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馆建设实施方案

中医馆建设实施方案

为提高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文化建设,依据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云南省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年)》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医馆建设为主体,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大力培育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突出基层卫生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服务能力、特色优势、人才培育不断提高,推进中医药文化与技术创新,增强其发展活力,使其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建设目标

我院以提升基层中医服务能力,构建乡村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为目标,在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提升我院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中医馆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医药服务。

三、建设内容

(一)中医馆环境和文化建设

1、结合我院的房屋布局和环境的绿化美化,计划以二楼六间业务用

房约100平米作为中医馆,从内部装潢、诊疗环境等方面入手,通过装修装饰,诊区内诊桌、诊凳、器械柜、屏风、按摩床、治疗椅等体现中式风格,装修体现中医元素;中药房要突出中药元素,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如中式木制中药柜,青花瓷药罐等)。

2、充分利用走廊、候诊区、诊室、理疗室等区域,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在全院形成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中医馆的走廊、候诊区、诊室、治疗区通过张贴展板,宣传中医药知识,并使用中医病名和术语,从中医药基本知识、中医体质辩识、适宜技术、养生保健方法等方面,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1、注重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人才是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的实践者。我院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资金投入,计划编外聘用二名中医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中医师,以合同制员工管理,并给予同级别在编职工同等待遇,形成中医药人才梯队,为我院中医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2、实施中医师规范化培训,让年轻中医师熟悉中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好中医方剂和适宜技术并在临床中灵活运用。

3、规范中医病历的书写,逐步提高中医辨证施治优良率。在中医辨证施治中体现中医临床治疗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方法,充分认识中医临床个性化诊疗的先进性和重要性,将中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理念融入中医临床的实践当中。

4、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在中医“三基”( 基

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训和中医养生、保健、康复中,逐步增加中医适宜技术服务项目,体现中医传承、发扬、创新的发展理念。

(三)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覆盖面

1、不断提高我院中医药服务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引导广大群众主动、早期应用中医药服务,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2、提升我院的公众形象和品牌价值,提高我院的核心竞争力,扩大我院中医药服务的辐射面,吸引外地病人就诊。在提高医疗质量、优质服务上下功夫,通过开展各种中医特色诊疗项目,提高采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人次、为中医住院诊疗服务的开展打下基础。

3、我院要把中医馆的创建与医院内涵建设以及中医药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中医特色专科的优势带动医院整体诊疗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中医处方和中药饮片处方占医院总处方的比例,增加中草药的使用率。

(四)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构建乡村二级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

1、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中医馆的建设,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五类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

2、以卫生院中医馆作为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培训基地,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村卫生室医生进行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培训,提高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推进中医适宜技术的开展,

争取在年内80%村卫生室至少开展四种中医药适宜技术。

(五)更新中医药设施设备,促进中医馆快速发展。

1、对中医馆100平米的业务用房进行装修装饰,体现传统中式风格和文化特色。

2、购置木制中药柜、理疗床、按摩椅、屏风等中医药服务设施,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

3、购置智能电炙仪、中药熏蒸仪、软组织伤痛治疗仪等中医药治疗设备,提高中医药现代化服务能力。

以上是我院对中医馆建设的一些思路和想法,在场馆建设、设备配备、人才招聘、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主管局的大力支持,结合卫生院的实际情况,中医馆的建设大约需要20万元资金,用于购置中医馆设施、设备和中医药文化展板,然而资金有限,恳请主管局给予大力支持,我院一定会按相关要求和程序,严格管理和合理使用好建设资金,打造出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中医药文化特色、中医药服务特色的中医馆,为当地和周边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中医药诊疗服务,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重点人群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保障。

此方案妥否,望主管局给予审核和批复为谢!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黎明傈僳族乡卫生院

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九日

中医馆建设实施方案

为提高我院中医药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文化建设,依据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云南省加快中医药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年)》等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医馆建设为主体,以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大力培育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念为核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突出基层卫生院个性特征和区域文化特征,促进科室建设、技术服务、服务能力、特色优势、人才培育不断提高,推进中医药文化与技术创新,增强其发展活力,使其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建设目标

我院以提升基层中医服务能力,构建乡村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为目标,在服务理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提升我院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中医馆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医药服务。

三、建设内容

(一)中医馆环境和文化建设

1、结合我院的房屋布局和环境的绿化美化,计划以二楼六间业务用

房约100平米作为中医馆,从内部装潢、诊疗环境等方面入手,通过装修装饰,诊区内诊桌、诊凳、器械柜、屏风、按摩床、治疗椅等体现中式风格,装修体现中医元素;中药房要突出中药元素,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如中式木制中药柜,青花瓷药罐等)。

