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课程说明书 课程名称: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版)
授课时间:约88课时
授课教师:三江中学潘光联
授课对象:八年级(1)班
一、课程目标:
(一)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1. 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理由;
2.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3.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
(1)a (a ≥0) 是非负数;(2)a )=a (a ≥0) ;(3)a 2=a (a ≥0) ; 2
4.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5.了解代数式的概念,进一步体会代数式在表示数量关系方面的作用。
(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1.经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探索过程,知道这两个定理的区别与联系,能用这两个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初步认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重要意义,会用这两个定理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3. 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知
道原命题成立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4. 通过对我国古代研究勾股定理成就的介绍,培养民族自豪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探索和交流,培养数学学习自信心。
(三)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1.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别定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
3.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4. 探索并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5.通过经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探索过程,丰富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和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6.结合特殊四边形性质和判定方法以及相关问题的证明,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表达能力;
7.通过分析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正方形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认识到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从而体会事物之间总是互相联系又是互相区别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第十九章《一次函数》
1.以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为背景,经历“找出常量和变量,建立并表示函数模型,讨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2.结合实例,了解常量、变量和函数的概念,体会“变化与对应”的思想,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能利用图象数形结合地分析简单的函数关系;
3.能确定简单实际问题中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会求函数值;
4.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会画它们的图象,能结合图象讨论这些函数的基本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5.通过讨论一次函数与方程(组)及不等式的关系,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用函数的观点加深对已经学习过的方程(组)及不等式等内容的认识,构建和发展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
6. 在课题学习中,以选择方案为问题情境,进行探究性学习,进一步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与作用,提高综合运用函数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
2.会计算加权平均数,理解“权”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3.理解方差的统计意义,会计算简单数据的方差;
4.能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进行统计计算,进一步体会计算器的优越性;
5.会用样本平均数、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方差,进一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6.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课程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内容涵盖“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共有5章,13个小节,5个数学活动。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教学内容包括:
16.1二次根式
16.2二次根式的乘除
16.3二次根式的加减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的教学内容包括:
17.1勾股定理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的教学内容包括:
18.1平行四边形
18.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的教学内容包括:
19.1变量与函数
19.2一次函数
19.3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的教学内容包括:
20.1数据的代表
20.2数据的波动
20.3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
三、课程实施:
(一)教学中,以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为载体,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各种教学资源;
(二)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和数学的应用价值,从实际生活中获取有价值的数学知识;
(三)教学中,加强综合与实践,体会数学与其他知识领域有机统一;
(四)课时安排:(共需88课时)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0课时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10课时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16课时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8课时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14课时
复习检测 20课时
四、课程评价
(一)学生学习数学过程的评价
1.教师当堂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点评,点评以鼓励为主。
2. 学生对一阶段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价,可以是自我评语或简要的自评报告。
3. 学习小组对本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开展互评,形成简要的评价报告。
4. 在各项学习活动中临时组成的协作小组,在合作基础上展开相互评价。
5. 收集的有关资料,合作完成一次实践活动,撰写想象作文或历史小论文。
6. 单元学习进行复习整理和小型检测,学生书写错题分析报告,检测结果计入学期总评。
(二) 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1. 每课一次作业,以了解学生对当天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 每章一次检测,以了解学生对各个章节内容的掌握程度,便于学习指导,检测试卷:按容易、较易、较难比例7:2:1,难度系数0.8的要求编制期中、期末质量检测卷,进行检测评价,基本知识正确率60%以上,思维性问题正确率40-50%,综合应用型问题正确率20%。能否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否正确表达问题解答的过程;能否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能否根据实际问题的实际意义进行数学问题分析。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课程说明书 课程名称: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版)
授课时间:约88课时
授课教师:三江中学潘光联
授课对象:八年级(1)班
一、课程目标:
(一)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1. 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的理由;
2.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
3.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
(1)a (a ≥0) 是非负数;(2)a )=a (a ≥0) ;(3)a 2=a (a ≥0) ; 2
4.掌握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5.了解代数式的概念,进一步体会代数式在表示数量关系方面的作用。
(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1.经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探索过程,知道这两个定理的区别与联系,能用这两个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初步认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重要意义,会用这两个定理解决一些几何问题。
3. 通过具体的例子,了解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会识别两个互逆的命题,知
道原命题成立时逆命题不一定成立。
4. 通过对我国古代研究勾股定理成就的介绍,培养民族自豪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探索和交流,培养数学学习自信心。
(三)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
1.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别定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
3.了解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4. 探索并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5.通过经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探索过程,丰富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和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6.结合特殊四边形性质和判定方法以及相关问题的证明,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表达能力;
7.通过分析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正方形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认识到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从而体会事物之间总是互相联系又是互相区别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第十九章《一次函数》
1.以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为背景,经历“找出常量和变量,建立并表示函数模型,讨论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函数是刻画现实世界中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
2.结合实例,了解常量、变量和函数的概念,体会“变化与对应”的思想,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能利用图象数形结合地分析简单的函数关系;
3.能确定简单实际问题中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并会求函数值;
4.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概念,会画它们的图象,能结合图象讨论这些函数的基本性质,能利用这些函数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5.通过讨论一次函数与方程(组)及不等式的关系,从运动变化的角度,用函数的观点加深对已经学习过的方程(组)及不等式等内容的认识,构建和发展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
6. 在课题学习中,以选择方案为问题情境,进行探究性学习,进一步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与作用,提高综合运用函数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
2.会计算加权平均数,理解“权”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3.理解方差的统计意义,会计算简单数据的方差;
4.能用计算器的统计功能进行统计计算,进一步体会计算器的优越性;
5.会用样本平均数、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方差,进一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6.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活动,经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课程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内容涵盖“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领域,共有5章,13个小节,5个数学活动。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教学内容包括:
16.1二次根式
16.2二次根式的乘除
16.3二次根式的加减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的教学内容包括:
17.1勾股定理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的教学内容包括:
18.1平行四边形
18.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的教学内容包括:
19.1变量与函数
19.2一次函数
19.3课题学习 选择方案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的教学内容包括:
20.1数据的代表
20.2数据的波动
20.3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
三、课程实施:
(一)教学中,以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为载体,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各种教学资源;
(二)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和数学的应用价值,从实际生活中获取有价值的数学知识;
(三)教学中,加强综合与实践,体会数学与其他知识领域有机统一;
(四)课时安排:(共需88课时)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0课时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10课时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16课时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18课时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14课时
复习检测 20课时
四、课程评价
(一)学生学习数学过程的评价
1.教师当堂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点评,点评以鼓励为主。
2. 学生对一阶段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价,可以是自我评语或简要的自评报告。
3. 学习小组对本组成员的学习情况开展互评,形成简要的评价报告。
4. 在各项学习活动中临时组成的协作小组,在合作基础上展开相互评价。
5. 收集的有关资料,合作完成一次实践活动,撰写想象作文或历史小论文。
6. 单元学习进行复习整理和小型检测,学生书写错题分析报告,检测结果计入学期总评。
(二) 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1. 每课一次作业,以了解学生对当天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 每章一次检测,以了解学生对各个章节内容的掌握程度,便于学习指导,检测试卷:按容易、较易、较难比例7:2:1,难度系数0.8的要求编制期中、期末质量检测卷,进行检测评价,基本知识正确率60%以上,思维性问题正确率40-50%,综合应用型问题正确率20%。能否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否正确表达问题解答的过程;能否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能否根据实际问题的实际意义进行数学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