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馆-鸟巢工程项目管理案例

国家体育馆—鸟巢

1、鸟巢的背景资料

‚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鸟巢‛以巨大的钢网围合、覆盖着9.1万人的体育场;观光楼梯自然地成为结构的延伸;立柱消失了,均匀受力的网如树枝般没有明确的指向,让人感到每一个座位都是平等的,臵身其中如同回到森林;把阳光滤成漫射状的充气膜,使体育场告别了日照阴影;整个地形隆起4米,内部作附属设施,避免了下挖土方所耗的巨大投资。

鸟巢是一个大跨度的曲线结构,有大量的曲线箱形结构,设计和安装均有很大挑战性,在施工过程中处处离不开科技支持。‚鸟巢‛采用了当今先进的建筑科技,全部工程共有二三十项技术难题,其中,钢结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鸟巢‛钢结构总重4.2万吨,最大跨度343米,而且结构相当复杂,其三维扭曲像麻花一样的加工,在建造后的沉降、变形、吊装等问题正在逐步解决,相关施工技术难题还被列为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

2、问题出现

A 、‚鸟巢‛硬伤导致停工 专家呼吁办‚安全奥运‛

被称为‚鸟巢‛的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停工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对于北京市民来说,能容纳10万观众的‚鸟巢‛,奥运会后将成为北京市提供市民广泛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如果其存在安全问题显然不容忽视。

尽管近日众多媒体纷纷‚辟谣‛,认为‚鸟巢‛停工并非因为存在安全隐患,而主要是由于造价过高,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巨大浪费。最终的结果是北京奥组委决定把可开启的滑动式屋顶拿掉。

似乎拿掉‚鸟巢‛的盖子就可以既解决资金浪费又能保证场馆安全问题。但是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奥运会安全专家金磊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体育场的设计在很多细节上确实存在安全问题,现在停工的原因并不能排除此因素。

据金磊介绍,温家宝总理提出奥运建筑应遵守的‚八字箴言‛的顺序现在已经被调整成‚安全、经济、实用、美观‛,安全问题成为了首要考虑的重点,北京奥组委就安全问题至少开过三次专家座谈会议,对国家体育场设计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也进行了多次审查修改。

金磊告诉记者,按照瑞士设计师的规划,国家体育场总共分为三层,最高层离地面近50米,能容纳3万人,那么中方专家对于‚如果发生紧急状况,这3万人如何安全疏散到地面‛问题提除了质疑。在原设计中,总共有12条楼梯通向地面,但是每一条楼梯都是直上直下的形状,这样如果发生骚乱,上面的观众一拥而下,很容易发生踩踏事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经过中方专家组的提议,设计师对楼梯进行了2个多月的修改,调整成了若干弯曲状的分段,但是楼梯的实际宽度恐怕还是不能达到2.4米的安全要求。

实际上,国家体育场设计之初对于安全问题也作了考虑,他们甚至还模拟了发生火灾后的人员骚乱的疏散速度等等,但是金磊告诉记者,他们完全没有考虑到灾害状况,模拟的只是正常情况下人员排着队输散状况,这是十分可笑的,如果真的出现火灾或者骚动,现场人员肯定全乱了,怎么可能规规矩矩的按照模拟状况疏散。

金磊最后向记者表示:我们现在呼吁‚安全奥运‛,但我们关注的不应仅仅只是奥运,还要更多关注后奥运问题。国家体育场作为一个长期使用的项目,以后免不了在此举办大型的球赛、演唱会等等,如果在设计之初不考虑到这些隐患,只是一味的在中国追求造型、

追求感觉,忽略了最重要的安全问题,那对于中国老百姓就是一种不负责任。

B 、‚鸟巢‛未通过抗震审查

据审查委员会的戴国营教授介绍,在‚戴高乐机场坍塌‛事件发生后,北京市曾委托审查委员会对部分奥运场馆进行‚抗震设防‛检查。‚由于奥运场馆不属于超限高层建筑,不在我们的审查范围内,我们特别请示了建设部,最后获批。‛

戴国营告诉记者,获得建设部许可后,他们于今年7月上旬对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国家游泳馆(‚水立方‛) 和‚鸟巢‛三大奥运标志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审查,其中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水立方‛都通过了审查,但专家们也提了不少意见,而在对‚鸟巢‛的审查中,专家们的意见是‚问题不少,需要修改方案‛。

