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历史古迹楹联

(一)彝山书院

  彝山书院,位于河南开封城彝山之麓。彝山“东控淮徐,北连赵魏,西有成皋洛阳之固,南抚汝邓陈蔡之疆,大气磅礴”,为古城一大胜地。清道光八年(1828)知府栗毓美、知县刘荫堂于此创建书院。因大梁书院兼收生员、童生,弊病甚多,为“念培养英才之道自成童始”,特建此专课童生,并建考棚,以除试课抄袭顶替之弊病,而拔擢真才。山长史致昌主讲7年,制订章程,刊刻课艺,编撰书院志。生徒年中县试者少则20多人,多则30-40人。有房屋56间,二十二年重修,计有大门、奎星阁、讲堂、考棚、东亭、卷石山房、小琅琊精舍、正业堂及迎旭、延明、仁静、知乐、慎行、资深、广益、藏密诸斋,还取艮岳遗石叠成留云峰,峰下有小蓬池,加以古槐苍松,环境极为清幽。咸丰三年(1853)因经费被官府挪用,屋宇渐颓。同治十一年(1872)巡抚李鹤年捐银5000两为学生膏火费;又捐银1000两,增修山长居宅。光绪十六年(1890)知县黄璟再次重修。三十一年改为开封中学堂。今为开封市第五中学。

仁规义矩;

秋实春华。

佚名题门楼

此日不得再;

所游必有常。

清代史致昌题考棚

文无定价惟求是;

理得真诠始见精。

清代王怀玉题考棚

一亭临水地幽极;

群山在目情欣然。

清代史致昌题东亭

东壁图书在掌握;

中州文物罗心胸。

清代钱梠叔题奎星阁

圣神教同,文炳千古;

天人理贯,笔灿一枝。

清代徐应辰题奎星阁

近北阙之辉光,人占星聚;

焕中州之文物,岁纪河清。

清代史致昌题奎星阁

讲院秋高文境辟;

梁园雪满赋才多。

清代张祥河题正业堂

笃行在明伦,列弟子之斑,愿吾图敦崇实学;

读书期致用,为庙堂之器,从此地立定根基。

清代史致昌题正业堂

藏修息游,须念贤公卿之缔造;

文章道义,勉循古濂洛之渊源。

清代史致昌题讲堂。藏修息游:语出《礼记·学记》,藏指怀抱,修指学习,息指止劳,游指闲适。 濂洛:宋代理学的两个派别。濂,指周敦颐学派;洛,指洛阳二程

风气会八方,认定指归,端在濂源洛委;

学人展初步,拓一眼界,还从岳色河声。

清代许乃钊题讲堂。指归:主旨、意向。 源、委:原指水的发源和归宿,引申为道理的本末和底细

留伊洛之典型,道脉绵延,须共体传心于往哲;

钟河嵩之灵秀,人才振起,要在端进步于初基。

清代王怀玉题讲堂

励志肇童蒙,溯彝山挺秀,汴水流芳,中土英贤归手授;

储才先士习,况孟氏遗风,程门立雪,千秋正学著心传。

清代邹鸣鹤题讲堂

(二)黄 园

黄璟,字小宋,号二樵,晚号铁生,斋号四百三十二峰草堂,广东南海人。清道光辛丑年(1841)生于四川其父任所,1843年随父来豫(其父调任灵宝尉)。黄小宋曾先后任唐县、濬县、沈丘、祥符、禹州知县及陕州知州等官职。1900年因为民办事而得罪长官,被议免职。1901年在开封随省府各级官员迎接西太后及光绪帝銮驾后,奉特旨复官调北洋通商大臣衙门,1902年奉派考察日本农务,1909年官豫南道,1911年辞官赋闲,先后寓居开封多年,直至80余岁去世。其自题宋园楹联“二十从军,三十出宰,五十作牧,七十巡方,倦游嵩洛归田去;怡园梦草,陶园栽花,葵园锄莠,宋园种药,小筑楼台近水居”,巧妙地道出了主人平生的经历。而另一副楹联“三百本海棠花,老于乔木;四十年梁苑客,今作主人”,则足以说明开封可称得上黄氏的第二故乡。

