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水仙花

水仙花的芬芳

一片火红的枫叶尚使白居易缓缓吟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慨;一滴清甜的甘露尚能唤回蜻蜓的回心;一朵茉莉花的芬芳尚能唤回蝴蝶的翩翩起舞;一缕明媚的阳光尚能唤起小草的绿意盎然;一片绿叶尚能唤回花儿的明艳,那么一片“面包”也能唤回“水仙花”的芬芳。

李白一生平揖王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毅然舍弃了高官厚禄、豪华宫殿这块人人欲得之的面包,换来了自由奔放,潇洒一生。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用物质的面包换来了享受田园、感受大自然的精神水仙花的芬芳。被誉为“镭”的母亲——居里夫人,当时以她的社会条件,完全可以享乐人生。但她却放弃这块人人羡慕的面包,毅然在艰难的环境中,艰苦的工作,为人类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好一朵水仙花啊!你的美丽,你的芬芳让多少人为之折腰、为之倾倒。

也许你正过着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生活,但你只要不放弃,只要你心中拥有“水仙花”的芬芳,那么你的灵魂就不会老去。正如司马迁所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就是对精神的一种诠释吧!有些人即使是住着豪华的宫殿,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绵衣玉帛,有的是金银珠宝,整天碌碌无为,水仙花的芬芳对他来说也是遥不可及的星辰。

读一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就会知道水仙花的芬芳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看一看葛朗台,你就会明白,纵然你有许多“面包”,也换不来精神的光芒。闻闻断壁悬崖上盛开的百合,你就会领悟到:要想“水仙花”的芬芳,就必须用“面包”去作为代价。

好一朵美丽的水仙花,你的芬芳满乾坤。

换一朵精神的水仙花吧!让你的灵魂由此得以升华,你的人生得以散发魅力。 我愿为你折腰——水仙花!

【点评】:文章起笔以散文的笔法,用排比的句式进行了强有力的铺垫蓄势。“那么一片面包也能换回水仙花的芬芳。”这一中心论点就显得水到渠成,顺畅自然。文章对比有力。如“读一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就会知道水仙花的芬芳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看一看葛朗台,你就会明白,纵然你有许多”面包“,也换不来精神的光芒。”在对比中使文章主题深化升华。语言鲜明而有文采。如“我愿为你折腰——水仙花!”等。

心中的水仙花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花逝残红。”为了母体跨越冬的禁区,梅减余香,保全枝干承接春的呵护。

物质与精神在冲突中两全,思考的芦苇便在烈火中涅盘,躯体的消亡后是灵魂孤兀的屹立。

抚今追昔,猎猎的寒风下,两个孤魂,飘荡在殷城之外,伯夷不食周粟,义薄云天,以物质的匮乏立下精神的丰碑。历史的奇崛使高义不灭,他以几尺微命挑起家庭的悲辛,抚养了一个脆弱的女孩,洪战辉以精神抚养了希望。

茕茕相对的历史与现实凝视生灵的孤寂。汨罗江畔,是他,孤傲的屈大夫,峨冠飘发,指天詈月“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万物又归于寂静,惟有江水激浊起胸中震荡。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高渐离乐筑声还在耳畔,那刺秦的壮士呵,将去成就壮烈。“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滚滚的易水只是无语流淌,向着雾迷津渡的远方„„

亚圣有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不食嗟来之食,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

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威逼利诱未能使他动容,忠心可鉴日月,吟诵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心声。

为了精神的完整多少人舍弃了物质的丰盛。人只为活着一口气,仰不愧天,俯不怍地,方是大丈夫所为!

李大钊面对国民党的软硬兼施,只是固守心灵的净土,固守对信仰的忠贞不二,水仙花绽放的季节里,他获得了永生。

生命只有一次,一次的生命如白驹过隙,一瞬而已,而有的人使一瞬间成为永恒,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有的人使一生成为一瞬间,为了私欲,放弃了人格的崇高,在人民的唾弃与责骂中含泪死去,比鸿毛还轻。

雷锋说过,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我们不是圣人,可是我们要固守水仙花生长的土壤,固守精神的一席之地,在未来的憧憬中实现梦想的价值,实现生命的永恒。

心灵的水仙花不会凋零,有了心的呵护与汗水的浇灌将使它保持绽放,绽放在我们的心坎。

天空回荡的可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古训,那尘土下的古训指引着心灵前进。

换一朵水仙花

穆罕默德的隽语告诉我们,生活的真谛应该是既有面包,又有水仙花。没有面包的日子固然不行,只有面包的生活却也是万万不能的。物质的保证是我们生存的前提,精神追求却是我们走好人生之路的关键。

用面包换一朵水仙花吧,它会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试想,如果我们整天围着“柴米油盐酱醋茶”打转,我们的生活情趣怎能不被消磨殆尽?有了“琴棋书画诗酒花”的点缀,我们的生活才能亮起来!

所以李清照、赵明诚夫妇节衣缩食,以搜集各种金石书画,并且乐此不疲。他们的生活因此而情趣盎然。爱因斯坦爱好拉小提琴、弹钢琴、唱歌,他的生活才不致由于无尽的思考而显得枯燥乏味。他们的生活都由于那一朵水仙花,而显得多姿多彩。

用面包换一朵水仙花吧,它会充实我们的人生,让我们感知幸福的真谛,欧也妮·葛朗台不可谓不有钱,但他从来都舍不得用一块面包去换一朵水仙花。他穷尽一生之心血千方百计、费尽心思滚起了一个巨大的财富雪球,却也在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中消耗了一生。因为没有精神追求,伴随着他的小金库日益充实的是日见空虚的心灵。除了获取财富时一点可怜的满足感,他一生恐怕都不曾明白幸福的涵义。

同样是家财万贯,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的生活无疑要充实得多。尽管他舍弃了一块巨大的面包,但那一朵换来的水仙让他手有余香。祖国的繁荣昌盛是他最大的追求,为此省吃俭用的日子虽不富足但很幸福。

