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尔盖县崇尔乡中心校
学科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紧扣教材,注意渗透的自然性。
德育渗透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附着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这是“水滴石穿”的“滴水功”,不可生拉硬扯,象贴标签一样贴上去,收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 把握学科特点,注意渗透的生动性。
各科教师要深刻理解教学大纲,把握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时,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生动性。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内容和方法就不同。历史课主要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讲述和分析进行教育,如讲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等民族英雄,讲詹天佑,冯如等爱国知识分子,讲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史实等,提高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激起振兴中华的志气和热忱;地理课主要通过对地理材料、数据的阐述分析来教育,讲工农业,用我国建国后的成就与解放时期对比,用这些无可辩驳的事实,教育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语文课多为潜隐型,富于形象性和感染力,注重披文入情,以言感人,以情动人,潜移默化。如讲授《雨中登泰山》、《黄山游记》、《长江三日》、《难老泉》等课文,在学习和欣赏作者传神描写、精美语言的过程中,潜滋暗长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指南录后序》、《梅花岭记》等课文,通过对文天祥、史可法等民族英雄情绪之
体会,受到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强烈感染。
3. 寻求最佳结合点,增强针对性。
渗透德育不仅要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结合,而且要选准德育要求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收到较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当代中学生的思想特点是:比较开放、活跃、有进取精神,但部分学生受“以我为中心”的价值影响,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知受宠、被理解;不知爱人、理解人;成才期望高,却不愿做艰苦努力;不了解国情,盲目羡慕西方;道德观念、集体观念、节俭思想淡薄;不愿向教育者吐露自己的心声。教育者要善于体察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在渗透德育时对症下药。如于是之的《幼学记事》包含的思想教育因素是较丰富的;有旧社会的黑暗与落后,有亲友扶贫济困的精神,有教师严谨执教的态度,有艰难环境中的乐观态度和刻苦求学的精神,等等。在教学中究竟以什么为德育渗透点,我们认为尊师和刻苦求学精神既是课文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的薄弱点,教学中以此为渗透点最佳。
当然要搞好学科渗透德育工作,培养教师,提高教师德育能力也不可忽视。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效果,使青少年儿童在学好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素质。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十分重要,但也要注意简单化、庸俗化的形式主义,特别要警惕“政治冲击一切”的教训。这里说的是渗透,既不是强加附合,更不能喧宾夺主。因此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生加硬联
德育渗透要象血液通过毛细血管送遍全身,不能额外进行注射。学科内容是载体,德育如糖溶于水变成糖水流入学生的心田。爱因斯
坦说过:“无论多么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是不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机地结合教学内容,自然而适度地开始教育活动。我们说德育无处不在,是就各种学科整体而言,并不是要求在每一个章节、每一个具体内容上都要扯上几句思想教育的话,更不能抛开载体,额外来一段政治说教。
(2)德育渗透必须是有意识的行动,成为教学目标和内容之一。 只有有意抓德育,学科教师才能发现和挖掘出德育因素,才能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出教学渗透德育的规律,创造出符合国情的中国学科教学新模式。如果不转变观念,眼光还是盯在知识上,偶尔加上几句带政治色彩的话,那是不可能使德育真正到位的。只要大家有心、热心、诚心,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是大有可为的。
(3)德育渗透应该有计划性,逐渐形成序列。