黄璟除了1913年在杨家湖北岸修有“宋园”外,此前于1900年还在曹门外辟有“黄园”,又名“怡怡别墅”。园中建亭筑屋,莳花种竹,文人骚客,往来于此,游览题咏,盛会空前。从曾伯渊题写的楹联“樊楼灯火、梁苑烟花,如读东京梦华录;何氏山林、谢家池阁,会续西园雅集图”,不难想见当时情景。

平地起楼台,都从木屑竹头妙造;

前朝荷思宠,尚留锡福增寿宸章。

黄璟

不负当初心,是明月前身、梅花知己;

收拾数间屋,为青山有约、白水寻盟。

黄璟

方塘潋滟存新水;

老树槎桠无丑枝。

黄璟

异时谨事东篱菊;

华颠遍赏洛阳春。

黄璟

作诗颇似六一语;

细草犹开三两花。

黄璟

到此酒垆应更好;

问渠佳树是谁载。

黄璟

宦游嵩洛七旬叟;

家藏罗浮四百峰。

黄璟

潘杨两湖分清浊;

汴洛文人共宴游。

黄璟

云气生虚壁;

荷香入水亭。

佚名题云锦淙

借此一团水;

权作无湖游。

佚名题末了亭

九霄香透金茎露;

八月凉生玉宇秋。

佚名题四照轩

千重碧树锁青苑;

四面朱楼卷画帘。

佚名题光霁堂

树影悠悠花悄悄;

晴云漠漠柳毵毵。

佚名题竹间水际

层轩静华月;

修竹引蕙风。

佚名题吹草堂

春烟生古石;

疏柳映新塘。

佚名题面水层轩

怪石尽含千古秀;

春光欲上万年枝。

佚名题胜慨楼

紫阁丹楼纷照耀;

修篁灌木势交加。

佚名题涟漪阁

可居兼可过;

非铸复非熔。

佚名题锦镜阁

扁舟荡云锦;

流水入楼台。

佚名题锦镜阁

何曾日涉原成趣;

恰值云开亦觉欣。

佚名题锦镜阁

湖光似镜云霞热;

松气如秋枕簟凉。

佚名题澄碧堂

(三)鉴 园

别开幽境;

小有洞天。

佚名题鉴园

且谈风月;

聊寄壶觞。

佚名题挹岚轩

柳阻筛槛绿;

花影络阶红。

佚名题挹岚轩

四壁梅花孤塔影;

半城晴雪万家烟。

佚名题朗榭阁

何处笛声催月上;

有时云影送诗来。

佚名题朗榭阁

机象外融,升高有属;

恬淡自适,养物作春。

佚名题朗榭阁

致石成山,蓄溪得水;

安门对月,就阁临风。

佚名题秋曙亭

常爱溪山对无事;

不难风月集嘉宾。

佚名题憩云阁

眼底云烟皆是幻;

胸中丘壑竟何奇。

佚名题春系舫

壁绕藤苗,窗含竹影;

风依桐树,鹤听琴声。

佚名题春系舫

曲榭好风来,喜入耳书声、写心琴语;

小楼新月上,看烟笼塔院、碧映亭台。

佚名题荣荆书屋

微雨新晴,协风应律;

贞菌抽箭,秋兰被崖。

佚名题诵芬堂

艮岳渺难寻,试看池畔树峰,如展米家新画稿;

狮林常寄想,携到江南片石,恍瞻吴郡好湖山。

佚名题拥翠山房

(四)其它古迹

金马并游年最少;

玉堂初直夜犹寒。

佚名摘苏易简、欧阳修诗句题宋学士院

一径向谁开,近接乌台分曙色;

三年曾我往,好留鸿爪识巢痕。

梁曦初题明河南道衙御史署

春王正朔颁千载;

开国元勋第一家。

佚名题徐府

场列东西,两道文光直射斗;

帘分内外,一毫关节不通风。

杨士奇题河南试院文衡门

后百十三年雪苑衡才,公赋月华、我书去物;

