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初二物理国庆作业

实验中学初二物理国庆作业 (一)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

C .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不能在地面上传播

2、如图示目前倡导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空心水泥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空心砖做成的房子冬暖夏凉, 可以保温

B.空心砖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C. 空心砖承受压力小, 不适用于高层建筑

D. 做成空心,可以减少水泥与砂石的用量,节约资源

3、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37.5℃,若没有甩过,又用它去依次测量乙

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5℃和38.2℃,那么两次测温后温度计的示数是( )

A. 36.5℃和38.2℃ B. 37.5℃和38.2℃ C. 36.5℃和37.5℃ D. 37.5℃和37.5℃

4、当一只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先是温度计与水接触,后是温度计与冰接触 ,那么温度计的示数情况是( )

A.接触水时温度高 B. 接触冰时温度高 C.两者一样高 D.无法判断

5、下列自然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 )

6、从冰箱中取出苹果,常看到苹果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先液化后蒸发 B.先蒸发后汽化 C.先液化后凝固 D.先熔化后蒸发

7、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

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 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8、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 熔化一部分 B. 全部熔化 C. 一点也不熔化 D. 无法判断

9、北方有一股冷空气南下,珠江三角洲会有一场小雨。气象台这样说的理由是 ( )

A.徘徊在当地的暖湿气流中有大量水蒸气,水蒸汽遇冷空气迅速液化,形成降雨

B.冷空气中有大量水蒸气,遇到徘徊在本地的暖湿气流迅速液化,形成降雨

C.冷空气把北方的降雨云团吹到了南方

D.珠江三角洲本来就下雨,与冷空气来无关

10、 火山喷发时的炽热岩浆温度可达1200℃,岩浆流入海水中产生了大量的“白气”

,如图所

示。关于这些“白气”的形成是( )

A.空气中的水蒸气

B. 海水遇到炽热的岩浆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海水遇到炽热的岩浆汽化形成的高温水蒸气,在上升过程

遇冷液化成小水珠聚集在一起

D.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高温岩浆液化成小水珠聚集在一起

11、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12、如图所示把装有水的试管浸在沸水中,并继续加热,那么试管中的水:( )

A. 不能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B. 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

C. 能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D. 是否沸腾要看加热的火力大不大

13、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与图2中图线a 所示,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给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关系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14、在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间 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应采取的方法是

( )

A .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C .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D.增加容器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二、填空题:

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 发出的,客船上的人听到的钟声是靠 传过来的;能辨别出传来的“钟声”,它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定的。钟声能传得很远由于钟发出的声音 大。

2、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 ,监测与控制 (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用来预报地震和台风。

3、气象人员按气象要求测得某昼夜四个不同时刻的气温数值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日的最大温差为 。

4、下面使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的实验步骤。

A .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和被测物体充分

接触;B. 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C. 估计

被测液体的温度;D. 整理仪器 E. 选择适当的温度计,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F. 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请在横线上填上按实验的正确步骤排列: 。

5、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现象,把相应的物态变化填在横线上

⑴冬天从室外到教室,戴眼镜的同学镜片上有一层水珠,这是 现象。⑵吃冰棒解热,是由于冰棒 时吸收大量的热。⑶火山爆发后,岩浆变成岩石,这是 现象。

⑷早晨花草上的露珠,一会儿就没有了,这是 现象。

6、在做“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丽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她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______有关。小明同学则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_________有关。

小丽同学实验装置 小明同学实验装置

7、夏天,小明到小丽家去玩,小丽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倒人纸杯里请小明喝.不一会,小明发现纸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

(1)纸杯壁上出现小水珠的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2)请简单解释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

(3)下面事例与(1)中属同种现象的是 .(填字母代号)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 B.夏天,揭开冰棒纸后看见冰棒冒“白汽”

C .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D.夏天的清晨,河面上会出现雾气

8、测量空气湿度的“干湿泡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蒸发时要_______________,因此这个温度计的示数要比另一个的示数_________.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值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___________,空气湿度越____________.

