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月 Vol.39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Jan. 2017
语气副词“并”的语法功能研究
王越丽
(辽宁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摘 要:以否定词前的语气副词“并”为研究对象,对“并”的“加强否定语气说”和“否定预设说”进行了评析。在汲取“否定预设说”中“预设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并”首先激活并凸显句子的预设,并与偏离预设的情况形成对比,表达一种反预设信息,突出句子的焦点;多带有个人主观性,表达申述辨明的态度;时有陈述语气,表示一种客观陈述。
关键词:并;否定;预设;焦点;主观性 中图分类号:H109.4
A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9-9115(2017)01-0027-04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7.01.007
On Grammatical Function of Modal Adverb “Bing”(并)
W ANG Yue-li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6, China)
Abstract: The modal adverb “Bing” (并) before negative words is studied. Firstly two versions of “Bing” (并) are analyzed. One is to strengthen the negative tone and the other is negative presupposition. Based on Presupposition from Negative Presupposition Theory, a conclusion is put forward: “Bing” (并) first activates and highlights the presupposition, then makes contrast with the situations deviating from the presupposition in order to express an anti preset information which will highlight the focus of the sentence with more individual subjectivities and the attitudes to state or distinguish. It is Sometimes indicative to express an objective statement.
Key Words: “Bing ”(并); negation; presupposition; focus; subjectivity
一、引言
“并”有副词和连词两种词性,我们以“并+否定结构”中的语气副词“并”为对象,对其语法功能加以探讨。前贤对其用法意义、形成机制、句法语义语用层面都曾有过讨论,很多辞书、字典也都有收录。笔者仅在评析前贤观点基础之上,提出一己之见。
二、对前贤观点的评析 对于语气副词“并”,我们主要归纳了两种主要观点:“加强否定语气说”和“否定预设说”。
(一)“加强否定语气说” 对于“并”的语法功能,《现代汉语八百词》[1]
认为:“加强否定的语气,放在‘不、没(有)无、未、非’等前边,常用于表示转折的句子中,有否
定某种看法,说明真实情况的意味。”马真[2]认为“加强否定语气,强调说明事实不是对方所说的或一般人所想的,或自己原先认为的那样,往往含有辩驳
[3]或说明真实情况的意味”。《现代汉语词典》认为“加
强否定的语气,略带反驳的意味”。《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只能放在否定词前边,用来加强否定的语气,略含有反驳的语气和阐明实在情况的味道。”[4]以上观点的相同之处就是都认为语气副词“并”有“加强否定语气”的作用,故我们将其归纳为“加强否定语气说”。而“加强否定语气说”包涵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为“加强”,即加强否定语气,这是大家所认为的“并”的主要功能。二为“意味”,即“反驳的意味、辩驳的意味、说明(阐明)真实情况的意味”,“意味”这一内容,被大家认为是辅助
──────────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4BYY113) 收稿日期:2016-05-16
作者简介:王越丽(1991-),女,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 -27-
第39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月 功能,前边通常加“略带”“略含有”“往往含有”等词。对“加强否定语气说”加以评析,需考虑这两方面内容。
“加强否定语气说”的第一个方面:“加强”。我们先看一组例子:
(1)对青少年的事不要干涉过多过细并不等于对他们的事不闻不问,而是采取平等方式与他们交谈。
(2)见老李进来,她并没有起立,而是礼貌地点了一下头。
(3)a. 小王,你这样做不对,你应该考虑一下你父母的感受。
b. 小王,你这样并做不对,你应该考虑一下你
父母的感受。
(4)a. 你再吃点吧。
b. 我并不能再吃了。*
例(1)中“并”可以用语气副词“绝”“绝对”替换,确实加强了否定语气。例(2)似乎感觉不到“并”起了加强否定语气的作用,去掉“并”后否定语气也不会因此减弱。例(3)的语境是说话者劝说听话者接受自己的观点,一般来说委婉的语气更容易使人接受,如果句子中的“并”轻读,b 的语气较a 更加委婉,否定语气反而减弱了,可以说该例中语气副词“并”弱化了否定语气。而且“并”不像“绝对”“根本”“一定”“确实”那样可以用在所有的否定词前边加强否定语气。例(4)B 就是错误的句子,“并”如果换成“确实”则是正确的句子,而且起到加强否定语气的作用。通过以上四例,可以说否定语气加强与否与“并”没有直接联系。
“加强否定语气”的第二个方面:“意味”,即“反驳的意味、辩驳的意味、说明真实情况的意味”。“意味”的表述方式都是以“加强否定语气”为主,表达“意味”为辅,仅仅是在“加强否定语气”时附带的。胡勇[5]提到:“我们调查了139万字的王朔小说,发现其中带有语气副词“并”的否定句绝大多数表示反驳。这类小句发挥反驳功能的典型语境也是对话语境,特别是以第一人称为主语的时候。”我们同意语气副词“并”经常表示反驳,而且典型语境为对话语境。
(5)a. 你为什么还不把我的书还给我?
