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论文留园赏析

留园浅谈

中国古典园林江南私家园林代表着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成就,是一种模拟自然山水、以小见大的的园林,留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是江南私家园林的典型,下面就空间处理、视线、造景、植物几个方面,对留园高超的技艺进行赏析。

一 留园的空间处理

留园总体布局是园林紧邻于邸宅后,呈前宅后院的形式,它分为西、东、中三区,三区各具特色,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以山、水兼长,东区则以建筑取胜 。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不同的相互关系就产生不同的空间。

缺乏变化,一览无余的空间是单调而令人乏味的,怎么把园林空间设计的丰富而有层次,对此,留园达到了最恰到好处的诊释,也是留园最突出的空间特点 下面拿以下几个空间加以说明。

1整体布局

园中部景区建筑沿园的四个周边排列,则使人处于园内可以同时环顾四个周边的建筑,东南两面建筑排列很密集,另两面则较稀,山石布局也是疏密有致,与建筑布局恰相反 以中区为主,西区为辅,中央假山处于中区的西北部,而园区西,则体现了山林野趣。所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所指的就是极强烈的疏密对比,我国传统园林的布局与经营位置毫无例外地悟守着疏密对比这一构图原则。走进留园,则使人领略到忽张忽弛 忽开忽合的韵律节奏感。建筑上分布极不均匀,有些地方极其稀疏 有的地方则十分稠密 对比异常强烈,以东区为主,石林小屋附近,屋宇鳞次栉比,内外空间交织穿插,使人有应接不暇之感。但西区部分的建筑则十分稀疏、平淡。

2 入口的巧妙处理

先是极大地压缩人们的视野,之后,则使人感到豁然开朗。留园入口部分正是利用这种既曲折狭长又十分封闭的空间来与园内主要空间进行强烈对比,进而使人们穿越它进人主要空间时,便顿觉豁然开朗。进园后第一个小院, 狭长多变的曲廊、又一个内院一又窄又封闭的廊子,隔漏窗窥见园内景物、位于末端的最后一个小院一穿过曲折狭长、封闭空间后到绿荫进人主空间,豁然开朗。

二 留园的视线分析

在古代园林规划设计中,常在堆山叠石的基础上筑楼阁台塔作为构图中心或 景观组织控制元素, 以至高优势形成全园或区域景观控制, 园林中的景观布局及设计围绕构图中心展开 ,以水平视角控制景观组织, 将主要景点如主要建筑或组团以及构图的一些主要元素如岛桥、 堤岸、 山石、 水面、水口等组合在60°水平视角落的视野范围内,使人们置身楼台高处,在自然的观景状态下获得丰富、完整的景观。

1小蓬莱

在留园相对环抱水池的构园格局中,小蓬莱是中部园景中心,小蓬莱的定位有着很大的学问,中部园区南边的主要建筑明瑟楼、涵碧山房组合平面的重心与北

边远翠阁平面的重心连线,东边的主要建筑西楼、曲溪楼组合平面的重心与西边闻木樨香轩平面的重心连线,两条连线交点即是小蓬莱的中心,

2南部明瑟楼、涵碧山房

留园内的楼阁建筑由于是靠边界布置 因此 在这些楼阁上观景就带有方向性而并非是全方位观景,明瑟楼主要朝东北开放,在此方向的水平视角60°的视野恰好以曲溪楼,远翠阁为限,近取中部园区东边诸景, 远收东部园区全部主要筑景观 。涵碧山房主要朝北开放,楼内水平视角60°的视野以远翠阁、闻木樨香轩为限,观赏中部山水景色。

3东部西楼、曲溪楼

西楼、曲溪楼主要向中部园区西南、西北开放,自西楼以水平视角 60°望西南方,避开曲溪楼的遮挡 恰恰相反好能近观濠濮涧 小蓬莱 远望明瑟楼 涵碧山房 闻木樨香轩 以60°水平视角望西北,恰好收进小蓬莱及西北岸山景,曲溪楼的西南、西北方向观景视觉控制特点与西楼的相同、自西楼

60°水平视角东看,视角以还我读书轩与鹤所为界,收进东部园区主要景观。 3远翠阁

远翠阁位于中部园区东北角上 自远翠阁以平视角60°望东南方,视野恰好以西楼、涵碧山房为限 将清风池馆、西楼、曲溪楼、古木交柯、绿荫、明瑟楼、涵碧山房、濠濮亭、小蓬莱尽收眼底,视觉西移至明瑟楼,水平视角的视野,恰好收进水池西北岸假山石、小蓬莱、涵碧山房和明瑟楼。