在重视德育的基础上,还必须做到有计划性,不能完全靠随机,更不能想到了就来一点。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结构和体系,哪些内容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哪一方面联系较紧,哪些课文和章节能比较有机地结合某种教育,要详加研讨,订出德育计划,逐步形成该学科的德育序列。每讲到某部分就自觉又自然地实施了某项德育目标,使德育溶入教材,也象教学内容一样去完成,这样德育才算落到了实处。
(4)德育渗透要注意效果。
渗透只是一种手段,教育和培养合格接班人才是目的,因此在学科德育工作中要随时注意效果,不断修订完善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尽量做到让学生接受,并且入脑入心。再好的设想如果收效不好也只是花架子。我们应下一番苫功夫,探索出教学渗透德育的新路,开创出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六法
1. 不同学科专题归类法
即各门学科围绕一个教育专题,进行思想教育。如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师在相关联的思想品德课中要讲好《周总理一心为人民》,音乐课要唱好《怀念周总理》,少先队活动要举办《我知道的周总理》故事会等。
2. 一门学科综合教育法
如语文课所学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粜米》,步步深入综合,达到揭露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旧社会的黑暗与罪恶,认识社会主义好的教育目的。
3. 学科德育联系法
如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自然常识课联系语文课涉及的山水、人物、事件、发明、创造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以及热爱科学、献身四化等教育。
4. 学科德育渗透法
如在数学应用题中,工农业改革成就的数据计算、新科技的应用成效对比等,谓之无言的思想教育。
5. 美育结合法
美育是德育的姐妹。在学校教育中,各科教学均有美育任务。加强审美教育,建立美的人际关系,抵制陈腐的习惯,塑造儿童美的心灵是各门学科的共同责任,同时也是在完成着德育的任务,因为美本身是道德的象征。
6. 课外延伸法
如语文课中学了《南湖》,课外阅读《中国共产党党史》,进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成就的社会调查,音乐课上学唱《唱支山歌给党听》,课后看歌颂党的电影、电视等。
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培养目标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为处理好与其它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①课堂德育的量力性原则;
②课堂德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原则;
③课堂德育与其它渠道德育同步原则;
④因人施教、有的放矢原则;
⑤课堂教育反馈原则;
⑥课堂德育超前性原则。
教学“情绪场”与德育
教育性教学是教育理论界长期以来一直探讨的课题,也是我国目前教学实践中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湖南师大教育系房祁老师以心理学中的“场论”学说为借鉴,从构建教学“情绪场”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了探讨。
所谓的“情绪场”,是一种能给个体以情绪感染和情绪体验进而产生某种动机或需要的客观环境。教育性教学的“情绪场”是一种能给学生的道德情绪的感染和体验从而产生道德动机和道德需要的教学情境。它包括教学中的教师将传授知识与形成学生品德、个性相统一的方式;教师的情感、态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整个教学活动轻松、愉快的氛围等因素。
1. 依据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反映的是教学过程中学习知识与形成思想政治观点、道德品质和个性之间的关系,它强调的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和谐自然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它的主要形式是情感的陶冶。
2. 依据学生品德和个性形成的心理特点。
作为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的“交织点”这一学生个性系统是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中形成和发展的。人对一定的环境的认知和领悟,便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和需要。而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在对一定道德情境的感知和领悟中产生的,因此,教学如能形成一个积极的情绪氛围,便能使学生在其中受到自然的感染,并由此在心理上产生真实的道德动机和需要。
3. 依据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场”的理论。
这个学派的心理学家们根据物理动力学的法则设想了心理场的存在。认为,一个场乃是一个动力的整体和系统。其中任何一部分都影响着所有其他各部分,而各部分构成整体时新生和突现出来的功能,多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所以,他们十分强调“场”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影响。勒温(1890—1947年)认为,人们生活和奋斗着的空间本身就是一个动力场,人的心理活动与这种场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用“紧张”一词说明动机或需要,认为人所追求的某个目标一经达到,紧张便得到解除,而如果场内的力处不平衡状态时,动作便持续不已,直至达到平衡。据此观点,如果我们能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一个具有道德情绪色彩的动力场,并在场内形成一种维持平衡——打破平衡——产生新的平衡的“场力”,那么,学生的品德和个性便至少能够在教学这个有限的活动范围内得到一定程度的形成和发展。