b. 我并没有借你的书啊,是小红借的。 (6)我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分歧。
例(5)中“并”表示反驳。首先A 有了“一定是B 借的我的书”这个认定,进而对其进行责问,B 用“并没有”对这一责问进行了反驳,并给出自己的理由。例(6)这句话的语境一定是“有人认为我
-28-
们之间有分歧”,说话人用“并没有”加以否定带上了辩驳的色彩。但有时语气副词“并”的加入表示反驳色彩比较弱甚至是比较偏重客观陈述:
(7)李明一家人过着并不富足的生活。
(8)小明最近上课老走神,他以前可并不这样。 (9)天气预报说近期会有暴风雪,但并没说哪一天。 (10)一加一并不等于二。
例(7)关注的是生活水平富裕与否的真实性,是一个客观的陈述,并没有反驳什么。例(8)“并”只是通过“以前”和“现在”小明上课状态的对比,陈述了小明上课状态的变化,也没有表达反驳。例(9)也是一个客观陈述,只不过句子中包含一个模糊信息“哪一天”,“并”的加入突出了这一模糊信息的未知或不可知。可见这三例反驳意味很弱,甚至可以说并没有反驳的意味,而是重在客观陈述,语气比较平和。“说明真实情况的意味”也不确切。例(10)是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但却不是事实真相也不是真实情况,只是表达了说话人自己的态度,是说话人自己认定的事实,如“一个人加一个人并不等于两个人,而是等于一个家”。
由上,我们可以得出,“加强否定语气说”两方面的内容都有不确切之处。
(二)否定预设说
彭小川[6]首先在“并”这一问题上引入了预设的概念。他认为“预设”又称“前提”,“它以实际的语言结构意义为依据,靠逻辑概念、语义、语境等推断出话语的先决条件”,预设又分为“逻辑—语义预设”与“语境预设”两种。他认为语气副词“并”出现的前提条件是:要求有一个语境预设,语境预设是谈话双方所共知的。比如,说“这件事我并没有告诉小红呀”这句话的时候,语境预设就是“有人认为我己经把这件事告诉小红了”。他认为语气副词“并”的作用就是“加强对语境预设的否定”,进而“强调事实或看法不是所认为的或可能会推想的那样”。彭文的分析很有开创意义和合理性,在他之后的学者研究语气副词“并”时都会运用预设理论。笔者认为语气副词“并”不是否定副词,没有否定的功能,故不能对语境预设进行否定。齐沪扬[7]认为某些语气副词也有否定预设的功能,如反诘类语气副词“难道、岂、何曾”等以及某些具有语用否定意义的副词“白、空、干、瞎、徒、虚、枉”等,也没有提到“并”。所以认为彭文的不足之处在于语气副词“并”直接否定了预设。
王明华[8]则是从逻辑推理的角度来分析语气副词“并”,他把“并”所在的小句看成一个判断,即
王越丽:语气副词“并”的语法功能研究
“并非A ”,这个判断是以A 的存在为预设或逻辑前提的,这样,含有语气副词“并”的语段就存在一个推理过程:A ,(但是)并非A 。“并”的作用就是用来否定A ,也就是对某一预设或逻辑前提进行否定。笔者同样认为起否定作用的是否定词,而不是语气副词“并”。
温锁林[9]认为话语中使用“并”,就是通过激活背景小句所提供的预设,并借助它依附的否定性主表小句形成对这一预设的否定,增加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与态度。笔者部分同意温锁林的观点,如“激活预设”“主观性表达”等,后文将汲取前两种观点的合理之处,对“并”的语法功能加以解释。
三、“并”的语法功能分析
我们认为“并+否定结构”中的语气副词“并”是一个预设触发语,首先激活并凸显句子的预设,并与实际情况或作者的主观认定(偏离预设的情况)形成对比,表达一种反预设信息,突出句子的焦点,多带有个人主观性,有申述辨明的色彩,时有陈述语气,表示一种客观陈述。
(一)语气副词“并”的语义背景
话语中使用“并”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一个预设。这里的预设是语用预设,指言语双方都已经知道的常识或者听到话语之后根据语境可以推理出来的信息。简单地说,如果说话人在说句子S 时,认为P 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认为听话人也了解,那么,P 即S 的预设。
我们把预设分为显性预设和隐形预设[10]。显性预设是话语交际中已经明确表述出来的。如:
(11)我以为他也去中国了,谁知他并没有去。 (12)他并非像某些迷信的猎人那样因犯忌而未对它开枪。
例(11)的预设是“我以为他去中国了”,在前一个分句表示出来了,例(12)的预设“某些迷信的猎人因犯忌而未对它开枪”,在句子的状语中表现出来了。
