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灯塔旁的诗人

英国诗人peter hughes和妻子lynn 住在海边的一座石灰岩断层上,他们那栋坚固的老房子,紧挨着一座废弃的灯塔,房梁与海平面平行,窗口是一个海景画框,展示着海的变幻不定。披着黑色斗篷的蛎鹬,一种以蚌壳为食的红喙水鸟,每当涨潮的时候,就会在灯塔上空时隐时现。

(小册子(pamphlet )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欧洲的中世纪。一本pamphlet 通常不超过48页,多了,就是“书”了。英国最早的pamphlet 出现于12世纪,是一本用拉丁文撰写的浪漫喜剧诗。

《oystercatcher 》囊括了不少当代颇有影响力的英语诗人的作品。从英国前辈诗人peter riley(1940-),john james(1939-)和john hall(1945-)等,到80后英国女诗人emily critchley和 sophie robinson,以及定居英国的美国女诗人carrie etter„„再到英国先锋诗人alistair noon(1970-),爱尔兰实验派诗人randolph healy(1956-)等等,内容,形式,风格皆大相径庭,似乎它的出版人并没有为它定制特别的框架,但这并不等于什么样的作品它都会接受。它的《投稿指南》曾逐条列出过退稿清单,其中包括“关于狗的五行打油诗的那种,附带长达五页纸作者简介的那种,在suffolk 沉浸于忧伤的那种,为新生儿庆生的那种,皇室婚礼上开启话痨模式的那种”„„以此类推。

《oystercatcher 》需要“投稿指南”吗?它其实早就已经是研究英国当代诗歌的经典出版物。2013年,它还获得了michael marks‘英国最杰出诗歌小册子’奖。不过有“投稿指南”总比没有的要好,一是它确实有用;二是它对那些一文不名的作者来说,确实意味着某种希望。

这个给了很多作者希望的出版人,就是那个住在灯塔边上的诗人peter hughes ,他还同时是《oystercatcher 》的发行人和版式设计师,就连封面也是他一张张亲手画的。

peter hughes 是英国当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至今已经出版了八本诗集,英国最权威的诗歌出版社shearsman 就出版了他的四本精装诗集《selected poems(精选集)》(2013),与定居意大利的英国诗人simon marsh 合作的《the pistol tree poems (手枪树之诗)(》2011),《the summer of agios dimitrios(‘希腊小镇’agios dimitrios的夏天)》(2009),《nistanimera (尼斯坦尼米拉)》(2007)。peter hughes 的诗风格迥异,即使同一时期的诗,也非常不同。读他的诗即使没有发现无数个“他”,也会发现无数个世界,就像被多棱镜反射之后的那样。

《oystercatcher 》,蛎鹬,灯塔,一个诗人的岛屿和它的无数个棱面„„这一切都让人着迷。来自一个举国上下都在围观“脑残诗人”的大马戏国的我,面对这让人着迷,却难以企及的世界,自然是感到卑微的。

尽管如此,我还是给peter hughes 写了电邮,说“想去他的岛上看看,想知道一个诗人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云云。虽然这个问题问得和“苹果应该是怎样的”一样幼稚,peter hughes 却很爽快地答应了。

《oystercatcher 》曾出版过我的先生,英国诗人david rushmer 的诗集,david 自然也想看看peter hughes生活的地方和《oystercatcher 》的编辑部,于是我们便一同前往。 我们坐着火车从剑桥出发,来到英国东南部沿海一带的norfolk 郡。

peter hughes 栖居的岛叫hunstanton ,朝西,是norfolk 郡内为数不多的,可以观看落日的岛屿之一。在那里,古老的渔船在钴蓝色的海水中破浪,传说中的蒸汽火车吐着大口的黑色蘑菇云。一切景物,无论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都一丝不苟地停留在维多利亚的时光里。一座叫圣edmund 的教堂碎片,甚至仍散落在1272年。离peter hughes 的房子咫尺之遥的灯塔,建于1844年,是世界上第一座使用抛物反光镜的灯塔。