用面包换一朵水仙花吧,它会给我们前进的力量。哪管四周飞沙走石、骤雨狂风、险阻重重,只要我们心中有一朵水仙花常开,我们就拥有一个春天。 范仲淹年轻时,每天读书以粥充饥却不以为苦,因为他有自己的人生追求;童第周在国统区生活拮据,却乐观地从事着科学研究,因为他有自己的学术追求;陈毅率领南方游击队在夹缝中求生存,依然豪兴不改,高唱“旌旗十万斩阎罗”,因为他有自己的革命追求„„他们满载着水仙花的清香,在人生的大海上劈波斩浪。

换一朵水仙花,让那一缕馨香长留心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这样,我们的人生之树才能常青。

精神的皈依

“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穆罕默德如是说。这句为陶行知先生极力推崇的话,是否也应该对我们有所启示?在物质生活逐渐殷实富足的今天,千万不要忘了心灵深处那株水仙,唯有精神的皈依,才能让那抹绿色永驻心头。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诚然,物质生活的富足是基础,是前提;只有先解决了温饱问题,才有可能讲究精神生活的高雅充实。正如诱人的面包倘使只有一块,若拿它换来了水仙花,何来充饥?等饿得头昏眼花时,恐怕也无暇欣赏水仙花的那抹葱绿与鹅黄了吧?我们无权要求茹毛饮血时代的人们满腹诗书,出口成章,我们也无法苛求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跳出“放羊,赚钱,成家,生子,放羊”的怪圈,除非他们的物质生活得到真正的保障。所以,物质是精神的前提和基础。

然而,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富有是不够的。“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正在于此:人有着丰富的思想活动,这让人的精神家园欣欣向荣,不致荒芜。倘若人的心灵空虚,那朵洁白的水仙早已枯萎,那么即便是拥有像葛朗台那样庞大的财产,也终究是一具行尸走肉罢了,他的灵魂早已死去。殊不知,精神生活的充实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所在,它让物质的富有得到升华,尽显人生真谛。

当年,即将入仕的陶潜一定也怀揣造福苍生的美好梦想,但是文人的天真执着岂经受得了政治权势的倾轧?陶潜看清了黑暗官场的真面目,毅然辞官归隐,失去了物质的富足,却迎来了宝贵的精神重生。他徜徉于恬淡冲旷的精神家园,适形骸于山水,明观听于心魄,完成了精神的皈依。

然而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够如此淡泊名利,追求一种“心远地自偏”的宁静?他们大多整天奔走钻营,忙得昏天黑地,以追求极其奢侈舒适的物质生活,却在身心俱惫的忙碌中遗失了心灵深处的那株水仙,他们的精神家园早已杂草丛生,荒芜不堪。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面对面包与水仙的选择,我们该何去何从?不妨携一枝水仙,品一杯香茗,皭然不滓于尘世之外,让心灵皈依超凡脱俗的精神家园!

心中的水仙花

“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穆罕默德告诉我们:当你的物质生活较充裕时,你得给自己找些精神食粮。换句话说,人是应该有点心灵的追求的。

首先,心灵的追求是做人的基本支柱。很难想象一个只知享乐不知羞耻的人会在危急关头做出对得起良心的事,也很少有心中开遍水仙花的君子在人格的底线滑下去。心灵的追求是人们得以守住人格底线的保证。屈原追求高洁,于是宁投汨罗而不同流合污;孟子心有骨气,于是富贵不淫而威武不屈;司马迁一心有为,于是就极刑而无愠色。这些伟人的心中自有一朵水仙花,所以他们行得正,站得直。更可贵的是他们有的甚至没有半块面包,他们却不丢下那水仙,那永远芳香的水仙!

此外,心灵的追求是人类幸福的源泉。

有时候,努力追求心灵中的那份幽香的确让人愉悦,而当你达到如此境界时,你更是会充满幸福感。

以色列人种庄稼,每当庄稼成熟时,靠近路边的庄稼四个角都要留出一部分不收割。当地人这样解释:这样做既报答了上帝的恩德,又为那些路过此地面而没有饭吃的贫苦路人提供了方便。他们认为,生活在幸福中的人就应该留些麦子给那些处在困苦中的人,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有质量的幸福。不是吗?他们在丰收之时不忘留下四角来换取心目中的幸福,去换取心灵中的那朵水仙花。能这样做的人,能如此切实追求的心,如何不幸福?

最重要的,心灵的追求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人们把怀疑的目光集中到比萨斜塔最顶层,伽利略胸有成竹地托着两个铁球出现了,随着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而发出的一声巨响,亚里士多德败了——人类发展了,因为伽得略对真理的追求;当那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上一个圈的时候,中国便迈向了新时代,由于小平对进步,对发展的追求。对心中水仙的追求有时要求人们冲破束缚,打破常规,走出一条大胆的道路。此时我们应毫不犹豫地用一块面包去换那朵水仙!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老夫子永远地激励着我们去追求心中的神圣。拥有两片面包的我们又何惜用一片面包去换取那朵无价的水仙?