隐性预设可以从上下文中推断出来,也可以是社会上共识性的知识,即理想认知模式。如:
(13)尽管他已经痊愈了,但是今天并没有来上课。(14)人一走,茶并不能凉。
例(13)由“他已经痊愈了”,我们可以推理得出一个预设即“他可以来上课”。例(14)“人一走,茶就凉”即“人走茶凉”是中国的俗语,本义喝茶的人走开后,那茶就慢慢变凉了,比喻世态炎凉,人情淡漠,是中国人共识性的知识。这两例句子的预设都没有明确地从话语中体现出来。
话语中使用“并”的第二个条件就是说话者的主观条件,包括说话者的认知倾向和说话者的表达意图。说话者的认知倾向指说话者认为预设信息与事实情理或自己的主观认定不符。主观意图指说话者想表达自己的主观认定,进而达到一个反预设的效果。例(14)的预设是“人一走,茶就凉了”,这是一个中国社会上共识性的知识,是说大家通常认为世态炎凉、人情淡漠,而说话者有一个与之相反的观点,即与该句的预设相反,比如说现在社会人与人之间更加有爱了,并且想申述这个观点,就用了“并”。
(二)预设触发语与预设偏离
预设会受语句中某些词语影响而“触发”出来,这些词语被称为“预设触发语”。如表示重复的副词“又、再、也”等[11]。
(15)他又哭了。(激活预设“他曾经哭过”。) (16)我也要去北京。(激活预设“有人去了北京”。)
我们认为“并”也是这样一个预设触发语,激活句子中的预设,使句子中的显性预设或隐性预设更加显豁明晰。如例(11)(12)中的显性预设和例(13)(14)中的隐形预设,被语气副词“并”激活并凸显。“预设偏离”是指说话者要表达的实际情况或主观认定与说听双方共知的预设不符,甚至是相反。“并”就表达了句子中的预设,与实际情况或说话人的主观认定这样两种命题的对比,表达了预设偏离义,突出了反预设的信息。
如上文的例子:例(6)的预设是“有人认为我们之间有分歧”,而实际情况偏离了预设“没有分歧”,“并”的加入实现了这两种情形的对比,表达的是与听话人的预设相反的信息。例(11)表达的是与自己预设相反的信息,例(14)表达的是与言语社会共享的预设相反的信息,均表达了一种预设偏离义,突出的是反预设的信息。
(三)焦点、主观性
“并”后的信息是信息的焦点,即一个语言单位的信息重心或是给听话人或读者带来新信息的那些语言成分。“并”的加入使整个表述的重点显得明确而又突出。Lyons [12]指出,说话者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这就是语言的主观性。
虽然主观性普遍存在于语言使用之中,但实际语言中,通常只有一部分成分是专门用来明确表达主观性的,语气副词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语气副词“并”大多带主观性,有申述辨明的色彩,多用于对话语境或是表述个人与众不同的观点时。如上
-29-
第39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月 文的例(5)(14)就表达了个人主观性色彩。例(5)“并”首先凸显了预设“A 认为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小红”,并把这一预设与偏离预设的实际情况“没有告诉她”形成对比,表达了一种预设偏离义,突出信息的焦点是“没有告诉他”这一反预设信息,表明了B 对A 责难的申述辩明的态度。例(14)预设是“人一走,茶就凉了”,这是社会共识性预设,“并”使之激活并凸显,与作者的主观认定“人一走,茶不一定凉”形成了对比,突出信息的焦点是“茶并没有凉”这一反预设信息,有为自己观点申述辩明的态度。
但有时主观性色彩不强,此时多为陈述语气,偏重客观陈述,如上文的例(7)“并”激活的预设是他以前“上课不走神”,并与现在“上课老走神”的情况形成一个对比,突出“现在老走神”这一焦点信息,主要是述实,偏重于陈述小明最近和以前上课的一种对比情况。例(8)“并”激活的预设是“天气预报应该说明是哪一天有大暴雨”并与偏离预设的现状“没有说明是哪一天”之间形成一个对比,突出一个反预设信息,主观性不强,偏重客观事实的陈述。
四、“并”的语法功能总结
“并+否定结构”中的语气副词“并”作为一个预设触发语,首先激活并凸显句子的预设,并与实际情况或作者的主观认定(偏离预设的情况)形成对比,表达一种反预设信息,突出句子的焦点,多带有个人主观性,表达说话人申述辨明的态度;时
-30-
有陈述语气,表示一种客观陈述。
[参考文献]
[1] 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86.
