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详细规划设计_黄耀志_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

课程任务书

(供城市规划专业三年级下使用)

一、教学目的

城市中心作为城市传统及历史文脉的焦点和城市更新改造的重点值得我们关注。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如何使城市更富于人文精神和人格魅力,如何延续和发展城市传统,使城市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本课题以城市中心区空间环境设计为主要内容, 强调对城市物质形态和机能以及人、自然、文化等因素的研究和探索;重视对城市环境模式的创造和建设开发的参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要求结合对基地和城市传统及历史文脉的调查,通过城市中心区空间环境设计学习,能加强社会责任感和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了解,加深对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辨证思考,并对城市更新改造中物质与精神环境的协调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规划设计条件和要求

1、规划目标

本设计课题选取苏州城市中心附近的改造地块,要求在了解分析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个性的基础上,对该地块及其周边环境进行考察,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提出该地块的更新改建方案,形成集商业、文化休闲、餐饮、办公、旅游及高尚居住为一体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城市中心发展的新动力。

2、设计依据

国家有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规及有关政策。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苏州市中心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其它相关的国家、省、市设计规范和技术规定。 3、规划设计要求

3.1 按4-6人组成小组,收集资料和进行调查分析工作

(1)收集国内外相近的优秀规划案例,对其创作理念、规划思想和表现手

法等进行归纳分析并加工成为报告。

(2)对规划基地的环境、风貌特色、交通、旧城改造等方面问题,进行科

学、系统和定量化的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因地制宜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将调查分析成果加工成为报告。 3.2 以科学发展观为原则,研究本地区与城市中心、苏州古城及整个城市的发展关系,提出本地区发展的总体目标、功能定位和形象策划。对基地内现存环境、文化和社会资源进行整体研究分析,提出城市设计总体构思,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完善区内用地功能结构、布局和功能配置。

3.3 设计方案能充分展现创作理念、规划思想、表现手法以及创造力等各个方面,弘扬求实创新精神,能够体现规划师对城市问题的关心与思考。

3.4 应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改善城市环境,适应现代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挖掘历史遗产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对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方式和强度提出设想,探索历史遗产利用的新的经济模式。应遵循保护真实历史遗存及其环境的原则,维护保护区的整体空间尺度与社会环境。

3.5 鼓励地下空间的开发,但应研究人口容量与交通方案的关系,并分析地下空间的商业利用模式与需求。

3.6 尊重原住居民的利益,在深入分析政府、开发商和居民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3.7 对本区域的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优化现有道路交通结构网络,提出该地区道路交通、停车场、公交站点等的布局规划。

3.8 具体要求为:

(1) 本设计课题基地为观前街、石路、南门等商业中心附近的改造地块,

任选其一。亦可自选苏州老城或其边缘地区有特点的地块,但所选地块必须为需要更新改造的地块。

地块面积应大于15公顷,但小于30公顷。一般20公顷左右。

(2) 本区域建设目标为集文化休闲、商业、办公、餐饮、旅游及高尚居住

为一体的城市中心区,其中居住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控制在20%以下。

(3) 有关技术指标参考:

容积率(含地下)1.0~2.5。 建筑密度40%以下 绿地率25%以上

三、规划设计成果要求

1、各小组的资料分析以打印A4页面纸质报告形式提交,报告书请按报告题目、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件的顺序进行书写。除附件外的正文页数不得超过10页(含10页) ,附件不得超过2页(含2页) 。报告书中的中文应以宋体、英文应以TimesNewRoman 体进行编排。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正文应以MicrosoftWord 的5号字体为准,行距为单倍行距,字符间距为标准间距。图片应消晰。参考文献和附件在满足页数限制的要求下尽量做到与正文排版格式接近。