戴国营透露,待‚鸟巢‛方案修改后,专家委员会还要对其进行审核认可,‚审核评估报告会上报北京市政府‛。

3、问题解决方法,进行瘦身大行动

从今年4月份开始,国内舆论开始质疑北京奥运工程建设,在经济上是否合算。而最终捅破这层纸的是今年7月份4名院士呈往高层的意见。他们指出,为追求形式而极大提高工程造价,忽视安全、适用等基本问题,正在逐步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中的‚硬伤‛。

当工程进入实质的施工阶段时,这些问题就表现得越发明显,其中尤以‚鸟巢‛为甚。它不但用钢指标惊人,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难以保证,实属不必要的巨大浪费和冒险。 院士们的意见很快得到了高层的回复,‚节俭办奥运‛开始进入决策者的视野。在中共北京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上,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强调,要挖掘存量,尽可能利用现有体育场馆,减少重复建设;新建场馆标准要适度,在满足赛事需要的前提下重新调整项目规划,千方百计降低工程造价;不仅如此,新建、改建场馆还要充分考虑赛后利用。

7月30日,‚鸟巢‛体育场暂停施工,这个赛时可容纳10万人的巨型体育场,将取消曾被称为世界第一的可开启屋顶。同时,‚鸟巢‛的框架结构由密集变得相对松散,以及减少近万个观众席,以便08年奥运后将‚鸟巢‛改造为具纪念意义的宾馆。此外,修改方案亦涉及VIP 专用逃生通道以及观众席逃生通道的设计,便于在遭遇突发事件时大大缩短观众逃生时间等。而‚鸟巢‛建设方案的优化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整。

而与‚鸟巢‛同样需要调整方案的,还有被称为‚水立方‛的国家游泳馆和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的大屏幕视频墙等工程,北京市发改委官员、北京奥运经济办公室杨兆科表示,奥运场馆调整之后,节省的费用将涉及几十亿元。

调整后的方案可减少用钢量1〃2万吨,膜结构减少0〃9万平方米。虽然减少了用钢量,框架也变得相对松散,但由于屋盖的取消减轻了支撑结构的压力,所以‚鸟巢‛本身的牢固性不受影响。原来的设计耗钢量过高,结构调整后,成本降低约4亿元人民币。屋顶开孔面更大,虽然减少了挡雨面积,但草坪能够接受更多自然光。

3、其他问题

A 、鸟巢体育场的露水与雷击问题

长期以来,气象预报的降雨量,以及计算水资源的时候,从来不包括露水量。其实,中国古代对露水很有兴趣,汉武帝就曾下令建造二十丈高的铜人,手举承露盘,采集露水。目前我国气象学界也有人在测量露水量,可惜没有引起重视。

不同地方不同季节的露水量均不等,北京地区的夏季露水量,估计每平方米每夜有200克左右(与地表地貌有关,不同的草地也可能有差异,因此降露量的测定有一定的难度)。由于露水在钢结构上更容易凝结,而且凝结后又迅速流下,因此钢结构凝结露水的过程能够反复进行,当然其凝结水量还与风速、空气含水量、温差等因素有关。具体到鸟巢体育场的钢结构来说,它是一种立体结构,每立方米每夜的露水量估计可在1000克左右;按总体积约100万立方米计算,每夜鸟巢体育场的露水量约有1000吨。因此,如果没有相应的

排水设施,鸟巢体育场的‚鸟巢‛下面将总是湿淋淋的。

举一反三,如果我们在百花山、泰山、祈连山上也建造类似鸟巢的结构物(当然要尽可能节约钢材),同样能够获得可观的露水。如果在缺水地区,在水污染地区,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小的钢材料鸟巢(按每个1立方米的小露水收集器用钢量1公斤计算,鸟巢体育场的用钢量可制造4200万个),那么全国人就都能喝上清洁的水,这要减少多少疾病啊! 众所周知,任何高大建筑物都需要考虑避雷问题。鸟巢体育场与埃菲尔铁塔不同,后者高320米,用钢材量仅7000吨,而且有制高点。对比之下,鸟巢体育场的钢结构无高点,用钢量是埃菲尔铁塔的6倍,周边又没有高大建筑物,如此巨大的钢铁堆积起来的庞大建筑物,其对雷电会有着更加强烈的吸引力,甚至有可能形成雷击景观。虽然,一般来说,这种落在鸟巢钢架上的雷击对坐在体育场内观众席上的人不大会造成直接的伤害,但是却会让观众产生心理紧张,而且也会干扰体育转播的电视和无线电信号。

