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8分)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①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②
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
可适。”众皆伏泰之义。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④往还之。中和②中,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⑤钱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
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俾⑥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
曰:“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怃⑦然久之,因绐⑧曰:“吾适得京
书,已别除官,不可住此,所居且命尔子掌之。”言讫,解维⑨而逝,不复返矣。
[注] ①姨妹:姨母的女儿。 ②二子:两个女儿。 ②中和:唐僖宗年号。 ④ 亟:赶快,急
切。 ⑤缗mín:穿钱的绳。 ⑥俾:使。 ⑦怃wǔ然:怅然失意的样子。 ⑧绐d
ài:哄骗、欺骗。 ⑨维:船绳。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少师皇甫颖( ) (2)或诘之 ( ) (3)众皆伏泰之义 ( )
(4)言讫,解维而逝( )
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例:以二子为托
A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陈涉世家》
B.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C.屠惧,投以骨 《狼》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
译: 。
4.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孙泰“操守颇有古贤之风”的事例: (3分)
5.读了上文以后,你觉得孙泰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并浅要谈谈在当今社会
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哪些教育意义。
(4分)
。
1.思路点拨:本题重在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和积累。文言实词词义是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
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条件,要求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词义。这些词在原
文中都是比较关键的词语,其内涵比较丰富。有的词语与现代汉语常用义有很大的差别。答题时要
调动积累,根据语境,认真思考,准确回答。
参考答案:(1)以……为师(2)有的人(3)同“服”,佩服(4)完毕、结束
2. 思路点拨:本题着重考查虚词的用法。文言虚词的量不大,但运用的频率很高,一个虚词的用法
有多种,这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个难点。考查的题型有多种。 以上这道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多种
用法,采用常见的选择题型,涉及的主要虚词是“以”,主要考查学生对这些常见虚词的掌握程度和
迁移能力。答题时,要回忆该词常见的意思和用法,并读懂文中句子与句子,句子内部的前后关系;理解了句子的关系,就能准确判断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C(例句\C:把,介词 A来,表目的B按照,根据。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D因为,
表原因)
3. 思路点拨:考察的是文言翻译,翻译时可适当采用增、删、留、调的翻译方法。关键词必须准确
翻译,如句中“尝”、“市”、“之”在翻译时必须字字落实,否则就会失分。
参考答案:孙泰曾经在都市遇见一座铁灯台,把它买了下来,叫人洗刷,原来是银制品。孙泰赶忙
前往归还卖主。
4. 思路点拨:该题是考察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基础上的语言概括能力。
(1)孙泰因担心姨母的一只眼睛有毛病的长女嫁不出去,便娶她为妻(2)孙泰在都市买了一座铁
灯台,后来发现是银制品就又归还给卖主。(3)孙泰购置了一座别墅,后来听到一位老妇人的哭诉
后,便把房子又归还给了主人。
5. 思路点拨:该题考察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本题必须能基本理解文意。
参考答案:(1)不以貌取人,能为他人着想; (2)为人正直,不贪小利;
(3)善良,富有同情心,善解人意 。
教育意义:略(可从自身谈起,也可从构建和谐社会谈起)
参考译文:
孙泰是山阳人,年轻时师从皇甫颖,志行品德很有古代人的风度。孙泰的妻子是姨母的女儿。起初
是姨母年纪老了,把两个女儿托付给孙泰,说:“长女一只眼睛有毛病,你可以娶她的妹妹。”姨母
去世了,孙泰娶了姨母的长女为妻。有人问他的缘故,孙泰说:“那人眼睛有毛病,除了嫁给我就嫁
不出去了。”众人都佩服孙泰的义气。孙泰曾经在都市遇见一座铁灯台,把它买了下来,叫人洗刷,
原来是银制品。孙泰赶忙前往归还卖主。中和年间,孙泰将在义兴安家,购置一座别墅,用两百贯
钱。已经交付了一半钱,孙泰就前往吴兴郡游览,约定回来后就到新买的别墅去。过了两个月,孙
泰回来,停船步行,又把其余的款项交给房主,让那人搬迁到别处。在这个时候,看到一个老妇人
连声痛哭。孙泰听了心里惊悸,叫她来问。老妇人说:“我曾经在这里侍奉过公婆,子孙不成材,使
别墅被别人拥有,因此悲伤。”孙泰茫然自失了很久,就骗她说:“我刚好收到京师文书,已经另外
