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逊行政学说

威尔逊的行政学说

一、生平与活动简介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美国人,政治学家、行政学家、教育家、改革家、政治家;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政治家与政府、法律,有很多著作与论文。 1856.12.8:出生在弗吉尼亚州

1870-1874:生活在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

1874-1879:就读普林斯顿;成为Phi Kappa Psi兄弟会成员;

1879-1880:进入弗吉尼亚大学,病退学;住在北卡罗来纳州威尔明顿从事研究; 1890 :进入普林斯顿大学,任法学和政治经济学教授;

1896 :发表《为国服务的普林斯顿》;

1886-1902:政治学教授,教学、研究;

1902-1910:普林斯顿大学校长;

1906-1910:四边形计划;

1908 :精英(韦斯特)与民主(伍德罗·威尔逊)之战

1910-1913:新泽西州州长;

1913-1917:美国总统(曾倡导国联,没获国会通过而失败);

19917-1918:一战;十四点原则;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

1919 :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患病;

1924:去世

二、思想渊源与产生背景

1. 思想渊源

受德国行政研究思想的影响,行政研究在德国很受重视,当时德国要求行政与‘高度集权’、‘开明专制’相适应。德国行政研究的代表人物斯坦因的主要行政思想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政治与行政的划分。政治即宪政,是国家这一人格主体有组织的意志;行政是国家主体的依据意志的活动。宪政与行政的关系:宪政规定行政活动的轮廓,给予行政以权力。是对行政予以限度与秩序;行政的权力源于宪政,但行政的内容却不是来自于宪政,若无行政的行动,则宪政的权力就缺而不备。规定了行政研究的任务,建构了行政研究体系。任务是了解一国国民在特定历史时代的“外界实在”,也即“社会文化的实在”的进展活动;研究如何依靠国家权力来提高这种外界实在并使这一提高成为国家人格的自觉意识。行政研究体系的三个部分:一是行政组织:行政机关的发展、结构;二是行政行为:其自身的独特规律;三是行政法规:“合法”的行政权、对行政裁判、行政诉讼加以探讨。

2. 威尔逊行政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源自对之前美国盛行的自由放任主义的一种反动,也即新民主运动。 自由放任主义:限制政府权力,政府无为,结果是:金钱与政治的勾结,金钱力量至上,形成大资本在财富与政治的垄断,立法权威直线下降,形成腐败。新民主运动:一场力图通过加强国家力量来控制垄断的要求政治改革的运动。

抨击早期的民主主义要素:分权、制衡等;认为牵制与制衡非但不能支持自由,反而成为特权和私利的堡垒,危害了自由。反对政治勾结与政治腐败,要求改革政府体制,扩大选举权,扩大政府行政职能;主张国家应成为社会和经济进步的工具。功绩制取代政党分肥制,行政力量日益被民主运动视为一种有效的工具而得到重视。

威尔逊新学说:加强行政权力、明确责任、向选民负责;竞选新泽西州州长时声称其上台后将担负行政事务责任,准备做一个违宪的州长。

在《国会制政体》中批评国会制的无效与混乱,要求有一个更为负责任的政府:“任何事情,不论是政府的事情还是做买卖,都必须有一个人当家作主,权力和对行政权力严格负责,是构成好政府的要素”。

总之:力图通过加强国家力量来控制垄断,而先前适应于早期简单社会生活的政府体制却越来越不适应这一要求,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在此种社会背景条件下,威尔逊明确提出要建立一门明确的行政科学。

三、主要行政思想

1. 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

(1)解释之前为何行政研究不受重视:当时社会生活简单,政府职能也简单。

(2)指出行政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政府职能扩大化、复杂化、困难化的结果

2. 行政学研究的目标与任务

目标:(1)弄清楚政府能够适当且成功地承担的是什么任务

(2)弄清楚政府怎样才能够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和尽可能少的金钱或人力上

的消耗来完成这些专门任务。

任务:总结行政管理经验,加强其理论性,即把行政方法从经验实践的混乱和浪费中拯救出来,并使它们深深植要于稳定的原理之上。

3. 行政的实质

行政从政治中分离出来,将之视为与政治、宪政不同的事物,并通过与政治、宪政等概念的比较而揭示出行政的本质,指出了行政管理的运行方式和适用范围,从而为行政学研究后来的发展从研究对象上勾画出一个初步框架。