基地现场调查分析以A1图纸(84.1×59.4cm) 表达形式提交,数量不限,表现形式与方法不限,比例不限,图纸表达简洁、清晰。

将两种报告以幻灯形式进行综合用于交流。

2、每个方案要求提交四张A1图纸(84.1×59.4cm) 和一份电子文件。且每个方案必须为两人合作完成(自由组合)。

3、规划设计成果的内容必须符合规划设计任务书的有关要求和国家有关标准。

4、表现形式与方法不限,比例不限,图纸表达简洁、清晰。

5、每套方案图纸中必须包括:区位图及现状分析图、规划分析图、规划总平面图、整体鸟瞰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内容。

图纸具体应清晰、完整反映以下内容:

○建设用地红线、绿地、广场、硬地、停车泊位、水体、运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历史保护文物及其他特殊设施;

○用文字标注清楚或用图例表示清楚各类不同类型的设施,如周边有已完成修建性详规,必须在总平面图中反映;

○规划主要道路的中心线、不同等级道路的宽度和主要转弯半径,停车位(地下车库和建筑低层架空部分应用虚线表现出其范围),室外广场、铺地的基本形式等。绿化部分应区别乔木、灌木、草地和花卉等。

○规划河道蓝线和规划高压线;

○地下通讯光缆、铁路、高压走廊、规划河道等各类规划控制线的控制

宽度;

○建筑物、构筑物的轮廓线(屋顶平面图),线条应当易于区别并符合建筑制图规范;

○保留和规划建筑物的功能性质、层数和编号,其中建筑物的层数和编号应当易于区别,层数一般标注在建筑物的右上角;

○若有新建住宅,应附有标准层平面图、标准层的建筑面积;

○配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具体位置和面积(表格形式); 6、随每次草图同时交16开或B4大小不透明纸钢笔画5张,共计15张。 所有图纸须按规定时间交齐,迟交者,每天扣5分,第3天起以不及格(50分)计,第5天起不再收图并以0分计。

7、计算机文件要求

图形文件采用AutoCADR2000的DWG 格式文件,电脑渲染图的计算机文件应采用国内较为普及、通用的计算机软件,提交以上计算机文件光盘1套。

四、设计进度要求

1、第8~9周 布置设计任务、资料收集、实地调查,撰写报告和制作讨论用材料;

2、第10周 一草方案、交流讨论; 3、第11~12周 二草方案; 4、第13~14周 三草方案; 5、第15~16周 绘制正图;

五、评分标准

图合占50%。③资料分析、调查报告成绩加权后(30%)计入课程总成绩。

六、推荐参考书目

1、王建国,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齐康主编,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夏祖华、黄维康,城市空间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4、普林兹;李维荣译,城市景观设计方法,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5、王瑞珠,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与规划,台湾,淑馨出版社,1993 6、芦原义信,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

七、基础资料

基础资料详见:建筑系网/FTP上载/自由上载区/作业交流区/

城市中心区规划设计

课程任务书

(供城市规划专业三年级下使用)

一、教学目的

城市中心作为城市传统及历史文脉的焦点和城市更新改造的重点值得我们关注。在人们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同时,如何使城市更富于人文精神和人格魅力,如何延续和发展城市传统,使城市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本课题以城市中心区空间环境设计为主要内容, 强调对城市物质形态和机能以及人、自然、文化等因素的研究和探索;重视对城市环境模式的创造和建设开发的参与,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要求结合对基地和城市传统及历史文脉的调查,通过城市中心区空间环境设计学习,能加强社会责任感和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了解,加深对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辨证思考,并对城市更新改造中物质与精神环境的协调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规划设计条件和要求

1、规划目标

本设计课题选取苏州城市中心附近的改造地块,要求在了解分析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个性的基础上,对该地块及其周边环境进行考察,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提出该地块的更新改建方案,形成集商业、文化休闲、餐饮、办公、旅游及高尚居住为一体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城市中心发展的新动力。

2、设计依据

国家有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法规及有关政策。 《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 《苏州市中心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其它相关的国家、省、市设计规范和技术规定。 3、规划设计要求