9、福州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凋,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 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 我的猜想:呈在______________侧(选填“室内”或“室外”)。

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护路工人在雪地上撒盐,避免积雪“夜冻昼化”. 撒盐后,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熔化了的冰雪不再结冰.由此可见,撒盐后雪的熔点将 (填“升高”或“降低”);生活中常见水的沸腾,而难见油的沸腾,这是因为油的沸点 的缘故.(填“较高”或“较低”)

11、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 、B 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

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 、B

装置)

(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

于100℃,他们选择的是

______________(填“A ”或“B ”)

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

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 所示:a 、b 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______不同。

(3)通过分析图像C ,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①__ ___ __;②____ ___

12、在“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活动中,小明按图所示组装好实验装置,在A 试管中放入一些冰块,B

试管中放入一些烛蜡后,并进行了实验,现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下列实验中的一些内

容:

(1)请你告诉小明他应采用图_____图示的方法点燃

酒精灯;实验中的应用__ __冰块、蜡块好(大的/小的)

(2)如图小明在实验中存在一处错误,请你指出:___

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小明记录冰熔化实验的数据,请根据表中

甲 乙

(4)根据探究的过程可知:冰的熔化过程至少持续了____min。

在实验的第1.5min ,A 试管中的物质处于______状态。

(5)从上面探究过程中,你还发现什么规律,请你写出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9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

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

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

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

分比).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

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

(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

,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

A

.逐渐升高 B .逐渐降低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

(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

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

A .30% B .40% C .60% D .90%

(4)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

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 ℃.

(5)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 (选填“升

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实验中学初二物理国庆作业(二) 班级 姓名

一、基本概念

1. 声音是由物体的

2. 声音可以在、、

3. 固体传声性能较液体和气体、在 气体 中传播得最慢。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为 340 m/s

4. 声音的三要素、。

5.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的越高, 越低,音调越低。一般情况下,女性的音调比男性 高 。

6.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跟发声体的越大,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 小 。

7. 减小噪声的主要途径有:在

8. 人耳能听到的可听声的频率范围通常是在 的声波叫超声波; 低于 20HZ 的声波叫次声波。

9. 超声波具有、 穿透能力强 、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的特点。

10. 次声波可以传得很远,很容易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11.

12. 温度是指物体的测量工具是温度的单位是读作度 。摄氏度的规定:把 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

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 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 1摄氏度 。

13.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的性质制成的

14.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和;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被测物体 充分接触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 杯底 和 杯壁 ;待示数 稳定 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仍要与被测物体接触,视线要与液柱的 上表面 相平。

15. 体温计的量程为,分度值是“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16. 汽化是物质从;都要热。

17. 沸腾的条件:①18.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 温度高低②液体 表面积大小 ③液面 周围空气流速 。

19.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相同点:蒸发和沸腾时都要热,都是蒸发只是发生在液体 表面 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可以在 任何 温度下发生。而沸腾是在液体 表面 和 内部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只能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20. 叫沸点。增大气压能提高沸点(高压锅的原理)。

21. 液化是物质从 气 态变成 液 态的过程,液化要 放 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降低温度 和 压缩体积 。液化石油气采用 压缩体积 的方法液化。所有的“白汽”并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 液化 而成的小水珠。

22. 熔化是物质从态的过程;凝固是物质从态变成态的过程。

23. 晶体熔化时;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① 到达熔点 ② 继续吸热 。

24. 晶体凝固时温度 不变 ;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

晶体的凝固的条件是① 到达凝固点 ② 继续放热 。同种晶体

的熔点和凝固点 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

二、基本实验

25. 图甲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⑴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 、B 两铁圈中的 铁圈。

⑵小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记录了表中的数据

第5 min 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填入表格),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

⑶在图中画出水的沸腾图象;若减少杯中水的

量,则在图中大致画出它沸腾的图象。

⑷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

的措施有(写出两种):

①__ __ ②_______________。

26. 在“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中,(1)把装着海波

的试管放在烧杯的水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火加热试管,是为了使海波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一位同学探究某固体熔化,测量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

