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岸小说阅读:《老娘土》
老娘土
江岸
钟海强舰长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甲板上,目不睛地嘹望着一望无际的海域。近处,白色的浪花在蓝色的海面上翻滚,仿佛蓝色的布匹上点缀着细碎的白花;远处,海天一色,分不清楚哪是天哪是海,海的蓝把天的蓝彻底消融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再过一个月,他就要告别心爱的舰艇,告别祖国的南海疆域,解甲归田。也许,这一次出航,就是他的最后一次。作为一名守卫南海二十多年的老兵,他当然忘不了他在海军的第一个岗位:某礁盘的守卫战士。
今天,他带领他的舰艇出航,恰好路过那个礁盘,他计划在那里停泊一下,故地重游。 近了,近了,礁盘就在眼前。他的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其实,钟海强是土生土长的大别山人,参军之前是个旱鸭子,见过的最大的水域就是他家门前的那条洗脂河——淮河上游的一条支流。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那批兵来到了南海。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他们下连队了。他进驻了一个岛屿。后来才知道,他驻扎的地方根本算不了岛屿,只是一个礁盘-358号。礁盘只有篮球场大小,四周比海平面高不了多少,稍有风浪,礁盘就被海水淹没。他们班其实是驻扎在礁盘中央高高的钢筋架上。这种凌空高阁上的生活,让他头晕目眩,呕吐不已。
班里只有三个人:班长、副班长和副班长口中的新兵蛋子钟海强。钟海强水土不服,没完没了的呕吐几乎使他虚脱了。
班长急得直搓手,一迭声地问:怎么办?怎么办?
副班长斜睨着钟海强,轻蔑地说:新兵蛋子,熊样儿!
钟海强从床上挣扎起半个身子,对班长说:用老娘土,煎水,给我喝。
班长根本没听清楚钟海强说的是什么,只听见一个土字。土?这里哪儿有土?要土干什么?他狐疑地问。
土,老娘土,在我包里。钟海强说。
班长打开钟海强的包,仔细翻了翻,没找到老娘土。
班长看看钟海强,钟海强看看班长,稍顷,他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看看副班长。副班长恼火地说:你说的是那一包黑不溜秋的泥巴块儿吧?昨天整理内务,我给扔了。 钟海强突然像中了邪一样,凶狠地瞪一眼副班长,翻身下床。班长想拦他,没拦住。眼间,他跌跌撞撞地冲出房门,石磙一样滚下了高高的台阶。幸亏大海还没有涨潮,他的那包老娘土还在礁盘上,安然无恙。
身体恢复以后,钟海强对班长说:在我们老家,父母都会为远行的孩子准备一包这样的土。它是从土灶里敲下的经过天长日久烘烤的锅心土,因为大都由老母亲亲手敲下,包好,送给儿女,所以我们当地人把它叫作‘老娘土’。人在他乡,水土不服,用老娘土煎水喝了,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班长哦了一声。
副班长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
不久,副班长病了。钟海强拿出他的老娘土,准备给副班长煎水喝。班长不同意,他说:副班长是新疆人,你是河南人,你的老娘土对他有用吗?再说,你刚来,水土不服,副班长来这里一年多了,又不是水土不服,怎么能用老娘土?
钟海强说:班长,不管是新疆还是河南,我们都陆地,对于海洋来说,陆地上所有的土,都是我们的老娘土。试一试,不行吗?