[2] 马真.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04-206.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5
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8.
[4] 北京大学中文系.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86.
[5] 胡勇. 语气副词“并”的语法功能与否定[A].语法研究和探
索(十四)[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10-118.
[6] 彭小川. 副词“并”、“又”用于否定形式的语义、语用差异[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54-61. [7] 齐沪扬, 丁婵婵. 反诘类语气副词的否定功能分析[J].汉语
学习,2006(5):3-13.
[8] 王明华. 用在否定词前面的“并”与转折[J].世界汉语教学,
2001(3):19-24.
[9] 温锁林. 语气副词“并”的语法意义[J].语文研究,2009(3):13-
17.
[10] 田旭红. 语气副词“并”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兼谈语气
副词“并”的教学[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5:12.
[11] 颜力涛. 汉语被字句的“偏离义”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04:33.
[12] Lyons J. Semantics (Vol.2)[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
versity Press, 1977: 739.
(责任编辑、校对:任翠香)
第39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月 Vol.39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ty Jan. 2017
语气副词“并”的语法功能研究
王越丽
(辽宁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摘 要:以否定词前的语气副词“并”为研究对象,对“并”的“加强否定语气说”和“否定预设说”进行了评析。在汲取“否定预设说”中“预设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并”首先激活并凸显句子的预设,并与偏离预设的情况形成对比,表达一种反预设信息,突出句子的焦点;多带有个人主观性,表达申述辨明的态度;时有陈述语气,表示一种客观陈述。
关键词:并;否定;预设;焦点;主观性 中图分类号:H109.4
A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009-9115(2017)01-0027-04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7.01.007
On Grammatical Function of Modal Adverb “Bing”(并)
W ANG Yue-li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6, China)
Abstract: The modal adverb “Bing” (并) before negative words is studied. Firstly two versions of “Bing” (并) are analyzed. One is to strengthen the negative tone and the other is negative presupposition. Based on Presupposition from Negative Presupposition Theory, a conclusion is put forward: “Bing” (并) first activates and highlights the presupposition, then makes contrast with the situations deviating from the presupposition in order to express an anti preset information which will highlight the focus of the sentence with more individual subjectivities and the attitudes to state or distinguish. It is Sometimes indicative to express an objective statement.