穿过低矮的松树林,来到碎石遍布的沙滩上,抬起头,我们便看到了那栋圆形的白色灯塔,被荒弃在一座红白相间的石灰岩断层上。披着黑色斗篷的蛎鹬,在那座断层的夹壁之间

低徊。顺着一条陡峭的泥石小径翻过断层,就是peter hughes的房子,在一排19世纪海滨风格的别墅之中。红砖墙被海风的刀刃刮得苍白,坚硬。

peter hughes 的妻子lynn, 一个甜美优雅的女人,一边紧紧拴着他们那条上窜下跳的卷毛狗,一边笑脸盈盈地站在玄关内欢迎我们。

peter hughes则站在lynn 身后。他比照片显得年轻,有些腼腆,穿着旧旧的深灰色棉纺外套,衬着灰白的卷发。他没有叶芝身上的那种贵族气,这是自然的,他既不属于那个阶层,也不属于那个年代。但他显然有一种精神贵族的气质。他说话审慎,措辞讲究,幽默也是英国左派知识分子式的,干燥而冷峻的。他的家居风格,也处处体现着左派知识分子审慎的取舍态度。家具是实用和质朴的,松木,纯棉,亚麻,陶瓷,贝壳以及其他一切构成绿色生态美学的原生或回收材料,被精细而巧妙地,像“视觉诗歌(visual poetry)”般的,用于结构和布局之中;浮华,堆砌,坎普,过度修辞是被舍弃的;保守主义,也同样是被舍弃的——比如他把白色的浴缸漆成海军蓝条纹样式,用弗拉明戈式的色彩对比来装点卧室,用手工编制的,原始风格的地毯来打破约定俗成的现代性等等。

那些被印成《oystercatcher 》封面的绘画作品,被大量地展示在楼梯两旁和转角处。原作比印刷品大多了,有的甚至占据了墙体的三分之一。这些徘徊在极简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之间的作品,在很多艺术家眼里,早就已经过时了。而peter hughes 却并不介意,而且相当地坦白:“paul klee(保罗克利),joan miro(胡安米罗), 以及kandinsky (康定斯基)是我最喜欢的几位画家。不管别人怎么认为,他们那一套对我来说,还是具有相当的吸引力的。”

peter hughes的书房,也就是《oystercatcher 》的编辑部,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满墙的书,满柜子的手稿,苹果电脑,打印机,一张新古典主义时期法式风格的咖啡色绒面扶手椅„„仅此而已,但因为窗口对着后花园,静谧得只能听到昆虫的声音,所以有一种沉静的魔力。

在一张茶几上,放着文艺复兴意大利诗人petrarch(彼特拉克)的诗集和他的新作《在彼特拉克14行之后(after petrarch's sonnets)》的手稿,他告诉我们这是他在译文的基础上再创作的诗歌作品。

翻译是他的日常工作。“surviving (生存)。”他笑着说。的确如此,没有人可以靠卖5英镑一本的《oystercatcher 》在英格兰活下来。一个完全独立,不依赖任何政府投资和商业赞助的小刊物,卖出去的钱能确保印刷成本就已经很不错了。

“我本来有一份很稳定的工作,剑桥一所小学的校长,不过我提前退休了。” 说到这里,我才意识到peter hughes已经快60岁了。

1956年,peter hughes 在牛津出生。在一份简历中,他写道:“我母亲出生在claddach, 一个穷困潦倒的天主教区,没有电,没有自来水,也没有下水道。我在公立学校上学,每个礼拜天早上都要听教会讲经。我当时只想成为一个修女,跟着《音乐之声》,高唱‘爬上每一座山’。”

“他是一个tolkien 的粉丝,他给我们读hobbit (《霍比特人》,英国作家j.r.r.tolkien 的奇幻小说), 然后让我们在地图上寻找故事里的事发地点; 他还会把一只被压扁的鼹鼠拿给我们玩,有时候是一只长了瘤子的野鸡„„整年下来,他一堂数学课也没有给我们上过。但是他却让我第一次意识到了诗的存在,我说的诗不是小鸟唧咋叫的那种。”

peter hughes 的游走生活就这样,走走停停,又持续了很多年。1983年9月,他到了意大利南部的l ’aquila ,半年以后又转到了罗马。在罗马,他靠教托福为生,并开始写“给无神论者的宗教诗”。“我出生在一个天主教家庭,整个青春期都在蔑视教廷和它的一切。像我这样的人,本不可能有耐心去看宗教绘画,聆听宗教音乐什么的,但罗马的绘画和雕塑却让我陷入了迷宫。那种之前被压抑的宗教体验,一旦被释放,那其中的感觉是非常奇妙的。