4冠云楼

自冠云楼南望,水平视角60°,观园中东北部建筑园景,视野西移,水平视角视野恰以留园大门,中部园区西北角为限,尽收中部园区景色及东部五峰仙馆。

三 造景手法的运用

江南古典园林中,造景手法多样,常用的有比拟(模山范水,古典文学作品等),借景,抑扬(透景,障景,隔景,对景)层次,前景(框景,夹景,漏景,增景)处理等手法,下面举例说明。

1模山范水

在五峰仙馆的庭院中,用当年“涵碧山馆”主人刘蓉峰收集的峰石为主体叠筑而成的,模拟庐山的五老峰,饶有气派。

2对景

明瑟楼与可亭隔水呼应,成为对景,这是江南园林中最为常见的“南厅北山,隔水相望”的模式。

3漏景

古木交柯处的漏窗漏景,透出室外山池之境犹如连续的的小品画幅,自室外观之,漏窗的图案又成为墙面上有节奏的装饰,增加了园林的含蓄美。 4框景

揖峰轩小天井不仅仅为室内提供采光通风的作用,更重要的作用是为室内提供精致的框景,即李渔的“尺幅窗,无心画”,天井中点缀的芭蕉竹石、悬萝垂蔓以白粉墙为画底,以窗洞、廊间为画框,构成一幅幅的立体的小品册页,石墙的封闭感也随之消失。

四 植物配置

植物是古典园林的重要造景元素,留园中植物的配置很是巧妙丰富,乾隆时,园中以松为最,梧竹次之,园,易主后,有多种白皮松,园内建筑层次出没在林木之间,建筑因花卉林木得名的有绿荫、荷花亭、楠木厅,池中种荷,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院内群植、丛植乔木、灌木,院内十八景之一的古木交柯,因树木苍古而出名。50年代。又补种了梅、杏、李、山茶、玉兰、腊梅等1000多棵,玉兰杂置于山水间,厅堂间,四时花卉点缀,衬托了古代建筑。夏日,林荫蔽日;秋日,枫叶似火,林尽染。曲溪楼前的紫藤架,涵碧山房的荷花,绿荫的青枫,木樨前的金桂、银桂,均为花之特色。

一直很喜欢古典园林,喜欢它的意境美,喜欢它的空灵婉约,而留园又是杰出代表,留园园林空间之丰富,为江南诸园之冠,泉石之胜,花木之美,亭台之幽深,它称的起是多样空间的复和体,集园林空间之大成者,空间是如何丰富变换的,如何理水筑山,对现代景观设计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尤其是空间的设计,尽管现代景观设计与传统园林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留园当中处理这些问题时的技巧可以指导现代景观的设计。

参考文献: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

韦克威 林家奕《留园 拙政政园景观规划中的视觉控制浅析》

留园浅谈

中国古典园林江南私家园林代表着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成就,是一种模拟自然山水、以小见大的的园林,留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是江南私家园林的典型,下面就空间处理、视线、造景、植物几个方面,对留园高超的技艺进行赏析。

一 留园的空间处理

留园总体布局是园林紧邻于邸宅后,呈前宅后院的形式,它分为西、东、中三区,三区各具特色,西区以山景为主,中区以山、水兼长,东区则以建筑取胜 。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不同的相互关系就产生不同的空间。

缺乏变化,一览无余的空间是单调而令人乏味的,怎么把园林空间设计的丰富而有层次,对此,留园达到了最恰到好处的诊释,也是留园最突出的空间特点 下面拿以下几个空间加以说明。

1整体布局

园中部景区建筑沿园的四个周边排列,则使人处于园内可以同时环顾四个周边的建筑,东南两面建筑排列很密集,另两面则较稀,山石布局也是疏密有致,与建筑布局恰相反 以中区为主,西区为辅,中央假山处于中区的西北部,而园区西,则体现了山林野趣。所谓“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所指的就是极强烈的疏密对比,我国传统园林的布局与经营位置毫无例外地悟守着疏密对比这一构图原则。走进留园,则使人领略到忽张忽弛 忽开忽合的韵律节奏感。建筑上分布极不均匀,有些地方极其稀疏 有的地方则十分稠密 对比异常强烈,以东区为主,石林小屋附近,屋宇鳞次栉比,内外空间交织穿插,使人有应接不暇之感。但西区部分的建筑则十分稀疏、平淡。