考试环节的德育管理策略
传统的考试教学论仅仅是从知识传播的角度去研究考试的价值和结构的。现代的大德育观则认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且应该弥散、涵括并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同样也必须反映在考场上。因此,应该站在教育科学的前沿,重新审视传统的考试认识论。考试不仅具有教学意义,同样也具有教育意义。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培养适合未来社会需要的高品位的人才,正是考试双重功能的共轭点。当前,我们尤其是要将考试的第二层功能即德育功能凸化,并自觉纳入德育工艺研究的母体框架之中,建构考试德育论子课题。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尤其要重视考试环节的德育化问题,将学校的德育工作渗透于考试过程中,重视考试的非教学性价值,将考试环节置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系统中去观察,建立与考试过程并行的德育机制,使之成为启动学校素质教育和校风学风建设的契机。加强考试过程的德育管理,就是要着力于做到:
(1)在指导思想上:应充分发挥考试的育德功能,认真理清考试教育的内涵。
(2)在考试管理上:须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健全考试环节的教育机制。
(3)在行为训练上:要注意矫治学生考试的不良诱因,重视平时的思想工作。
具体而言,从德育视角观照考试环节,要求做到:
1. 疏通考试教育的内涵
考试管理德育化的理想境界,是通过教育主导者的德育运作,在学生中确立健康、自觉的考试价值观念和考试意识,目前要大力弘扬、灌输、传播和普及这五种观念:
(1)科学的应试观。要让学生明确考试目的和意义,端正应考的动机和态度,便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考试价值观念。
(2)公平的竞争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参与学习竞争。防止考试分数失真,渗入水份,保证考试的信度和分数的真实性。杜绝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思想。从而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有助于其确立良好的道德意识。
(3)优良的诚实观。要维护考试的自觉性和严肃性,培养学生诚实为人的生活信念,启发学生求知求真。教育学生诚实为人,对名誉的追求要超过对分数的追求。
(4)正确的互助观。教育学生要正确理解友谊的内涵,铲除学生中存在的是非不分的哥们义气,提高明辨是非能力。在自己不作弊的同时,自觉抵制不良考风,不为其他同学作弊提供方便。
(5)传统的慎独观。“慎独”是古人所提倡的一种修身境界。当监考疏漏时,要摒弃各种邪念和非份的企图,善始善终独立答卷,提高道德自制力。
2. 建立考试环节的教育机制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克服学生作弊心理诱因的训练。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避免因平时抄袭作业而导致学生产生不劳而获的依赖心理,更不能让学生尝到“考试无需用功,照样能够过关”的甜头,产生“功夫在诗外”的错觉。对学习不认真,作业抄袭成性的学生,教师应晓以利害并辅之必要的惩戒措施。在平时点滴小事中,训练学
生的道德自制力。另外,要注意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引导学生轻装上阵。
考风是班风和学风建设的镜子。应按照社会要求,培养班集体成员共同的行为、兴趣和价值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将学生的自律和教师的他律作用结合起来,促使班级成员把集体规范内化于心,外现于行。在加强集体教育的同时,要注意个别教育。对那些虚荣心强、平时行为不检点、喜爱耍“小聪明”的学生,要注意把握其思想脉膊,个别谈话,重点帮教。热忱关心,严格要求。知行合一,反复强化。要严格监考举措,加强考试管理。将过细的工作与过硬的措施结合起来。考前反复宣讲考试纪律。教师在考场内要加强巡视,并可采用AB 考卷,单人单座制,座位调换等方法,防患于未然。
要真正地将考后的总结评估过程,当做全体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认识的过程,典型立标、奖罚结合,对有作弊行为的学生教育从严,处理慎重。认真谈话,令其悔过。
3. 探寻考试德育化管理的新途径
考试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在考试管理的过程中,应积极开拓德育化的新途径。监考是对应考学生绳之以行的规范的外力,它将学生作为被管理的客体对待,师生站在对立的位置上,没有能够充分尊重管理受体的主体意识。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监考行为没有顾及到学生的自尊心。而学生的自尊,恰是联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结合点。
因此,在一些纪律风气较好的班级和学校的过程性考试中,可尝试采用无人化监考方法,让学生在考场上培养人格尊严,扮演主客体合一的角色。将考试管理过程,真正变成学生思想品德提高的过程和
教育者观念转变的过程。当然,无人化监考与监考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目前只能完善并行,因为前者只宜小范围尝试,而不可能全面推广,其成败受时间、地点、教育者及被教育者水平素质等多种因素影响,但它确是考试德育化管理的理想境界。