换一朵水仙花

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们的精神文明似乎难以跟上发展的步伐。 我们生活就是在为面包而奔走,当我们有了够吃的面包就应该用它来换取精神的愉悦。精神的追求就像一朵水仙花,让你心情舒畅,让周围空气清新,给你精神的慰藉和力量。

人之所以称为人,除了他会劳动,会使用工具,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有思想,有精神的追求。没有精神追求的人至多只能算一具空空的躯壳,行尸走肉,麻木呆滞。缺少精神追求的生活会如一潭死水,泛不起涟漪,没有波光粼粼,只

有一阵阵恶臭。精神追求是灵魂的寄托,“哀莫大于心死”,心死,已没有什么精神的渴望和追求,灵魂无可寄托,飘然不知所终,空留下一具肉体,活着已没有意义。纵然再哀伤,你还有精神的追求,你的灵魂还有一个家,对生活还没有绝望,生命还会精彩。

精神的追求可以支撑起生命。有时它可以超越一切界限。去年十一月份河北邢台某地石膏矿发生坍塌事故,33人遇难。一个名叫苑胜林的矿工被困于125米地下,11天后,他被救出地面——在没有一滴水、一点食物的两平方米空间里,他整整被困262小时。这是怎样一个概念?我们无法更不敢想象。绝望、恐慌、寒冷、饥饿,光心理上的压力就能把人压死。他也想到了死,可是对妻女的牵挂支撑起他生的欲望,他最终战胜了死亡。如果没有精神的追求未了的心愿,他怎么奇迹般生还?

英国的斯尔曼虽然是残疾之躯,但是他征服了一座座高山,包括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他的父母是着名的登山运动员,在他十一岁时遇难,临终前给斯尔曼留下遗嘱,希望他能登上乞力马扎罗山、阿尔卑斯山等一系列着名山峰。以后六七年里,斯尔曼抱着征服世界巅峰的坚定信念,刻苦锻炼,在28岁完成了父母遗嘱中所开列的高山。28岁那年的秋天,他在自己的寓所自杀了。他的遗言中说他登完了所有高山之后感觉无事可做了,没有了新的追求,对生活和生命有了乏味的感觉。他说若再有几座比珠峰更高的山,他对或许会活到60岁。他感到绝望和无奈。没有了新的追求,一个强大的生命枯萎了。可见,精神的追求对一个人来说有多重要。

既然我们有两块面包,为什么不用一块去换取水仙花,来赢得生命的美丽呢?

追逐精神

记不清是哪位名家说的了:“人吃饭是为了生存,但生存决不是为了吃饭。” 听起来通俗甚至有些可笑,然而细细琢磨,能品出其真味的并坚持这样的道理的又有几人?

濮水畔,瘦弱而倔强的身影,持竿不顾,身如不系之舟,心如澄澈秋水。庄子,似疯似狂,亦正亦邪,面对高高在上的楚相之位,他扭头便走,义无返顾。他明白自己将面临生活的困境,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精神状态更让他骄傲。他,用华灯幻彩中的喧闹换得清风夜唳下的宁静,放弃蜗名蝇利,追逐质朴清洁的精神„„虽然寂寞,但是自由。

北海边,一个伶仃的身影,单薄而伟岸,挥一挥羊鞭,仰天长啸,震颤四际。苏武,一如他的名字,给人高大的印象,而辽阔的北海,让这一形象更显沧桑。

他本可以享尽荣华富贵,顶着高官厚禄无为一生,但他还是放弃了,因为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他,用“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换得“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用美酒佳肴换得草皮毡毛„„虽然窘困,但是坦然。

就是这样的一个个生命,一个个平凡的生命!他们放弃了富足的物质生活,在那个时候,他们面对世人的不解;然而今天,我们却对他们充满敬意!有得必有失,他们的伟大就在于毫不犹豫地在得失之间做出了正确选择:物质的可以舍弃,而精神的应当永存!

类似的生命在当今世界也熠熠生辉!

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中有这样一个人,他叫丛飞。他是一名歌手,但他更是一名志愿者。38个孩子在他的援助下得以顺利接受教育,享受应有的快乐。然而死神竟和这样善良的人开玩笑,光顾他多次,不过最终都被打退。这样的生命怎么可能轻易倒下?颁奖词仍在我们耳边回响:“他把所有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丛飞,并不像那些所谓当红歌星一样让人追逐,然而他用行动换得我们最饱含敬意的喝彩,成为我们的精神偶像。

穆罕默德说:“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没错,人不能仅满足于物质需求,他应不忘追求高尚精神,不负生命的意义!

让精神之花绽放

“能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水仙清纯而芬芳,正如我们所追求的高贵美好的心灵。我们只有执着于美好的精神追求,精神的花儿才能开得玲珑剔透,暗香四溢。

对精神的追求可以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报告文学作家陈祖芬说:“脱离了物质追求的精神追求是虚假的、倒退的。”没有物质基础作保障,精神追求的历程注定是充满磨砺与艰辛的。如果能够在物质与精神上均有获益,何乐而不为呢?

但对精神的追求比对物质的追求更重要。财富、权势、地位都是短暂的,我们无法将其带入天堂,然而精神却是永恒的。当一个人的心灵愉快满足时,他曾经沉迷的、狂爱的都不再重要。

于是出身名门的南丁格尔自愿做了地位低下的护士,战争期间不辞劳苦护理伤人,累得头发都掉光了。战争结束后又出资创办护士学校,着书立说。她一生都在奉献,可是她绝不觉得辛苦,因为她的心已得到满足,她虽然未能成为贵妇人,可是人们却永远地记住了她。可见对精神的追求有多么重要。

美国着名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创业早期曾耽于物质享受,后来反省过来,积极从事慈善事业,捐出了近九成的积财,得到了精神上的欢愉与满足。在物质上他是强者,在精神上,他亦是赢家。相比于那些满身铜臭的贪婪的企业家,洛克菲勒更值得我们敬仰。他教导了我们物质与精神是可以互惠互利的。

相比之下,那些没有物质的保障仍执着于精神追求的人更值得我们敬仰。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与血泪灌溉自己的精神家园,用自己的不幸的一生来换得精神的收获,他们可歌可泣的人生是一个个不朽的丰碑。

自我流放到塔希提岛的高更,割下自己耳朵的梵高,乃至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他们在精神追求的路上走得很艰辛,但却走得很远,很辉煌。

物质诚可贵,精神价更高。若将二者衡量,天平必向精神倾斜。所以居里夫人才会捐献全部奖金,所以李叔同才斩断十丈软红遁入空门。但我们并不能完全否定物质追求,没有物质追求社会就不能进步,文明也难以传承;但我们应该将精神的追求作为重点,因为只有精神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快乐犹如水仙的芬芳,令人不舍。既如此,为什么不多些努力让精神这朵水仙开得更美呢?