2 入口的巧妙处理

先是极大地压缩人们的视野,之后,则使人感到豁然开朗。留园入口部分正是利用这种既曲折狭长又十分封闭的空间来与园内主要空间进行强烈对比,进而使人们穿越它进人主要空间时,便顿觉豁然开朗。进园后第一个小院, 狭长多变的曲廊、又一个内院一又窄又封闭的廊子,隔漏窗窥见园内景物、位于末端的最后一个小院一穿过曲折狭长、封闭空间后到绿荫进人主空间,豁然开朗。

二 留园的视线分析

在古代园林规划设计中,常在堆山叠石的基础上筑楼阁台塔作为构图中心或 景观组织控制元素, 以至高优势形成全园或区域景观控制, 园林中的景观布局及设计围绕构图中心展开 ,以水平视角控制景观组织, 将主要景点如主要建筑或组团以及构图的一些主要元素如岛桥、 堤岸、 山石、 水面、水口等组合在60°水平视角落的视野范围内,使人们置身楼台高处,在自然的观景状态下获得丰富、完整的景观。

1小蓬莱

在留园相对环抱水池的构园格局中,小蓬莱是中部园景中心,小蓬莱的定位有着很大的学问,中部园区南边的主要建筑明瑟楼、涵碧山房组合平面的重心与北

边远翠阁平面的重心连线,东边的主要建筑西楼、曲溪楼组合平面的重心与西边闻木樨香轩平面的重心连线,两条连线交点即是小蓬莱的中心,

2南部明瑟楼、涵碧山房

留园内的楼阁建筑由于是靠边界布置 因此 在这些楼阁上观景就带有方向性而并非是全方位观景,明瑟楼主要朝东北开放,在此方向的水平视角60°的视野恰好以曲溪楼,远翠阁为限,近取中部园区东边诸景, 远收东部园区全部主要筑景观 。涵碧山房主要朝北开放,楼内水平视角60°的视野以远翠阁、闻木樨香轩为限,观赏中部山水景色。

3东部西楼、曲溪楼

西楼、曲溪楼主要向中部园区西南、西北开放,自西楼以水平视角 60°望西南方,避开曲溪楼的遮挡 恰恰相反好能近观濠濮涧 小蓬莱 远望明瑟楼 涵碧山房 闻木樨香轩 以60°水平视角望西北,恰好收进小蓬莱及西北岸山景,曲溪楼的西南、西北方向观景视觉控制特点与西楼的相同、自西楼

60°水平视角东看,视角以还我读书轩与鹤所为界,收进东部园区主要景观。 3远翠阁

远翠阁位于中部园区东北角上 自远翠阁以平视角60°望东南方,视野恰好以西楼、涵碧山房为限 将清风池馆、西楼、曲溪楼、古木交柯、绿荫、明瑟楼、涵碧山房、濠濮亭、小蓬莱尽收眼底,视觉西移至明瑟楼,水平视角的视野,恰好收进水池西北岸假山石、小蓬莱、涵碧山房和明瑟楼。

4冠云楼

自冠云楼南望,水平视角60°,观园中东北部建筑园景,视野西移,水平视角视野恰以留园大门,中部园区西北角为限,尽收中部园区景色及东部五峰仙馆。

三 造景手法的运用

江南古典园林中,造景手法多样,常用的有比拟(模山范水,古典文学作品等),借景,抑扬(透景,障景,隔景,对景)层次,前景(框景,夹景,漏景,增景)处理等手法,下面举例说明。

1模山范水

在五峰仙馆的庭院中,用当年“涵碧山馆”主人刘蓉峰收集的峰石为主体叠筑而成的,模拟庐山的五老峰,饶有气派。

2对景

明瑟楼与可亭隔水呼应,成为对景,这是江南园林中最为常见的“南厅北山,隔水相望”的模式。

3漏景

古木交柯处的漏窗漏景,透出室外山池之境犹如连续的的小品画幅,自室外观之,漏窗的图案又成为墙面上有节奏的装饰,增加了园林的含蓄美。 4框景

揖峰轩小天井不仅仅为室内提供采光通风的作用,更重要的作用是为室内提供精致的框景,即李渔的“尺幅窗,无心画”,天井中点缀的芭蕉竹石、悬萝垂蔓以白粉墙为画底,以窗洞、廊间为画框,构成一幅幅的立体的小品册页,石墙的封闭感也随之消失。