熔化用了_________分钟。

(3)在方格纸上画出熔化的图象。

27. 小王同学在做“比较两种材料的保

温性能”的实验,它取①泡沫塑料

和②卫生纸两种作保温材料,两根

相同的温度计,两个相同的大玻璃

烧杯,钟表和热开水,以及细线、

硬纸板、剪刀。做两个相同的硬纸

板外壳,其中一个装置如图(a )所

示,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得图(b )所示“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图线①为泡沫塑料、图线②为卫生纸)实验过程中室温基本不变,请回答:

(1)当时的室温约

(2)①和②哪种材料的保温性能较好?简要说明理由。

(3)你认为小王在操作时,应控制哪些量不变?(请写出两点)

实验中学初二物理国庆作业 (一)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

C .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不能在地面上传播

2、如图示目前倡导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空心水泥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空心砖做成的房子冬暖夏凉, 可以保温

B.空心砖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C. 空心砖承受压力小, 不适用于高层建筑

D. 做成空心,可以减少水泥与砂石的用量,节约资源

3、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37.5℃,若没有甩过,又用它去依次测量乙

和丙的体温,已知它们的实际体温为36.5℃和38.2℃,那么两次测温后温度计的示数是( )

A. 36.5℃和38.2℃ B. 37.5℃和38.2℃ C. 36.5℃和37.5℃ D. 37.5℃和37.5℃

4、当一只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时,先是温度计与水接触,后是温度计与冰接触 ,那么温度计的示数情况是( )

A.接触水时温度高 B. 接触冰时温度高 C.两者一样高 D.无法判断

5、下列自然现象中,由液化形成的是( )

6、从冰箱中取出苹果,常看到苹果先湿后干的现象,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先液化后蒸发 B.先蒸发后汽化 C.先液化后凝固 D.先熔化后蒸发

7、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

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 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8、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 熔化一部分 B. 全部熔化 C. 一点也不熔化 D. 无法判断

9、北方有一股冷空气南下,珠江三角洲会有一场小雨。气象台这样说的理由是 ( )

A.徘徊在当地的暖湿气流中有大量水蒸气,水蒸汽遇冷空气迅速液化,形成降雨

B.冷空气中有大量水蒸气,遇到徘徊在本地的暖湿气流迅速液化,形成降雨

C.冷空气把北方的降雨云团吹到了南方

D.珠江三角洲本来就下雨,与冷空气来无关

10、 火山喷发时的炽热岩浆温度可达1200℃,岩浆流入海水中产生了大量的“白气”

,如图所

示。关于这些“白气”的形成是( )

A.空气中的水蒸气

B. 海水遇到炽热的岩浆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海水遇到炽热的岩浆汽化形成的高温水蒸气,在上升过程

遇冷液化成小水珠聚集在一起

D.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高温岩浆液化成小水珠聚集在一起

11、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12、如图所示把装有水的试管浸在沸水中,并继续加热,那么试管中的水:( )

A. 不能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B. 能达到沸点,可以沸腾

C. 能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 D. 是否沸腾要看加热的火力大不大

13、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与图2中图线a 所示,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给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关系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14、在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间 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应采取的方法是

( )

A .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C .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D.增加容器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二、填空题:

1、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 发出的,客船上的人听到的钟声是靠 传过来的;能辨别出传来的“钟声”,它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定的。钟声能传得很远由于钟发出的声音 大。

2、人耳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围通常在 ,监测与控制 (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用来预报地震和台风。

3、气象人员按气象要求测得某昼夜四个不同时刻的气温数值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当日的最大温差为 。

4、下面使用常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的实验步骤。

A .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和被测物体充分

接触;B. 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C. 估计

被测液体的温度;D. 整理仪器 E. 选择适当的温度计,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F. 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请在横线上填上按实验的正确步骤排列: 。

5、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现象,把相应的物态变化填在横线上

⑴冬天从室外到教室,戴眼镜的同学镜片上有一层水珠,这是 现象。⑵吃冰棒解热,是由于冰棒 时吸收大量的热。⑶火山爆发后,岩浆变成岩石,这是 现象。

⑷早晨花草上的露珠,一会儿就没有了,这是 现象。

6、在做“探究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小丽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她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______有关。小明同学则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探究蒸发快慢是否与__________有关。

小丽同学实验装置 小明同学实验装置

7、夏天,小明到小丽家去玩,小丽从冰箱里拿出饮料倒人纸杯里请小明喝.不一会,小明发现纸杯壁上有一些小水珠.