(1)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是行动中的政府、是政府的执行、政府的操作。

(2)行政管理与政治的关系

行政不同于政治:行政是置身于政治所特有的范围之外的。行政管理的问题并不属于政治问题,政治是在“重大而且带有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

行政与政治密切相关:行政管理是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行政管理高于纯粹技术细节,受政治(科学)规范和价值取向的约束,与政治规范、政治价值、政治中的永恒真理直接相关;行政科学是政治科学的最新成果。

(3)行政与宪政制度的关系

特殊手段与一般决策之间的关系:行政在本质上不同于宪政制度。行政是对法律的执行而不是法律本身:公共行政是公法的明确而且系统的执行活动,一般法律的每一个具体执行的细节都是一种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举例:征税、执行对罪犯的惩罚、邮政、征募军队等。有关政府活动的大规模计划并不属于行政管理的范围。宪政制度所要过问(关注)的是政府用以控制一般性法律的那些手段;宪政与行政职能之间并不完全是“意志”与相应的“行动”之间的区,因为行政官员也有其意志以选择执行的手段,并非纯粹的被动。因此,二者是一般决策(宪政)与特殊手段(行政)之间的关系。

4. 人事行政的思想

丰富的人事行政思想,认为“为政在人”,十分关注美国当时的文官制度改革。

(1)提出好的文官制度的建立是行政研究的目的之一:

(2)重视政府官员的素质:良好的工作态度,大公无私,绝无官僚作风。

5. 行政监督的思想:指出要以公共舆论监督行政管理

6. 行政体制(政府间关系)的思想:主张建立完善的公共行政机构;要给予地方政府机构以新的生命;要组建地方分权制度;

7. 行政伦理的思想:明确提出行政官员应该以良好的态度为公众服务:“严格说来,统治者只不过是被统治者的仆人而已”。

8. 指出行政学研究的历史渊源

(1)英美两国缺乏研究行政管理的历史:

美英两国的政治史只关心立法工作、关心法律的制定和政治评论;注重研究抑制行政权力的艺术而忽视改善行政方法的艺术。

(2)对行政管理的研究源于欧洲大陆的法德两国,并且与这些国家的需要相适应;

(3)必须对欧洲的行政科学加以改造,使之(在思想、原则、目标上)美国化,能为美国(一个复杂、形式多样化的国家)所用。

9. 指出行政学研究的方法

主张采用“比较研究法”与“历史研究法”:因为不同国家政府在行政管理职能方面的结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通过比较,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缺点与优点;应大胆借鉴国的管理方法和成功经验而不用担心或害怕会引进他国的一些不良思想或原则(将这些东西过滤掉)。主张拿来主义但不应脱离实际的机构照搬:应以实践为准绳,以美国为核心。

四、简评

开行政学研究之先河,是行政学的鼻祖。比较深入地分析、论证了研究国家行政管理和建立行政科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较为准确地揭示了行政学研究的对象与实质,明确提出了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和任务;对诸如人事行政、行政监督、行政道德(伦理)等行政学研究的具体内容作了阐述;对行政学研究的应该遵循的方法论原则提出了自己独到见解。其思想中的某些观点至今仍不失精辟,对当今仍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威尔逊的行政学说

一、生平与活动简介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美国人,政治学家、行政学家、教育家、改革家、政治家;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政治家与政府、法律,有很多著作与论文。 1856.12.8:出生在弗吉尼亚州

1870-1874:生活在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

1874-1879:就读普林斯顿;成为Phi Kappa Psi兄弟会成员;

1879-1880:进入弗吉尼亚大学,病退学;住在北卡罗来纳州威尔明顿从事研究; 1890 :进入普林斯顿大学,任法学和政治经济学教授;

1896 :发表《为国服务的普林斯顿》;

1886-1902:政治学教授,教学、研究;

1902-1910:普林斯顿大学校长;

1906-1910:四边形计划;

1908 :精英(韦斯特)与民主(伍德罗·威尔逊)之战

1910-1913:新泽西州州长;

1913-1917:美国总统(曾倡导国联,没获国会通过而失败);

19917-1918:一战;十四点原则;巴黎和会、《凡尔赛条约》;

1919 :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患病;