Key Words: “Bing ”(并); negation; presupposition; focus; subjectivity
一、引言
“并”有副词和连词两种词性,我们以“并+否定结构”中的语气副词“并”为对象,对其语法功能加以探讨。前贤对其用法意义、形成机制、句法语义语用层面都曾有过讨论,很多辞书、字典也都有收录。笔者仅在评析前贤观点基础之上,提出一己之见。
二、对前贤观点的评析 对于语气副词“并”,我们主要归纳了两种主要观点:“加强否定语气说”和“否定预设说”。
(一)“加强否定语气说” 对于“并”的语法功能,《现代汉语八百词》[1]
认为:“加强否定的语气,放在‘不、没(有)无、未、非’等前边,常用于表示转折的句子中,有否
定某种看法,说明真实情况的意味。”马真[2]认为“加强否定语气,强调说明事实不是对方所说的或一般人所想的,或自己原先认为的那样,往往含有辩驳
[3]或说明真实情况的意味”。《现代汉语词典》认为“加
强否定的语气,略带反驳的意味”。《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只能放在否定词前边,用来加强否定的语气,略含有反驳的语气和阐明实在情况的味道。”[4]以上观点的相同之处就是都认为语气副词“并”有“加强否定语气”的作用,故我们将其归纳为“加强否定语气说”。而“加强否定语气说”包涵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为“加强”,即加强否定语气,这是大家所认为的“并”的主要功能。二为“意味”,即“反驳的意味、辩驳的意味、说明(阐明)真实情况的意味”,“意味”这一内容,被大家认为是辅助
──────────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4BYY113) 收稿日期:2016-05-16
作者简介:王越丽(1991-),女,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 -27-
第39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月 功能,前边通常加“略带”“略含有”“往往含有”等词。对“加强否定语气说”加以评析,需考虑这两方面内容。
“加强否定语气说”的第一个方面:“加强”。我们先看一组例子:
(1)对青少年的事不要干涉过多过细并不等于对他们的事不闻不问,而是采取平等方式与他们交谈。
(2)见老李进来,她并没有起立,而是礼貌地点了一下头。
(3)a. 小王,你这样做不对,你应该考虑一下你父母的感受。
b. 小王,你这样并做不对,你应该考虑一下你
父母的感受。
(4)a. 你再吃点吧。
b. 我并不能再吃了。*
例(1)中“并”可以用语气副词“绝”“绝对”替换,确实加强了否定语气。例(2)似乎感觉不到“并”起了加强否定语气的作用,去掉“并”后否定语气也不会因此减弱。例(3)的语境是说话者劝说听话者接受自己的观点,一般来说委婉的语气更容易使人接受,如果句子中的“并”轻读,b 的语气较a 更加委婉,否定语气反而减弱了,可以说该例中语气副词“并”弱化了否定语气。而且“并”不像“绝对”“根本”“一定”“确实”那样可以用在所有的否定词前边加强否定语气。例(4)B 就是错误的句子,“并”如果换成“确实”则是正确的句子,而且起到加强否定语气的作用。通过以上四例,可以说否定语气加强与否与“并”没有直接联系。
“加强否定语气”的第二个方面:“意味”,即“反驳的意味、辩驳的意味、说明真实情况的意味”。“意味”的表述方式都是以“加强否定语气”为主,表达“意味”为辅,仅仅是在“加强否定语气”时附带的。胡勇[5]提到:“我们调查了139万字的王朔小说,发现其中带有语气副词“并”的否定句绝大多数表示反驳。这类小句发挥反驳功能的典型语境也是对话语境,特别是以第一人称为主语的时候。”我们同意语气副词“并”经常表示反驳,而且典型语境为对话语境。
(5)a. 你为什么还不把我的书还给我?
b. 我并没有借你的书啊,是小红借的。 (6)我们之间并没有什么分歧。
例(5)中“并”表示反驳。首先A 有了“一定是B 借的我的书”这个认定,进而对其进行责问,B 用“并没有”对这一责问进行了反驳,并给出自己的理由。例(6)这句话的语境一定是“有人认为我
-28-
们之间有分歧”,说话人用“并没有”加以否定带上了辩驳的色彩。但有时语气副词“并”的加入表示反驳色彩比较弱甚至是比较偏重客观陈述:
(7)李明一家人过着并不富足的生活。
(8)小明最近上课老走神,他以前可并不这样。 (9)天气预报说近期会有暴风雪,但并没说哪一天。 (10)一加一并不等于二。
例(7)关注的是生活水平富裕与否的真实性,是一个客观的陈述,并没有反驳什么。例(8)“并”只是通过“以前”和“现在”小明上课状态的对比,陈述了小明上课状态的变化,也没有表达反驳。例(9)也是一个客观陈述,只不过句子中包含一个模糊信息“哪一天”,“并”的加入突出了这一模糊信息的未知或不可知。可见这三例反驳意味很弱,甚至可以说并没有反驳的意味,而是重在客观陈述,语气比较平和。“说明真实情况的意味”也不确切。例(10)是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但却不是事实真相也不是真实情况,只是表达了说话人自己的态度,是说话人自己认定的事实,如“一个人加一个人并不等于两个人,而是等于一个家”。