有鉴于此,笔者提出补救措施,即在鸟巢体育场的长轴边上建立两个高塔状避雷建筑物,其外观造型一为飞龙,象征飞龙在天,称为龙塔;另一为舞凤,立在梧桐树上,寓意天下和谐,称为凤塔。龙塔和凤塔兼有火炬台的作用,这种双火炬塔形式,在奥运会历史上也是第一次。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方位观念,东方青龙,因此龙塔应位于鸟巢体育场的东北;南方朱雀,凤塔应位于鸟巢西南。龙塔与凤塔遥相呼应,凸显龙凤呈祥。龙塔点火后,火从龙口喷出,宛若烛龙为人间送来光明;凤塔点火之后,凤凰在火中闪耀,宛若凤凰浴火重生。

当然,也可以设计四个高塔状避雷建筑物,分别象征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兽(略显重复);高塔避雷建筑物之间有金属网线与鸟巢体育场相连,让鸟巢有些像摇篮状,暗示新世纪孕育着新希望。由于有了龙塔和凤塔,点火仪式也可以独具一格。例如,采用声控开关点火,由在场的男观众齐声高呼‚龙飞‛,点燃龙塔火炬;由在场的女观众齐声高呼‚凤舞‛,点燃凤塔火炬。这种由在场观众点燃奥运会体育场火炬的方式,堪称历史性突破,表明体育属于全体人类。

B 、鸟巢体育场里还有手机信号吗?

鸟巢体育场的巨量钢铁,会不会造成体育场内手机信号的屏蔽或严重衰减?希望有人去实测一下,测一测鸟巢体育场不同地点的手机信号强弱,从鸟巢内不同地方与场外不同地方实际用手机通一通电话,在鸟巢内不同位臵之间也用手机通通电话,看看灵不灵(最好使用不同品牌的手机,在不同时间段)。如果鸟巢体育场内存在着手机通话困难,这就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了,因为体育场内之间、体育场内外之间存在着通话困难,对于处理突发事件的指挥来说乃是致命的缺陷。

C 、奥运鸟巢设计缺陷,晴天无法使用

由于鸟巢的设计缺陷,使用过于复杂的钢结构,而且高度太低。在晴天的时候,钢结构的阴影覆盖在整个足球场上,使得座在远处的观众 跟本无法分辨球场上的复杂阴影和运动员。

4、问题分析

A 、奥运鸟巢方案选定前未经权威机构进行可行性论证

回过头看,我要是参评专家,当初还是可能会选‘鸟巢’。‛黎佗芬认为,不得不承认‚鸟巢‛的设计寓意原始生命的孵化过程,是既能体现科技、人文、绿色奥运精神,又能与周围自然环境良好地达成协调统一的优秀方案。‚鸟巢‛之所以在实施中发现问题,应该归结为在选定前,没有权威机构针对可行性和工期、造价的先期审查、论证。黎佗芬表示,按照建设惯例,一般的设计招标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在入围后选定前就应当邀请权威机构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但北京奥运会多项工程的设计方案审查偏偏都放在了方案选定之后。

B 、决策体制

近来我们对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主体项目‚鸟巢‛工程暂停施工以及其他奥运工程将要发生的调整投入了很多关注,不单单是因为这件事涉及的国家投资巨额损失问题,更重要的是反思这事件背后反映的关于‚决策体制‛的敏感话题。其实为距离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时日尚早,这期间有关场馆建设出现合乎情理的调整变动本不足为奇。但是透过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报道,我们发现最近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确实已经涉及到决策如何完善和改进的问题了。引起整个奥运场馆建设方案的调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对这些馆场的安全问题存在顾虑,二是花钱太多。如果仅此而已完全可以理解,有学者却一针见血指出,‚这不仅是钱问题,也不仅是技术问题,它还是决策本身的问题‛。在这里可以提一下北京西客 站的建设。西客站是世界第一大的火车站,耗费30多亿人民币。但是不是这些钱还可以花得更好一点呢? 之前相关专家提出花4亿人民币认真改造北京原有的东南西北四个客站,就可以解决问题。这样的建议在建设西客站之初却没有被很好地听取。所以,‚鸟巢‛要不要改变或者说怎么改变其实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鸟巢‛的改变机制。现在对于国内的许多城市规划建设项目,都存在一个亡羊补牢的问题,亡羊补牢最终补得牢不牢,还是需要决策过程有公开透明的程序以及问责制、赔偿机制等等来保证的。