1924:去世

二、思想渊源与产生背景

1. 思想渊源

受德国行政研究思想的影响,行政研究在德国很受重视,当时德国要求行政与‘高度集权’、‘开明专制’相适应。德国行政研究的代表人物斯坦因的主要行政思想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政治与行政的划分。政治即宪政,是国家这一人格主体有组织的意志;行政是国家主体的依据意志的活动。宪政与行政的关系:宪政规定行政活动的轮廓,给予行政以权力。是对行政予以限度与秩序;行政的权力源于宪政,但行政的内容却不是来自于宪政,若无行政的行动,则宪政的权力就缺而不备。规定了行政研究的任务,建构了行政研究体系。任务是了解一国国民在特定历史时代的“外界实在”,也即“社会文化的实在”的进展活动;研究如何依靠国家权力来提高这种外界实在并使这一提高成为国家人格的自觉意识。行政研究体系的三个部分:一是行政组织:行政机关的发展、结构;二是行政行为:其自身的独特规律;三是行政法规:“合法”的行政权、对行政裁判、行政诉讼加以探讨。

2. 威尔逊行政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源自对之前美国盛行的自由放任主义的一种反动,也即新民主运动。 自由放任主义:限制政府权力,政府无为,结果是:金钱与政治的勾结,金钱力量至上,形成大资本在财富与政治的垄断,立法权威直线下降,形成腐败。新民主运动:一场力图通过加强国家力量来控制垄断的要求政治改革的运动。

抨击早期的民主主义要素:分权、制衡等;认为牵制与制衡非但不能支持自由,反而成为特权和私利的堡垒,危害了自由。反对政治勾结与政治腐败,要求改革政府体制,扩大选举权,扩大政府行政职能;主张国家应成为社会和经济进步的工具。功绩制取代政党分肥制,行政力量日益被民主运动视为一种有效的工具而得到重视。

威尔逊新学说:加强行政权力、明确责任、向选民负责;竞选新泽西州州长时声称其上台后将担负行政事务责任,准备做一个违宪的州长。

在《国会制政体》中批评国会制的无效与混乱,要求有一个更为负责任的政府:“任何事情,不论是政府的事情还是做买卖,都必须有一个人当家作主,权力和对行政权力严格负责,是构成好政府的要素”。

总之:力图通过加强国家力量来控制垄断,而先前适应于早期简单社会生活的政府体制却越来越不适应这一要求,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在此种社会背景条件下,威尔逊明确提出要建立一门明确的行政科学。

三、主要行政思想

1. 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

(1)解释之前为何行政研究不受重视:当时社会生活简单,政府职能也简单。

(2)指出行政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政府职能扩大化、复杂化、困难化的结果

2. 行政学研究的目标与任务

目标:(1)弄清楚政府能够适当且成功地承担的是什么任务

(2)弄清楚政府怎样才能够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和尽可能少的金钱或人力上

的消耗来完成这些专门任务。

任务:总结行政管理经验,加强其理论性,即把行政方法从经验实践的混乱和浪费中拯救出来,并使它们深深植要于稳定的原理之上。

3. 行政的实质

行政从政治中分离出来,将之视为与政治、宪政不同的事物,并通过与政治、宪政等概念的比较而揭示出行政的本质,指出了行政管理的运行方式和适用范围,从而为行政学研究后来的发展从研究对象上勾画出一个初步框架。

(1)行政管理:行政管理是行动中的政府、是政府的执行、政府的操作。

(2)行政管理与政治的关系

行政不同于政治:行政是置身于政治所特有的范围之外的。行政管理的问题并不属于政治问题,政治是在“重大而且带有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和细微事项方面的活动,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

行政与政治密切相关:行政管理是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行政管理高于纯粹技术细节,受政治(科学)规范和价值取向的约束,与政治规范、政治价值、政治中的永恒真理直接相关;行政科学是政治科学的最新成果。

(3)行政与宪政制度的关系

特殊手段与一般决策之间的关系:行政在本质上不同于宪政制度。行政是对法律的执行而不是法律本身:公共行政是公法的明确而且系统的执行活动,一般法律的每一个具体执行的细节都是一种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举例:征税、执行对罪犯的惩罚、邮政、征募军队等。有关政府活动的大规模计划并不属于行政管理的范围。宪政制度所要过问(关注)的是政府用以控制一般性法律的那些手段;宪政与行政职能之间并不完全是“意志”与相应的“行动”之间的区,因为行政官员也有其意志以选择执行的手段,并非纯粹的被动。因此,二者是一般决策(宪政)与特殊手段(行政)之间的关系。