诗意地栖居

我要做远方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海子

记得周国平在《丰富的安静》一文中说过,曾经有一个时代,广大的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无法证实的传说,我们每一个都被锁定在一个狭小的角落里,如同螺丝钉拧在一个不变的位置上。后来,时代突然改变,人们的日子如同解冻的江河,又在阳光下的大地上,人们常常疲于对物质的追求,苦于竞争的残酷,生存的压力,而忽视我们的精神追求。

金钱、名誉、女色,这些一个个满街行走的欲望,是否会在某一时刻悄悄地将你俘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水平也与日俱增,当我们满面春风地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时,当我们满脸写着幸福快乐的字样时,我们的灵魂被我们放在了哪里?君不见国庆节天安门前的垃圾堆积如山,君不见海外旅游指示牌醒目地标明“请勿随地吐痰”的中国方块字!这不仅是行为文明的缺失,更是一种灵魂的严重缺失!

灵魂没有了庙宇,雨水便滴在心上。

休谟说:“想要除掉田野里的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全种上庄稼。”我们的心灵也一样,也是一片田野,要让美好的东西占领你心灵的城堡。生存并非人生的第一要义,只有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灵魂生活,才能使短暂的人生焕发出动人的光芒。

畅销书《我一定要》的作者曾采访一位亿万富翁,当问及他的成功秘诀时,他只说了两个字:阅读。问及原因,他说:“繁忙的生活让人烦躁,只有在书中才能找到自我,才能永久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诚信的心灵,果断的判断。” 月在青天影在波,平生不羡黄金屋,灯下窗前长自足。当世俗的纷杂欲望咄咄逼人时,那正是精神伊甸园耕耘播种的最好时节。

但我并不是一味地否定物质生活的重要性,相反有了物质的富足,我们才能更好地追求精神的高尚与纯净。而精神生活的富足更能加快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保证其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

东山魁夷说:“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只是日常烦乱的生活遮蔽了声音。” 我说:“我们一手握着美味的面包,一手握着芳香的水仙花,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我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为了心中的“水仙花”

“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穆罕默德告诉我们,当我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我们必须寻找一些精神食粮,在精神上有所追求,换取我们心目中的“水仙花”。

物质充裕而精神空虚的人是可悲的。

吃饱喝足是人生活的最低目标。只满足于腹中的充实而忽略了自己大脑的空白的人,充其量不过是个酒囊饭袋。在口腹的欲望得到满足后,随之而来的是空虚,是乏味,是无所适从。我们应该尽力地填补精神追求中的空白,让自己丰富起来。

香港电影“教父”吴思远在评价一位跳楼身亡的明星时曾说:“如果他能把自己投身到公益事业中去,他就不会感到生命的虚无,更不会放弃生命!”而这位已届七十的老人在谈及自己投身的公益活动时,脸上每每会溢满孩子般的微笑。精神的追求可以带给人生不一样的滋味。

精神上的追求赋予人生不一样的意义。它给人心灵上的满足与成就感,这种感觉绝非一沓钞票或一顿佳肴所能带来的。

释加牟尼原本是一个王子,从小住在华丽的王宫里,享尽荣华富贵,从未接触过外面的世界。直到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见到了一个乞丐,才知道世上还有疾病、痛苦、衰老,第一次走出王宫,看到了真正的世界。

心灵受到极大震撼,他毅然抛弃了王位,抛弃了奢靡的生活,为了实现自己心中普渡众生的理想而修行。

心中拥有了一个目标,人便有了动力,就像充足了电的电池,可以一往无前。庄子追求做一棵在深夜里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宁“曳尾于涂中”;屈原与江上丈人的对话让我们看到他身后擎天的精神支柱;孙中山先生追求自己的“水仙花”,至死依然斗志昂扬。

若不是那心中的“水仙花”,若不是那精神高塔上的明灯,谁在黑暗中指点这些伟人,谁在无助中点燃希望之火,谁给那些伟大的灵魂不渝的信念?

仲尼说:“生无所息。”我想,只有在不断的精神追求中,生命才不会止息。如果我有两块面包,我一定要去换一朵水仙花。

水仙花的芬芳

一片火红的枫叶尚使白居易缓缓吟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感慨;一滴清甜的甘露尚能唤回蜻蜓的回心;一朵茉莉花的芬芳尚能唤回蝴蝶的翩翩起舞;一缕明媚的阳光尚能唤起小草的绿意盎然;一片绿叶尚能唤回花儿的明艳,那么一片“面包”也能唤回“水仙花”的芬芳。

李白一生平揖王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毅然舍弃了高官厚禄、豪华宫殿这块人人欲得之的面包,换来了自由奔放,潇洒一生。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用物质的面包换来了享受田园、感受大自然的精神水仙花的芬芳。被誉为“镭”的母亲——居里夫人,当时以她的社会条件,完全可以享乐人生。但她却放弃这块人人羡慕的面包,毅然在艰难的环境中,艰苦的工作,为人类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好一朵水仙花啊!你的美丽,你的芬芳让多少人为之折腰、为之倾倒。

也许你正过着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生活,但你只要不放弃,只要你心中拥有“水仙花”的芬芳,那么你的灵魂就不会老去。正如司马迁所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就是对精神的一种诠释吧!有些人即使是住着豪华的宫殿,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绵衣玉帛,有的是金银珠宝,整天碌碌无为,水仙花的芬芳对他来说也是遥不可及的星辰。

读一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就会知道水仙花的芬芳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看一看葛朗台,你就会明白,纵然你有许多“面包”,也换不来精神的光芒。闻闻断壁悬崖上盛开的百合,你就会领悟到:要想“水仙花”的芬芳,就必须用“面包”去作为代价。

好一朵美丽的水仙花,你的芬芳满乾坤。

换一朵精神的水仙花吧!让你的灵魂由此得以升华,你的人生得以散发魅力。 我愿为你折腰——水仙花!