我把托福课减少到每周两节,剩下的时间就坐着火车在罗马旅行。我甚至被古罗马殉难者st.cecilia 吸引,写了一首关于她的诗。罗马是不能掠过的,必须得在其中行走。你会看到巴洛克雕塑家gian lorenzo bernini 和francesco borromini 的作品;你还会看到caravaggio (卡拉瓦桥)最好的绘画„„直到现在,我似乎仍觉得罗马是我的家园的一部分。”

peter hughes 的代表作《意大利》分成三个部分,描写他在意大利生活的感受。直到现在,在离开意大利之后的多年,他仍在书写着意大利。尽管如此,在意大利生活了近7年后,他还是选择了离开。“托福是让人疲惫的。”他叹着气说道:“你教的不是文学,而是最乏味的英语。”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仍伴随着一股深深的倦意。

“为了不教托福,我还做了一些其他的工作。我在意大利国家银行找到一份兼差,还在一家制造直升飞机的工厂工作过一段时间,甚至还在意大利军队干了一会。当时意大利军队正在煞费苦心地训练巴基斯坦的士兵清理俄军留下的地雷。那些地雷从194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木制地雷,到技术含量很高的玻璃纤维地雷,什么样的都有。早上,意大利士兵先用意大利语教我关于地雷的术语;下午,我再把这些术语翻译成英语,回授给那些意大利士兵,然后意大利士兵再用他们刚学到的英语指导巴基斯坦士兵清理地雷„„课桌上堆满了咖啡杯和手榴弹,整个过程是如此地超现实„„”

pasolini(帕索里尼),那个因《索多玛》而名声大噪的同性恋导演,是peter hughes最喜欢的意大利作家。因为“他写的不是游客眼中的罗马和意大利,而是它的常态,它的经典,它那历历在目的贫穷和腐败。”我在peter hughes的书房里找到一本帕索尼里的《罗马诗歌》,封面刊着一张在贫民窟,帕索尼里和孩子们散步的照片。

回到英国后的peter hughes ,在剑桥的几所学校各教了几年书,甚至还做到了校长。但因无法认同英国政府在1960年后建立起来的那套充满教条主义的教育体制,最后他干脆提前退了休。为了庆祝重获的自由,他和妻子lynn 到希腊旅行了七个礼拜,在旅行期间完成了诗集《agios dimitrios 的夏天》。旅行回来。他就把家搬到了那座灯塔旁边,翻译,写作,定期出版《oystercatcher 》。

当我们准备离开hunstanton 的时候,peter hughes问我是否可以为他和他的卷毛狗great aunt maisy(大姑妈梅西)合影。他想在海边和大姑妈梅西合影,于是我们一起走到了海边。在一栋1950年代的渔民避雨棚旁,他停了下来。为了让大姑妈梅西和他一起并排坐在雨棚的台阶上,面朝镜头,他用各种招数诱惑着她,最后他放弃了。我们在一个芦苇丛里告别。他一脸释然地牵着任性的大姑妈梅西,消失在海滩上。

英国诗人peter hughes和妻子lynn 住在海边的一座石灰岩断层上,他们那栋坚固的老房子,紧挨着一座废弃的灯塔,房梁与海平面平行,窗口是一个海景画框,展示着海的变幻不定。披着黑色斗篷的蛎鹬,一种以蚌壳为食的红喙水鸟,每当涨潮的时候,就会在灯塔上空时隐时现。

(小册子(pamphlet )的传统,可以追溯到欧洲的中世纪。一本pamphlet 通常不超过48页,多了,就是“书”了。英国最早的pamphlet 出现于12世纪,是一本用拉丁文撰写的浪漫喜剧诗。

《oystercatcher 》囊括了不少当代颇有影响力的英语诗人的作品。从英国前辈诗人peter riley(1940-),john james(1939-)和john hall(1945-)等,到80后英国女诗人emily critchley和 sophie robinson,以及定居英国的美国女诗人carrie etter„„再到英国先锋诗人alistair noon(1970-),爱尔兰实验派诗人randolph healy(1956-)等等,内容,形式,风格皆大相径庭,似乎它的出版人并没有为它定制特别的框架,但这并不等于什么样的作品它都会接受。它的《投稿指南》曾逐条列出过退稿清单,其中包括“关于狗的五行打油诗的那种,附带长达五页纸作者简介的那种,在suffolk 沉浸于忧伤的那种,为新生儿庆生的那种,皇室婚礼上开启话痨模式的那种”„„以此类推。