崇尔乡中心校:大队部
若尔盖县崇尔乡中心校
学科德育渗透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紧扣教材,注意渗透的自然性。
德育渗透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附着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科学性与思想性水乳交融。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这是“水滴石穿”的“滴水功”,不可生拉硬扯,象贴标签一样贴上去,收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 把握学科特点,注意渗透的生动性。
各科教师要深刻理解教学大纲,把握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时,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生动性。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内容和方法就不同。历史课主要通过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讲述和分析进行教育,如讲戚继光、郑成功、林则徐等民族英雄,讲詹天佑,冯如等爱国知识分子,讲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史实等,提高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激起振兴中华的志气和热忱;地理课主要通过对地理材料、数据的阐述分析来教育,讲工农业,用我国建国后的成就与解放时期对比,用这些无可辩驳的事实,教育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语文课多为潜隐型,富于形象性和感染力,注重披文入情,以言感人,以情动人,潜移默化。如讲授《雨中登泰山》、《黄山游记》、《长江三日》、《难老泉》等课文,在学习和欣赏作者传神描写、精美语言的过程中,潜滋暗长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指南录后序》、《梅花岭记》等课文,通过对文天祥、史可法等民族英雄情绪之
体会,受到坚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强烈感染。
3. 寻求最佳结合点,增强针对性。
渗透德育不仅要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结合,而且要选准德育要求与学生精神需求的最佳结合点,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收到较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当代中学生的思想特点是:比较开放、活跃、有进取精神,但部分学生受“以我为中心”的价值影响,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知受宠、被理解;不知爱人、理解人;成才期望高,却不愿做艰苦努力;不了解国情,盲目羡慕西方;道德观念、集体观念、节俭思想淡薄;不愿向教育者吐露自己的心声。教育者要善于体察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在渗透德育时对症下药。如于是之的《幼学记事》包含的思想教育因素是较丰富的;有旧社会的黑暗与落后,有亲友扶贫济困的精神,有教师严谨执教的态度,有艰难环境中的乐观态度和刻苦求学的精神,等等。在教学中究竟以什么为德育渗透点,我们认为尊师和刻苦求学精神既是课文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的薄弱点,教学中以此为渗透点最佳。
当然要搞好学科渗透德育工作,培养教师,提高教师德育能力也不可忽视。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效果,使青少年儿童在学好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素质。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十分重要,但也要注意简单化、庸俗化的形式主义,特别要警惕“政治冲击一切”的教训。这里说的是渗透,既不是强加附合,更不能喧宾夺主。因此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生加硬联
德育渗透要象血液通过毛细血管送遍全身,不能额外进行注射。学科内容是载体,德育如糖溶于水变成糖水流入学生的心田。爱因斯
坦说过:“无论多么好的食物,强迫吃下去是不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机地结合教学内容,自然而适度地开始教育活动。我们说德育无处不在,是就各种学科整体而言,并不是要求在每一个章节、每一个具体内容上都要扯上几句思想教育的话,更不能抛开载体,额外来一段政治说教。
(2)德育渗透必须是有意识的行动,成为教学目标和内容之一。 只有有意抓德育,学科教师才能发现和挖掘出德育因素,才能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出教学渗透德育的规律,创造出符合国情的中国学科教学新模式。如果不转变观念,眼光还是盯在知识上,偶尔加上几句带政治色彩的话,那是不可能使德育真正到位的。只要大家有心、热心、诚心,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是大有可为的。
(3)德育渗透应该有计划性,逐渐形成序列。
