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综合:《快乐的跳跳糖》
活动名称:快乐的跳跳糖
设计背景:对小班的孩子来说,甜蜜的糖果是很诱人的。在《我喜欢》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开设了用彩泥搓糖果、包糖果以及娃娃家、糖果店等游戏活动。孩子们带来了许多各种各样的糖果和同伴一起分享,有些孩子还带来了跳跳糖,这种奇特有趣的糖一下子吸引了他们。跳跳糖是一种既有特点、又深受幼儿喜欢的食品,其特殊性极度吸引着孩子,和其它的糖相比,这是他们未感知过的。形象的、动态跳跳糖在孩子嘴里会跳动,让孩子们有跟着一起跳动的兴趣,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
教育理论依据:
《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基于这一点,我设计这节小班综合教育活动,以游戏的情境贯穿始终。我们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讨论,开展真正属于幼儿自己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看看、摸摸、听听、尝尝、跳跳”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跳跳糖在嘴里跳动的感觉,让幼儿觉得新奇有趣,孩子用不同的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想出各种跳的方法,“大嘴巴“颜色分类游戏的运用,更充分感受到“我”是一颗快乐的跳跳糖,从而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教学目标:
1.品尝并感知跳跳糖特点,学习用简单的语言和身体动作表现跳跳糖。
2.能根据颜色分类游戏,积极尝试各种跳法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集体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活动重点在于幼儿练习并掌握各种跳法,尝试用各种不同的动作来表现跳跳糖,体验快乐的情感。
教学难点:
活动难点在于能听音乐跳进相同颜色的“大嘴巴”的家。
教学准备:
不同口味的跳跳糖若干包;小碗、勺子人手一个;糖果妈妈头饰 ; 红、黄、蓝、绿跳跳糖大小胸饰若干;红、黄、蓝、绿“大嘴巴”; 跳跳糖音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扮演“糖果妈妈”,提问:我是谁啊?(糖果妈妈) 该情景导入赢得幼儿的喜欢,产生亲切感。
1.观察跳跳糖,了解跳跳糖的样子。
师:糖果妈妈带来了一样奇怪的糖——跳跳糖,它躲在你们的椅子下, 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摇一摇、听一听,它是什么样的?
(幼儿互相讨论交流)
师:打开看看(缓慢倒出)
小结:摸起来硬硬的,看起来细细的、小小的、一粒一粒的,还有声音„„
2.品尝跳跳糖,感受其味道及在嘴里跳动的感觉,并交流感受。 师:你们尝尝看,什么味道?奇怪在哪里?(交待吃法)
幼:草莓味/桔子味/西瓜味„„
甜甜的/酸酸的„„
师:它在嘴巴里会怎么样?(跳/动)
二、让幼儿扮演“跳跳糖”,并用身体动作表现糖宝宝。
1.个别“糖宝宝”在集体面前用身体动作表现跳跳糖。
师:跳跳糖在嘴巴里是怎么跳的?
幼1:用手动作一上一下跳 幼2:手脚并用,一上一下交替跳 幼3:双脚跳„„
2.听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跳跳糖。
师:糖宝宝们,让我们身体跳起来,头、手、脚,还有小屁股也扭起来。
3.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幼儿对各种跳法的练习,并引导同伴间相互模仿。
(重点四种跳法:双脚跳、单脚跳、交替跳、前后左右跳)
师:两个跳跳糖粘在一起跳吧(引导幼儿合作跳)
三、 颜色分类游戏。
1.认识红、黄、蓝、绿三种颜色的跳跳糖胸饰,巩固对颜色分类认识。
2.幼儿自主选择胸饰,并按颜色信号做游戏。
师:请宝宝们去选一种喜欢的颜色胸饰挂在脖子上,让自己变成该颜色 的跳跳糖。
师:红色的跳跳糖,跳跳跳,快来亲亲妈妈吧!(用幼儿小的红色胸饰去拍教师大的红色胸饰)
用同样方法让糖宝宝依次去亲亲黄色、蓝色、绿色的糖果妈妈。
3.按颜色分别游戏,控制活动量。
师:妈妈这里有几只大嘴巴!我们一起喊,“大嘴巴大嘴巴快出来”。 师:这是什么颜色的大嘴巴?(配班教师出示红色大嘴巴。)
幼:红色。(教师戴好红色跳跳糖胸饰,带领幼儿跳进摆在地上的红色大嘴巴里,师幼一起听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跳动的跳跳糖。)
用同样的方法依次请出黄色、蓝色、绿色的大嘴巴,师幼共同游戏。
4.集体游戏。
师:宝宝们,现在有几只大嘴巴?我们来数一数。
幼:1、2、3、4.
师:请宝宝们看清楚自己是什么颜色的跳跳糖,去找和自己颜色相同的大嘴巴游戏吧!