谁知道,一碗浑浊的老娘土汤喝下去,副班长病情减轻;喝了第二次,明显见好;喝了
第三次,已经生龙活虎了。
从此,副班长改变了对钟海强的看法,更改变了对老娘土的偏见。他寄信到新疆老家,让父母寄一包同样的老娘土来。
后来,钟海强当了班长,他要求每一个战士探亲返回时,都要带包老娘土…… 报告舰长,358号礁盘已到,是否停泊?值班员走过来,啪地举手敬了一个礼。 钟海强从回忆中清醒过来,声音低沉地说:停靠十分钟,我下去看看。
358号礁盘上,仍然是三个兵:班长、副班长、一个新战士。他们正列队向钟海强敬礼!钟海强走上礁盘,环顾四周,礁盘已经令非昔比。水泥围墙内,芳草如茵,鲜花盛开;水泥围墙上,有用彩色珊瑚垒成的五个大字:老娘土哨所。
钟海强的眼眶再次湿润了。他明白,他脚下踩着的,滋养着花草的,正是全国四面八方的老娘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钟海强本是个旱鸭子,刚到部队时水土不服,经过多年的历练,他已经成长为人民海军的指挥员,巡航中能够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甲板上。
B.小说开头一段景物描写,既表现了南海风光的美丽迷人,同时也从侧面烘托了即将告别军营的钟海强舰长内心对南海的依恋和不舍。
C.20多年过去了,守卫358号礁盘的仍然是三个兵——班长、副班长、新战士,但礁盘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已经大为改善,战士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D.文中先后两次写到钟海强眼眶湿润,这两次湿润的内涵相同,都是表现钟海强再次踏上曾经驻守过的礁盘时的激动之情。
E.小说塑造了海军官兵的英雄像,他们坚守海防前哨,经受住了艰苦的自然环境的考验,忠实地履行保卫祖国海疆的神圣职责。
(2)钟海强当兵时的副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叙述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为什么以老娘土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1) B E
(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A项大体正确,刚到部队时水土不服表述欠严谨。C项战士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不妥。D项内涵相同有误:第一次表现回忆往事时的激动;第二次除了激动之外,还含有发自内心的敬仰、感恩和不舍)(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副班长是一个硬汉子。他不畏困难,忠于职守,看不起意志薄弱的人。副班长心直口快。他对新兵钟海强和老娘土有看法就直说,丝毫不藏着掖着。副班长知错就改。他对钟海强和老娘土存有误解,但在事实面前勇于改错。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小说按照倒叙来叙述。(2分)好处:突出了人物活动的典型场景,有利于表现小说的主题。(2分)使小说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能增强故事的生动性。(2分) (意思答对即可)
(4)小说主要情节围绕老娘土展开。在老娘土的串联下,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小说中的老娘土为战士们守卫海疆发挥了重要作用。老娘土实际上是战士们的护身符,它可以治疗战士们的疾病,让内陆的战士们尽快适应岛礁的环境。老娘土揭示了小说主题。老娘土具有象征意义,它不仅寄托了母亲对儿女朴实无私的爱,同时还表现了祖国大地和祖国辽阔的海疆紧密相连,有了大地母亲的护佑,祖国的海防才能不断巩固,坚不可摧。
(答出第点和第点,各给2分;答出第点,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
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江岸小说阅读:《老娘土》
老娘土
江岸
钟海强舰长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甲板上,目不睛地嘹望着一望无际的海域。近处,白色的浪花在蓝色的海面上翻滚,仿佛蓝色的布匹上点缀着细碎的白花;远处,海天一色,分不清楚哪是天哪是海,海的蓝把天的蓝彻底消融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再过一个月,他就要告别心爱的舰艇,告别祖国的南海疆域,解甲归田。也许,这一次出航,就是他的最后一次。作为一名守卫南海二十多年的老兵,他当然忘不了他在海军的第一个岗位:某礁盘的守卫战士。
今天,他带领他的舰艇出航,恰好路过那个礁盘,他计划在那里停泊一下,故地重游。 近了,近了,礁盘就在眼前。他的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其实,钟海强是土生土长的大别山人,参军之前是个旱鸭子,见过的最大的水域就是他家门前的那条洗脂河——淮河上游的一条支流。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那批兵来到了南海。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他们下连队了。他进驻了一个岛屿。后来才知道,他驻扎的地方根本算不了岛屿,只是一个礁盘-358号。礁盘只有篮球场大小,四周比海平面高不了多少,稍有风浪,礁盘就被海水淹没。他们班其实是驻扎在礁盘中央高高的钢筋架上。这种凌空高阁上的生活,让他头晕目眩,呕吐不已。
班里只有三个人:班长、副班长和副班长口中的新兵蛋子钟海强。钟海强水土不服,没完没了的呕吐几乎使他虚脱了。
班长急得直搓手,一迭声地问:怎么办?怎么办?
副班长斜睨着钟海强,轻蔑地说:新兵蛋子,熊样儿!