【点评】:文章起笔以散文的笔法,用排比的句式进行了强有力的铺垫蓄势。“那么一片面包也能换回水仙花的芬芳。”这一中心论点就显得水到渠成,顺畅自然。文章对比有力。如“读一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你就会知道水仙花的芬芳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看一看葛朗台,你就会明白,纵然你有许多”面包“,也换不来精神的光芒。”在对比中使文章主题深化升华。语言鲜明而有文采。如“我愿为你折腰——水仙花!”等。

心中的水仙花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花逝残红。”为了母体跨越冬的禁区,梅减余香,保全枝干承接春的呵护。

物质与精神在冲突中两全,思考的芦苇便在烈火中涅盘,躯体的消亡后是灵魂孤兀的屹立。

抚今追昔,猎猎的寒风下,两个孤魂,飘荡在殷城之外,伯夷不食周粟,义薄云天,以物质的匮乏立下精神的丰碑。历史的奇崛使高义不灭,他以几尺微命挑起家庭的悲辛,抚养了一个脆弱的女孩,洪战辉以精神抚养了希望。

茕茕相对的历史与现实凝视生灵的孤寂。汨罗江畔,是他,孤傲的屈大夫,峨冠飘发,指天詈月“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万物又归于寂静,惟有江水激浊起胸中震荡。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高渐离乐筑声还在耳畔,那刺秦的壮士呵,将去成就壮烈。“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滚滚的易水只是无语流淌,向着雾迷津渡的远方„„

亚圣有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不食嗟来之食,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

文天祥的“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威逼利诱未能使他动容,忠心可鉴日月,吟诵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心声。

为了精神的完整多少人舍弃了物质的丰盛。人只为活着一口气,仰不愧天,俯不怍地,方是大丈夫所为!

李大钊面对国民党的软硬兼施,只是固守心灵的净土,固守对信仰的忠贞不二,水仙花绽放的季节里,他获得了永生。

生命只有一次,一次的生命如白驹过隙,一瞬而已,而有的人使一瞬间成为永恒,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有的人使一生成为一瞬间,为了私欲,放弃了人格的崇高,在人民的唾弃与责骂中含泪死去,比鸿毛还轻。

雷锋说过,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我们不是圣人,可是我们要固守水仙花生长的土壤,固守精神的一席之地,在未来的憧憬中实现梦想的价值,实现生命的永恒。

心灵的水仙花不会凋零,有了心的呵护与汗水的浇灌将使它保持绽放,绽放在我们的心坎。

天空回荡的可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古训,那尘土下的古训指引着心灵前进。

换一朵水仙花

穆罕默德的隽语告诉我们,生活的真谛应该是既有面包,又有水仙花。没有面包的日子固然不行,只有面包的生活却也是万万不能的。物质的保证是我们生存的前提,精神追求却是我们走好人生之路的关键。

用面包换一朵水仙花吧,它会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试想,如果我们整天围着“柴米油盐酱醋茶”打转,我们的生活情趣怎能不被消磨殆尽?有了“琴棋书画诗酒花”的点缀,我们的生活才能亮起来!

所以李清照、赵明诚夫妇节衣缩食,以搜集各种金石书画,并且乐此不疲。他们的生活因此而情趣盎然。爱因斯坦爱好拉小提琴、弹钢琴、唱歌,他的生活才不致由于无尽的思考而显得枯燥乏味。他们的生活都由于那一朵水仙花,而显得多姿多彩。

用面包换一朵水仙花吧,它会充实我们的人生,让我们感知幸福的真谛,欧也妮·葛朗台不可谓不有钱,但他从来都舍不得用一块面包去换一朵水仙花。他穷尽一生之心血千方百计、费尽心思滚起了一个巨大的财富雪球,却也在钩心斗角、尔虞我诈中消耗了一生。因为没有精神追求,伴随着他的小金库日益充实的是日见空虚的心灵。除了获取财富时一点可怜的满足感,他一生恐怕都不曾明白幸福的涵义。

同样是家财万贯,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的生活无疑要充实得多。尽管他舍弃了一块巨大的面包,但那一朵换来的水仙让他手有余香。祖国的繁荣昌盛是他最大的追求,为此省吃俭用的日子虽不富足但很幸福。

用面包换一朵水仙花吧,它会给我们前进的力量。哪管四周飞沙走石、骤雨狂风、险阻重重,只要我们心中有一朵水仙花常开,我们就拥有一个春天。 范仲淹年轻时,每天读书以粥充饥却不以为苦,因为他有自己的人生追求;童第周在国统区生活拮据,却乐观地从事着科学研究,因为他有自己的学术追求;陈毅率领南方游击队在夹缝中求生存,依然豪兴不改,高唱“旌旗十万斩阎罗”,因为他有自己的革命追求„„他们满载着水仙花的清香,在人生的大海上劈波斩浪。

换一朵水仙花,让那一缕馨香长留心间,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这样,我们的人生之树才能常青。

精神的皈依

“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穆罕默德如是说。这句为陶行知先生极力推崇的话,是否也应该对我们有所启示?在物质生活逐渐殷实富足的今天,千万不要忘了心灵深处那株水仙,唯有精神的皈依,才能让那抹绿色永驻心头。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诚然,物质生活的富足是基础,是前提;只有先解决了温饱问题,才有可能讲究精神生活的高雅充实。正如诱人的面包倘使只有一块,若拿它换来了水仙花,何来充饥?等饿得头昏眼花时,恐怕也无暇欣赏水仙花的那抹葱绿与鹅黄了吧?我们无权要求茹毛饮血时代的人们满腹诗书,出口成章,我们也无法苛求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跳出“放羊,赚钱,成家,生子,放羊”的怪圈,除非他们的物质生活得到真正的保障。所以,物质是精神的前提和基础。