3.1 按4-6人组成小组,收集资料和进行调查分析工作

(1)收集国内外相近的优秀规划案例,对其创作理念、规划思想和表现手

法等进行归纳分析并加工成为报告。

(2)对规划基地的环境、风貌特色、交通、旧城改造等方面问题,进行科

学、系统和定量化的调查分析,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因地制宜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将调查分析成果加工成为报告。 3.2 以科学发展观为原则,研究本地区与城市中心、苏州古城及整个城市的发展关系,提出本地区发展的总体目标、功能定位和形象策划。对基地内现存环境、文化和社会资源进行整体研究分析,提出城市设计总体构思,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完善区内用地功能结构、布局和功能配置。

3.3 设计方案能充分展现创作理念、规划思想、表现手法以及创造力等各个方面,弘扬求实创新精神,能够体现规划师对城市问题的关心与思考。

3.4 应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改善城市环境,适应现代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挖掘历史遗产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对历史文化遗产利用的方式和强度提出设想,探索历史遗产利用的新的经济模式。应遵循保护真实历史遗存及其环境的原则,维护保护区的整体空间尺度与社会环境。

3.5 鼓励地下空间的开发,但应研究人口容量与交通方案的关系,并分析地下空间的商业利用模式与需求。

3.6 尊重原住居民的利益,在深入分析政府、开发商和居民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3.7 对本区域的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优化现有道路交通结构网络,提出该地区道路交通、停车场、公交站点等的布局规划。

3.8 具体要求为:

(1) 本设计课题基地为观前街、石路、南门等商业中心附近的改造地块,

任选其一。亦可自选苏州老城或其边缘地区有特点的地块,但所选地块必须为需要更新改造的地块。

地块面积应大于15公顷,但小于30公顷。一般20公顷左右。

(2) 本区域建设目标为集文化休闲、商业、办公、餐饮、旅游及高尚居住

为一体的城市中心区,其中居住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控制在20%以下。

(3) 有关技术指标参考:

容积率(含地下)1.0~2.5。 建筑密度40%以下 绿地率25%以上

三、规划设计成果要求

1、各小组的资料分析以打印A4页面纸质报告形式提交,报告书请按报告题目、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件的顺序进行书写。除附件外的正文页数不得超过10页(含10页) ,附件不得超过2页(含2页) 。报告书中的中文应以宋体、英文应以TimesNewRoman 体进行编排。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正文应以MicrosoftWord 的5号字体为准,行距为单倍行距,字符间距为标准间距。图片应消晰。参考文献和附件在满足页数限制的要求下尽量做到与正文排版格式接近。

基地现场调查分析以A1图纸(84.1×59.4cm) 表达形式提交,数量不限,表现形式与方法不限,比例不限,图纸表达简洁、清晰。

将两种报告以幻灯形式进行综合用于交流。

2、每个方案要求提交四张A1图纸(84.1×59.4cm) 和一份电子文件。且每个方案必须为两人合作完成(自由组合)。

3、规划设计成果的内容必须符合规划设计任务书的有关要求和国家有关标准。

4、表现形式与方法不限,比例不限,图纸表达简洁、清晰。

5、每套方案图纸中必须包括:区位图及现状分析图、规划分析图、规划总平面图、整体鸟瞰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内容。

图纸具体应清晰、完整反映以下内容:

○建设用地红线、绿地、广场、硬地、停车泊位、水体、运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历史保护文物及其他特殊设施;

○用文字标注清楚或用图例表示清楚各类不同类型的设施,如周边有已完成修建性详规,必须在总平面图中反映;

○规划主要道路的中心线、不同等级道路的宽度和主要转弯半径,停车位(地下车库和建筑低层架空部分应用虚线表现出其范围),室外广场、铺地的基本形式等。绿化部分应区别乔木、灌木、草地和花卉等。

○规划河道蓝线和规划高压线;

