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红色记忆

我的红色记忆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这是人们对这位已逝老人最中肯的评价,他就是我们的好榜样,人民的好公仆,2012感动中国人物——杨善洲。

2012年2月从央视《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颁奖晚会中,知道了这样一位老人:在任时,担任过区、县主要领导,在担任地委领导近20年,工作35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退休后,这位可敬的老党员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主动放弃进了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二十二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

由于大亮山的生态修复,使一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得到保存。现在,林场珍稀动物有黑熊、豹子、猕猴、凤头鸟、野鸡等,植物有桫椤、银杉、楠木、白杏、雪松等,山石裸露的现象消失,风调雨顺,周边居民修枝打杈就能解决烧柴问题,通过合理采收干巴菌等山珍实现增收。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保山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但由于大亮山的植被非常好,涵养的水源多,水量充裕,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在干旱期间仍然充足。 所有的一切,都显示着这位老人坚定的信念——实现对人民的承诺,不畏艰险地为祖国,为人民造福。这样的行为,对于当时还是大学生的我来说足够令人震撼!是什么,让这位杖朝之年的老人能够不求回报的为人民奉献自己?又是什么,让他面对困难险阻无所畏惧——腿摔了拄着拐杖也要上山,没钱买工具,就自己动手就地取材。

60多年的风雨无阻,60年的倾心坚守,这位可敬的老人,坚守的是对党的一份忠诚,一份热爱,一份执着,一份不动摇!是的,不动摇。他曾说:“我1952年入党,其实当时自己没想到入党,觉得自己条件不够,是组织上看我表现不错,把我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随着思想觉悟的提高,越来越觉得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远大目标是使整个中华民族富裕起来,这正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入党后,我很快找到了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他还说:“我是共产党员,哪能光想着自己?把自己的家庭搞得富丽堂皇,别人却还过着艰难日子,那么,我们常说的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不是成了骗人的假话吗?无论在什么时候,何种环境中,我们都不能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都应该把坚持党的宗旨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许在年少时,加入共青团是为了更好的追随父辈脚印,是为了证明自己更加优秀,是因为自己个人的原因而递交了那份现在看来还不够忠诚的入团申请书。但是,经过了高中、又大学,这7年多的洗礼,从众志成城抗击非典到汶川到玉树再到今天的北京“看海”,太多太多鲜活的事实摆在我的面前,让我看到了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所应有的素质。也许你要说,这些都只是特殊时期人们被激发的斗志,那么杨善洲,这位60年如一日的老党员,就恰好证明了,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同时,他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行为也让我意识到了,我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逐步向党靠拢,而我是否又可以有坚定的信念,可以像杨善洲老人那样一辈子就为这一个信念,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不求回报,淡薄名利。

社会是把双刃剑,随着时间的奔流,它不停地磨练着我们的意志。有的人,因为忍受不了这种长时间的意志磨练,而对党的忠诚产生了偏移,就像课堂上刘树宏老师给我们讲的案

例——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贪污案那样。从局长沦为阶下囚,他深为失去自由、亲人所痛苦,更为对党和人民犯下重罪而悔恨!他说:“随着问题交待的深入,我越感负罪沉重,参加工作以来,党和人民给予了我多少殊荣,我如此年龄就走上了正厅级领导岗位,是多少正直、比我有才华的人而没能得到的机遇,然而在党和人民赋予我的权力面前,没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成了功名金钱的牺牲品……”

当我们回顾历史,回望过去,这样鲜明的对比,还有许多许多,从这位可爱的老人杨善洲同志身上,我看到的就是坚持!坚守!坚持对党的忠诚,坚守党交给我们的任务。而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更应该学习杨善洲同志恪守信念、清正谦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的优秀品质;始终坚守共产党员人的精神家园,保持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自觉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 ;始终发扬奉献精神,公而忘私,淡泊名利地位。

通过对杨善洲同志事迹的深入了解,我也深刻体会到,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同时还应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人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决定每个人的事业成败。体现在具体学习工作的实际中,则是牢记宗旨,努力奋斗,爱岗敬业。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求真务实,实实在在办好每一件事情,做一名合格的北理人!

我的红色记忆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60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这是人们对这位已逝老人最中肯的评价,他就是我们的好榜样,人民的好公仆,2012感动中国人物——杨善洲。

2012年2月从央视《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颁奖晚会中,知道了这样一位老人:在任时,担任过区、县主要领导,在担任地委领导近20年,工作35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退休后,这位可敬的老党员为了兑现自己当初“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主动放弃进了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二十二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

由于大亮山的生态修复,使一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得到保存。现在,林场珍稀动物有黑熊、豹子、猕猴、凤头鸟、野鸡等,植物有桫椤、银杉、楠木、白杏、雪松等,山石裸露的现象消失,风调雨顺,周边居民修枝打杈就能解决烧柴问题,通过合理采收干巴菌等山珍实现增收。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保山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但由于大亮山的植被非常好,涵养的水源多,水量充裕,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在干旱期间仍然充足。 所有的一切,都显示着这位老人坚定的信念——实现对人民的承诺,不畏艰险地为祖国,为人民造福。这样的行为,对于当时还是大学生的我来说足够令人震撼!是什么,让这位杖朝之年的老人能够不求回报的为人民奉献自己?又是什么,让他面对困难险阻无所畏惧——腿摔了拄着拐杖也要上山,没钱买工具,就自己动手就地取材。