在重视德育的基础上,还必须做到有计划性,不能完全靠随机,更不能想到了就来一点。每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结构和体系,哪些内容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哪一方面联系较紧,哪些课文和章节能比较有机地结合某种教育,要详加研讨,订出德育计划,逐步形成该学科的德育序列。每讲到某部分就自觉又自然地实施了某项德育目标,使德育溶入教材,也象教学内容一样去完成,这样德育才算落到了实处。
(4)德育渗透要注意效果。
渗透只是一种手段,教育和培养合格接班人才是目的,因此在学科德育工作中要随时注意效果,不断修订完善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尽量做到让学生接受,并且入脑入心。再好的设想如果收效不好也只是花架子。我们应下一番苫功夫,探索出教学渗透德育的新路,开创出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六法
1. 不同学科专题归类法
即各门学科围绕一个教育专题,进行思想教育。如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教《十里长街送总理》,教师在相关联的思想品德课中要讲好《周总理一心为人民》,音乐课要唱好《怀念周总理》,少先队活动要举办《我知道的周总理》故事会等。
2. 一门学科综合教育法
如语文课所学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粜米》,步步深入综合,达到揭露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旧社会的黑暗与罪恶,认识社会主义好的教育目的。
3. 学科德育联系法
如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自然常识课联系语文课涉及的山水、人物、事件、发明、创造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以及热爱科学、献身四化等教育。
4. 学科德育渗透法
如在数学应用题中,工农业改革成就的数据计算、新科技的应用成效对比等,谓之无言的思想教育。
5. 美育结合法
美育是德育的姐妹。在学校教育中,各科教学均有美育任务。加强审美教育,建立美的人际关系,抵制陈腐的习惯,塑造儿童美的心灵是各门学科的共同责任,同时也是在完成着德育的任务,因为美本身是道德的象征。
6. 课外延伸法
如语文课中学了《南湖》,课外阅读《中国共产党党史》,进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成就的社会调查,音乐课上学唱《唱支山歌给党听》,课后看歌颂党的电影、电视等。
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是培养目标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为处理好与其它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①课堂德育的量力性原则;
②课堂德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原则;
③课堂德育与其它渠道德育同步原则;
④因人施教、有的放矢原则;
⑤课堂教育反馈原则;
⑥课堂德育超前性原则。
教学“情绪场”与德育
教育性教学是教育理论界长期以来一直探讨的课题,也是我国目前教学实践中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湖南师大教育系房祁老师以心理学中的“场论”学说为借鉴,从构建教学“情绪场”的角度,对这一问题作了探讨。
所谓的“情绪场”,是一种能给个体以情绪感染和情绪体验进而产生某种动机或需要的客观环境。教育性教学的“情绪场”是一种能给学生的道德情绪的感染和体验从而产生道德动机和道德需要的教学情境。它包括教学中的教师将传授知识与形成学生品德、个性相统一的方式;教师的情感、态度、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和谐,整个教学活动轻松、愉快的氛围等因素。
1. 依据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反映的是教学过程中学习知识与形成思想政治观点、道德品质和个性之间的关系,它强调的是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和谐自然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它的主要形式是情感的陶冶。
2. 依据学生品德和个性形成的心理特点。
作为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的“交织点”这一学生个性系统是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中形成和发展的。人对一定的环境的认知和领悟,便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和需要。而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在对一定道德情境的感知和领悟中产生的,因此,教学如能形成一个积极的情绪氛围,便能使学生在其中受到自然的感染,并由此在心理上产生真实的道德动机和需要。
3. 依据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场”的理论。
这个学派的心理学家们根据物理动力学的法则设想了心理场的存在。认为,一个场乃是一个动力的整体和系统。其中任何一部分都影响着所有其他各部分,而各部分构成整体时新生和突现出来的功能,多于各部分功能的总和,所以,他们十分强调“场”对人的心理活动的影响。勒温(1890—1947年)认为,人们生活和奋斗着的空间本身就是一个动力场,人的心理活动与这种场力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用“紧张”一词说明动机或需要,认为人所追求的某个目标一经达到,紧张便得到解除,而如果场内的力处不平衡状态时,动作便持续不已,直至达到平衡。据此观点,如果我们能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一个具有道德情绪色彩的动力场,并在场内形成一种维持平衡——打破平衡——产生新的平衡的“场力”,那么,学生的品德和个性便至少能够在教学这个有限的活动范围内得到一定程度的形成和发展。
