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知足常乐
摘要:当代大学生几乎都有着自己的理想,但是在追逐、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却鲜有人既收获了成功,又收获了快乐,往往是顾此失彼,无法实现理想和快乐两者的兼得,这主要是由对理想的错误认知造成的。只有对理想有着正确、全面、客观的认知,才有可能为自己设定合适的、操作性强的理想,使自己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得到满足,感到快乐。
关键词:理想 知足 快乐 实现 认识
引言
何谓理想? 理想, 即对未来事物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与空想和幻想有所不同或是指符合希望的、使人满意的。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理想是指前者(即名词意义上的理想)。而知足常乐则是指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因此常被用来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并且也往往是积极意义上的知足。
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我们,都有着自己的理想,我们的理想或现实,或远大,或崇高...... 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理想与其所处的环境相对应,因此理想在时间上往往是有局限性的,是随着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小学时我们的理想可能是每天快快乐乐地玩而不用做功课,初中时候我们的理想可能是考上一所好的高中,高中时我们的理想往往是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而大学时的我们的理想就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和考研, ,们的理想有可能是创业,有可能是毕业后找份好工作......
生活中,人们常常用知足常乐来奉劝别人,希望别人能好好珍惜现在的所有,不要过于冒进以至于得不偿失。因此,对于理想,我们也毫无疑问应当采取知足常乐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切忌好高骛远,为自己设定一些更本不可能实现或者短期内无法实现的理想。从另一个方面看,即便是为自己设定了过高的理想,自己当前尚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对于自己现在所取得的成绩也应该觉得满足,从而获得快乐。
但是这两者为什么会产生联系呢?这就是接下来我将要探讨的问题。
一、理想与知足常乐相关联的必要性
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具有实现可能性的, 对于未来的向往、憧憬、追求和奋斗目标的一种社会思想意识。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1](P21)理想是人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理想,否则就没有了前途和希望。
当代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在一些情况下指的是单纯追求自身物质生活品质的理想。现在很多大学生的理想只是出去之后能找个报酬更多的工作, 过得上一种“小资”生活, 或者更多钱, 更“好”的生活。我想这与市场经济在国内的确立也有一些关系, 物质的极大繁华的确是不小的诱惑。这种理想看似很现实、很合理,比起一些更加崇高的理想说来更容易使人满足和感受到快乐,可是事实上并不可取。我们文中所要探讨的理想与知足常乐是建立在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理想上的满足与快乐,而并非当代许多大学生思维误区里的所谓的“理想”和“快乐”。
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陶渊明自身的理想和知足常乐能给于我们不少的启示。陶渊明生活在封建社会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他为了坚持自己知识分子的气节和建设美好社会的理想,毅然决然辞官归去,归隐故里,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对于此,他毫无后悔之意,而是通过不断的诗词散文的写作来表明自己的志趣,对现存社会制度进行否定与对理想世界无限追慕和向往,安贫乐道,满足于惬意的隐居生活。这样的让人无法理解的理想,需要我们抛弃尘世中的所得而去追求一种未知,是我们所不敢去付诸实践的,而陶潜却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真真正正地去与俗世背道而驰,让人深深折服。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想,我们有了理想就应该努力地为实现理想而去努力奋斗,而不是畏手畏脚、无所作为,等待理想的消逝。纵使这个理想会使你遭致大家的误解和口诛笔伐,你倘若下定了决心,那也应该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坚持下去,坚持总会出成绩的。尽管这个理想注定了付出的或者牺牲的要远远比你得到的多,那你也应该对你的所得(无论是经验、教训还是得到的回报)感到欣慰,感到满足,感到快乐...... 正是因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对于理想经常会陷入思维的误区,好高骛远,甚至没有明确的理想,或者是对理想的要求太多而自怨自艾,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将理想与知足常乐相关联,从而辩证、发展、全面地看待这个世界,为自己设定正确、合理的理想,学会知足常乐。
二、为什么大学生们会设定不合理的理想并且常常不知足不常乐?