由上,我们可以得出,“加强否定语气说”两方面的内容都有不确切之处。
(二)否定预设说
彭小川[6]首先在“并”这一问题上引入了预设的概念。他认为“预设”又称“前提”,“它以实际的语言结构意义为依据,靠逻辑概念、语义、语境等推断出话语的先决条件”,预设又分为“逻辑—语义预设”与“语境预设”两种。他认为语气副词“并”出现的前提条件是:要求有一个语境预设,语境预设是谈话双方所共知的。比如,说“这件事我并没有告诉小红呀”这句话的时候,语境预设就是“有人认为我己经把这件事告诉小红了”。他认为语气副词“并”的作用就是“加强对语境预设的否定”,进而“强调事实或看法不是所认为的或可能会推想的那样”。彭文的分析很有开创意义和合理性,在他之后的学者研究语气副词“并”时都会运用预设理论。笔者认为语气副词“并”不是否定副词,没有否定的功能,故不能对语境预设进行否定。齐沪扬[7]认为某些语气副词也有否定预设的功能,如反诘类语气副词“难道、岂、何曾”等以及某些具有语用否定意义的副词“白、空、干、瞎、徒、虚、枉”等,也没有提到“并”。所以认为彭文的不足之处在于语气副词“并”直接否定了预设。
王明华[8]则是从逻辑推理的角度来分析语气副词“并”,他把“并”所在的小句看成一个判断,即
王越丽:语气副词“并”的语法功能研究
“并非A ”,这个判断是以A 的存在为预设或逻辑前提的,这样,含有语气副词“并”的语段就存在一个推理过程:A ,(但是)并非A 。“并”的作用就是用来否定A ,也就是对某一预设或逻辑前提进行否定。笔者同样认为起否定作用的是否定词,而不是语气副词“并”。
温锁林[9]认为话语中使用“并”,就是通过激活背景小句所提供的预设,并借助它依附的否定性主表小句形成对这一预设的否定,增加了说话者的主观情感与态度。笔者部分同意温锁林的观点,如“激活预设”“主观性表达”等,后文将汲取前两种观点的合理之处,对“并”的语法功能加以解释。
三、“并”的语法功能分析
我们认为“并+否定结构”中的语气副词“并”是一个预设触发语,首先激活并凸显句子的预设,并与实际情况或作者的主观认定(偏离预设的情况)形成对比,表达一种反预设信息,突出句子的焦点,多带有个人主观性,有申述辨明的色彩,时有陈述语气,表示一种客观陈述。
(一)语气副词“并”的语义背景
话语中使用“并”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一个预设。这里的预设是语用预设,指言语双方都已经知道的常识或者听到话语之后根据语境可以推理出来的信息。简单地说,如果说话人在说句子S 时,认为P 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认为听话人也了解,那么,P 即S 的预设。
我们把预设分为显性预设和隐形预设[10]。显性预设是话语交际中已经明确表述出来的。如:
(11)我以为他也去中国了,谁知他并没有去。 (12)他并非像某些迷信的猎人那样因犯忌而未对它开枪。
例(11)的预设是“我以为他去中国了”,在前一个分句表示出来了,例(12)的预设“某些迷信的猎人因犯忌而未对它开枪”,在句子的状语中表现出来了。
隐性预设可以从上下文中推断出来,也可以是社会上共识性的知识,即理想认知模式。如:
(13)尽管他已经痊愈了,但是今天并没有来上课。(14)人一走,茶并不能凉。
例(13)由“他已经痊愈了”,我们可以推理得出一个预设即“他可以来上课”。例(14)“人一走,茶就凉”即“人走茶凉”是中国的俗语,本义喝茶的人走开后,那茶就慢慢变凉了,比喻世态炎凉,人情淡漠,是中国人共识性的知识。这两例句子的预设都没有明确地从话语中体现出来。
话语中使用“并”的第二个条件就是说话者的主观条件,包括说话者的认知倾向和说话者的表达意图。说话者的认知倾向指说话者认为预设信息与事实情理或自己的主观认定不符。主观意图指说话者想表达自己的主观认定,进而达到一个反预设的效果。例(14)的预设是“人一走,茶就凉了”,这是一个中国社会上共识性的知识,是说大家通常认为世态炎凉、人情淡漠,而说话者有一个与之相反的观点,即与该句的预设相反,比如说现在社会人与人之间更加有爱了,并且想申述这个观点,就用了“并”。
(二)预设触发语与预设偏离
预设会受语句中某些词语影响而“触发”出来,这些词语被称为“预设触发语”。如表示重复的副词“又、再、也”等[11]。
(15)他又哭了。(激活预设“他曾经哭过”。) (16)我也要去北京。(激活预设“有人去了北京”。)
我们认为“并”也是这样一个预设触发语,激活句子中的预设,使句子中的显性预设或隐性预设更加显豁明晰。如例(11)(12)中的显性预设和例(13)(14)中的隐形预设,被语气副词“并”激活并凸显。“预设偏离”是指说话者要表达的实际情况或主观认定与说听双方共知的预设不符,甚至是相反。“并”就表达了句子中的预设,与实际情况或说话人的主观认定这样两种命题的对比,表达了预设偏离义,突出了反预设的信息。