2、充分利用走廊、候诊区、诊室、理疗室等区域,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在全院形成浓郁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中医馆的走廊、候诊区、诊室、治疗区通过张贴展板,宣传中医药知识,并使用中医病名和术语,从中医药基本知识、中医体质辩识、适宜技术、养生保健方法等方面,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1、注重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医药人才是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的实践者。我院要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资金投入,计划编外聘用二名中医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中医师,以合同制员工管理,并给予同级别在编职工同等待遇,形成中医药人才梯队,为我院中医事业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2、实施中医师规范化培训,让年轻中医师熟悉中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好中医方剂和适宜技术并在临床中灵活运用。

3、规范中医病历的书写,逐步提高中医辨证施治优良率。在中医辨证施治中体现中医临床治疗的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辨证论治的临床思维方法,充分认识中医临床个性化诊疗的先进性和重要性,将中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理念融入中医临床的实践当中。

4、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学习,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在中医“三基”( 基

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训和中医养生、保健、康复中,逐步增加中医适宜技术服务项目,体现中医传承、发扬、创新的发展理念。

(三)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提高中医药服务覆盖面

1、不断提高我院中医药服务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引导广大群众主动、早期应用中医药服务,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2、提升我院的公众形象和品牌价值,提高我院的核心竞争力,扩大我院中医药服务的辐射面,吸引外地病人就诊。在提高医疗质量、优质服务上下功夫,通过开展各种中医特色诊疗项目,提高采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人次、为中医住院诊疗服务的开展打下基础。

3、我院要把中医馆的创建与医院内涵建设以及中医药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以中医特色专科的优势带动医院整体诊疗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中医处方和中药饮片处方占医院总处方的比例,增加中草药的使用率。

(四)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构建乡村二级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

1、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医药服务项目工作的总体要求,结合中医馆的建设,不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五类重点人群和慢性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能力。

2、以卫生院中医馆作为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培训基地,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村卫生室医生进行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培训,提高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推进中医适宜技术的开展,

争取在年内80%村卫生室至少开展四种中医药适宜技术。

(五)更新中医药设施设备,促进中医馆快速发展。

1、对中医馆100平米的业务用房进行装修装饰,体现传统中式风格和文化特色。

2、购置木制中药柜、理疗床、按摩椅、屏风等中医药服务设施,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

3、购置智能电炙仪、中药熏蒸仪、软组织伤痛治疗仪等中医药治疗设备,提高中医药现代化服务能力。

以上是我院对中医馆建设的一些思路和想法,在场馆建设、设备配备、人才招聘、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主管局的大力支持,结合卫生院的实际情况,中医馆的建设大约需要20万元资金,用于购置中医馆设施、设备和中医药文化展板,然而资金有限,恳请主管局给予大力支持,我院一定会按相关要求和程序,严格管理和合理使用好建设资金,打造出一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中医药文化特色、中医药服务特色的中医馆,为当地和周边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中医药诊疗服务,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重点人群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保障。

此方案妥否,望主管局给予审核和批复为谢!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黎明傈僳族乡卫生院

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九日


相关文章

  • 广饶县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
  • 广卫字[2010]66号 广饶县卫生局 关于印发<广饶县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 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街道)卫生院: 现将<广饶县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中药房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〇年六 ...查看


  • 市中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 ...查看


  • 大型中医医院巡查工作实施方案
  • 医院 迎接大型中医医院巡查工作实施方案 各科室: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依据<大型中医医院巡查工作方案(2015-2017年度)>的精神,加强我院行风建设.落实党风廉洁建设,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提高 ...查看


  • 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 附件1: 上海市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0年-2012年)>,根据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工程中关于开展"上海市海派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 ...查看


  • 2012年重点专科中医妇科工作总结
  • 2012年重点专科中医妇科工作总结 2012年我院继续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中医民族医与重点专科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桂卫中[2010]37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中医民族医重点专科中医妇科建设与管理目标及中医妇科项目建设三年实 ...查看


  • 中医师准入放宽
  • 国务院允许乡村医生开诊所,无证中医可以转正 一直以来,中医的传承发展主要靠师承.家传.而执业医师考试将千千万万的中医人挡在了门外,将土生土长的中医人列入了非法行医的行列.可以说,举步维艰行了半辈子医,看了半辈子病,最后连个医生的名分都没有. ...查看


  • 重点中医专科(专病)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 重点中医专科(专病) 项目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 重点中医专科(专病) 项目(包括中西医结合,以下简称"重点中医专科项目") 建设的管理,规范重点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重点中医专科(专 ...查看


  • 重点专科中医护理专科申报表
  • 甘肃省中医药重点专科(中医护理)建设项目 申 报 书 申请项目名称: 风湿骨病中医护理 申请项目类别: 中医护理学 申请单位名称: XXXXXXXXXXXXXX (盖章) 单位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单位通讯地址: 单位邮政编码: 电话: ...查看


  • 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指南(征求意见稿)-(管理)
  • - 第一章 组织领导及政策措施 做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是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以及综合医院的共同责任,三者各有分工,各有侧重.通过各负其责.共同努力.相互协作,能够有效地促进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高. 一.建立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 ...查看


热门内容