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 黄金分割

. 中考中的黄金分割问题

一、黄金分割点

例1(湖北十堰)如图1,已知线段AB ,点C 在AB 上,且有

AC AC AB BC

AC

,则AB 的数值

为______;若AB 的长度与中央电视台演播厅舞台的宽度一样长,那么节目主持人应站在_____

位置最好.

2. (2005•太原)如图,乐器上的一根弦AB=80cm,两个端点A 、B 固定在乐器板面上,支撑点C 是靠近点B 的黄金分割点(即AC 是AB 与BC 的比例中项),支撑点D 是靠近点A 的黄金分割点,则AC= cm ,DC= cm . 3. (2009•浙江)在中华经典美文阅读中,小明同学发现自己的一本书的宽与长之比为黄金比.已

越给人一种美感.如图,某女士身高165cm ,下半身长x 与身高l 的比值是0.60

二、黄金三角形

例1. (2010•本溪)如图,△ABC 顶角是36°的等腰三角形(底与腰的比为

的三角形是黄

金三角形),若△ABC 、△BDC 、△DEC 都是黄金三角形,已知AB=4,则DE= _________ .

B

C

2.(2010四川内江)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E 、F 分别在AB 和AC 上,CE 与BF 相交于点D ,若AE =CF ,D 为BF 的中点,则AE ∶AF 的值为 . 3. 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被称为黄金三角形,在∠A=36°的△ABC 中,AB=AC,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交AC 于D ,若AC=4cm,则cm . 4.(2007·太原)数学课上,同学们探究下面命题的正确性: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具有一种特性,即经过它某一顶点的一条直线可把它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 为此,请你解答问题(1).

已知:如图(1),在△ABC

中,AB=AC,∠A=36°,直线BD 平分∠

ABC

AC

于点D. 求证:△ABD 与△DBC 都是等腰三角形

图 (1)

归纳提升:本题综合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别,还可这样反思:条件改为“在△ABC 中,AB=AC,AD=BD=BC”,求△ABC 中各内角的度数.

(2)在证明了该命题后,小颖发现:下列两个等腰三角形如图(2)、(3)也具有这种特性请你在图(2)、图(3)中分别

画出一条直线,把它们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并在图中标出所画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的度数;

(3)接着,小颖又发现:直角三角形和一些非等腰三角形也具有这样的特性,如: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可把它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 请你画出两个具有这种特性的三角形的示意图,并在图中标出三角形各内角的度数.

说明:要求画出的两个三角形不相似,而且既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

三、黄金矩形

例1 (扬州市)

(黄金分割数),我们把这样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

(1)操作:请你在如图2所示的黄金矩形

ABCD (AB >AD ) 中,以短边AD 为一边作正方形AEFD ;

(2)探究:在(1)中的四边形EBCF 是不是黄金矩形?若是,请予以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3)归纳:通过上述操作及探究,请概括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不需要证明).

1

.宽与长的比是

1

2

的矩形叫黄金矩形,心理学测试表明,黄金矩形令人赏心悦目,它给我们以协调,匀称的美感,现将同学们在教学活动中,折叠黄金矩形的方法归纳出以下作图步骤(如图所示):

第一步:作一个任意正方形ABCD ; ,BC M F 第二步:分别取AD 的中点M ,N ,连接MN ; 第三步:以N 为圆心,ND 长为半径画弧,交BC 的延长线于E ; 第四步:过B 作EF ⊥AD 交AD 的延长线于F ,

请你根据以上作法,证明矩形DCEF 为黄金矩形,(可取AB =2N C )

2. (2010 嵊州市)如图,射线AM ,BN 都垂直于线段AB ,点E 为AM 上一点,过点A 作BE 的垂线AC 分别交BE ,BN 于点F 、C ,过点C 作AM 的垂线CD ,垂足为D ,若CD =CF ,

则AE

AD

=

3. 已知线段AB ,点P 是它的黄金分割点,AP >BP ,设以AP 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为S 1,以PB ,AB 为边的矩形面积为S 2,则S 1与S 2的关系是( ) A 、S 1>S 2 B 、S 1<S 2 C 、S 1=S2 D 、S 1≥S2