合万一前人风檐奏艺,昔吟桂子、今占花魁。

陈夔龙题河南试院

立政待英才,慎乃有司,知人则哲;

与贤共天位,勖责多士,观国之光。

乾隆题贡院

踞艮岳以开坛,秉铎高呼,再见孔曾思孟面目;

临汴水而结社,环桥静理,咸闻濂洛关闽心传。

佚名题大梁书院

对联摘自:搜狐社区纸屑轻舞帖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一)彝山书院

  彝山书院,位于河南开封城彝山之麓。彝山“东控淮徐,北连赵魏,西有成皋洛阳之固,南抚汝邓陈蔡之疆,大气磅礴”,为古城一大胜地。清道光八年(1828)知府栗毓美、知县刘荫堂于此创建书院。因大梁书院兼收生员、童生,弊病甚多,为“念培养英才之道自成童始”,特建此专课童生,并建考棚,以除试课抄袭顶替之弊病,而拔擢真才。山长史致昌主讲7年,制订章程,刊刻课艺,编撰书院志。生徒年中县试者少则20多人,多则30-40人。有房屋56间,二十二年重修,计有大门、奎星阁、讲堂、考棚、东亭、卷石山房、小琅琊精舍、正业堂及迎旭、延明、仁静、知乐、慎行、资深、广益、藏密诸斋,还取艮岳遗石叠成留云峰,峰下有小蓬池,加以古槐苍松,环境极为清幽。咸丰三年(1853)因经费被官府挪用,屋宇渐颓。同治十一年(1872)巡抚李鹤年捐银5000两为学生膏火费;又捐银1000两,增修山长居宅。光绪十六年(1890)知县黄璟再次重修。三十一年改为开封中学堂。今为开封市第五中学。

仁规义矩;

秋实春华。

佚名题门楼

此日不得再;

所游必有常。

清代史致昌题考棚

文无定价惟求是;

理得真诠始见精。

清代王怀玉题考棚

一亭临水地幽极;

群山在目情欣然。

清代史致昌题东亭

东壁图书在掌握;

中州文物罗心胸。

清代钱梠叔题奎星阁

圣神教同,文炳千古;

天人理贯,笔灿一枝。

清代徐应辰题奎星阁

近北阙之辉光,人占星聚;

焕中州之文物,岁纪河清。

清代史致昌题奎星阁

讲院秋高文境辟;

梁园雪满赋才多。

清代张祥河题正业堂

笃行在明伦,列弟子之斑,愿吾图敦崇实学;

读书期致用,为庙堂之器,从此地立定根基。

清代史致昌题正业堂

藏修息游,须念贤公卿之缔造;

文章道义,勉循古濂洛之渊源。

清代史致昌题讲堂。藏修息游:语出《礼记·学记》,藏指怀抱,修指学习,息指止劳,游指闲适。 濂洛:宋代理学的两个派别。濂,指周敦颐学派;洛,指洛阳二程

风气会八方,认定指归,端在濂源洛委;

学人展初步,拓一眼界,还从岳色河声。

清代许乃钊题讲堂。指归:主旨、意向。 源、委:原指水的发源和归宿,引申为道理的本末和底细

留伊洛之典型,道脉绵延,须共体传心于往哲;

钟河嵩之灵秀,人才振起,要在端进步于初基。

清代王怀玉题讲堂

励志肇童蒙,溯彝山挺秀,汴水流芳,中土英贤归手授;

储才先士习,况孟氏遗风,程门立雪,千秋正学著心传。

清代邹鸣鹤题讲堂

(二)黄 园

黄璟,字小宋,号二樵,晚号铁生,斋号四百三十二峰草堂,广东南海人。清道光辛丑年(1841)生于四川其父任所,1843年随父来豫(其父调任灵宝尉)。黄小宋曾先后任唐县、濬县、沈丘、祥符、禹州知县及陕州知州等官职。1900年因为民办事而得罪长官,被议免职。1901年在开封随省府各级官员迎接西太后及光绪帝銮驾后,奉特旨复官调北洋通商大臣衙门,1902年奉派考察日本农务,1909年官豫南道,1911年辞官赋闲,先后寓居开封多年,直至80余岁去世。其自题宋园楹联“二十从军,三十出宰,五十作牧,七十巡方,倦游嵩洛归田去;怡园梦草,陶园栽花,葵园锄莠,宋园种药,小筑楼台近水居”,巧妙地道出了主人平生的经历。而另一副楹联“三百本海棠花,老于乔木;四十年梁苑客,今作主人”,则足以说明开封可称得上黄氏的第二故乡。