《oystercatcher 》需要“投稿指南”吗?它其实早就已经是研究英国当代诗歌的经典出版物。2013年,它还获得了michael marks‘英国最杰出诗歌小册子’奖。不过有“投稿指南”总比没有的要好,一是它确实有用;二是它对那些一文不名的作者来说,确实意味着某种希望。

这个给了很多作者希望的出版人,就是那个住在灯塔边上的诗人peter hughes ,他还同时是《oystercatcher 》的发行人和版式设计师,就连封面也是他一张张亲手画的。

peter hughes 是英国当代最重要的诗人之一,至今已经出版了八本诗集,英国最权威的诗歌出版社shearsman 就出版了他的四本精装诗集《selected poems(精选集)》(2013),与定居意大利的英国诗人simon marsh 合作的《the pistol tree poems (手枪树之诗)(》2011),《the summer of agios dimitrios(‘希腊小镇’agios dimitrios的夏天)》(2009),《nistanimera (尼斯坦尼米拉)》(2007)。peter hughes 的诗风格迥异,即使同一时期的诗,也非常不同。读他的诗即使没有发现无数个“他”,也会发现无数个世界,就像被多棱镜反射之后的那样。

《oystercatcher 》,蛎鹬,灯塔,一个诗人的岛屿和它的无数个棱面„„这一切都让人着迷。来自一个举国上下都在围观“脑残诗人”的大马戏国的我,面对这让人着迷,却难以企及的世界,自然是感到卑微的。

尽管如此,我还是给peter hughes 写了电邮,说“想去他的岛上看看,想知道一个诗人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云云。虽然这个问题问得和“苹果应该是怎样的”一样幼稚,peter hughes 却很爽快地答应了。

《oystercatcher 》曾出版过我的先生,英国诗人david rushmer 的诗集,david 自然也想看看peter hughes生活的地方和《oystercatcher 》的编辑部,于是我们便一同前往。 我们坐着火车从剑桥出发,来到英国东南部沿海一带的norfolk 郡。

peter hughes 栖居的岛叫hunstanton ,朝西,是norfolk 郡内为数不多的,可以观看落日的岛屿之一。在那里,古老的渔船在钴蓝色的海水中破浪,传说中的蒸汽火车吐着大口的黑色蘑菇云。一切景物,无论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都一丝不苟地停留在维多利亚的时光里。一座叫圣edmund 的教堂碎片,甚至仍散落在1272年。离peter hughes 的房子咫尺之遥的灯塔,建于1844年,是世界上第一座使用抛物反光镜的灯塔。

穿过低矮的松树林,来到碎石遍布的沙滩上,抬起头,我们便看到了那栋圆形的白色灯塔,被荒弃在一座红白相间的石灰岩断层上。披着黑色斗篷的蛎鹬,在那座断层的夹壁之间

低徊。顺着一条陡峭的泥石小径翻过断层,就是peter hughes的房子,在一排19世纪海滨风格的别墅之中。红砖墙被海风的刀刃刮得苍白,坚硬。

peter hughes 的妻子lynn, 一个甜美优雅的女人,一边紧紧拴着他们那条上窜下跳的卷毛狗,一边笑脸盈盈地站在玄关内欢迎我们。

peter hughes则站在lynn 身后。他比照片显得年轻,有些腼腆,穿着旧旧的深灰色棉纺外套,衬着灰白的卷发。他没有叶芝身上的那种贵族气,这是自然的,他既不属于那个阶层,也不属于那个年代。但他显然有一种精神贵族的气质。他说话审慎,措辞讲究,幽默也是英国左派知识分子式的,干燥而冷峻的。他的家居风格,也处处体现着左派知识分子审慎的取舍态度。家具是实用和质朴的,松木,纯棉,亚麻,陶瓷,贝壳以及其他一切构成绿色生态美学的原生或回收材料,被精细而巧妙地,像“视觉诗歌(visual poetry)”般的,用于结构和布局之中;浮华,堆砌,坎普,过度修辞是被舍弃的;保守主义,也同样是被舍弃的——比如他把白色的浴缸漆成海军蓝条纹样式,用弗拉明戈式的色彩对比来装点卧室,用手工编制的,原始风格的地毯来打破约定俗成的现代性等等。