国家体育馆—鸟巢

1、鸟巢的背景资料

‚鸟巢‛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由2001年普利茨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设计,形态如同孕育生命的‚巢‛,它更像一个摇篮,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做任何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地把结构暴露在外,因而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

‚鸟巢‛以巨大的钢网围合、覆盖着9.1万人的体育场;观光楼梯自然地成为结构的延伸;立柱消失了,均匀受力的网如树枝般没有明确的指向,让人感到每一个座位都是平等的,臵身其中如同回到森林;把阳光滤成漫射状的充气膜,使体育场告别了日照阴影;整个地形隆起4米,内部作附属设施,避免了下挖土方所耗的巨大投资。

鸟巢是一个大跨度的曲线结构,有大量的曲线箱形结构,设计和安装均有很大挑战性,在施工过程中处处离不开科技支持。‚鸟巢‛采用了当今先进的建筑科技,全部工程共有二三十项技术难题,其中,钢结构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鸟巢‛钢结构总重4.2万吨,最大跨度343米,而且结构相当复杂,其三维扭曲像麻花一样的加工,在建造后的沉降、变形、吊装等问题正在逐步解决,相关施工技术难题还被列为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

2、问题出现

A 、‚鸟巢‛硬伤导致停工 专家呼吁办‚安全奥运‛

被称为‚鸟巢‛的2008年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停工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对于北京市民来说,能容纳10万观众的‚鸟巢‛,奥运会后将成为北京市提供市民广泛参与体育活动及享受体育娱乐的大型专业场所,如果其存在安全问题显然不容忽视。

尽管近日众多媒体纷纷‚辟谣‛,认为‚鸟巢‛停工并非因为存在安全隐患,而主要是由于造价过高,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巨大浪费。最终的结果是北京奥组委决定把可开启的滑动式屋顶拿掉。

似乎拿掉‚鸟巢‛的盖子就可以既解决资金浪费又能保证场馆安全问题。但是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奥运会安全专家金磊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体育场的设计在很多细节上确实存在安全问题,现在停工的原因并不能排除此因素。

据金磊介绍,温家宝总理提出奥运建筑应遵守的‚八字箴言‛的顺序现在已经被调整成‚安全、经济、实用、美观‛,安全问题成为了首要考虑的重点,北京奥组委就安全问题至少开过三次专家座谈会议,对国家体育场设计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也进行了多次审查修改。

金磊告诉记者,按照瑞士设计师的规划,国家体育场总共分为三层,最高层离地面近50米,能容纳3万人,那么中方专家对于‚如果发生紧急状况,这3万人如何安全疏散到地面‛问题提除了质疑。在原设计中,总共有12条楼梯通向地面,但是每一条楼梯都是直上直下的形状,这样如果发生骚乱,上面的观众一拥而下,很容易发生踩踏事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经过中方专家组的提议,设计师对楼梯进行了2个多月的修改,调整成了若干弯曲状的分段,但是楼梯的实际宽度恐怕还是不能达到2.4米的安全要求。

实际上,国家体育场设计之初对于安全问题也作了考虑,他们甚至还模拟了发生火灾后的人员骚乱的疏散速度等等,但是金磊告诉记者,他们完全没有考虑到灾害状况,模拟的只是正常情况下人员排着队输散状况,这是十分可笑的,如果真的出现火灾或者骚动,现场人员肯定全乱了,怎么可能规规矩矩的按照模拟状况疏散。

金磊最后向记者表示:我们现在呼吁‚安全奥运‛,但我们关注的不应仅仅只是奥运,还要更多关注后奥运问题。国家体育场作为一个长期使用的项目,以后免不了在此举办大型的球赛、演唱会等等,如果在设计之初不考虑到这些隐患,只是一味的在中国追求造型、