4. 人事行政的思想

丰富的人事行政思想,认为“为政在人”,十分关注美国当时的文官制度改革。

(1)提出好的文官制度的建立是行政研究的目的之一:

(2)重视政府官员的素质:良好的工作态度,大公无私,绝无官僚作风。

5. 行政监督的思想:指出要以公共舆论监督行政管理

6. 行政体制(政府间关系)的思想:主张建立完善的公共行政机构;要给予地方政府机构以新的生命;要组建地方分权制度;

7. 行政伦理的思想:明确提出行政官员应该以良好的态度为公众服务:“严格说来,统治者只不过是被统治者的仆人而已”。

8. 指出行政学研究的历史渊源

(1)英美两国缺乏研究行政管理的历史:

美英两国的政治史只关心立法工作、关心法律的制定和政治评论;注重研究抑制行政权力的艺术而忽视改善行政方法的艺术。

(2)对行政管理的研究源于欧洲大陆的法德两国,并且与这些国家的需要相适应;

(3)必须对欧洲的行政科学加以改造,使之(在思想、原则、目标上)美国化,能为美国(一个复杂、形式多样化的国家)所用。

9. 指出行政学研究的方法

主张采用“比较研究法”与“历史研究法”:因为不同国家政府在行政管理职能方面的结构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通过比较,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缺点与优点;应大胆借鉴国的管理方法和成功经验而不用担心或害怕会引进他国的一些不良思想或原则(将这些东西过滤掉)。主张拿来主义但不应脱离实际的机构照搬:应以实践为准绳,以美国为核心。

四、简评

开行政学研究之先河,是行政学的鼻祖。比较深入地分析、论证了研究国家行政管理和建立行政科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较为准确地揭示了行政学研究的对象与实质,明确提出了行政学研究的目标和任务;对诸如人事行政、行政监督、行政道德(伦理)等行政学研究的具体内容作了阐述;对行政学研究的应该遵循的方法论原则提出了自己独到见解。其思想中的某些观点至今仍不失精辟,对当今仍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关文章

  • 西方行政学说发展脉络_王勇
  • 理论园地 西方行政学说发展脉络 ■王勇 行政管理的思想根源可追溯到人类起源的早期阶段,但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西方行政学自其创立伊始,历经百余年的发展,经过种种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困扰,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查看


  • 西方行政学说(答案)
  • 西方行政学说 任务一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5题) 1.行政管理真正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 D ) 错误 正确答案:C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纪 ...查看


  • 西方行政学说单选.多选小抄
  • 二.选择题 单选题 行政管理真正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C).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纪初 2. 行政学的直接理论基础是(A). 政治学 B ...查看


  • 14行政学说史论文
  • 行政学说史论文西方行政学说史 姓名: 学号: 班级:行政二班 日期:vanch 4111020003xx 2014年6月25日 一.政治-行政二分法既是行政学创立时期的一个重要命题,又是在行政学发展过程中一直有纷争的问题. (一)威尔逊提出 ...查看


  • 2012年电大西方行政学说复习答案
  • 1."行政管理"是英文"Public Administration" 一词的汉译,传统上亦称公共行政或"公共行政管理",最近一个 时期,也有人将其译为公共管理.P2 2.法国政治家 ...查看


  • 电大西方行政学说
  • [西方行政学说]形成性考核册 [西方行政学说]作业一: 导论-第6章部分 一.填充题(每空1分.共10分) 1."行政管理"是英文"Pubic Administration"一词的汉泽,传统上亦称公共 ...查看


  • _行政学之研究_对我们的启示
  • 政法行政 2008.05(上旬刊) 对我们的启示<行政学之研究> □ 摘 陈慧 河南・郑州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450001) 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行政学家伍德罗・威尔逊的开山之作.它的发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行要<行政 ...查看


  • 西方行政学说小抄[1]
  • 西方行政学说 1. 真正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的行政学是如何产生的? 答:行政管理真正形成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事情. 这一时期,不仅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政府管理社会经济的 ...查看


  • 西方行政思想史学习提要
  • 西方行政思想史学习提要 导论 西方行政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行政学的产生 一.产生历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1. 中西早期行管思想(非系统非理论化) 2. 萌芽:安倍(最早提出"建立管理国家之科学"). 斯坦因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