○地下通讯光缆、铁路、高压走廊、规划河道等各类规划控制线的控制

宽度;

○建筑物、构筑物的轮廓线(屋顶平面图),线条应当易于区别并符合建筑制图规范;

○保留和规划建筑物的功能性质、层数和编号,其中建筑物的层数和编号应当易于区别,层数一般标注在建筑物的右上角;

○若有新建住宅,应附有标准层平面图、标准层的建筑面积;

○配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具体位置和面积(表格形式); 6、随每次草图同时交16开或B4大小不透明纸钢笔画5张,共计15张。 所有图纸须按规定时间交齐,迟交者,每天扣5分,第3天起以不及格(50分)计,第5天起不再收图并以0分计。

7、计算机文件要求

图形文件采用AutoCADR2000的DWG 格式文件,电脑渲染图的计算机文件应采用国内较为普及、通用的计算机软件,提交以上计算机文件光盘1套。

四、设计进度要求

1、第8~9周 布置设计任务、资料收集、实地调查,撰写报告和制作讨论用材料;

2、第10周 一草方案、交流讨论; 3、第11~12周 二草方案; 4、第13~14周 三草方案; 5、第15~16周 绘制正图;

五、评分标准

图合占50%。③资料分析、调查报告成绩加权后(30%)计入课程总成绩。

六、推荐参考书目

1、王建国,城市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齐康主编,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3、夏祖华、黄维康,城市空间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4、普林兹;李维荣译,城市景观设计方法,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5、王瑞珠,国外历史环境的保护与规划,台湾,淑馨出版社,1993 6、芦原义信,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

七、基础资料

基础资料详见:建筑系网/FTP上载/自由上载区/作业交流区/


相关文章

  • 曹妃甸生态城控规文本
  •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组成员: 项目名称: 唐山曹妃甸新城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委托方: 唐山市曹妃甸新区规划建设局 唐山市曹妃甸国际生态城管理委员会(筹) 承担方: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家企业法人代码: 72146607 ...查看


  • 城市规划项目类型及各自收费标准
  • 城市规划项目类型及各自收费标准 (2008年07月23日) 目 录 一.城镇体系规划... 3 二.城市战略/概念规划... 3 三.城市总体规划... 5 四.分区规划... 7 五.小城镇规划(指县城以下的建制镇)... 7 六.城市近 ...查看


  • 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汇集
  • 城市各种服务设施半径 居住区教育设施的服务半径: 1.幼托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小学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中学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 2.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 ...查看


  • 城市规划考研整理
  • 目录 建设史理论辨析(P1~21)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阿尔伯蒂--<论建筑>.阿尔伯蒂--<理想城市>.田园城市.盖迪斯--综合规划思想.芒福德.马塔--带形城市.戈涅--工业城市.柯布西耶.广亩 ...查看


  • 精细化管理背景下的旧城差异化改造研究
  • 精细化管理背景下的旧城差异化改造研究 --以长沙市天心区旧城改造为例 [摘要]伴随城市发展转型,城市规划管理逐渐走向精细化.本文以长沙市天心区旧城改造为例,结合旧城地区基础调研.历史文化价值分析.现状用地模型研究.改造现存问题剖析.国内相关 ...查看


  •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1231
  •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 第146号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已于2005年10月28日经建设部第76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 建设部部长 汪光焘 二○○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城市规划 ...查看


  •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 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英文译本]Measures for the Preparation,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of Detailed Control Plans on Cities and T ...查看


  •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一般经验
  •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一般经验 城市各种服务设施半径 居住区教育设施的服务半径: 1.幼托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小学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m:中学的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 2.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 ...查看


  • 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参考材料
  • 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参考材料 一.近年来城市规划取得的成绩 近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强力实施城市化战略,着力打造改善投资环境,构建秦晋豫金三角经济重心大板块.目前,我县城市总体规划是按照建设自然山水园林城市的要求,坚持高起点.宽视野.体现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