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2013年毕业考试
历史试卷
中国银行行徽(下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原自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下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图1中行行徽 图2古钱币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2.某著名作家曾经在其作品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负责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大禹 B.李冰 C.商鞅 D.诸葛氏
3.“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高祖建的政权称西汉。被称作高祖的是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4.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商代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 D.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文字
5.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
A.赵匡胤 B.赵光义 C.赵普 D.石守信 6.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7.在全国结束元朝统治并在应天(今南京)称帝的历史人物是
A.努尔哈赤 B.朱元璋 C.皇太极 D.李世民
8.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使南北重新统一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炀帝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9.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一同盟会 C.成立了中华民国 D.推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10.“„„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
洒尽了他们的热血。”这描述的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南昌起义的首创精神 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 11.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1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远征“最后胜利的标志是
A.井冈出会师 B.会宁会师 C.吴起镇会师 D.遵义会议
13.“八一军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荣誉、勇敢和光荣的象征,它的旗面为红地,左上角缀着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和“八一”两字,它与下面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南昌起义
14.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15.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
A.聂荣臻 B.徐向前 C.彭德怀 D.邓小平 1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7.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A.在农村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为我国核武器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C.培育出优质小麦 D.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优良品种 18.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改变这个现象是在什么完成后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新中国的成立
19.经济特区的创办使—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
A.珠海 B.厦门 C.汕头 D.深圳
20.我国在“一五”期间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是l: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21.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
22.“生命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这个18世纪中期以前的传统的看法,因为下列哪一位科学家的伟大理论的创立而被打破?
A.卡尔·本茨 B.牛顿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
23.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里的的“旧时代”、“新时代”分别指
A.奴隶时代、资本主义时代 B.封建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时代 C.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时代 D.社会主义时代、共产主义时代
24.在物理学上,为了纪念一位科学家的伟大贡献,将他的名字定为“力”的单位,这位科学家是
A.哥自尼 B.牛顿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
25.下列哪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两重性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26.14世纪,意大利的先进知识分子对待现实问题不是从神出发,而是从人出发,这种思潮叫
A.唯物主义 B.人文主义 C.现实主义 D.马克思主义 二、材料分析题(其中27题17分,28题7分,共计24分) 27.阅读下列橱料,回答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各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观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请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何时召开的?
(2)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写出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 特区。
(4)谁被誉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是什么?
(5)中共十五大,什么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l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从l929年一直持续到l933年; 从一个国家开始迅速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
材料二:在美国从来没有另外—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 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的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次大危机的特点。 (2)这次大危机首从哪个国家开始的?
(3)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以前的资本主义政策相比,美国采取的政策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鞍山市2013 年初中毕业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二、材料分析(其中27题17分,28题7分) 27.
(1)1978年1分。
(2)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6分。
(3)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各1分。 (4)邓小平2分。一国两制2分。
(5)邓小平理论2分。 28.
(1)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各1分)。 (2)美国1分。
(3)罗斯福新政1分。《国家工业复兴法》或国家对工业的调整均可得1分。 (4)特点:国家干预经济1分;
鞍山市2013年毕业考试
历史试卷
中国银行行徽(下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原自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下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图1中行行徽 图2古钱币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2.某著名作家曾经在其作品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而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负责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大禹 B.李冰 C.商鞅 D.诸葛氏
3.“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高祖建的政权称西汉。被称作高祖的是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4.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商代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 D.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文字
5.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
A.赵匡胤 B.赵光义 C.赵普 D.石守信 6.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7.在全国结束元朝统治并在应天(今南京)称帝的历史人物是
A.努尔哈赤 B.朱元璋 C.皇太极 D.李世民
8.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使南北重新统一 B.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C.隋炀帝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 D.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9.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指的是
A.推翻了封建制度 B.成立了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一同盟会 C.成立了中华民国 D.推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10.“„„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
洒尽了他们的热血。”这描述的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B.南昌起义的首创精神 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 11.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
1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远征“最后胜利的标志是
A.井冈出会师 B.会宁会师 C.吴起镇会师 D.遵义会议
13.“八一军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荣誉、勇敢和光荣的象征,它的旗面为红地,左上角缀着一颗金黄色的五角星和“八一”两字,它与下面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南昌起义
14.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15.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
A.聂荣臻 B.徐向前 C.彭德怀 D.邓小平 1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7.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A.在农村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为我国核武器的研究作出了贡献
C.培育出优质小麦 D.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优良品种 18.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各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改变这个现象是在什么完成后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三大改造 D.新中国的成立
19.经济特区的创办使—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在短短的几年内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城市,成为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它是
A.珠海 B.厦门 C.汕头 D.深圳
20.我国在“一五”期间各个部门的投资比例是:工业占58.2%,农林水利占7.6%,运输、邮电占19.2%,文化教育和卫生占7.2%,其他占7.8%。在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之间的投资比例是l:7.9。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优先发展运输邮电业 C.“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D.三大改造稳步推进 21.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盛京将军 B.伊犁将军 C.乌里雅苏台将军 D.驻藏大臣
22.“生命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这个18世纪中期以前的传统的看法,因为下列哪一位科学家的伟大理论的创立而被打破?
A.卡尔·本茨 B.牛顿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
23.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里的的“旧时代”、“新时代”分别指
A.奴隶时代、资本主义时代 B.封建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时代 C.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时代 D.社会主义时代、共产主义时代
24.在物理学上,为了纪念一位科学家的伟大贡献,将他的名字定为“力”的单位,这位科学家是
A.哥自尼 B.牛顿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
25.下列哪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两重性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日本
26.14世纪,意大利的先进知识分子对待现实问题不是从神出发,而是从人出发,这种思潮叫
A.唯物主义 B.人文主义 C.现实主义 D.马克思主义 二、材料分析题(其中27题17分,28题7分,共计24分) 27.阅读下列橱料,回答问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各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观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请回答:
(1)十一届三中全会何时召开的?
(2)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写出我国最早开放的四个经济 特区。
(4)谁被誉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是什么?
(5)中共十五大,什么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l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具体表现:从l929年一直持续到l933年; 从一个国家开始迅速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
材料二:在美国从来没有另外—个人比我对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 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的制度临到毁灭的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次大危机的特点。 (2)这次大危机首从哪个国家开始的?
(3)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以前的资本主义政策相比,美国采取的政策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鞍山市2013 年初中毕业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二、材料分析(其中27题17分,28题7分) 27.
(1)1978年1分。
(2)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6分。
(3)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各1分。 (4)邓小平2分。一国两制2分。
(5)邓小平理论2分。 28.
(1)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各1分)。 (2)美国1分。
(3)罗斯福新政1分。《国家工业复兴法》或国家对工业的调整均可得1分。 (4)特点:国家干预经济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