追求感觉,忽略了最重要的安全问题,那对于中国老百姓就是一种不负责任。

B 、‚鸟巢‛未通过抗震审查

据审查委员会的戴国营教授介绍,在‚戴高乐机场坍塌‛事件发生后,北京市曾委托审查委员会对部分奥运场馆进行‚抗震设防‛检查。‚由于奥运场馆不属于超限高层建筑,不在我们的审查范围内,我们特别请示了建设部,最后获批。‛

戴国营告诉记者,获得建设部许可后,他们于今年7月上旬对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国家游泳馆(‚水立方‛) 和‚鸟巢‛三大奥运标志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审查,其中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水立方‛都通过了审查,但专家们也提了不少意见,而在对‚鸟巢‛的审查中,专家们的意见是‚问题不少,需要修改方案‛。

戴国营透露,待‚鸟巢‛方案修改后,专家委员会还要对其进行审核认可,‚审核评估报告会上报北京市政府‛。

3、问题解决方法,进行瘦身大行动

从今年4月份开始,国内舆论开始质疑北京奥运工程建设,在经济上是否合算。而最终捅破这层纸的是今年7月份4名院士呈往高层的意见。他们指出,为追求形式而极大提高工程造价,忽视安全、适用等基本问题,正在逐步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中的‚硬伤‛。

当工程进入实质的施工阶段时,这些问题就表现得越发明显,其中尤以‚鸟巢‛为甚。它不但用钢指标惊人,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难以保证,实属不必要的巨大浪费和冒险。 院士们的意见很快得到了高层的回复,‚节俭办奥运‛开始进入决策者的视野。在中共北京市委九届七次全会上,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强调,要挖掘存量,尽可能利用现有体育场馆,减少重复建设;新建场馆标准要适度,在满足赛事需要的前提下重新调整项目规划,千方百计降低工程造价;不仅如此,新建、改建场馆还要充分考虑赛后利用。

7月30日,‚鸟巢‛体育场暂停施工,这个赛时可容纳10万人的巨型体育场,将取消曾被称为世界第一的可开启屋顶。同时,‚鸟巢‛的框架结构由密集变得相对松散,以及减少近万个观众席,以便08年奥运后将‚鸟巢‛改造为具纪念意义的宾馆。此外,修改方案亦涉及VIP 专用逃生通道以及观众席逃生通道的设计,便于在遭遇突发事件时大大缩短观众逃生时间等。而‚鸟巢‛建设方案的优化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整。

而与‚鸟巢‛同样需要调整方案的,还有被称为‚水立方‛的国家游泳馆和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的大屏幕视频墙等工程,北京市发改委官员、北京奥运经济办公室杨兆科表示,奥运场馆调整之后,节省的费用将涉及几十亿元。

调整后的方案可减少用钢量1〃2万吨,膜结构减少0〃9万平方米。虽然减少了用钢量,框架也变得相对松散,但由于屋盖的取消减轻了支撑结构的压力,所以‚鸟巢‛本身的牢固性不受影响。原来的设计耗钢量过高,结构调整后,成本降低约4亿元人民币。屋顶开孔面更大,虽然减少了挡雨面积,但草坪能够接受更多自然光。

3、其他问题

A 、鸟巢体育场的露水与雷击问题

长期以来,气象预报的降雨量,以及计算水资源的时候,从来不包括露水量。其实,中国古代对露水很有兴趣,汉武帝就曾下令建造二十丈高的铜人,手举承露盘,采集露水。目前我国气象学界也有人在测量露水量,可惜没有引起重视。

不同地方不同季节的露水量均不等,北京地区的夏季露水量,估计每平方米每夜有200克左右(与地表地貌有关,不同的草地也可能有差异,因此降露量的测定有一定的难度)。由于露水在钢结构上更容易凝结,而且凝结后又迅速流下,因此钢结构凝结露水的过程能够反复进行,当然其凝结水量还与风速、空气含水量、温差等因素有关。具体到鸟巢体育场的钢结构来说,它是一种立体结构,每立方米每夜的露水量估计可在1000克左右;按总体积约100万立方米计算,每夜鸟巢体育场的露水量约有1000吨。因此,如果没有相应的