钟海强从床上挣扎起半个身子,对班长说:用老娘土,煎水,给我喝。
班长根本没听清楚钟海强说的是什么,只听见一个土字。土?这里哪儿有土?要土干什么?他狐疑地问。
土,老娘土,在我包里。钟海强说。
班长打开钟海强的包,仔细翻了翻,没找到老娘土。
班长看看钟海强,钟海强看看班长,稍顷,他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看看副班长。副班长恼火地说:你说的是那一包黑不溜秋的泥巴块儿吧?昨天整理内务,我给扔了。 钟海强突然像中了邪一样,凶狠地瞪一眼副班长,翻身下床。班长想拦他,没拦住。眼间,他跌跌撞撞地冲出房门,石磙一样滚下了高高的台阶。幸亏大海还没有涨潮,他的那包老娘土还在礁盘上,安然无恙。
身体恢复以后,钟海强对班长说:在我们老家,父母都会为远行的孩子准备一包这样的土。它是从土灶里敲下的经过天长日久烘烤的锅心土,因为大都由老母亲亲手敲下,包好,送给儿女,所以我们当地人把它叫作‘老娘土’。人在他乡,水土不服,用老娘土煎水喝了,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班长哦了一声。
副班长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
不久,副班长病了。钟海强拿出他的老娘土,准备给副班长煎水喝。班长不同意,他说:副班长是新疆人,你是河南人,你的老娘土对他有用吗?再说,你刚来,水土不服,副班长来这里一年多了,又不是水土不服,怎么能用老娘土?
钟海强说:班长,不管是新疆还是河南,我们都陆地,对于海洋来说,陆地上所有的土,都是我们的老娘土。试一试,不行吗?
谁知道,一碗浑浊的老娘土汤喝下去,副班长病情减轻;喝了第二次,明显见好;喝了
第三次,已经生龙活虎了。
从此,副班长改变了对钟海强的看法,更改变了对老娘土的偏见。他寄信到新疆老家,让父母寄一包同样的老娘土来。
后来,钟海强当了班长,他要求每一个战士探亲返回时,都要带包老娘土…… 报告舰长,358号礁盘已到,是否停泊?值班员走过来,啪地举手敬了一个礼。 钟海强从回忆中清醒过来,声音低沉地说:停靠十分钟,我下去看看。
358号礁盘上,仍然是三个兵:班长、副班长、一个新战士。他们正列队向钟海强敬礼!钟海强走上礁盘,环顾四周,礁盘已经令非昔比。水泥围墙内,芳草如茵,鲜花盛开;水泥围墙上,有用彩色珊瑚垒成的五个大字:老娘土哨所。
钟海强的眼眶再次湿润了。他明白,他脚下踩着的,滋养着花草的,正是全国四面八方的老娘土。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钟海强本是个旱鸭子,刚到部队时水土不服,经过多年的历练,他已经成长为人民海军的指挥员,巡航中能够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甲板上。
B.小说开头一段景物描写,既表现了南海风光的美丽迷人,同时也从侧面烘托了即将告别军营的钟海强舰长内心对南海的依恋和不舍。
C.20多年过去了,守卫358号礁盘的仍然是三个兵——班长、副班长、新战士,但礁盘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已经大为改善,战士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D.文中先后两次写到钟海强眼眶湿润,这两次湿润的内涵相同,都是表现钟海强再次踏上曾经驻守过的礁盘时的激动之情。
E.小说塑造了海军官兵的英雄像,他们坚守海防前哨,经受住了艰苦的自然环境的考验,忠实地履行保卫祖国海疆的神圣职责。
(2)钟海强当兵时的副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叙述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为什么以老娘土为题?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1) B E
(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A给1分。A项大体正确,刚到部队时水土不服表述欠严谨。C项战士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不妥。D项内涵相同有误:第一次表现回忆往事时的激动;第二次除了激动之外,还含有发自内心的敬仰、感恩和不舍)(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2)副班长是一个硬汉子。他不畏困难,忠于职守,看不起意志薄弱的人。副班长心直口快。他对新兵钟海强和老娘土有看法就直说,丝毫不藏着掖着。副班长知错就改。他对钟海强和老娘土存有误解,但在事实面前勇于改错。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小说按照倒叙来叙述。(2分)好处:突出了人物活动的典型场景,有利于表现小说的主题。(2分)使小说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能增强故事的生动性。(2分) (意思答对即可)
(4)小说主要情节围绕老娘土展开。在老娘土的串联下,小说中的人物、情节、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小说中的老娘土为战士们守卫海疆发挥了重要作用。老娘土实际上是战士们的护身符,它可以治疗战士们的疾病,让内陆的战士们尽快适应岛礁的环境。老娘土揭示了小说主题。老娘土具有象征意义,它不仅寄托了母亲对儿女朴实无私的爱,同时还表现了祖国大地和祖国辽阔的海疆紧密相连,有了大地母亲的护佑,祖国的海防才能不断巩固,坚不可摧。
(答出第点和第点,各给2分;答出第点,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
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