根据调查研究,认为理想不重要或自己没有理想的同学几乎是不存在的,但在理想的具体内容及对理想的认识上容易出现一些误区,因此大学生们为自己设定的理想也常常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首先,很多同学认为理想就是人生的目标。有的同学认为:没有目标的生活就是无所事事、没有理想的生活,就是虚度人生。还有的同学指出:大多数人的生活中都有目标,但许多人的目标里只有私利和钱财。如果一个人能够抛弃私念,将祖国人民的事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他就具有了崇高的理想。这样的观念和对于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应该说是相当崇高和难得的。大学生在崇高的人生理想与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间往往缺乏必要的理论修养和实践体会,我们有限的经历使我们难以从容地把握理想与现实的空间距离,这就容易导致纸上谈兵了。对理想的“目标化”理解,一方面使大学生们自以为概念明确,拥有理想,另一方面也使理想成了我们的一种生活常识和日常套语,失去了原本应该具有的意义。此外,重要的一点是大学生们往往把人生的理想想象成生活列车的终点站,当我们的计划中所要现实的目标未能在生活进程中如愿以偿地达到时,理想的目标也就随之变得遥远和空泛,失去了向往的意义。[2]因此,连理想尚如此,还何谈知足常乐呢?
其次,不容质疑,通过职业和职务来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是今天大学生成长历程中无法回避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有的家长从小就用“再不用功,长大了让你去倒垃圾!”的语言训斥孩子,有的家长则用“切身体验”这样来教育孩子:“你看爸爸妈妈干工人农民的生活是多么辛苦,你上大学后要争取到办公室里工作。”正因如此,今天的大学生们在描绘自己的人生蓝图里,往往会将未来的职业、职务和薪酬作为自己的参考系,为自己设定了过度理想化的理想,虽然觉得学习紧张艰苦,但未来是“充满了理想”,却从未意识到这样的理想是病态的理想,需要重新修订。在这样的“理想”阴影下学习和生活,即使自己做得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却往往达不到理想中为自己设定的的效果,因此也往往无法得到自
己渴求的那种满足感,怅然和失落感油然而生,心情压抑、抑郁,自然就与知足常乐背道而驰了。
三、如何正确认识理想,使自己知足且常乐?
首先,谈及理想,必须明确的是理想世界是一种哲学的存在,不能以实体的存在方式来评判其价值。
在我看来,理想是人类精神的家园、幻想中的乐土,她永远腾越在人类的现实世界之上,为人类的每一次进步指明着道路、方向。西方哲学史上最早谈论理想世界的专著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当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将理想的蓝图描绘得完美无缺、并且看起来切实可行时,哲人苏格拉底说道:“这种城邦在地球上是找不到册,或许天上建有它的原形。让凡是希望看见它的人能看到自己在那里定居下来,至于它现在存在还是将来才能存在都没有关系。”[3](P386)因此,我认为理想中的一切其实是建立在客观现实上的哲学存在,在现实中可能会存在也有可能仅仅是人们意志上的一种基于客观的主观想象。
其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信仰与实践的关系,而不是目标与如何逐步实现目标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而这样的一种差距是天然存在而不可逾越的。我们作为普通人,应该心平气和地去看待这样一种矛盾,不要过度地追求现实与理想的完美契合,因为这是完全不可能达到的主观臆想。
我并不否定确立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信仰和目标这两种不同的追求之间必然有着一定的差别,而这样的一种差别是无法避免甚至无法修复的。毋庸置疑,理想是一种对“更高生活方式”的向往,是一种内在的思考行为和自觉向上的精神状态,因而是对纯粹理想的不断追求和坚定信仰。
[4]
综上所述,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我们只要正确、客观、全面地认识了理想,了解了理想的属性与理想和现实的不可逾越特性等固有的特点,我们就能够正确地看待我们自身或者他人的理想,为自己树立正确、崇高的理想追求,不断奋斗、摸索,实现理想。
【参考文献】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4] 潘一禾,论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向度问题
[3] (古希腊)柏拉图,郭斌和 张竹明 译,《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理想与知足常乐
摘要:当代大学生几乎都有着自己的理想,但是在追逐、实现梦想的过程中却鲜有人既收获了成功,又收获了快乐,往往是顾此失彼,无法实现理想和快乐两者的兼得,这主要是由对理想的错误认知造成的。只有对理想有着正确、全面、客观的认知,才有可能为自己设定合适的、操作性强的理想,使自己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得到满足,感到快乐。
关键词:理想 知足 快乐 实现 认识
引言
何谓理想? 理想, 即对未来事物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与空想和幻想有所不同或是指符合希望的、使人满意的。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理想是指前者(即名词意义上的理想)。而知足常乐则是指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因此常被用来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并且也往往是积极意义上的知足。
作为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我们,都有着自己的理想,我们的理想或现实,或远大,或崇高...... 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理想与其所处的环境相对应,因此理想在时间上往往是有局限性的,是随着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小学时我们的理想可能是每天快快乐乐地玩而不用做功课,初中时候我们的理想可能是考上一所好的高中,高中时我们的理想往往是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而大学时的我们的理想就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和考研, ,们的理想有可能是创业,有可能是毕业后找份好工作......