排水设施,鸟巢体育场的‚鸟巢‛下面将总是湿淋淋的。

举一反三,如果我们在百花山、泰山、祈连山上也建造类似鸟巢的结构物(当然要尽可能节约钢材),同样能够获得可观的露水。如果在缺水地区,在水污染地区,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小的钢材料鸟巢(按每个1立方米的小露水收集器用钢量1公斤计算,鸟巢体育场的用钢量可制造4200万个),那么全国人就都能喝上清洁的水,这要减少多少疾病啊! 众所周知,任何高大建筑物都需要考虑避雷问题。鸟巢体育场与埃菲尔铁塔不同,后者高320米,用钢材量仅7000吨,而且有制高点。对比之下,鸟巢体育场的钢结构无高点,用钢量是埃菲尔铁塔的6倍,周边又没有高大建筑物,如此巨大的钢铁堆积起来的庞大建筑物,其对雷电会有着更加强烈的吸引力,甚至有可能形成雷击景观。虽然,一般来说,这种落在鸟巢钢架上的雷击对坐在体育场内观众席上的人不大会造成直接的伤害,但是却会让观众产生心理紧张,而且也会干扰体育转播的电视和无线电信号。

有鉴于此,笔者提出补救措施,即在鸟巢体育场的长轴边上建立两个高塔状避雷建筑物,其外观造型一为飞龙,象征飞龙在天,称为龙塔;另一为舞凤,立在梧桐树上,寓意天下和谐,称为凤塔。龙塔和凤塔兼有火炬台的作用,这种双火炬塔形式,在奥运会历史上也是第一次。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方位观念,东方青龙,因此龙塔应位于鸟巢体育场的东北;南方朱雀,凤塔应位于鸟巢西南。龙塔与凤塔遥相呼应,凸显龙凤呈祥。龙塔点火后,火从龙口喷出,宛若烛龙为人间送来光明;凤塔点火之后,凤凰在火中闪耀,宛若凤凰浴火重生。

当然,也可以设计四个高塔状避雷建筑物,分别象征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方神兽(略显重复);高塔避雷建筑物之间有金属网线与鸟巢体育场相连,让鸟巢有些像摇篮状,暗示新世纪孕育着新希望。由于有了龙塔和凤塔,点火仪式也可以独具一格。例如,采用声控开关点火,由在场的男观众齐声高呼‚龙飞‛,点燃龙塔火炬;由在场的女观众齐声高呼‚凤舞‛,点燃凤塔火炬。这种由在场观众点燃奥运会体育场火炬的方式,堪称历史性突破,表明体育属于全体人类。

B 、鸟巢体育场里还有手机信号吗?

鸟巢体育场的巨量钢铁,会不会造成体育场内手机信号的屏蔽或严重衰减?希望有人去实测一下,测一测鸟巢体育场不同地点的手机信号强弱,从鸟巢内不同地方与场外不同地方实际用手机通一通电话,在鸟巢内不同位臵之间也用手机通通电话,看看灵不灵(最好使用不同品牌的手机,在不同时间段)。如果鸟巢体育场内存在着手机通话困难,这就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了,因为体育场内之间、体育场内外之间存在着通话困难,对于处理突发事件的指挥来说乃是致命的缺陷。

C 、奥运鸟巢设计缺陷,晴天无法使用

由于鸟巢的设计缺陷,使用过于复杂的钢结构,而且高度太低。在晴天的时候,钢结构的阴影覆盖在整个足球场上,使得座在远处的观众 跟本无法分辨球场上的复杂阴影和运动员。

4、问题分析

A 、奥运鸟巢方案选定前未经权威机构进行可行性论证

回过头看,我要是参评专家,当初还是可能会选‘鸟巢’。‛黎佗芬认为,不得不承认‚鸟巢‛的设计寓意原始生命的孵化过程,是既能体现科技、人文、绿色奥运精神,又能与周围自然环境良好地达成协调统一的优秀方案。‚鸟巢‛之所以在实施中发现问题,应该归结为在选定前,没有权威机构针对可行性和工期、造价的先期审查、论证。黎佗芬表示,按照建设惯例,一般的设计招标项目,尤其是大型项目在入围后选定前就应当邀请权威机构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但北京奥运会多项工程的设计方案审查偏偏都放在了方案选定之后。