(1)纸杯壁上出现小水珠的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2)请简单解释这个现象形成的原因:

(3)下面事例与(1)中属同种现象的是 .(填字母代号)

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成水 B.夏天,揭开冰棒纸后看见冰棒冒“白汽”

C .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D.夏天的清晨,河面上会出现雾气

8、测量空气湿度的“干湿泡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蒸发时要_______________,因此这个温度计的示数要比另一个的示数_________.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值大,就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___________,空气湿度越____________.

9、福州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凋,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 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 我的猜想:呈在______________侧(选填“室内”或“室外”)。

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护路工人在雪地上撒盐,避免积雪“夜冻昼化”. 撒盐后,在相同的气温条件下,熔化了的冰雪不再结冰.由此可见,撒盐后雪的熔点将 (填“升高”或“降低”);生活中常见水的沸腾,而难见油的沸腾,这是因为油的沸点 的缘故.(填“较高”或“较低”)

11、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 、B 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

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 、B

装置)

(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

于100℃,他们选择的是

______________(填“A ”或“B ”)

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

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 所示:a 、b 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________不同。

(3)通过分析图像C ,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①__ ___ __;②____ ___

12、在“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活动中,小明按图所示组装好实验装置,在A 试管中放入一些冰块,B

试管中放入一些烛蜡后,并进行了实验,现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下列实验中的一些内

容:

(1)请你告诉小明他应采用图_____图示的方法点燃

酒精灯;实验中的应用__ __冰块、蜡块好(大的/小的)

(2)如图小明在实验中存在一处错误,请你指出:___

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小明记录冰熔化实验的数据,请根据表中

甲 乙

(4)根据探究的过程可知:冰的熔化过程至少持续了____min。

在实验的第1.5min ,A 试管中的物质处于______状态。

(5)从上面探究过程中,你还发现什么规律,请你写出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9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

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

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

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

分比).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

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的 较大.

(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

,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

A

.逐渐升高 B .逐渐降低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

(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

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

A .30% B .40% C .60% D .90%

(4)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

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 ℃.

(5)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 (选填“升

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实验中学初二物理国庆作业(二) 班级 姓名

一、基本概念

1. 声音是由物体的

2. 声音可以在、、

3. 固体传声性能较液体和气体、在 气体 中传播得最慢。在15℃的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为 340 m/s

4. 声音的三要素、。

5.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的越高, 越低,音调越低。一般情况下,女性的音调比男性 高 。

6.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跟发声体的越大,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 小 。

7. 减小噪声的主要途径有:在

8. 人耳能听到的可听声的频率范围通常是在 的声波叫超声波; 低于 20HZ 的声波叫次声波。

9. 超声波具有、 穿透能力强 、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的特点。

10. 次声波可以传得很远,很容易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11.

12. 温度是指物体的测量工具是温度的单位是读作度 。摄氏度的规定:把 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 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

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 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 1摄氏度 。

13.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的性质制成的

14.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和;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被测物体 充分接触 ;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 杯底 和 杯壁 ;待示数 稳定 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仍要与被测物体接触,视线要与液柱的 上表面 相平。

15. 体温计的量程为,分度值是“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16. 汽化是物质从;都要热。

17. 沸腾的条件:①18.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 温度高低②液体 表面积大小 ③液面 周围空气流速 。

19.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相同点:蒸发和沸腾时都要热,都是蒸发只是发生在液体 表面 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可以在 任何 温度下发生。而沸腾是在液体 表面 和 内部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只能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20. 叫沸点。增大气压能提高沸点(高压锅的原理)。

21. 液化是物质从 气 态变成 液 态的过程,液化要 放 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降低温度 和 压缩体积 。液化石油气采用 压缩体积 的方法液化。所有的“白汽”并不是水蒸气,而是水蒸气遇冷 液化 而成的小水珠。