那些被印成《oystercatcher 》封面的绘画作品,被大量地展示在楼梯两旁和转角处。原作比印刷品大多了,有的甚至占据了墙体的三分之一。这些徘徊在极简主义和抽象表现主义之间的作品,在很多艺术家眼里,早就已经过时了。而peter hughes 却并不介意,而且相当地坦白:“paul klee(保罗克利),joan miro(胡安米罗), 以及kandinsky (康定斯基)是我最喜欢的几位画家。不管别人怎么认为,他们那一套对我来说,还是具有相当的吸引力的。”

peter hughes的书房,也就是《oystercatcher 》的编辑部,并没有什么出奇之处。满墙的书,满柜子的手稿,苹果电脑,打印机,一张新古典主义时期法式风格的咖啡色绒面扶手椅„„仅此而已,但因为窗口对着后花园,静谧得只能听到昆虫的声音,所以有一种沉静的魔力。

在一张茶几上,放着文艺复兴意大利诗人petrarch(彼特拉克)的诗集和他的新作《在彼特拉克14行之后(after petrarch's sonnets)》的手稿,他告诉我们这是他在译文的基础上再创作的诗歌作品。

翻译是他的日常工作。“surviving (生存)。”他笑着说。的确如此,没有人可以靠卖5英镑一本的《oystercatcher 》在英格兰活下来。一个完全独立,不依赖任何政府投资和商业赞助的小刊物,卖出去的钱能确保印刷成本就已经很不错了。

“我本来有一份很稳定的工作,剑桥一所小学的校长,不过我提前退休了。” 说到这里,我才意识到peter hughes已经快60岁了。

1956年,peter hughes 在牛津出生。在一份简历中,他写道:“我母亲出生在claddach, 一个穷困潦倒的天主教区,没有电,没有自来水,也没有下水道。我在公立学校上学,每个礼拜天早上都要听教会讲经。我当时只想成为一个修女,跟着《音乐之声》,高唱‘爬上每一座山’。”

“他是一个tolkien 的粉丝,他给我们读hobbit (《霍比特人》,英国作家j.r.r.tolkien 的奇幻小说), 然后让我们在地图上寻找故事里的事发地点; 他还会把一只被压扁的鼹鼠拿给我们玩,有时候是一只长了瘤子的野鸡„„整年下来,他一堂数学课也没有给我们上过。但是他却让我第一次意识到了诗的存在,我说的诗不是小鸟唧咋叫的那种。”

peter hughes 的游走生活就这样,走走停停,又持续了很多年。1983年9月,他到了意大利南部的l ’aquila ,半年以后又转到了罗马。在罗马,他靠教托福为生,并开始写“给无神论者的宗教诗”。“我出生在一个天主教家庭,整个青春期都在蔑视教廷和它的一切。像我这样的人,本不可能有耐心去看宗教绘画,聆听宗教音乐什么的,但罗马的绘画和雕塑却让我陷入了迷宫。那种之前被压抑的宗教体验,一旦被释放,那其中的感觉是非常奇妙的。

我把托福课减少到每周两节,剩下的时间就坐着火车在罗马旅行。我甚至被古罗马殉难者st.cecilia 吸引,写了一首关于她的诗。罗马是不能掠过的,必须得在其中行走。你会看到巴洛克雕塑家gian lorenzo bernini 和francesco borromini 的作品;你还会看到caravaggio (卡拉瓦桥)最好的绘画„„直到现在,我似乎仍觉得罗马是我的家园的一部分。”

peter hughes 的代表作《意大利》分成三个部分,描写他在意大利生活的感受。直到现在,在离开意大利之后的多年,他仍在书写着意大利。尽管如此,在意大利生活了近7年后,他还是选择了离开。“托福是让人疲惫的。”他叹着气说道:“你教的不是文学,而是最乏味的英语。”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仍伴随着一股深深的倦意。

“为了不教托福,我还做了一些其他的工作。我在意大利国家银行找到一份兼差,还在一家制造直升飞机的工厂工作过一段时间,甚至还在意大利军队干了一会。当时意大利军队正在煞费苦心地训练巴基斯坦的士兵清理俄军留下的地雷。那些地雷从194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的木制地雷,到技术含量很高的玻璃纤维地雷,什么样的都有。早上,意大利士兵先用意大利语教我关于地雷的术语;下午,我再把这些术语翻译成英语,回授给那些意大利士兵,然后意大利士兵再用他们刚学到的英语指导巴基斯坦士兵清理地雷„„课桌上堆满了咖啡杯和手榴弹,整个过程是如此地超现实„„”

pasolini(帕索里尼),那个因《索多玛》而名声大噪的同性恋导演,是peter hughes最喜欢的意大利作家。因为“他写的不是游客眼中的罗马和意大利,而是它的常态,它的经典,它那历历在目的贫穷和腐败。”我在peter hughes的书房里找到一本帕索尼里的《罗马诗歌》,封面刊着一张在贫民窟,帕索尼里和孩子们散步的照片。