B 、决策体制

近来我们对北京奥运场馆建设主体项目‚鸟巢‛工程暂停施工以及其他奥运工程将要发生的调整投入了很多关注,不单单是因为这件事涉及的国家投资巨额损失问题,更重要的是反思这事件背后反映的关于‚决策体制‛的敏感话题。其实为距离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时日尚早,这期间有关场馆建设出现合乎情理的调整变动本不足为奇。但是透过媒体对这一事件的报道,我们发现最近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确实已经涉及到决策如何完善和改进的问题了。引起整个奥运场馆建设方案的调整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对这些馆场的安全问题存在顾虑,二是花钱太多。如果仅此而已完全可以理解,有学者却一针见血指出,‚这不仅是钱问题,也不仅是技术问题,它还是决策本身的问题‛。在这里可以提一下北京西客 站的建设。西客站是世界第一大的火车站,耗费30多亿人民币。但是不是这些钱还可以花得更好一点呢? 之前相关专家提出花4亿人民币认真改造北京原有的东南西北四个客站,就可以解决问题。这样的建议在建设西客站之初却没有被很好地听取。所以,‚鸟巢‛要不要改变或者说怎么改变其实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鸟巢‛的改变机制。现在对于国内的许多城市规划建设项目,都存在一个亡羊补牢的问题,亡羊补牢最终补得牢不牢,还是需要决策过程有公开透明的程序以及问责制、赔偿机制等等来保证的。


相关文章

  • 体育场馆建设规划特点
  • 如何决策体育场馆建设的相关问题 争办国际性大型比赛,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梦寐以求的事.无论展示国力还是从促进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型赛事无疑是绝佳机遇.然而大型赛事精彩背后,巨额投资人们该如何消化已成为一个大问题.这其中体育场馆的投资尤为巨大, ...查看


  • [意识的作用]教学设计.1doc
  • <意识的作用> 授课教师:刘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意识活动的特征:意识对于人们改造世界的作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理解意识是如何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理解意识活动的特性,理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和意义. ...查看


  • 广州体育馆运营管理介绍
  • 广州体育馆运营管理介绍 --引入酒店管理理念,管好大型体育场馆 广州体育馆是以广州市政府为主投资的,由企业参与投资并经营管理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设施,是广州市政府对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改革的产物.如何既要保证公共体育场馆"公益" ...查看


  • 土木工程概论结业论文 1
  • 湘潭大学课程结业论文 题 目:浅谈国家体育场的建筑结构学 院:专 业:学 号:姓 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工程力学 2007800201 翟继莹 张进嘉 2010年5月4日 内容摘要 利用图书馆资源和Internal ...查看


  • 奥运鸟巢项目工期计划与实施比较
  • 奥运鸟巢项目工期计划与实施比较 王大愚1, 仝胜强2, 朱同然1, 龚文东1 (1·北京城建四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085; 2·北京城建道桥公司, 北京 100085) [摘 要] 任何工程都回避不了工期, 工期管理是与质量 ...查看


  • 我是奥运奥运的小导游
  • 我盼望已久的2008北京奥运即将开始了,我想当一名中国奥运志愿者.因为这是我的心愿--为奥运 尽一份自己的力.我的奥运知识也要丰富起来,呵呵,那就让我来介绍鸟巢和水立方吧! 1.水立方 国家游泳中心又称"水立方"(wat ...查看


  • 建筑美学的论文
  • 解析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 系 (院): *******院系 专 业: *****专业 学生姓名: *** 学 号: ************ 指导教师: ** 解析北京奥运会主场馆-鸟巢 摘 要:"鸟巢"是2008年北 ...查看


  • 52意识的作用
  • 5.2意识的作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 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意识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理解: (1)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意义的哲学依据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应注意的问题 ◇分析: (1)运用物质和意 ...查看


  • 北京现代建筑分析
  • 关于北京现代建筑设计现状考察报告 建筑是城市的年轮.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平复名北京,再次 受领国都之衔,北京城迎来了新一轮的城市发展高峰:中央部委行政办公亟需用楼,国家级文体活动亟需场所,外交使馆区也亟待扩展......于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