60多年的风雨无阻,60年的倾心坚守,这位可敬的老人,坚守的是对党的一份忠诚,一份热爱,一份执着,一份不动摇!是的,不动摇。他曾说:“我1952年入党,其实当时自己没想到入党,觉得自己条件不够,是组织上看我表现不错,把我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随着思想觉悟的提高,越来越觉得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种正确的选择。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远大目标是使整个中华民族富裕起来,这正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情。入党后,我很快找到了人生方向和奋斗目标。”他还说:“我是共产党员,哪能光想着自己?把自己的家庭搞得富丽堂皇,别人却还过着艰难日子,那么,我们常说的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不是成了骗人的假话吗?无论在什么时候,何种环境中,我们都不能忘记了党的根本宗旨,都应该把坚持党的宗旨作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也许在年少时,加入共青团是为了更好的追随父辈脚印,是为了证明自己更加优秀,是因为自己个人的原因而递交了那份现在看来还不够忠诚的入团申请书。但是,经过了高中、又大学,这7年多的洗礼,从众志成城抗击非典到汶川到玉树再到今天的北京“看海”,太多太多鲜活的事实摆在我的面前,让我看到了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所应有的素质。也许你要说,这些都只是特殊时期人们被激发的斗志,那么杨善洲,这位60年如一日的老党员,就恰好证明了,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同时,他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的行为也让我意识到了,我必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来逐步向党靠拢,而我是否又可以有坚定的信念,可以像杨善洲老人那样一辈子就为这一个信念,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不求回报,淡薄名利。

社会是把双刃剑,随着时间的奔流,它不停地磨练着我们的意志。有的人,因为忍受不了这种长时间的意志磨练,而对党的忠诚产生了偏移,就像课堂上刘树宏老师给我们讲的案

例——原河北省国税局局长李真贪污案那样。从局长沦为阶下囚,他深为失去自由、亲人所痛苦,更为对党和人民犯下重罪而悔恨!他说:“随着问题交待的深入,我越感负罪沉重,参加工作以来,党和人民给予了我多少殊荣,我如此年龄就走上了正厅级领导岗位,是多少正直、比我有才华的人而没能得到的机遇,然而在党和人民赋予我的权力面前,没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成了功名金钱的牺牲品……”

当我们回顾历史,回望过去,这样鲜明的对比,还有许多许多,从这位可爱的老人杨善洲同志身上,我看到的就是坚持!坚守!坚持对党的忠诚,坚守党交给我们的任务。而我,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更应该学习杨善洲同志恪守信念、清正谦洁、一心为民、忘我工作的优秀品质;始终坚守共产党员人的精神家园,保持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自觉践行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 ;始终发扬奉献精神,公而忘私,淡泊名利地位。

通过对杨善洲同志事迹的深入了解,我也深刻体会到,要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重要的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世界,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同时还应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人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决定每个人的事业成败。体现在具体学习工作的实际中,则是牢记宗旨,努力奋斗,爱岗敬业。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求真务实,实实在在办好每一件事情,做一名合格的北理人!


相关文章

  • 追寻红色记忆
  • 追寻红色记忆,放飞金色梦想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城东小学四年级4班的吴馨怡,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追寻红色记忆,放飞金色梦想>. 此时此刻,站在这演讲台上,看着<追寻红色记忆,放飞金色梦想> ...查看


  • 最强大脑解密(19):红绿天桥的两种记忆方法
  • 最强大脑解密(19):红绿天桥的两种记忆方法 ---- 尚忆教育 张海洋 最强大脑挑战赛最后一场,"蛋叔"李勇的儿子李云龙,挑战的是"盲指红绿天桥",他只花了39秒就记住了120个红绿相间的天桥板,其 ...查看


  • 关于党的红色记忆
  • 关于党的红色记忆 岁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之间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0个春秋,而我的记忆却忍不住时时回荡在儿时的天空. 儿时的天空是绿色的,记忆却是红色的:老家有棵大槐树,遮天蔽日,每每仰头看到的总是一眼的绿.树下摆着一个小方凳,只够爷爷半 ...查看


  • 让红色记忆永存 让长征精神永传
  • 日 报 周 报 杂 志 人民日报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人民网检索 数字报用户中心 返回目录 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1946-2016) 网友热议任仲平文章 让红色记忆永存 让长征精神永传 < 人民日报 >( ...查看


  • 红色的记忆
  • 红色的记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个风风雨雨.我想这是每个人的心中都是快乐无比.高兴.激动与感慨. 回顾90年来,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等等.这其中我们的党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坦的道路.即 ...查看


  • 论红色经典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 论"红色经典"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 研究生:于海娟 指导教师:王卫平 学科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内容摘要:在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红色经典"在中国革命文化领导权的 建构中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主体内容得到 ...查看


  • 如何练出一目十行
  • 如何练出一目十行 一. 准备训练: (1) 调整坐姿:5秒钟完成: (2) 调整呼息:平静, 用力深呼吸(细.慢.匀.长), 收腹, 半分钟完成: (3) 调整心态:平和,舒缓.积极.健康 (4) 坚定信念:要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我很行, ...查看


  • 红色的记忆 2
  • 红色的记忆 --纪念我国建党九十周年 回首这90年来,我们的党走过的是一条艰苦奋斗的道路.党已经九十岁了,感慨之际,我想起一句歌词:我们把蓝图,再一次描绘,让时代检阅让时光体会,我们是否问心无愧. 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新生的事物的前途都是光 ...查看


  • "红色的记忆"诗歌朗诵会串词3
  •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 女: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男:90年前的七月,一个伟大的政党庄严宣告成立 女:90年前的七月,一面火红的旗帜迎风冉冉升起 男:从此,中华大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女:从此,华夏儿女创造了震惊世界的奇 ...查看


  • 情绪性词对来源记忆的影响
  • 情绪性词对来源记忆的影响 内容摘要 情绪对来源记忆影响的研究是当前来源记忆研究的一个焦点.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实验采用三键范式,选取不同的情绪性词语作为实验材料,研究情绪性刺激对来源记忆的影响.在实验一中,词被随机地涂成红色或者蓝色,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