生活中,人们常常用知足常乐来奉劝别人,希望别人能好好珍惜现在的所有,不要过于冒进以至于得不偿失。因此,对于理想,我们也毫无疑问应当采取知足常乐这样的态度来对待,切忌好高骛远,为自己设定一些更本不可能实现或者短期内无法实现的理想。从另一个方面看,即便是为自己设定了过高的理想,自己当前尚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对于自己现在所取得的成绩也应该觉得满足,从而获得快乐。
但是这两者为什么会产生联系呢?这就是接下来我将要探讨的问题。
一、理想与知足常乐相关联的必要性
理想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具有实现可能性的, 对于未来的向往、憧憬、追求和奋斗目标的一种社会思想意识。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形成的动力源泉。[1](P21)理想是人类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是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理想,否则就没有了前途和希望。
当代大学生的个人理想在一些情况下指的是单纯追求自身物质生活品质的理想。现在很多大学生的理想只是出去之后能找个报酬更多的工作, 过得上一种“小资”生活, 或者更多钱, 更“好”的生活。我想这与市场经济在国内的确立也有一些关系, 物质的极大繁华的确是不小的诱惑。这种理想看似很现实、很合理,比起一些更加崇高的理想说来更容易使人满足和感受到快乐,可是事实上并不可取。我们文中所要探讨的理想与知足常乐是建立在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理想上的满足与快乐,而并非当代许多大学生思维误区里的所谓的“理想”和“快乐”。
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陶渊明自身的理想和知足常乐能给于我们不少的启示。陶渊明生活在封建社会里,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他为了坚持自己知识分子的气节和建设美好社会的理想,毅然决然辞官归去,归隐故里,过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对于此,他毫无后悔之意,而是通过不断的诗词散文的写作来表明自己的志趣,对现存社会制度进行否定与对理想世界无限追慕和向往,安贫乐道,满足于惬意的隐居生活。这样的让人无法理解的理想,需要我们抛弃尘世中的所得而去追求一种未知,是我们所不敢去付诸实践的,而陶潜却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真真正正地去与俗世背道而驰,让人深深折服。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想,我们有了理想就应该努力地为实现理想而去努力奋斗,而不是畏手畏脚、无所作为,等待理想的消逝。纵使这个理想会使你遭致大家的误解和口诛笔伐,你倘若下定了决心,那也应该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坚持下去,坚持总会出成绩的。尽管这个理想注定了付出的或者牺牲的要远远比你得到的多,那你也应该对你的所得(无论是经验、教训还是得到的回报)感到欣慰,感到满足,感到快乐...... 正是因为我们当代大学生对于理想经常会陷入思维的误区,好高骛远,甚至没有明确的理想,或者是对理想的要求太多而自怨自艾,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将理想与知足常乐相关联,从而辩证、发展、全面地看待这个世界,为自己设定正确、合理的理想,学会知足常乐。
二、为什么大学生们会设定不合理的理想并且常常不知足不常乐?