黄璟除了1913年在杨家湖北岸修有“宋园”外,此前于1900年还在曹门外辟有“黄园”,又名“怡怡别墅”。园中建亭筑屋,莳花种竹,文人骚客,往来于此,游览题咏,盛会空前。从曾伯渊题写的楹联“樊楼灯火、梁苑烟花,如读东京梦华录;何氏山林、谢家池阁,会续西园雅集图”,不难想见当时情景。

平地起楼台,都从木屑竹头妙造;

前朝荷思宠,尚留锡福增寿宸章。

黄璟

不负当初心,是明月前身、梅花知己;

收拾数间屋,为青山有约、白水寻盟。

黄璟

方塘潋滟存新水;

老树槎桠无丑枝。

黄璟

异时谨事东篱菊;

华颠遍赏洛阳春。

黄璟

作诗颇似六一语;

细草犹开三两花。

黄璟

到此酒垆应更好;

问渠佳树是谁载。

黄璟

宦游嵩洛七旬叟;

家藏罗浮四百峰。

黄璟

潘杨两湖分清浊;

汴洛文人共宴游。

黄璟

云气生虚壁;

荷香入水亭。

佚名题云锦淙

借此一团水;

权作无湖游。

佚名题末了亭

九霄香透金茎露;

八月凉生玉宇秋。

佚名题四照轩

千重碧树锁青苑;

四面朱楼卷画帘。

佚名题光霁堂

树影悠悠花悄悄;

晴云漠漠柳毵毵。

佚名题竹间水际

层轩静华月;

修竹引蕙风。

佚名题吹草堂

春烟生古石;

疏柳映新塘。

佚名题面水层轩

怪石尽含千古秀;

春光欲上万年枝。

佚名题胜慨楼

紫阁丹楼纷照耀;

修篁灌木势交加。

佚名题涟漪阁

可居兼可过;

非铸复非熔。

佚名题锦镜阁

扁舟荡云锦;

流水入楼台。

佚名题锦镜阁

何曾日涉原成趣;

恰值云开亦觉欣。

佚名题锦镜阁

湖光似镜云霞热;

松气如秋枕簟凉。

佚名题澄碧堂

(三)鉴 园

别开幽境;

小有洞天。

佚名题鉴园

且谈风月;

聊寄壶觞。

佚名题挹岚轩

柳阻筛槛绿;

花影络阶红。

佚名题挹岚轩

四壁梅花孤塔影;

半城晴雪万家烟。

佚名题朗榭阁

何处笛声催月上;

有时云影送诗来。

佚名题朗榭阁

机象外融,升高有属;

恬淡自适,养物作春。

佚名题朗榭阁

致石成山,蓄溪得水;

安门对月,就阁临风。

佚名题秋曙亭

常爱溪山对无事;

不难风月集嘉宾。

佚名题憩云阁

眼底云烟皆是幻;

胸中丘壑竟何奇。

佚名题春系舫

壁绕藤苗,窗含竹影;

风依桐树,鹤听琴声。

佚名题春系舫

曲榭好风来,喜入耳书声、写心琴语;

小楼新月上,看烟笼塔院、碧映亭台。

佚名题荣荆书屋

微雨新晴,协风应律;

贞菌抽箭,秋兰被崖。

佚名题诵芬堂

艮岳渺难寻,试看池畔树峰,如展米家新画稿;

狮林常寄想,携到江南片石,恍瞻吴郡好湖山。

佚名题拥翠山房

(四)其它古迹

金马并游年最少;

玉堂初直夜犹寒。

佚名摘苏易简、欧阳修诗句题宋学士院

一径向谁开,近接乌台分曙色;