回到英国后的peter hughes ,在剑桥的几所学校各教了几年书,甚至还做到了校长。但因无法认同英国政府在1960年后建立起来的那套充满教条主义的教育体制,最后他干脆提前退了休。为了庆祝重获的自由,他和妻子lynn 到希腊旅行了七个礼拜,在旅行期间完成了诗集《agios dimitrios 的夏天》。旅行回来。他就把家搬到了那座灯塔旁边,翻译,写作,定期出版《oystercatcher 》。

当我们准备离开hunstanton 的时候,peter hughes问我是否可以为他和他的卷毛狗great aunt maisy(大姑妈梅西)合影。他想在海边和大姑妈梅西合影,于是我们一起走到了海边。在一栋1950年代的渔民避雨棚旁,他停了下来。为了让大姑妈梅西和他一起并排坐在雨棚的台阶上,面朝镜头,他用各种招数诱惑着她,最后他放弃了。我们在一个芦苇丛里告别。他一脸释然地牵着任性的大姑妈梅西,消失在海滩上。


相关文章

  • 作文:请写出的诗意来
  • 作文:请写出诗意来 黄平科 [技法展示] 诗意,既指诗歌的意境,也指具有浓烈抒情味或美感的意境.这里所说的诗意,主要指后者. 阅读有诗意的文章,能受到情感的感染和熏陶,产生审美快感,进而留下深刻的印象,使阅读文本发挥更大的作用. 那么,如何 ...查看


  • 诗歌的秘密心脏:读六首写父亲的诗
  • 诗歌的秘密心脏:读六首写父亲的诗 2015-04-25 00:00 新京报 展开下三张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W·S·默温 迪伦·托马斯 展开全文 (剩余93%) 查看原文 新京报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热门评论 暂无评论,点击进入客户端抢 ...查看


  • [江苏省]2016届届高三预测金卷(语文)及答案解析(Word版)
  • 江苏省2016届高三预测金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 本试卷满分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 ...查看


  • 爱国名言:关于爱国的名句
  •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增 广> 个人必须带着其余的人一起走向完美,不断地尽其所能来扩大和增加朝这方面迈进的人流的流量. --安诺德 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 ...查看


  • [观潮]补充资料:[听潮](鲁彦)
  • 听潮 鲁彦 一年夏天,我和妻坐着海轮,到了一个有名的岛上. 这里是佛国,全岛周围三十里内,除了七八家店铺以外,全是寺院.岛上没有旅店,每一个寺院都特设了许多房间给香客住宿.而到这里来的所谓香客,有很多是游览观光的,不全是真正烧香拜佛的香客. ...查看


  • KeyWest的灯塔(上)
  • 选择了佛罗里达在某种意义上就等于是,选择了海明威. 于是我们飞往佛罗里达,那个全美国阳光最多的"阳光之州". 尽管,这个美国最南端的半岛有最迤逦的亚热带风光,有最长最美的海岸线,有雄伟壮丽的迈阿密城,有奇幻莫测的迪斯尼乐 ...查看


  • 成长的灯塔
  • 成长的灯塔 灯塔,可以为海上迷失方向的船只指引方向:灯塔,也可以在我们迷茫的时候为我们指引迷途:灯塔,照亮了我们,温暖了我们的心灵,令我们意志坚定.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有一座灯塔,它照亮了我的人行大道,他教会了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就是&q ...查看


  • _古舟子咏_中的信天翁意象_王丽
  • 2009年第11卷第5期 总第98期 巢湖学院学报Joumal of Chaohu College No.5.,Vol.11.2009General Serial No.98 <古舟子咏>中的信天翁意象 王 2 丽1, (1巢湖 ...查看


  • 关于古代信息传递的小故事
  • 关于古代信息传递的小故事 [鸿雁传书] "鸿雁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鞮侯单于扣留,他英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