22. 熔化是物质从态的过程;凝固是物质从态变成态的过程。

23. 晶体熔化时;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① 到达熔点 ② 继续吸热 。

24. 晶体凝固时温度 不变 ;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

晶体的凝固的条件是① 到达凝固点 ② 继续放热 。同种晶体

的熔点和凝固点 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

二、基本实验

25. 图甲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⑴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 、B 两铁圈中的 铁圈。

⑵小明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记录了表中的数据

第5 min 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填入表格),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

⑶在图中画出水的沸腾图象;若减少杯中水的

量,则在图中大致画出它沸腾的图象。

⑷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

的措施有(写出两种):

①__ __ ②_______________。

26. 在“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中,(1)把装着海波

的试管放在烧杯的水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火加热试管,是为了使海波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一位同学探究某固体熔化,测量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

熔化用了_________分钟。

(3)在方格纸上画出熔化的图象。

27. 小王同学在做“比较两种材料的保

温性能”的实验,它取①泡沫塑料

和②卫生纸两种作保温材料,两根

相同的温度计,两个相同的大玻璃

烧杯,钟表和热开水,以及细线、

硬纸板、剪刀。做两个相同的硬纸

板外壳,其中一个装置如图(a )所

示,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得图(b )所示“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图线①为泡沫塑料、图线②为卫生纸)实验过程中室温基本不变,请回答:

(1)当时的室温约

(2)①和②哪种材料的保温性能较好?简要说明理由。

(3)你认为小王在操作时,应控制哪些量不变?(请写出两点)


相关文章

  • 初二物理教案[空气的力量]
  • 武隆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课 题 教 学 目 标 "力量" 空气的 力量" 授课时间 第五周 课时安排 4 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 领导签字 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知 道 ...查看


  • 初二科学学习方法
  • 初二物理学习方法 物理是一个整体,刚刚接触,可能对某些概念.规律掌握不好,对知识无整体感,这是正常 的.随着学习后面相关的知识,对原来不甚清楚的问题会逐渐理解透彻,初学时千万不要遇到 困难就丧失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 (一)三个基本. 基本 ...查看


  • 初二物理学习方法
  • 初二物理学习方法 物理是一个整体, 刚刚接触, 可能对某些概念.规律掌握不好, 对知识无整体感, 这是正常的.随着学习后面相关的知识, 对原来不甚清楚的问题会逐渐理解透彻, 初学时千万不要遇到困难就丧失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 (一)三个基本 ...查看


  •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
  •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 建宁县溪口中学 袁国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将主要从教材和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设计,三个方面来说说这节课. 一.对教材和 ...查看


  • 初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 初二物理教学工作计划 高官中学 侯美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本学期需掌握的基础知识是一些基本概念,基本规律,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以及解释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能对物理实验进行操作和分析, ...查看


  • 人教版初二物理光学测试题
  • 初二物理光学试题 一.选择题 ( 将答案填写在番号前 36分) 1.下图中描述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2.用焦距是50毫米的照相机拍摄书中画面时,镜头到书的距离应 A.小于50毫米 B.等于50毫米 C.等于100毫米 D.大于100毫米. ...查看


  • 减负后的课外作业与
  • 减负后的课外作业与"STS"研究的深化 丘北县民族中学 赵启鸿 [摘要] 随着中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大而选择自杀的个案日益见于报端, 减负的呼声也日益高涨,现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和转变观念是正确的,也是具有 战略意义的.本文着重 ...查看


  • 初二下学期到底该怎么学
  • 初二下学期到底该怎么学? 初二下学期的学习就是纠正初一的缺点,巩固初二的知识点,打下初三的理想基础.初二是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三年级的结合点. 初二上学期的学习已经结束,无论初二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是好是坏都已经是历史是过去,初二下学期到底该怎么学 ...查看


  • 学生家长如何提前做好初二"分水岭"的准备?
  • 初一升初二是关键过渡,家长和学生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初二是学生逆反最强的一年,家长注意要加强和孩子的沟通; 2.初二是初中三年学生最容易放松的一年,最终也导致了初二两级分化; 3.初二难度明显加大,需要同学们提前适应; 1.为什么说初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