三年曾我往,好留鸿爪识巢痕。

梁曦初题明河南道衙御史署

春王正朔颁千载;

开国元勋第一家。

佚名题徐府

场列东西,两道文光直射斗;

帘分内外,一毫关节不通风。

杨士奇题河南试院文衡门

后百十三年雪苑衡才,公赋月华、我书去物;

合万一前人风檐奏艺,昔吟桂子、今占花魁。

陈夔龙题河南试院

立政待英才,慎乃有司,知人则哲;

与贤共天位,勖责多士,观国之光。

乾隆题贡院

踞艮岳以开坛,秉铎高呼,再见孔曾思孟面目;

临汴水而结社,环桥静理,咸闻濂洛关闽心传。

佚名题大梁书院

对联摘自:搜狐社区纸屑轻舞帖 整理制作:恶人谷珠楼  转贴请注明


相关文章

  • 2017年河南省导游资格考试大纲
  • 2017年(河南)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大纲 注:由于前四条全国都是一致, 河南考生可直接拉到第五条查看河南省的考试要求. 一.考试性质 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为国家和社会选拔合格导游人才的全国统一的准入类 ...查看


  • 一 河南省旅游资源的基本分类
  • 一 河南省旅游资源的基本分类 依据旅游资源属性的分类,依据旅游资源本身的基本属性,可以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自然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 (典型地质构造遗迹.标准地层剖面.生物化石点.岩石与矿物.自然灾变遗迹.山岳景 ...查看


  • [说明文]灵泉瑞溢
  • 距许昌城西14公里处有三大古井,即灵井.王井和李井,而灵井最为有名,古称"灵泉瑞溢",是许昌十景之一. "灵泉瑞溢"是对灵井古井的美称,它原在灵井镇卫灵公庙内,卫灵公乃战国时许国许穆夫人之侄,因数次来 ...查看


  • 郑州行(3)--铁塔公园
  • (2009-10-12 08:21:12) 转载▼ 标签: 河南 开封 老建筑 旅游 名胜 摄影 分类: 旅游景点推荐 铁塔位于开封城内东北隅铁塔风景区内,秀丽挺拔,雄居中原,以它精湛绝妙的建筑艺术和雄伟秀丽的修长身姿而驰名中外,被人们誉为 ...查看


  • 趵突泉李清照纪念堂
  • 济南趵突泉景区中部有一座古建筑----李清照纪念堂,整个纪念堂面积四千余平方米,是典型的宋代建筑.院内歇山飞檐绮丽多姿,悬山抱厦丰富多变,曲廊凹凸有致,院落花木扶疏,飞亭叠瀑,十分雅致.纪念堂分为东.西两处院落.东院又分南北两院,由回廊连接 ...查看


  • 白云禅寺说白云
  • 也许,这就是机缘--我们的民权笔会一连数日,天朗气清,爽风盈怀,就要去游览白云禅寺了.早晨起来突然大雾弥漫,遥遥看去,古刹绰约在飘飘渺渺的仙云中,正是:"寺院有年青史载,禅门无锁白云封".穿云破雾,我们走进寺院,仿佛步入 ...查看


  • 彰显衙署文化,突出地方特色--南阳府衙楹联综述|内乡县衙博物馆
  • 彰显衙署文化,突出地方特色--南阳府衙楹联综述 [来源:原创] [作者:李陈广] [日期:2011-07-26] --> 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始于五代十国时期,明清两代尤为兴盛.明代,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 ...查看


  • 2013年导游证考试导游词
  • 各位游客,今天我们一起来游览北国的名山圣水----云台山. 云台山属太行山系,是豫北的名山.因山势险峻,主峰孤密秀矗,形似一口巨锅,兀覆在群峰之上,山间常年云雾缭绕,故得名云台山.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东北30公里的修武县境内.北邻山西省 ...查看


  • 关于振兴宝丰诗联文化的思考与建议
  • 拓展宝丰文化现象 振兴宝丰诗联的 思 考 与 建 议 一.序言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中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我们一直倡导弘扬传统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诗词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今已成为唐宋明清以来的第三次繁荣时期,爱好的人数更多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