一、选择题

1、若3a=4b,则(a ﹣b ):(a+b)的值是( ) 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7 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7

2、(2002•太原)已知,P 是线段AB 上一点,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等于( )

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已知点P 是线段MN 的黄金分割点,MP >NP ,且MP=(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cm ,则MN 等于( ) A 、2cm B 、4cm C 、6cm D 、无法计算

4、如图所示,以长为2的线段AB 为边作正方形ABCD ,取AB 的中点P ,连接PD ,在BA 的延长线上取点F ,使PF=PD,以AF 为边作正方形AMEF ,点M 在AD 上,则AM 的长为( ) 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 B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6﹣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二、填空题

5、若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且AC >BC ,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6、在线段AB 上取一点P ,使AP :PB=1:3,则AP :AB :

7、若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等于 .

8. (2008•枣庄)将边长分别为2、3、5的三个正方形按图所示的方式排列,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 中考中的黄金分割问题

一、黄金分割点

例1(湖北十堰)如图1,已知线段AB ,点C 在AB 上,且有

AC AC AB BC

AC

,则AB 的数值

为______;若AB 的长度与中央电视台演播厅舞台的宽度一样长,那么节目主持人应站在_____

位置最好.

2. (2005•太原)如图,乐器上的一根弦AB=80cm,两个端点A 、B 固定在乐器板面上,支撑点C 是靠近点B 的黄金分割点(即AC 是AB 与BC 的比例中项),支撑点D 是靠近点A 的黄金分割点,则AC= cm ,DC= cm . 3. (2009•浙江)在中华经典美文阅读中,小明同学发现自己的一本书的宽与长之比为黄金比.已

越给人一种美感.如图,某女士身高165cm ,下半身长x 与身高l 的比值是0.60

二、黄金三角形

例1. (2010•本溪)如图,△ABC 顶角是36°的等腰三角形(底与腰的比为

的三角形是黄

金三角形),若△ABC 、△BDC 、△DEC 都是黄金三角形,已知AB=4,则DE= _________ .

B

C

2.(2010四川内江)如图,在△ABC 中,AB =AC ,点E 、F 分别在AB 和AC 上,CE 与BF 相交于点D ,若AE =CF ,D 为BF 的中点,则AE ∶AF 的值为 . 3. 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被称为黄金三角形,在∠A=36°的△ABC 中,AB=AC,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交AC 于D ,若AC=4cm,则cm . 4.(2007·太原)数学课上,同学们探究下面命题的正确性: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具有一种特性,即经过它某一顶点的一条直线可把它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 为此,请你解答问题(1).

已知:如图(1),在△ABC

中,AB=AC,∠A=36°,直线BD 平分∠

ABC

AC

于点D. 求证:△ABD 与△DBC 都是等腰三角形

图 (1)

归纳提升:本题综合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别,还可这样反思:条件改为“在△ABC 中,AB=AC,AD=BD=BC”,求△ABC 中各内角的度数.

(2)在证明了该命题后,小颖发现:下列两个等腰三角形如图(2)、(3)也具有这种特性请你在图(2)、图(3)中分别

画出一条直线,把它们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并在图中标出所画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的度数;

(3)接着,小颖又发现:直角三角形和一些非等腰三角形也具有这样的特性,如: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可把它分成两个小等腰三角形. 请你画出两个具有这种特性的三角形的示意图,并在图中标出三角形各内角的度数.

说明:要求画出的两个三角形不相似,而且既不是等腰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

三、黄金矩形

例1 (扬州市)

(黄金分割数),我们把这样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

(1)操作:请你在如图2所示的黄金矩形

ABCD (AB >AD ) 中,以短边AD 为一边作正方形AEFD ;

(2)探究:在(1)中的四边形EBCF 是不是黄金矩形?若是,请予以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3)归纳:通过上述操作及探究,请概括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不需要证明).