然而,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富有是不够的。“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正在于此:人有着丰富的思想活动,这让人的精神家园欣欣向荣,不致荒芜。倘若人的心灵空虚,那朵洁白的水仙早已枯萎,那么即便是拥有像葛朗台那样庞大的财产,也终究是一具行尸走肉罢了,他的灵魂早已死去。殊不知,精神生活的充实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所在,它让物质的富有得到升华,尽显人生真谛。

当年,即将入仕的陶潜一定也怀揣造福苍生的美好梦想,但是文人的天真执着岂经受得了政治权势的倾轧?陶潜看清了黑暗官场的真面目,毅然辞官归隐,失去了物质的富足,却迎来了宝贵的精神重生。他徜徉于恬淡冲旷的精神家园,适形骸于山水,明观听于心魄,完成了精神的皈依。

然而如今,又有多少人能够如此淡泊名利,追求一种“心远地自偏”的宁静?他们大多整天奔走钻营,忙得昏天黑地,以追求极其奢侈舒适的物质生活,却在身心俱惫的忙碌中遗失了心灵深处的那株水仙,他们的精神家园早已杂草丛生,荒芜不堪。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面对面包与水仙的选择,我们该何去何从?不妨携一枝水仙,品一杯香茗,皭然不滓于尘世之外,让心灵皈依超凡脱俗的精神家园!

心中的水仙花

“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穆罕默德告诉我们:当你的物质生活较充裕时,你得给自己找些精神食粮。换句话说,人是应该有点心灵的追求的。

首先,心灵的追求是做人的基本支柱。很难想象一个只知享乐不知羞耻的人会在危急关头做出对得起良心的事,也很少有心中开遍水仙花的君子在人格的底线滑下去。心灵的追求是人们得以守住人格底线的保证。屈原追求高洁,于是宁投汨罗而不同流合污;孟子心有骨气,于是富贵不淫而威武不屈;司马迁一心有为,于是就极刑而无愠色。这些伟人的心中自有一朵水仙花,所以他们行得正,站得直。更可贵的是他们有的甚至没有半块面包,他们却不丢下那水仙,那永远芳香的水仙!

此外,心灵的追求是人类幸福的源泉。

有时候,努力追求心灵中的那份幽香的确让人愉悦,而当你达到如此境界时,你更是会充满幸福感。

以色列人种庄稼,每当庄稼成熟时,靠近路边的庄稼四个角都要留出一部分不收割。当地人这样解释:这样做既报答了上帝的恩德,又为那些路过此地面而没有饭吃的贫苦路人提供了方便。他们认为,生活在幸福中的人就应该留些麦子给那些处在困苦中的人,这样的生活才是真正有质量的幸福。不是吗?他们在丰收之时不忘留下四角来换取心目中的幸福,去换取心灵中的那朵水仙花。能这样做的人,能如此切实追求的心,如何不幸福?

最重要的,心灵的追求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当人们把怀疑的目光集中到比萨斜塔最顶层,伽利略胸有成竹地托着两个铁球出现了,随着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而发出的一声巨响,亚里士多德败了——人类发展了,因为伽得略对真理的追求;当那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上一个圈的时候,中国便迈向了新时代,由于小平对进步,对发展的追求。对心中水仙的追求有时要求人们冲破束缚,打破常规,走出一条大胆的道路。此时我们应毫不犹豫地用一块面包去换那朵水仙!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老夫子永远地激励着我们去追求心中的神圣。拥有两片面包的我们又何惜用一片面包去换取那朵无价的水仙?

换一朵水仙花

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我们的精神文明似乎难以跟上发展的步伐。 我们生活就是在为面包而奔走,当我们有了够吃的面包就应该用它来换取精神的愉悦。精神的追求就像一朵水仙花,让你心情舒畅,让周围空气清新,给你精神的慰藉和力量。

人之所以称为人,除了他会劳动,会使用工具,此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有思想,有精神的追求。没有精神追求的人至多只能算一具空空的躯壳,行尸走肉,麻木呆滞。缺少精神追求的生活会如一潭死水,泛不起涟漪,没有波光粼粼,只

有一阵阵恶臭。精神追求是灵魂的寄托,“哀莫大于心死”,心死,已没有什么精神的渴望和追求,灵魂无可寄托,飘然不知所终,空留下一具肉体,活着已没有意义。纵然再哀伤,你还有精神的追求,你的灵魂还有一个家,对生活还没有绝望,生命还会精彩。

精神的追求可以支撑起生命。有时它可以超越一切界限。去年十一月份河北邢台某地石膏矿发生坍塌事故,33人遇难。一个名叫苑胜林的矿工被困于125米地下,11天后,他被救出地面——在没有一滴水、一点食物的两平方米空间里,他整整被困262小时。这是怎样一个概念?我们无法更不敢想象。绝望、恐慌、寒冷、饥饿,光心理上的压力就能把人压死。他也想到了死,可是对妻女的牵挂支撑起他生的欲望,他最终战胜了死亡。如果没有精神的追求未了的心愿,他怎么奇迹般生还?

英国的斯尔曼虽然是残疾之躯,但是他征服了一座座高山,包括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他的父母是着名的登山运动员,在他十一岁时遇难,临终前给斯尔曼留下遗嘱,希望他能登上乞力马扎罗山、阿尔卑斯山等一系列着名山峰。以后六七年里,斯尔曼抱着征服世界巅峰的坚定信念,刻苦锻炼,在28岁完成了父母遗嘱中所开列的高山。28岁那年的秋天,他在自己的寓所自杀了。他的遗言中说他登完了所有高山之后感觉无事可做了,没有了新的追求,对生活和生命有了乏味的感觉。他说若再有几座比珠峰更高的山,他对或许会活到60岁。他感到绝望和无奈。没有了新的追求,一个强大的生命枯萎了。可见,精神的追求对一个人来说有多重要。

既然我们有两块面包,为什么不用一块去换取水仙花,来赢得生命的美丽呢?

