听到,但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发声。因为:(1)人对声音的听觉有一定的限度,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 Hz到20000 Hz,如果物体的振动频率低于20Hz 或高于20000Hz ,人耳就觉察不出来;(2)振动物体周围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无论振动频率多大人耳也听不到声音;(3)振动物体的振幅太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人耳也听不到声音;(4)声音的大小(即响度) 决定于声源的振幅和离声源的距离,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无关。

4. 【答案】B

【解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因此发声体音叉也在振动,但振幅较小,通过小球被多次弹开可以表明音叉也在振动,因此小球起到了放大实验效果的作用。

5. 【答案】B

【解析】鼓面在振动时发出声音,声音通过空气把能量传递给烛火,所以烛火会跳舞。

6. 【答案】A

【解析】声音在凹凸不平处经过多次反射,消耗了能量。因此反射出来进入人耳的回声就很弱,所以是减弱了声波的反射。

7. 【答案】D

【解析】超声波的名称就是由于它的频率高于人耳听力范围而得的,因此A 错误;利用超声波可以探测潜水艇的位置与深度,因此超声波传播的距离是比较长的,B 错误;电视机遥控器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超声波,C 错误;因此只有D 正确。

8. 【答案】C

【解析】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 不合题意;纺织工人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 不合题意;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 正确;放鞭炮时捂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 不合题意。

9. 【答案】C

【解析】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用冬瓜、土豆做成吹奏乐器,用它们吹奏出来的声音的音色一定是不同的,具有的相同特征可能是音调和响度。

10.【答案】音调;响度

【解析】男低音是指声带振动频率慢,发出的音调低;放声高歌是指声带振动幅度大,即发出声音的响度大。

11. 【答案】不能;加强

【解析】人发出的声音传到峭壁再反射回来传播的路程

12. 【答案】 (1)振动 (2)大于 (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析】(1)振动可以产生声音; (2)在水中声速:;在空气中:可知;,听到回声的时间:,所以不能听到回声;因为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所以会使他感觉到声音加强。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3. 【答案】火车笛声的音调会随火车之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由题意可知,提出的猜想是关于火车笛声的音调与运动的关系,如:当两列火车靠近时,火车笛声的音调会升高;当两列火车远离时,火车笛声的音调会降低。

14. 【答案】跳动起来;(1)声波(2)不,跳动起来,真空不传声

【解析】因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敲右边小鼓的时候,声波传到左边小鼓,所以会看到泡沫小球跳动起来;

(1)声音在空气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2)由于月球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看不到此现象。

15. 【答案】(1)为零 (2)不变 (3)A (4)320

【解析】(1)液晶屏显示甲、乙接收到信号的时间差,因此放在中点时时间差为零。 (2)设甲与铜铃的距离为s 1,甲、乙相距为s 2,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则

设甲与铜铃的距离为s 1,甲、乙相距为s 2.

(4)如题图中所示,,所以 因此s 1增大,△t 不变,液晶屏显示数值不变。(3),增加压力时△t 变小,s 2不变小,因此变大。

16. 【答案】(1)声音是怎么产生的?(2)笔套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3)a ;c

【解析】因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当位于a 位置时,空气柱最短,振动最快,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当位于c 位置时,空气柱最长,振动最慢,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


相关文章

  • 初中物理教师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学校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物理学是研究物质. 2.物理课程资源概括来说包括:社会教育资源的利用组成的. 3.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让学生通过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学习,在知识与技能. 和 ...查看


  • 初中物理家庭电路测试题带答案
  • 初中物理家庭电路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2014•栾城县三模)如图所示小明家中的部分电路,此时灯和电热壶均正常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2014•西华县一模)小李家中的电灯不亮,电冰箱等用电器也不工作,但检查保险丝没 ...查看


  • 八年级上册第二次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14年下期太平区第二次联考八年级物理试题 (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60分钟) 班级 姓名 考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估测是初中生应具备的一种技能,下列所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A .常人的脉搏跳动大约为 ...查看


  • 初中物理声的利与弊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推荐
  • 初中物理声的利与弊基础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8道,每道12分) 1. 当我们在山谷中大声呼喊时, 往往会重复听到自己的呼喊声, 这是由于( ) A. 山谷中有磁场, 能将呼喊声录制再播放 B. 有很多人在模仿我们呼喊 C. 喊声在山谷中不断 ...查看


  • 试卷命题与分析
  •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光现象>测验题 命题计划与试卷分析 一.考试目的: 1.考查学生在第二章里的学习成就.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 2.检查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第二章光现象的学习期间)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 ...查看


  • ?[解题]浅谈初中物理选择题解答
  • 浅谈初中物理选择题解答 物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注重全体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近年来,在中考和竞赛的物理试卷中选择题占有较高的比例.因此选择 ...查看


  • 九年级物理电能从哪里来测试题及答案
  •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 单元综合检测(七) (第十八章)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4分, 共40分) 1. 关于电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源是向电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源都有" ...查看


  • 2013湖北咸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咸宁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word 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以下四种现象中,能体现"分子在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A .荷花飘香 B.柳絮飘舞 C. ...查看


  • 2010年西双版纳州物理中考质量分析
  • 2010年西双版纳州物理中考质量分析 2011年物理中考备考 西双版纳州第二中学 普艳 一.西双版纳州2010年中考质量整体情况 2010年中考是我州自主命题的第一年,州教育局为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初中教育评价制度改革的意见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