考试环节的德育管理策略
传统的考试教学论仅仅是从知识传播的角度去研究考试的价值和结构的。现代的大德育观则认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且应该弥散、涵括并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同样也必须反映在考场上。因此,应该站在教育科学的前沿,重新审视传统的考试认识论。考试不仅具有教学意义,同样也具有教育意义。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培养适合未来社会需要的高品位的人才,正是考试双重功能的共轭点。当前,我们尤其是要将考试的第二层功能即德育功能凸化,并自觉纳入德育工艺研究的母体框架之中,建构考试德育论子课题。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尤其要重视考试环节的德育化问题,将学校的德育工作渗透于考试过程中,重视考试的非教学性价值,将考试环节置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大系统中去观察,建立与考试过程并行的德育机制,使之成为启动学校素质教育和校风学风建设的契机。加强考试过程的德育管理,就是要着力于做到:
(1)在指导思想上:应充分发挥考试的育德功能,认真理清考试教育的内涵。
(2)在考试管理上:须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健全考试环节的教育机制。
(3)在行为训练上:要注意矫治学生考试的不良诱因,重视平时的思想工作。
具体而言,从德育视角观照考试环节,要求做到:
1. 疏通考试教育的内涵
考试管理德育化的理想境界,是通过教育主导者的德育运作,在学生中确立健康、自觉的考试价值观念和考试意识,目前要大力弘扬、灌输、传播和普及这五种观念:
(1)科学的应试观。要让学生明确考试目的和意义,端正应考的动机和态度,便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考试价值观念。
(2)公平的竞争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参与学习竞争。防止考试分数失真,渗入水份,保证考试的信度和分数的真实性。杜绝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思想。从而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有助于其确立良好的道德意识。
(3)优良的诚实观。要维护考试的自觉性和严肃性,培养学生诚实为人的生活信念,启发学生求知求真。教育学生诚实为人,对名誉的追求要超过对分数的追求。
(4)正确的互助观。教育学生要正确理解友谊的内涵,铲除学生中存在的是非不分的哥们义气,提高明辨是非能力。在自己不作弊的同时,自觉抵制不良考风,不为其他同学作弊提供方便。
(5)传统的慎独观。“慎独”是古人所提倡的一种修身境界。当监考疏漏时,要摒弃各种邪念和非份的企图,善始善终独立答卷,提高道德自制力。
2. 建立考试环节的教育机制
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克服学生作弊心理诱因的训练。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避免因平时抄袭作业而导致学生产生不劳而获的依赖心理,更不能让学生尝到“考试无需用功,照样能够过关”的甜头,产生“功夫在诗外”的错觉。对学习不认真,作业抄袭成性的学生,教师应晓以利害并辅之必要的惩戒措施。在平时点滴小事中,训练学
生的道德自制力。另外,要注意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引导学生轻装上阵。
考风是班风和学风建设的镜子。应按照社会要求,培养班集体成员共同的行为、兴趣和价值观念,从而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将学生的自律和教师的他律作用结合起来,促使班级成员把集体规范内化于心,外现于行。在加强集体教育的同时,要注意个别教育。对那些虚荣心强、平时行为不检点、喜爱耍“小聪明”的学生,要注意把握其思想脉膊,个别谈话,重点帮教。热忱关心,严格要求。知行合一,反复强化。要严格监考举措,加强考试管理。将过细的工作与过硬的措施结合起来。考前反复宣讲考试纪律。教师在考场内要加强巡视,并可采用AB 考卷,单人单座制,座位调换等方法,防患于未然。
要真正地将考后的总结评估过程,当做全体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认识的过程,典型立标、奖罚结合,对有作弊行为的学生教育从严,处理慎重。认真谈话,令其悔过。
3. 探寻考试德育化管理的新途径
考试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在考试管理的过程中,应积极开拓德育化的新途径。监考是对应考学生绳之以行的规范的外力,它将学生作为被管理的客体对待,师生站在对立的位置上,没有能够充分尊重管理受体的主体意识。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监考行为没有顾及到学生的自尊心。而学生的自尊,恰是联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结合点。
因此,在一些纪律风气较好的班级和学校的过程性考试中,可尝试采用无人化监考方法,让学生在考场上培养人格尊严,扮演主客体合一的角色。将考试管理过程,真正变成学生思想品德提高的过程和
教育者观念转变的过程。当然,无人化监考与监考两种方式各有利弊,目前只能完善并行,因为前者只宜小范围尝试,而不可能全面推广,其成败受时间、地点、教育者及被教育者水平素质等多种因素影响,但它确是考试德育化管理的理想境界。
崇尔乡中心校:大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