幼儿听音乐找相同颜色的大嘴巴,用身体动作表现跳跳糖的状态。
四、放松活动。
1.师:各种颜色的跳跳糖都找到了自己的家。
2.跳跳糖在大嘴巴里化了,用幼儿想象的动作一起做放松运动。(跳跳糖头化了,脖子化了,胳膊、身体、腿、脚化了,从上到下慢慢放松身体)
教学评析:
1.小班综合活动《跳跳糖》,不仅充满了趣味和快乐,而且还充分调动幼 儿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
2.在活动中,教师在孩子自由生成的基础上,进行了预设,使活动既有随机性又有可行性,整个教学流程变得生动而灵活。
3.多种游戏情境的设计,让孩子主动学、快乐学,激发了学习兴趣,体验了学习乐趣。
小班综合:《快乐的跳跳糖》
活动名称:快乐的跳跳糖
设计背景:对小班的孩子来说,甜蜜的糖果是很诱人的。在《我喜欢》的主题活动中,我们开设了用彩泥搓糖果、包糖果以及娃娃家、糖果店等游戏活动。孩子们带来了许多各种各样的糖果和同伴一起分享,有些孩子还带来了跳跳糖,这种奇特有趣的糖一下子吸引了他们。跳跳糖是一种既有特点、又深受幼儿喜欢的食品,其特殊性极度吸引着孩子,和其它的糖相比,这是他们未感知过的。形象的、动态跳跳糖在孩子嘴里会跳动,让孩子们有跟着一起跳动的兴趣,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活动。
教育理论依据:
《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基于这一点,我设计这节小班综合教育活动,以游戏的情境贯穿始终。我们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讨论,开展真正属于幼儿自己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看看、摸摸、听听、尝尝、跳跳”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跳跳糖在嘴里跳动的感觉,让幼儿觉得新奇有趣,孩子用不同的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想出各种跳的方法,“大嘴巴“颜色分类游戏的运用,更充分感受到“我”是一颗快乐的跳跳糖,从而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教学目标:
1.品尝并感知跳跳糖特点,学习用简单的语言和身体动作表现跳跳糖。
2.能根据颜色分类游戏,积极尝试各种跳法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集体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活动重点在于幼儿练习并掌握各种跳法,尝试用各种不同的动作来表现跳跳糖,体验快乐的情感。
教学难点:
活动难点在于能听音乐跳进相同颜色的“大嘴巴”的家。
教学准备:
不同口味的跳跳糖若干包;小碗、勺子人手一个;糖果妈妈头饰 ; 红、黄、蓝、绿跳跳糖大小胸饰若干;红、黄、蓝、绿“大嘴巴”; 跳跳糖音乐。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扮演“糖果妈妈”,提问:我是谁啊?(糖果妈妈) 该情景导入赢得幼儿的喜欢,产生亲切感。
1.观察跳跳糖,了解跳跳糖的样子。
师:糖果妈妈带来了一样奇怪的糖——跳跳糖,它躲在你们的椅子下, 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摇一摇、听一听,它是什么样的?
(幼儿互相讨论交流)
师:打开看看(缓慢倒出)
小结:摸起来硬硬的,看起来细细的、小小的、一粒一粒的,还有声音„„
2.品尝跳跳糖,感受其味道及在嘴里跳动的感觉,并交流感受。 师:你们尝尝看,什么味道?奇怪在哪里?(交待吃法)
幼:草莓味/桔子味/西瓜味„„
甜甜的/酸酸的„„
师:它在嘴巴里会怎么样?(跳/动)
二、让幼儿扮演“跳跳糖”,并用身体动作表现糖宝宝。
1.个别“糖宝宝”在集体面前用身体动作表现跳跳糖。
师:跳跳糖在嘴巴里是怎么跳的?
幼1:用手动作一上一下跳 幼2:手脚并用,一上一下交替跳 幼3:双脚跳„„
2.听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跳跳糖。
师:糖宝宝们,让我们身体跳起来,头、手、脚,还有小屁股也扭起来。
3.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幼儿对各种跳法的练习,并引导同伴间相互模仿。
(重点四种跳法:双脚跳、单脚跳、交替跳、前后左右跳)
师:两个跳跳糖粘在一起跳吧(引导幼儿合作跳)
三、 颜色分类游戏。
1.认识红、黄、蓝、绿三种颜色的跳跳糖胸饰,巩固对颜色分类认识。
2.幼儿自主选择胸饰,并按颜色信号做游戏。
师:请宝宝们去选一种喜欢的颜色胸饰挂在脖子上,让自己变成该颜色 的跳跳糖。
师:红色的跳跳糖,跳跳跳,快来亲亲妈妈吧!(用幼儿小的红色胸饰去拍教师大的红色胸饰)
用同样方法让糖宝宝依次去亲亲黄色、蓝色、绿色的糖果妈妈。
3.按颜色分别游戏,控制活动量。
师:妈妈这里有几只大嘴巴!我们一起喊,“大嘴巴大嘴巴快出来”。 师:这是什么颜色的大嘴巴?(配班教师出示红色大嘴巴。)
幼:红色。(教师戴好红色跳跳糖胸饰,带领幼儿跳进摆在地上的红色大嘴巴里,师幼一起听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跳动的跳跳糖。)
用同样的方法依次请出黄色、蓝色、绿色的大嘴巴,师幼共同游戏。
4.集体游戏。
师:宝宝们,现在有几只大嘴巴?我们来数一数。
幼:1、2、3、4.
师:请宝宝们看清楚自己是什么颜色的跳跳糖,去找和自己颜色相同的大嘴巴游戏吧!
幼儿听音乐找相同颜色的大嘴巴,用身体动作表现跳跳糖的状态。
四、放松活动。
1.师:各种颜色的跳跳糖都找到了自己的家。
2.跳跳糖在大嘴巴里化了,用幼儿想象的动作一起做放松运动。(跳跳糖头化了,脖子化了,胳膊、身体、腿、脚化了,从上到下慢慢放松身体)
教学评析:
1.小班综合活动《跳跳糖》,不仅充满了趣味和快乐,而且还充分调动幼 儿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
2.在活动中,教师在孩子自由生成的基础上,进行了预设,使活动既有随机性又有可行性,整个教学流程变得生动而灵活。
3.多种游戏情境的设计,让孩子主动学、快乐学,激发了学习兴趣,体验了学习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