1

.宽与长的比是

1

2

的矩形叫黄金矩形,心理学测试表明,黄金矩形令人赏心悦目,它给我们以协调,匀称的美感,现将同学们在教学活动中,折叠黄金矩形的方法归纳出以下作图步骤(如图所示):

第一步:作一个任意正方形ABCD ; ,BC M F 第二步:分别取AD 的中点M ,N ,连接MN ; 第三步:以N 为圆心,ND 长为半径画弧,交BC 的延长线于E ; 第四步:过B 作EF ⊥AD 交AD 的延长线于F ,

请你根据以上作法,证明矩形DCEF 为黄金矩形,(可取AB =2N C )

2. (2010 嵊州市)如图,射线AM ,BN 都垂直于线段AB ,点E 为AM 上一点,过点A 作BE 的垂线AC 分别交BE ,BN 于点F 、C ,过点C 作AM 的垂线CD ,垂足为D ,若CD =CF ,

则AE

AD

=

3. 已知线段AB ,点P 是它的黄金分割点,AP >BP ,设以AP 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为S 1,以PB ,AB 为边的矩形面积为S 2,则S 1与S 2的关系是( ) A 、S 1>S 2 B 、S 1<S 2 C 、S 1=S2 D 、S 1≥S2

一、选择题

1、若3a=4b,则(a ﹣b ):(a+b)的值是( ) 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7 C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7

2、(2002•太原)已知,P 是线段AB 上一点,且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等于( )

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3、已知点P 是线段MN 的黄金分割点,MP >NP ,且MP=(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cm ,则MN 等于( ) A 、2cm B 、4cm C 、6cm D 、无法计算

4、如图所示,以长为2的线段AB 为边作正方形ABCD ,取AB 的中点P ,连接PD ,在BA 的延长线上取点F ,使PF=PD,以AF 为边作正方形AMEF ,点M 在AD 上,则AM 的长为( ) A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1 B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6﹣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二、填空题

5、若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且AC >BC ,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6、在线段AB 上取一点P ,使AP :PB=1:3,则AP :AB :

7、若点C 是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则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等于 .

8. (2008•枣庄)将边长分别为2、3、5的三个正方形按图所示的方式排列,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相关文章

  • 2015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复习:丝绸之路经济带.推进城镇化和"一带一路"建设
  • 2015年中考政治热点专题复习:丝绸之路经济带 热点聚焦 材料一:习近平提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查看


  • 中考真题特殊四边形专题练习
  • 1.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C相交于点O,E.F分别是AB.BC边上的中点,连接EF,若EF BD=4,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 ). A.4 B. C. D.28 2, 如图,在菱形ABCD和菱形BEFG中,点A.B.E在同一直 ...查看


  • 2015中考精英数学(呼市)专题五
  • 专题五 实践操作与方案设计问题 强化突破 1.(2013·遵义) 如图,在4×4正方形网格中,任取一个白色的小正方形并涂黑,使图中黑色部分的图形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概率是( A ) 1111A B . C . D . 64312 2.如图, ...查看


  •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五:资本主义发展史
  •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五:资本主义发展史 一.主体线索和分期 资本主义发展史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及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历史,对于这段历史的学习可抓住两条线索,一是资本主义的发生史,二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资本主义的发生史是资本主义的童年时代,可 ...查看


  • 河南中考历史冲刺重点备考问题
  • 2011年中考历史冲刺重点备考问题 一.中国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2010年7月31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角度: ( ...查看


  • 物理心得体会
  • 2012年物理中考备考策略 中考属于选拔性考试,但是中考的选拔是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选拔:中考要考虑考生升入高中后继续学习的潜在能力,因此中考仍要坚持既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又要坚持考查考生的学科能力的原则是锻炼人内 ...查看


  • 专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组成和结构
  • 专题一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组成和结构 [知识网络]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基本知识网络 ①认识物质的微观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②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 ...查看


  • 初中英语中考复习备考策略
  • 初中英语中考复习备考策略 长清五中英语组 把握好中考英语试题的特点,就能有效地组织好中考复习.中考复习是中考前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其方法很多,且各有各的特点,如果采用得当,时间把握的好,且落实到位,将会事半功倍,如果不当,那将会事倍功半,劳 ...查看


  • 初三数学中考备考计划
  • 初三数学中考备考计划一:初三数学中考备考计划 以我校工作计划为指导思想,结合我校和所教班级的实际,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复习,复习时依据考纲和课本,实施素质教育,设法引导学生,因材施教,调整好学生的学习状态,努力提高(2)(5)班学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