四 植物配置

植物是古典园林的重要造景元素,留园中植物的配置很是巧妙丰富,乾隆时,园中以松为最,梧竹次之,园,易主后,有多种白皮松,园内建筑层次出没在林木之间,建筑因花卉林木得名的有绿荫、荷花亭、楠木厅,池中种荷,亭亭玉立,出淤泥而不染,院内群植、丛植乔木、灌木,院内十八景之一的古木交柯,因树木苍古而出名。50年代。又补种了梅、杏、李、山茶、玉兰、腊梅等1000多棵,玉兰杂置于山水间,厅堂间,四时花卉点缀,衬托了古代建筑。夏日,林荫蔽日;秋日,枫叶似火,林尽染。曲溪楼前的紫藤架,涵碧山房的荷花,绿荫的青枫,木樨前的金桂、银桂,均为花之特色。

一直很喜欢古典园林,喜欢它的意境美,喜欢它的空灵婉约,而留园又是杰出代表,留园园林空间之丰富,为江南诸园之冠,泉石之胜,花木之美,亭台之幽深,它称的起是多样空间的复和体,集园林空间之大成者,空间是如何丰富变换的,如何理水筑山,对现代景观设计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尤其是空间的设计,尽管现代景观设计与传统园林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留园当中处理这些问题时的技巧可以指导现代景观的设计。

参考文献: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

韦克威 林家奕《留园 拙政政园景观规划中的视觉控制浅析》


相关文章

  • 苏州园林赏析论文
  • 苏州园林艺术赏析 摘要:江南园林不仅在风格上与北方园林不同,在使用要求上也有些区别.江南园林以扬州.无锡.苏州.湖州.上海.常熟.南京等城市为主,其中又以苏州.扬州最为著称,也最具有代表性,而私家园林则又以苏州为最多.为此,苏州又有&quo ...查看


  • 园林赏析结业论文
  • 苏州科技学院 园林赏析总结论文 课题:中国园林赏析与感悟 专业年级:市场营销1212 学生学号:1220404219 学生姓名:刘颖 2013年11月30日 内容摘要 园林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 ...查看


  • 苏州园林铺地赏析
  • 苏州园林铺地赏析 焦 伦1,蔡 平1※,曹光树2 (1 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江苏苏州 215123: 2 江苏省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215006) 摘 要: 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古典私家文人园林的代表,其园林铺地有着独特的文化 ...查看


  • 苏州园林赏析--庐
  • 庐是屋舍,古书上说:"在野曰庐,庐者,田中之屋也".意思是说,田野中的房屋称之为庐.在建筑上,庐不一定用茅草覆盖,但一提庐舍,人们每易联想到草房,用草覆盖的庐舍称茅庐. 苏州园林中的亭台楼阁,厅堂轩榭,造型精美,外貌华丽 ...查看


  • 第5课 园林
  • 第5课 园林•探幽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综合• 探索领域.园林艺术浓缩了中国文化的精华,苏州园林成为中国私家园林的代表,其中蕴涵了建筑.园艺.风俗以及"诗情画意"的中国古代人文精神.苏州园林试图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完美地再现 ...查看


  • 苏州园林简介
  • 苏州园林简介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 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 中国最繁华的地区之一,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7,18世纪全盛时期, 苏州有园林 ...查看


  • 苏州园林之拙政园欣赏
  • 苏州园林之拙政园欣赏 专 业 班 级: 经济贸易学院1009班 学 生 姓 名:张汝斌 学 号:[1**********]4 指 导 教 师:梁艳 2011年10月20日 摘要 拙政园位于苏州娄门路,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为苏州为最出名的园林 ...查看


  • 中日古典园林对比
  • 中日古典园林的比较 --留园和桂离宫 摘要: 园林景观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用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 知和思维的集中体现,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是人类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不同地域会带来景观表现上的各种差异,即使 ...查看


  • 第六章 古代园林
  • 第六章 古代园林 一.判断题 1.我国古代园林建造历史可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 2."囿"指在圈定的范围内,利用原地形地貌,加少许台式建筑,供帝王游猎的地方. 3.汉代时期出现了私家宅院. 4.魏晋南北朝时期,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