如上文的例子:例(6)的预设是“有人认为我们之间有分歧”,而实际情况偏离了预设“没有分歧”,“并”的加入实现了这两种情形的对比,表达的是与听话人的预设相反的信息。例(11)表达的是与自己预设相反的信息,例(14)表达的是与言语社会共享的预设相反的信息,均表达了一种预设偏离义,突出的是反预设的信息。
(三)焦点、主观性
“并”后的信息是信息的焦点,即一个语言单位的信息重心或是给听话人或读者带来新信息的那些语言成分。“并”的加入使整个表述的重点显得明确而又突出。Lyons [12]指出,说话者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这就是语言的主观性。
虽然主观性普遍存在于语言使用之中,但实际语言中,通常只有一部分成分是专门用来明确表达主观性的,语气副词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语气副词“并”大多带主观性,有申述辨明的色彩,多用于对话语境或是表述个人与众不同的观点时。如上
-29-
第39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月 文的例(5)(14)就表达了个人主观性色彩。例(5)“并”首先凸显了预设“A 认为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小红”,并把这一预设与偏离预设的实际情况“没有告诉她”形成对比,表达了一种预设偏离义,突出信息的焦点是“没有告诉他”这一反预设信息,表明了B 对A 责难的申述辩明的态度。例(14)预设是“人一走,茶就凉了”,这是社会共识性预设,“并”使之激活并凸显,与作者的主观认定“人一走,茶不一定凉”形成了对比,突出信息的焦点是“茶并没有凉”这一反预设信息,有为自己观点申述辩明的态度。
但有时主观性色彩不强,此时多为陈述语气,偏重客观陈述,如上文的例(7)“并”激活的预设是他以前“上课不走神”,并与现在“上课老走神”的情况形成一个对比,突出“现在老走神”这一焦点信息,主要是述实,偏重于陈述小明最近和以前上课的一种对比情况。例(8)“并”激活的预设是“天气预报应该说明是哪一天有大暴雨”并与偏离预设的现状“没有说明是哪一天”之间形成一个对比,突出一个反预设信息,主观性不强,偏重客观事实的陈述。
四、“并”的语法功能总结
“并+否定结构”中的语气副词“并”作为一个预设触发语,首先激活并凸显句子的预设,并与实际情况或作者的主观认定(偏离预设的情况)形成对比,表达一种反预设信息,突出句子的焦点,多带有个人主观性,表达说话人申述辨明的态度;时
-30-
有陈述语气,表示一种客观陈述。
[参考文献]
[1] 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86.
[2] 马真. 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04-206.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5
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98.
[4] 北京大学中文系.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86.
[5] 胡勇. 语气副词“并”的语法功能与否定[A].语法研究和探
索(十四)[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10-118.
[6] 彭小川. 副词“并”、“又”用于否定形式的语义、语用差异[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54-61. [7] 齐沪扬, 丁婵婵. 反诘类语气副词的否定功能分析[J].汉语
学习,2006(5):3-13.
[8] 王明华. 用在否定词前面的“并”与转折[J].世界汉语教学,
2001(3):19-24.
[9] 温锁林. 语气副词“并”的语法意义[J].语文研究,2009(3):13-
17.
[10] 田旭红. 语气副词“并”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兼谈语气
副词“并”的教学[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5:12.
[11] 颜力涛. 汉语被字句的“偏离义”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
2004:33.
[12] Lyons J. Semantics (Vol.2)[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
versity Press, 1977: 739.
(责任编辑、校对:任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