追逐精神

记不清是哪位名家说的了:“人吃饭是为了生存,但生存决不是为了吃饭。” 听起来通俗甚至有些可笑,然而细细琢磨,能品出其真味的并坚持这样的道理的又有几人?

濮水畔,瘦弱而倔强的身影,持竿不顾,身如不系之舟,心如澄澈秋水。庄子,似疯似狂,亦正亦邪,面对高高在上的楚相之位,他扭头便走,义无返顾。他明白自己将面临生活的困境,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精神状态更让他骄傲。他,用华灯幻彩中的喧闹换得清风夜唳下的宁静,放弃蜗名蝇利,追逐质朴清洁的精神„„虽然寂寞,但是自由。

北海边,一个伶仃的身影,单薄而伟岸,挥一挥羊鞭,仰天长啸,震颤四际。苏武,一如他的名字,给人高大的印象,而辽阔的北海,让这一形象更显沧桑。

他本可以享尽荣华富贵,顶着高官厚禄无为一生,但他还是放弃了,因为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他,用“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换得“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用美酒佳肴换得草皮毡毛„„虽然窘困,但是坦然。

就是这样的一个个生命,一个个平凡的生命!他们放弃了富足的物质生活,在那个时候,他们面对世人的不解;然而今天,我们却对他们充满敬意!有得必有失,他们的伟大就在于毫不犹豫地在得失之间做出了正确选择:物质的可以舍弃,而精神的应当永存!

类似的生命在当今世界也熠熠生辉!

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中有这样一个人,他叫丛飞。他是一名歌手,但他更是一名志愿者。38个孩子在他的援助下得以顺利接受教育,享受应有的快乐。然而死神竟和这样善良的人开玩笑,光顾他多次,不过最终都被打退。这样的生命怎么可能轻易倒下?颁奖词仍在我们耳边回响:“他把所有时间都给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没有丝毫保留,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丛飞,并不像那些所谓当红歌星一样让人追逐,然而他用行动换得我们最饱含敬意的喝彩,成为我们的精神偶像。

穆罕默德说:“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没错,人不能仅满足于物质需求,他应不忘追求高尚精神,不负生命的意义!

让精神之花绽放

“能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水仙清纯而芬芳,正如我们所追求的高贵美好的心灵。我们只有执着于美好的精神追求,精神的花儿才能开得玲珑剔透,暗香四溢。

对精神的追求可以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报告文学作家陈祖芬说:“脱离了物质追求的精神追求是虚假的、倒退的。”没有物质基础作保障,精神追求的历程注定是充满磨砺与艰辛的。如果能够在物质与精神上均有获益,何乐而不为呢?

但对精神的追求比对物质的追求更重要。财富、权势、地位都是短暂的,我们无法将其带入天堂,然而精神却是永恒的。当一个人的心灵愉快满足时,他曾经沉迷的、狂爱的都不再重要。

于是出身名门的南丁格尔自愿做了地位低下的护士,战争期间不辞劳苦护理伤人,累得头发都掉光了。战争结束后又出资创办护士学校,着书立说。她一生都在奉献,可是她绝不觉得辛苦,因为她的心已得到满足,她虽然未能成为贵妇人,可是人们却永远地记住了她。可见对精神的追求有多么重要。

美国着名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创业早期曾耽于物质享受,后来反省过来,积极从事慈善事业,捐出了近九成的积财,得到了精神上的欢愉与满足。在物质上他是强者,在精神上,他亦是赢家。相比于那些满身铜臭的贪婪的企业家,洛克菲勒更值得我们敬仰。他教导了我们物质与精神是可以互惠互利的。

相比之下,那些没有物质的保障仍执着于精神追求的人更值得我们敬仰。他们用自己的汗水与血泪灌溉自己的精神家园,用自己的不幸的一生来换得精神的收获,他们可歌可泣的人生是一个个不朽的丰碑。

自我流放到塔希提岛的高更,割下自己耳朵的梵高,乃至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他们在精神追求的路上走得很艰辛,但却走得很远,很辉煌。

物质诚可贵,精神价更高。若将二者衡量,天平必向精神倾斜。所以居里夫人才会捐献全部奖金,所以李叔同才斩断十丈软红遁入空门。但我们并不能完全否定物质追求,没有物质追求社会就不能进步,文明也难以传承;但我们应该将精神的追求作为重点,因为只有精神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快乐犹如水仙的芬芳,令人不舍。既如此,为什么不多些努力让精神这朵水仙开得更美呢?

诗意地栖居

我要做远方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海子

记得周国平在《丰富的安静》一文中说过,曾经有一个时代,广大的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无法证实的传说,我们每一个都被锁定在一个狭小的角落里,如同螺丝钉拧在一个不变的位置上。后来,时代突然改变,人们的日子如同解冻的江河,又在阳光下的大地上,人们常常疲于对物质的追求,苦于竞争的残酷,生存的压力,而忽视我们的精神追求。

金钱、名誉、女色,这些一个个满街行走的欲望,是否会在某一时刻悄悄地将你俘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水平也与日俱增,当我们满面春风地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时,当我们满脸写着幸福快乐的字样时,我们的灵魂被我们放在了哪里?君不见国庆节天安门前的垃圾堆积如山,君不见海外旅游指示牌醒目地标明“请勿随地吐痰”的中国方块字!这不仅是行为文明的缺失,更是一种灵魂的严重缺失!