根据调查研究,认为理想不重要或自己没有理想的同学几乎是不存在的,但在理想的具体内容及对理想的认识上容易出现一些误区,因此大学生们为自己设定的理想也常常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首先,很多同学认为理想就是人生的目标。有的同学认为:没有目标的生活就是无所事事、没有理想的生活,就是虚度人生。还有的同学指出:大多数人的生活中都有目标,但许多人的目标里只有私利和钱财。如果一个人能够抛弃私念,将祖国人民的事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他就具有了崇高的理想。这样的观念和对于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说,应该说是相当崇高和难得的。大学生在崇高的人生理想与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间往往缺乏必要的理论修养和实践体会,我们有限的经历使我们难以从容地把握理想与现实的空间距离,这就容易导致纸上谈兵了。对理想的“目标化”理解,一方面使大学生们自以为概念明确,拥有理想,另一方面也使理想成了我们的一种生活常识和日常套语,失去了原本应该具有的意义。此外,重要的一点是大学生们往往把人生的理想想象成生活列车的终点站,当我们的计划中所要现实的目标未能在生活进程中如愿以偿地达到时,理想的目标也就随之变得遥远和空泛,失去了向往的意义。[2]因此,连理想尚如此,还何谈知足常乐呢?
其次,不容质疑,通过职业和职务来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是今天大学生成长历程中无法回避的一种普遍社会现象。有的家长从小就用“再不用功,长大了让你去倒垃圾!”的语言训斥孩子,有的家长则用“切身体验”这样来教育孩子:“你看爸爸妈妈干工人农民的生活是多么辛苦,你上大学后要争取到办公室里工作。”正因如此,今天的大学生们在描绘自己的人生蓝图里,往往会将未来的职业、职务和薪酬作为自己的参考系,为自己设定了过度理想化的理想,虽然觉得学习紧张艰苦,但未来是“充满了理想”,却从未意识到这样的理想是病态的理想,需要重新修订。在这样的“理想”阴影下学习和生活,即使自己做得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却往往达不到理想中为自己设定的的效果,因此也往往无法得到自
己渴求的那种满足感,怅然和失落感油然而生,心情压抑、抑郁,自然就与知足常乐背道而驰了。
三、如何正确认识理想,使自己知足且常乐?
首先,谈及理想,必须明确的是理想世界是一种哲学的存在,不能以实体的存在方式来评判其价值。
在我看来,理想是人类精神的家园、幻想中的乐土,她永远腾越在人类的现实世界之上,为人类的每一次进步指明着道路、方向。西方哲学史上最早谈论理想世界的专著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当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将理想的蓝图描绘得完美无缺、并且看起来切实可行时,哲人苏格拉底说道:“这种城邦在地球上是找不到册,或许天上建有它的原形。让凡是希望看见它的人能看到自己在那里定居下来,至于它现在存在还是将来才能存在都没有关系。”[3](P386)因此,我认为理想中的一切其实是建立在客观现实上的哲学存在,在现实中可能会存在也有可能仅仅是人们意志上的一种基于客观的主观想象。
其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信仰与实践的关系,而不是目标与如何逐步实现目标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而这样的一种差距是天然存在而不可逾越的。我们作为普通人,应该心平气和地去看待这样一种矛盾,不要过度地追求现实与理想的完美契合,因为这是完全不可能达到的主观臆想。
我并不否定确立人生目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信仰和目标这两种不同的追求之间必然有着一定的差别,而这样的一种差别是无法避免甚至无法修复的。毋庸置疑,理想是一种对“更高生活方式”的向往,是一种内在的思考行为和自觉向上的精神状态,因而是对纯粹理想的不断追求和坚定信仰。
[4]
综上所述,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我们只要正确、客观、全面地认识了理想,了解了理想的属性与理想和现实的不可逾越特性等固有的特点,我们就能够正确地看待我们自身或者他人的理想,为自己树立正确、崇高的理想追求,不断奋斗、摸索,实现理想。
【参考文献】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0年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4] 潘一禾,论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向度问题
[3] (古希腊)柏拉图,郭斌和 张竹明 译,《理想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