授职,不能住在这里,所住的地方暂且由你的儿子掌管它。”说完,解开船绳就离去了,不再回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18分)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①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②
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
可适。”众皆伏泰之义。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④往还之。中和②中,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⑤钱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
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俾⑥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
曰:“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怃⑦然久之,因绐⑧曰:“吾适得京
书,已别除官,不可住此,所居且命尔子掌之。”言讫,解维⑨而逝,不复返矣。
[注] ①姨妹:姨母的女儿。 ②二子:两个女儿。 ②中和:唐僖宗年号。 ④ 亟:赶快,急
切。 ⑤缗mín:穿钱的绳。 ⑥俾:使。 ⑦怃wǔ然:怅然失意的样子。 ⑧绐d
ài:哄骗、欺骗。 ⑨维:船绳。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少师皇甫颖( ) (2)或诘之 ( ) (3)众皆伏泰之义 ( )
(4)言讫,解维而逝( )
2.选出与例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例:以二子为托
A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陈涉世家》
B.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C.屠惧,投以骨 《狼》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
译: 。
4.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孙泰“操守颇有古贤之风”的事例: (3分)
5.读了上文以后,你觉得孙泰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并浅要谈谈在当今社会
对我们青少年学生有哪些教育意义。
(4分)
。
1.思路点拨:本题重在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和积累。文言实词词义是中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
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条件,要求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的词义。这些词在原
文中都是比较关键的词语,其内涵比较丰富。有的词语与现代汉语常用义有很大的差别。答题时要
调动积累,根据语境,认真思考,准确回答。
参考答案:(1)以……为师(2)有的人(3)同“服”,佩服(4)完毕、结束
2. 思路点拨:本题着重考查虚词的用法。文言虚词的量不大,但运用的频率很高,一个虚词的用法
有多种,这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个难点。考查的题型有多种。 以上这道题考查的是文言虚词的多种
用法,采用常见的选择题型,涉及的主要虚词是“以”,主要考查学生对这些常见虚词的掌握程度和
迁移能力。答题时,要回忆该词常见的意思和用法,并读懂文中句子与句子,句子内部的前后关系;理解了句子的关系,就能准确判断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 C(例句\C:把,介词 A来,表目的B按照,根据。介绍行为动作发生的根据D因为,
表原因)
3. 思路点拨:考察的是文言翻译,翻译时可适当采用增、删、留、调的翻译方法。关键词必须准确
翻译,如句中“尝”、“市”、“之”在翻译时必须字字落实,否则就会失分。
参考答案:孙泰曾经在都市遇见一座铁灯台,把它买了下来,叫人洗刷,原来是银制品。孙泰赶忙
前往归还卖主。
4. 思路点拨:该题是考察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基础上的语言概括能力。
(1)孙泰因担心姨母的一只眼睛有毛病的长女嫁不出去,便娶她为妻(2)孙泰在都市买了一座铁
灯台,后来发现是银制品就又归还给卖主。(3)孙泰购置了一座别墅,后来听到一位老妇人的哭诉
后,便把房子又归还给了主人。
5. 思路点拨:该题考察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本题必须能基本理解文意。
参考答案:(1)不以貌取人,能为他人着想; (2)为人正直,不贪小利;
(3)善良,富有同情心,善解人意 。
教育意义:略(可从自身谈起,也可从构建和谐社会谈起)
参考译文:
孙泰是山阳人,年轻时师从皇甫颖,志行品德很有古代人的风度。孙泰的妻子是姨母的女儿。起初
是姨母年纪老了,把两个女儿托付给孙泰,说:“长女一只眼睛有毛病,你可以娶她的妹妹。”姨母
去世了,孙泰娶了姨母的长女为妻。有人问他的缘故,孙泰说:“那人眼睛有毛病,除了嫁给我就嫁
不出去了。”众人都佩服孙泰的义气。孙泰曾经在都市遇见一座铁灯台,把它买了下来,叫人洗刷,
原来是银制品。孙泰赶忙前往归还卖主。中和年间,孙泰将在义兴安家,购置一座别墅,用两百贯
钱。已经交付了一半钱,孙泰就前往吴兴郡游览,约定回来后就到新买的别墅去。过了两个月,孙
泰回来,停船步行,又把其余的款项交给房主,让那人搬迁到别处。在这个时候,看到一个老妇人
连声痛哭。孙泰听了心里惊悸,叫她来问。老妇人说:“我曾经在这里侍奉过公婆,子孙不成材,使
别墅被别人拥有,因此悲伤。”孙泰茫然自失了很久,就骗她说:“我刚好收到京师文书,已经另外
授职,不能住在这里,所住的地方暂且由你的儿子掌管它。”说完,解开船绳就离去了,不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