灵魂没有了庙宇,雨水便滴在心上。

休谟说:“想要除掉田野里的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全种上庄稼。”我们的心灵也一样,也是一片田野,要让美好的东西占领你心灵的城堡。生存并非人生的第一要义,只有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灵魂生活,才能使短暂的人生焕发出动人的光芒。

畅销书《我一定要》的作者曾采访一位亿万富翁,当问及他的成功秘诀时,他只说了两个字:阅读。问及原因,他说:“繁忙的生活让人烦躁,只有在书中才能找到自我,才能永久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诚信的心灵,果断的判断。” 月在青天影在波,平生不羡黄金屋,灯下窗前长自足。当世俗的纷杂欲望咄咄逼人时,那正是精神伊甸园耕耘播种的最好时节。

但我并不是一味地否定物质生活的重要性,相反有了物质的富足,我们才能更好地追求精神的高尚与纯净。而精神生活的富足更能加快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保证其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

东山魁夷说:“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只是日常烦乱的生活遮蔽了声音。” 我说:“我们一手握着美味的面包,一手握着芳香的水仙花,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

我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为了心中的“水仙花”

“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穆罕默德告诉我们,当我们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我们必须寻找一些精神食粮,在精神上有所追求,换取我们心目中的“水仙花”。

物质充裕而精神空虚的人是可悲的。

吃饱喝足是人生活的最低目标。只满足于腹中的充实而忽略了自己大脑的空白的人,充其量不过是个酒囊饭袋。在口腹的欲望得到满足后,随之而来的是空虚,是乏味,是无所适从。我们应该尽力地填补精神追求中的空白,让自己丰富起来。

香港电影“教父”吴思远在评价一位跳楼身亡的明星时曾说:“如果他能把自己投身到公益事业中去,他就不会感到生命的虚无,更不会放弃生命!”而这位已届七十的老人在谈及自己投身的公益活动时,脸上每每会溢满孩子般的微笑。精神的追求可以带给人生不一样的滋味。

精神上的追求赋予人生不一样的意义。它给人心灵上的满足与成就感,这种感觉绝非一沓钞票或一顿佳肴所能带来的。

释加牟尼原本是一个王子,从小住在华丽的王宫里,享尽荣华富贵,从未接触过外面的世界。直到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见到了一个乞丐,才知道世上还有疾病、痛苦、衰老,第一次走出王宫,看到了真正的世界。

心灵受到极大震撼,他毅然抛弃了王位,抛弃了奢靡的生活,为了实现自己心中普渡众生的理想而修行。

心中拥有了一个目标,人便有了动力,就像充足了电的电池,可以一往无前。庄子追求做一棵在深夜里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宁“曳尾于涂中”;屈原与江上丈人的对话让我们看到他身后擎天的精神支柱;孙中山先生追求自己的“水仙花”,至死依然斗志昂扬。

若不是那心中的“水仙花”,若不是那精神高塔上的明灯,谁在黑暗中指点这些伟人,谁在无助中点燃希望之火,谁给那些伟大的灵魂不渝的信念?

仲尼说:“生无所息。”我想,只有在不断的精神追求中,生命才不会止息。如果我有两块面包,我一定要去换一朵水仙花。


相关文章

  • 面包与水仙花
  • "面包"与"水仙花"作文讲评 [存在的问题]1."面包"与"水仙花"的比喻意义不明确.2.物质与精神平均分配笔墨,没有侧重点.3.全篇都是泛泛的议论,没有具体事 ...查看


  • 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
  •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William Wordsworth (7 April 1770 – 23 April 1850) was a major English Romantic poet who, wi ...查看


  • [优秀作文]在探索中成长 1
  •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太多不明白的事情,然而当我们带着疑惑去寻求答案时,就会发现,我们心中的幼苗又长高了一点,我们就是这样在探索中成长的. 年幼时的我,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记得有一次,爸爸带回来一盆水仙花.我立即迎了上去,欣赏着它.这时,爸爸接 ...查看


  • [咏水仙]
  • 咏水仙 [英国]华兹华斯 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 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 突然我看到一大片鲜花, 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 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 它们随风嬉舞,随风飘荡. 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 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 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 ...查看


  • [关于母爱的作文]母爱至真
  • "咦,这水仙花真是奇怪,都买了这么久怎么还不开呀?"妈妈靠在椅子上轻轻的问."不开就不开吗,这是它自己的事,真啰嗦!"我不耐烦的回答.见我如此,妈妈不语了.自从上了初中,不知多少次,我都是这样有意无意 ...查看


  • 我心中的秘密
  • 篇九:我心中的秘密 没有秘密的世界是空虚.失落的.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秘密,而且秘密都不同,你想 知道我的秘密吗?那就请你再往下看吧! 这个秘密,已经深深地埋在了我的心中,我从来都不敢对别人说.而今,我想把这个秘 密说出来,想让爸爸妈妈原谅我 ...查看


  • 面包与水仙花作文
  • 面包与水仙花作文一:面包与水仙花(754字) 蚕死去了,但留下了美丽的丝绸:画眉飞去了,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雨滴落下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先哲们逝去了,但他们精神与智慧的芬芳,却仍萦绕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不遁不散. 哲人说:"假如 ...查看


  • 比喻型材料答案
  • 材料1:天鹅是一种候鸟, 有着长途迁徙的习性, 每年都要飞跃千山万水, 往返千万里.可野生动物园里的天鹅只能在狭小的水面追逐嬉闹,无法飞翔.什么原因呢?原来,天鹅在展翅高飞之前.必须有一段足够长的水面可供其滑翔:如果滑翔的助跑线长度过短,天 ...查看


  • 12-11-8知识百宝箱广播稿
  • 优秀小听众 甲 上一期的知识百宝箱播出以后,许多同学认真收听,积极回答问题,把答案 交到了张老师这里,对于大家的支持,我们两位张老师都表示非常的感谢, 也希望大家能继续支持我们的节目. 乙 根据同学们回答情况,我们评选出十名优秀小听众,他们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